汉明-第6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争愣了,怎么办?
其实吴争只要呼一声“来人”,鲁进财等人会迅速进来,将这小丫头拖离。
但吴争不想这么做。
不是怕了这小丫头,而是下不了手。
怎么可以在夏完淳的家里,用这种方式对待夏完淳的妹妹呢。
再则,吴争下意识里,是欣赏夏惠吉的,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女孩,在某些方面,她的见识甚至超过了夏完淳。
但这不是男女之间的喜欢和爱,而是为上者对下的欣赏。
吴争佯怒道:“满口胡吣……孤已经有了王妃和二侧妃,已经不可再娶。”
夏惠吉不假思索地道:“天子有九女之制,莫非你还嫌弃太多不成?”
吴争好气又好笑,“孤嫌弃与否,与你何干……休要放肆!这样,你若此时退去,孤可以当作这事没发生过……。”
“我可以不要王妃、侧妃名份。”夏惠吉一双大眼盯着吴争的眼睛,“殿下就算不能娶,却可纳,我甚至可以不入王府,只要殿下肯对外承认,我,夏惠吉,是您的女人。”
吴争是真没办法了,他不可能答应,这种方式简直是对自己和夏家的侮辱。
试想,一个国公、少师的妹妹,作了妾侍,这个时代,等于将夏家的颜面使劲地按在地上来回摩擦。
这将撕裂吴争与夏完淳之间的友情,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
吴争能同意?
“荒唐……!”吴争终于动怒了,大声喝斥道。
这时,在门外已经偷听了不少时候的夏淑吉、钱秦篆终于按捺不住了。
“王爷……妾身请见。”
吴争长吸一口气,重重地哼了一声,然后换了一声语调,“进来吧。”
“见过王爷。”夏淑吉、钱秦篆姑嫂中规中矩地行礼之后,夏淑吉一把拽住夏惠吉的手,训斥道,“竟敢对王爷如此无礼……还不赶紧向王爷请罪!”
还真别说,在吴争面前如同小老虎般啮牙的夏惠吉,此时变得乖巧得如同一只鹌鹑,她低着头,向吴争微微一福身,“给王爷赔罪了。”
没等吴争做出反应,夏淑吉便将妹妹向外一推,沉声道:“回去之后,面壁思过十天,不得出闺房一步!”
夏惠吉向吴争再一福,又向夏淑吉姑嫂一福,轻轻退去。
吴争茫然,心里突然升起一种不安,这是不是有人给自己挖的坑?
“妹妹无状,妾身管教不力……还请王爷恕罪。”夏淑吉向吴争一福。
吴争摆了下手道:“言重了,孤……不与孩子一般见识。”
这话,让谁一听就觉得心中有怨气,钱秦篆掩嘴一笑道:“已近子时,王……大哥还是早些安歇吧,我等告退。”
吴争一肚子闷气没处发,心想总不能冲两女子撒气吧,于是点头闷声:“今夜之事,不必告诉存古了……孤就当没发生。”
“谢殿下。”
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传言不虚
本来今夜这事,到此说开了,回去睡一觉醒来,也就都过去了。
可就在钱秦篆准备和大姑子退去时,夏淑吉突然开口地对钱秦篆说道:“还请弟妹先走一步,我……还有些话,要当面禀陈王爷。”
这时别说吴争愣了,连钱秦篆也不禁为之一怔。
可看着钱秦篆平静但又坚定的表情,钱秦篆没有问,也没有反对,静静退了出去。
“你是怎么认出我的?”吴争随口问道。
夏淑吉答道:“应天府王爷遇险的那次,当时二弟受了重伤,我在府中照顾二弟……。”
吴争点点头道:“这么说来,你是真见过我了?”
“是。”夏淑吉道,“今日我一眼认出王爷之后,就派人传信给二弟。”
原来如此,吴争看着这个传说中的“美南”,再次问道,“你现在留下来……打算与本王聊些什么?”
夏淑吉稍一斟酌,道:“想劝吴王殿下一句话。”
“哦?说来听听。”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夏淑吉言简意概,“秦人如此,满人尤过之,王爷切莫贪图一时慵懒,而置北伐大业于半途而废之境地。”
吴争微微皱眉道:“你如何知道清廷使者至杭州府之事?”
夏淑吉淡淡道:“王爷莫要忘了,这,是建新朝。”
吴争明白了,显然,清廷做了两手准备,明面上派使者至杭州府,实际上,依旧与应天府互通声息,这也暴露出一点,应天府,还有鞑子内应。
当然,这不是吴争问题的重点,吴争真正想问的是,“听闻你的夫家,阖族丧于清兵之手。”
“是。”
“难怪。”吴争平淡地点头道。
夏淑吉脸色虽然依旧平静,但吴争此言让她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激愤,“王爷的意思是,我仅仅是为替夫家复仇?”
吴争哂然道:“孤不否认……但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并不是罪过,你不必为此介怀。”
夏淑吉神色一缓,“此话当真?”
“孤为何要哄骗你?”吴争不以为然地道,“听闻你们姐妹被同称二南,文才、智慧不让须眉……可孤今日一见,觉得传言有虚啊。”
“殿下此话何意?”
“报私怨、雪家仇,是为小智,治国、平天下,方可称为大才。以你之才,本应该想到,明亡的真正原因,并非是异族入侵,可你依旧执拗于家仇私恨,甚至明明就在门外,却不阻止令妹言行。”吴争毫不客气地指责道,“你想做什么……逼迫本王就范吗?”
“淑吉不敢。”
“不敢?”吴争哂然道,“你有何不敢?恐怕存古都得听你的……显然,今日你与令妹的言行早有预谋,只是没料到本王突然而来,打乱了你们的筹划……于是你们临时改变方略,以令妹婚嫁,来逼迫本王就范,美其名曰,是为了江南百万织女……对吗?”
夏淑吉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她依旧镇定,“殿下英明。”
“本王就想知道,你们究竟想要做什么?”吴争轻吁一口气,“想来存古一定是拒绝了你们的诉求,否则,也就没有今夜之事了。”
夏淑吉微笑起来,“我们的诉求,应该与殿下不谋而合。”
“本王却不这么想,你还这是直说吧。”
“复兴汉族,建立一个汉人的大明,而不是换汤不换药的大明。”夏淑吉神色郑重地说道。
吴争略带一丝讥讽道:“这不是你二弟正在做的事吗?”
“不。”夏淑吉断然否认道,“二弟唯殿下马首是瞻,他所做的,与殿下一样,拥立宗室……只是与殿下唯一不同之处是,二弟是真信了,可您,却是醉翁之意不要酒。”
吴争目光一缩,“你是在指证本王谋逆?”
“指证是实,但谋逆,未必。”
“怎么说?”
“天下已非明,何来谋逆,谋谁的逆?”夏淑吉淡淡的语气,无比从容,“建兴帝?还是永历帝?亦或者是被殿下送去海外的鲁王?”
吴争皱眉道:“你究竟想说什么?”
“我说过了……复兴汉族,建立一个汉人的大明。这不也是王爷您的宏愿吗?”
“当然。”吴争带着揶揄的语气,道,“但本王为何要听你的,你……配吗?”
“我不配。”夏淑吉不象生气的样子,她道,“可百万织女配!她们成家之后,百万户人家配!太平府及周边十州县的百姓配。”
吴争有些动容,“你是在告诉本王,你们已经掌控了太平府十州县百姓和织造司百万织女?”
“没有。”
吴争轻吁一口气,“那你拿什么和本王谈?”
“所以需要殿下助我等一臂之力。”
吴争心里有底了,敢情这夏家姐妹,想空手套白狼啊?
“你怎么肯定,本王会答应助你们一臂之力?孤确实与存古有兄弟之情,可并不表示,孤需要在这等事上,襄助你们……你应该知道,这是大逆!”
“王爷会答应的。”夏淑吉肯定地答道。
“哦?”吴争不由得惊讶起来。
“二弟只是个读书人,他不善于官场,这些年若非有王爷看护着,走不到今日国公、少师之位。”夏淑吉悠悠道,“可王爷不同,您狠厉中不乏宽仁,这从对待江南宗室之事上就可看出来……王爷恕淑吉不恭,您有着一种常人不能匹敌的远见,您心坚志笃,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左右您,譬如不取士人,譬如抬高商贾,甚至一贯地劫富济贫……。”
吴争听得头大,心中暗骂,他x的,还在说我劫富济贫,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成大事者,须象王爷这样的心性,二弟做不到,他仅仅是个被王爷激起热血的读书人。”
“我就当你是在夸我了。”吴争苦笑不止,摇着头道,“可你们姐妹只是女子之身……。”
“我们有百万织女、十万学子,还有建阳卫。”
吴争心中一惊,“存古知道吗?”
“王爷觉得,二弟会知道吗?”夏淑吉神色如常地答道。
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给谁希望又断谁希望
吴争心里震惊,可神色不动,“本王已经答应令妹,新设一个女子官署。”
“我知道,王爷一定会答应的……但,我们要的不仅仅是这些。”
“譬如……呢?”
夏淑吉道:“庐州、安庆。”
“啊?”
“永历朝晋王率大西军攻入湖广,此时正在闽粤剿灭清军残余,而王爷大将军府所辖,并未与大西军真正会师……此时如果建阳卫向庐州、安庆进军,既可以促成北伐军、大西军、建阳卫三方会师,同时,三面合围……可以为王爷来日……做好准备。”
三面合围,合围谁?答案不言自喻!
吴争这时是真正惊愕起来,自己与夏完淳才刚刚谈完这事,很显然,这事夏完淳不会向她们姐妹透露,那么,就说明夏淑吉姐妹,仅以心中所想,便与自己既定的战略不谋而合。
如果这是夏完淳提出来的,那还说得过去,可这两女子,竟能比夏完淳还看得清楚,确实令吴争惊愕。
而夏淑吉所说的后半句,“来日”二字,基本上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这不得不使吴争警惕。
连女子都想得到的,那天下多少有识之士都能想到,自己所谋,倒显得有些闭门造车、弊帚自珍了。
“想来,存古也是这么认为的?”吴争按捺住心中的震惊,尽量平静地问道,问得不带一丝火气。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其身。”夏淑吉道,“如果只是谋北伐,不必回避二弟,但此事……殿下,切莫给对手存有希望,也别断了追随者心中希望。”
吴争大吃一惊,沉默了好半晌,问道:“你是觉得……存古会反对?”
“不。”夏淑吉悠悠道,“二弟心性刚烈,在朝廷和殿下之间……怕是难以抉择。”
吴争突然笑了,笑得很……放肆。
他突然上前两步,与夏淑吉非常接近,近到呼吸可闻、几乎纤毫可辨的地步。
“你觉得本王会接受……不,准确地说,会按照你们所谋划的跟进吗?”
吴争说话时呼出的热气,熏得夏淑吉脸色忽红,这让她非常意外,也很局促。
“请王爷自重!”
“自重?”吴争笑意更浓,“你一个寡居之妇,深更半夜滞留在孤的屋内,还让孤自重?这有些说不过去吧?”
夏淑吉微微娇喘起来,她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愠声道:“我姐妹所谋,皆是为了殿下啊!”
看着夏淑吉快要怒意迸发的神情,吴争慢慢收敛起笑意,“我不管你姐妹背后的人是谁,但本王要警告你,别觉得可以操控本王的意志……回去吧,天亮之后,孤会找存古谈谈,尽量满足你们姐妹所求。”
夏淑吉有些意外地看着吴争,这个年龄比她还小的男人,到底心中有怎样强悍的存在,竟可以如此收放自如?
……。
卫国公府,内院。
夏淑吉看着一脸期盼的妹妹夏惠吉,轻叹道:“他比你我想得还要聪明,他猜到了咱们所图,甚至于猜到了咱们背后……还有人。三妹啊,何必舍近求远,弃易就难呢,这样反而与事无补……真要是闹僵了,平白错失你一桩好姻缘,何苦来哉?”
夏惠吉的脸色渐渐发白,但她坚定地说道:“咱们并无坏心,就算真有所图,那也是为了这天下,为了这百万可怜的女子,更为了他……就算他不领情,也不……重要!”
夏淑吉看着倔强的妹妹,无奈地摇摇头道:“既然你意已决,她又是……哎,我随你们就是了。”
夏淑吉离去之后,夏惠吉愣愣地看着面前跳动的烛火。
许久,突然埋头,大哭起来,其声之哀,如啼似泣。
……。
“大哥为何突然要设一个妇女司署?”夏完淳惊讶地看着吴争,“我并不是反对,只是……有这必要吗?况且,虽说是七品权署,可终究没有前例可循……万一引起坊间物议,怕又会是一场风波。”
吴争微笑道:“江南各府县织女,已达百万之众,太平府也有不下六万人,而且这个群体会越来越大……是时候进行管理和安抚了。”
说到这,吴争停顿了一下,“她们是最接近于商业的人,但事实上,她们只是雇工,如果被家族、夫家甚至官府压迫,久而久之,必会暴发动乱……存古啊,虽然她们有着高薪,但事实上,她们是弱势群体,受数千年的礼教压迫,此时有了可以自力更生的途径,必会生出地位、尊严的诉求……衣食足而知礼仪嘛,与其坐视日后动乱的暴发,不如未雨绸缪,平息事态于未然。”
“可……如何去平衡于当地官府的权力呢?”夏完淳蹩眉问道。
吴争手一摇,道:“监督、上告,仅此而已。”
夏完淳一怔,“大哥的意思是……闲置?”
“监察权和越级上告权,可谓见官大一级,怎么能说闲置呢?”吴争挑了挑眉毛道。
“但这样一来,与明社权限,便有了重叠和冲突。”
“不。没有重叠和冲突。”吴争淡淡道,“女署权限仅止于女子,也限于女子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