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明 >

第698部分

汉明-第698部分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媺娖苦笑起来,松开手,举臂左右轻轻一指,“郡主多虑了,你看,这府外有多少兵丁?大将军麾下二十万虎贲……我只是一个身带残疾的女子,又怎能伤害得了举世闻名的大将军、建新朝的吴王殿下?”

    “可是……。”

    “你放心,我无意与你兄长为敌,不管最后结局如何,他只会得到得更多。”

    “不行……你得发誓。”

    朱媺娖为之一愕,没奈何,她还真按吴小妹的意思起了个誓。

    吴小妹没好气地一扭身,冲周思敏道:“思敏,你也得发誓。”

    周思敏不禁莞尔,轻捂着胸口应道:“成,成,听郡主的……我发誓就是了。”

    这么一来,三女间的气氛好了不少。

    周思敏趁机劝道:“此处风大,姐姐还是进屋吧。”

    朱媺娖在周思敏的搀扶下,进了屋里。

    吴小妹跟了进去,却道:“我的事做完了,如果没别的事,我回去了。”

    周思敏想挽留,可朱媺娖微微一笑,道:“有劳郡主了……我送送你。”

    “不必了。”吴小妹大咧咧地扭身而去。

    ……。

    看着吴小妹的身影慢慢消失在九曲环廊之间。

    朱媺娖轻叹道:“金枝玉悠长叹,“惠宗比我爹有福气,若大明多几个象吴老伯这样的忠义之人,何至于此?”

    见朱媺娖心情又不好起来,周思敏忙岔开话题道:“太平府传来消息,县君夏淑吉已经按姐姐意思发动了太平府学子、织女……说来也巧,正好王爷去了太平府,这么一来,事情反而好办了。”

    朱媺娖缓缓点头道:“吴争心性外柔内刚,身上有古之游侠之风,喜欢锄强扶弱,竟不似王爷,更象是全……坊间义士。”

    周思敏一愣,问道:“这样不好吗?”

    朱媺娖回头看了周思敏一眼,许久,喟叹道:“做朋友好,为上,则不好……甚至很难成为一个好丈夫。”

    周思敏听了,眼神迷离起来。

    朱媺娖也慢慢转头,想着自己的事。

    一下子,房内安静起来。

    突然,周思敏道:“如今建新朝所辖各府,都已经设立巡检署,而总署却在太平府……。”

    “你想说什么?”

    “长公主何不向王爷提请,前往太平府?以长公主之尊贵,肯屈就一个巡检署令正,应该会被王爷应允,而只要长公主离开杭州府,那……。”

    朱媺娖平静地看着周思敏,好半晌道:“这么久了,难道,你还看不明白吴王的用意?”

    “……。”

    “他要的不仅是这天下。”朱媺娖悠悠一叹,“他还要的是万邦臣服……可这,没我朱家什么事了。”

    “为何如此?”周思敏急道,“难道宗室中人,在王爷眼中,就没一个好人了吗?”

    “我在这,说是供养,实为圈禁。当然,我知道他不会加害于我,他为得是再无人可以找得到我。为了不让宗室之人再心生妄念,他欲与朱家分割开来……这其中包括你,也包括我,甚至还有……他唯一的妹妹。”

    周思敏神色惨然,“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没有为什么?”朱媺娖怔怔地看着窗外湖面上泛着鳞光的水,“权、利,仅此而已。”

    二女两次沉默起来。

    良久,朱媺娖长吁一口气道,“如果我向吴争提出去太平府,那么,或许吴争不会拒绝,但他必然更加警惕,我人在太平府,所受的监视将远超过此地……那我为何要去?”

 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银子惹的祸

    周思敏突然道:“那……我去!”

    朱媺娖再次摇头,她轻叹道:“你离开王府有些时日了……你若去,必引发吴争雷霆之怒!抛家弃子,已入七出之条……。”

    这话引出了周思敏的热泪,母子连心,她想儿子了。

    朱媺娖用右手轻轻地抚摸着周思敏的脸,轻喟道:“是我害了你。”

    “长公主……。”

    “叫我姐姐!”

    “姐姐……。”

    “回去吧,回王府去。只有这样,他才会安心,也只有我继续留在此地,吴争才会记不起我来。”

    “可太平府总署……。”

    “我已经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谁?”

    “李海岳。”

    “她?”周思敏惊愕起来。

    “正是。”

    “可……她甚至……不识字。”

    朱媺娖目光变得幽深起来,“这不重要,她是唯一一个吴争不了解的,但却不能回避的女子……所以,她最合适。”

    “……不知道她是否愿意为姐姐效力?”

    “她会的。”朱媺娖淡淡道,“她和吴小妹心里想的,是一样的。”

    ……。

    无独有偶。

    离长公主府,距离并不遥远的浙商馆内。

    莫执念和席本桢、黄宗羲等数人正在例行碰头。

    焚香,焚的是沉香。

    品茗,品的是西湖龙井。

    莳花,是传说中的十八学士。

    抚琴,原本该弹水仙操,可此时愣换作了十面埋伏。

    窗外有点点细雨,远处有才子佳人探径寻幽。

    文人特喜欢奢华但不高调、炫富但不显摆的调调,于是带坏了商人。

    在座的这些人,哪个不是腰缠万万贯的一方豪强?

    他们从不炫富,哪怕喝的那盏茶,够寻常百姓一年的开销。

    一身粗布、浅色长衫,甚至连些许装饰也不绣上。

    用他们的话说,节俭役力。

    对,人力在他们眼中不是人力,而是役力。

    这就是区别,与吴争的区别。

    黄宗羲吹了吹盏中飘浮起的嫰叶,似乎嫌茶水温度有些不太合适,没有饮,随手放在了八仙桌上。

    “莫老,如果再让王爷这么折腾下去,江南商会就算有金山银山,也会被掏空了。”黄宗羲话中带着怨怼之意,“三年间,王爷从商会或借贷或挪用,总额已近三千万两之巨,这还不包括商会应王爷之邀,在松江新城投入千万银两购置土地……如今新城早已建好,可王爷似乎想不起来了,就象那城不存在一般……。”

    席本桢抬手轻轻示意,打断了越说越来气的黄宗羲。

    “莫老千万别动气……黄兄往日里说话就是如此,并无指责王爷和莫老的意思。”

    莫执念轻轻干咳一声,撸了撸其实无须撸的三角胡子,脸色平静地道:“都是自己人,何话不可说?”

    黄宗羲此时也有些醒悟到自己说话太冲了,忙拱手道:“黄某嘴碎,还望莫老不罪。”

    莫执念微微点了下头,放下手中茶盏,然后一声清咳,再从桌上取过一方汗巾,按了按嘴边。

    “诸位似乎都忘记了一点。”说到这,莫执念扫了扫在座诸人,然后继续道,“谁的银子?江南商会三千余股东,近二万万两股本……谁的银子?”

    堂内一片静默,人人低头,或逗弄着盏中浮叶,或轻弹着手指,亦或者作深思状。

    好久,黄宗羲抬头道:“自然是股东们的银子……。”

    “谁是股东?”莫执念追问得非常快。

    黄宗羲一愣,稍作思忖答道:“在座各位……还有无数小股东。”

    莫执念不再问了,也不再说话,再从桌上端起茶盏,细品。

    黄宗羲神情有些尴尬,他确实不敢顶撞莫执念,所以只能求助似的看向席本桢。

    席本桢微微叹息一声,道:“黄兄稍安勿躁……莫老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忘本,没有王爷,就没有大将军府,没有大将军府就没有江南商会,没有商会何来股东?有道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商会与王爷、大将军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抬起头来,看向席本桢。

    但这不是赞同的目光,也不是反对的目光,那是一种,不甘心。

    席本桢微微一叹,转头对莫执念道:“莫老啊,理是这么个理,可凡事总得有个限度,财政司江南商会来往的票据,欠款数目之巨,已经是大将军府三年的岁入,也就是说,这三年来,大将军府早已入不敷出,支撑起财政司的是商会三千余股东入股的银子……当然,咱们没有催讨欠款的意思,只是想请莫老仗义直言,劝劝王爷……稍作收敛,还望……莫老体恤。”

    莫执念沉默着,许久,让人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突然,“呯”地一声,莫执念将手中杯盏随意地抛在门前,碎得四分五裂。

    “这茶,馊了!”

    说完,莫执念起身,昂头大步离去。

    这下在场之人面面相觑、目瞪口呆起来。

    席本桢最先回过神来,忙一把拽住要随莫执念离开的莫辰博,“大少爷留步……还请大少爷指点迷津。”

    莫辰博是莫执念嫡长子,也是王妃侧莫亦清的亲生父亲,算得上吴争半个“岳父”了。

    若不是当年贪欲难遏,并搅入宗室谋乱,想来此时,早应该成为财政司副掌门人了。

    可如今,莫执念根本没有培养嫡长子的意思,反而象带着一个跟班。

    已经过了不惑的莫辰博这两年倒安份了不少,也没闹出什么事来,不愠不火,象是修身养性有了成效。

    此时被席本桢一把拽住,莫辰博挣了两下没挣脱,于是苦笑道:“席世伯啊,您与父亲那可是商会首领,这事还用得着晚辈来指点吗?”

    席本桢不管不顾、生拉硬扯地将莫辰博按回座位,轻叹道:“我的大少爷啊,你是知道商会运转情况的,股东入股,每季都得分红,所以商会帐上基本上都不留下太多现银,得钱生钱啊,否则,拿什么去支付分红?可现在财政司每月从商会挪用大笔现银,致使欠帐越来越多,商会已经无力周转,填补这么大的窟窿了。”

 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落子无形

    莫辰博抬眼扫了一圈,神态象极了他爹莫执念,然后说道:“其实经过这几年,诸位世叔伯心里也清楚王爷赚钱的手段和能为,从杭州府光复至今,短短六年间,江南翻天覆地的变化,诸位世叔伯难道没察觉?”

    黄宗羲开口道:“无人说王爷没本事……可王爷花钱的本事更大。”

    “王爷所花的钱,有一两银子是用在他自己身上了吗?”

    莫辰博皱眉道,“圣人贤君古来有之,可象王爷这样清廉者,可谓前古人了。咱们总得讲点良心,试问,如果不是王爷收复杭州、应天各府,咱们还在鞑子脚下苟且渡日,如果不是王爷筹建莫家钱庄,就没有现在的汉明银行,如果不是王爷兼并朝廷钱庄,何来江南商会的坐大?……”

    “……再者说了,王爷确实加增了商税,可大将军府每年所征的商税是定额,王爷对番商重征关税,既抵销了部分咱们因商税带来的损失,还增加了国内商人的利润,等于变相贴补了……诸位世叔伯扪心自问,这几年所赚的银子是多了还是少了?”

    说完这些话,莫辰博起身拱手道:“诸位世叔伯,小侄言尽于此……个中滋味,还须各自细细品味……告辞。”

    堂内数人怔怔地看着莫辰博离去。

    黄宗羲扭头看向席本桢,“还请替咱们席兄拿个主意。”

    席本桢叹了口气,道:“席某又有什么办法?暂且……如此吧,说起来,松江新城也算商贸繁荣,地价虽说没之前涨得快了,但依旧在涨不是?黄兄啊,当初商会千万银两的购地投入,如今帐面上,已是三千多万两……莫家大少爷说得没错,总得讲点良心。”

    黄宗羲呐呐道:“我也不是责怪王爷,可是帐面上……确实是真不堪入目啊。”

    席本桢起身,背负双手出门,到了门口,缓缓说道:“大将军府就象一条大船,你我皆是船中人,若船翻了,没有人能上得了岸……黄某也言尽于此,告辞!”

    ……。

    吴争回到杭州府的第一件事,就是急召正在练兵的钱翘恭来见。

    他信任钱翘恭,甚至超过钱翘恭的父亲,自己的岳父大人钱肃乐。

    不是说钱肃乐不足以信,而是对于一个三观已经成形的钱肃乐而言,钱翘恭年青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同时,钱翘恭心中有着老年人不具备的热血。

    这种热血,可以沸腾到让人为理想而献身,可以去颠覆旧世界、开创新世界。

    戚道昆、陈守节制造成功的膛线枪和宋应星研发的连射构造,让吴争有了打造一支新型枪骑的兴趣。

    钱翘恭在北面训练的枪骑,实际上是个半成品,它的火力输出仅靠两枝单发短铳,也就是说,两发射击之后,依旧是刀骑兵。

    而短铳的有效射程,由于前装填密封性不好的原因,只有区区二十余步。

    这二十多步的距离,对于步兵还差强人意,可对于枪骑而言,就有些鸡肋了。

    试想,时速四、五十的轻骑,在冲锋时,二、三十步的距离几乎是转眼即至,第一枪还好说,第二枪几乎是顶着敌人的鼻子射击,那么,何不直接挥刀劈砍呢?

    所以,吴争其实并没有将钱翘恭的枪骑太放在眼里,事实上,吴争只是为了安置钱翘恭这个大舅子,当然,对于此时步兵的行军速度,吴争麾下有一支近卫骑兵,也是不可或缺的。

    以前是没有战马,同时补充战马太难,吴争只能“昂贵且不实用”来安慰自己。

    事实上,吴争心里很清楚,就算三百年后,抗倭战争中,骑兵一样是步兵的恶梦。

    可现在,钱翘恭从泗州“抢来”的战马,加上徐州大战时缴获的战马,吴争已经有了足够的战马来支撑自己这个梦想。

    ……。

    “兵练得如何了?”

    吴争亲手为钱翘恭斟了杯茶,放在钱翘恭面前。

    钱翘恭“啪”地一个立正,敬礼道:“回大将军话……只要大将军下令,风雷骑可以随时为大将军效命。”

    吴争满意地点点头道:“坐,先坐……那你的那支重骑练得如何了?”

    吴争口中的重骑,就是以阵亡的岳小林为名的“小林骑”。

    钱翘恭稍一迟疑,答道:“还需三个月,方可上阵。”

    吴争问道:“怎么……难练?”

    “是。”钱翘恭沉声道,“铁甲太重,江南籍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