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明 >

第793部分

汉明-第793部分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榔呵呵一声笑,摇摇手道:“吴王太过谨慎了。”

    吴争一愣,“陛下这话何意?”

    朱由榔笑看着吴争,许久,才带着一丝得意地对吴争说道:“吴王所言甚是……不过朕早已对此有了安排。”

    吴争吃惊,“敢问陛下……作了何种部署,可否明言?”

    朱由榔一甩袍袖,一副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的豪情,“也无须瞒吴王,吴三桂数次派人向朕恳求允其重新归明……原本是想,此贼作为太恶,一直不允……不过,眼下就如吴王所说,局势严峻,故,朕已经允了吴三桂此请……。”

    吴争大骇,吴三桂两面三刀,吴争不是不知情,马士英就向自己禀报过,吴三桂数次派人前来杭州府,欲与吴争私下一晤。

    可吴争对这个大汉奸一向深恶痛绝,连来使的面都不答应见。

    如今听朱由榔的意思,吴三桂向永历朝也派了使者,这是鸡蛋分散到不同篮子啊,果然符合吴三桂的心性。

    可吴争不能当面奚落朱由榔,只能旁敲侧击地道:“吴三桂能归明,自然是好事,毕竟可能兵不血刃,让十几万人马改旗易帜、反戈一击嘛,对整个北伐大业也是有大助益的……只是,吴三桂此人向来两面三刀,他有割据之心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若是他的归明是个阴谋,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朱由榔目光一闪,他觉得吴争是嫉妒、羡慕,是在故意挑拨。

    也对,永历朝有三十多万大西军,如果再加上吴三桂十多万人马,那便超过五十万军队了。

    这和建兴朝十万京军、八万禁军和二十万北伐军相比,超过一大截了。

    吴争既然不肯接自己抛过去的橄榄枝,那么自然是不想见到吴三桂率军入永历朝的。

    这对日后北伐功成,两朝争夺大位,可是至关重要的。

    朱由榔笑道:“吴王所言,也不是没道理……不过朕觉得,如今王师北进,吴三桂想来也看出了清廷寿数无多,正如吴王所言,此人向来是两面三刀、趋利避害的心性,那么他决心归明,也情理之中了……朕已决意,延其平西王封爵,到时,吴王北伐军于东,大西军直探中腹,吴三桂所部由山西东进,三路合进,可一战毕其中功!”

    看着朱由榔气定神闲、言词笃笃的神情,吴争心里真是一股说不出来的烦躁。

    你说封个孙可望为秦王也就罢了,再封个吴三桂为平西王,这叫什么事嘛?

    一朝之中,两个大汉奸成了两亲王,将李定国置于何地了?

    这不是一个李定国的事,而是关乎三十万大西军将士的士气啊!

    清军南下之际,人家摒弃前嫌、忠肝义胆地助你建立、稳固了永历朝,如今,你腰杆子还没硬、还被孙可望挟持着呢,好嘛,就已经想着搞权力平衡了?

    吴争不用猜就明白朱由榔的用意,无非是想分权罢了,李定国手中的权力太大,事实上,在永历朝就相当于一个摄政王了。

    可分权不该这般分法啊,让两个大汉奸来分李定国的兵权,让那些舍生忘死的大西军将士情何以堪?

    可这些话,吴争不能说。

    毕竟是个外臣,这种事本朝人说都是犯忌之事,吴争要一说,那定会越描越黑,况且李定国与吴争还有一份翁婿之义,瓜田李下,岂可避嫌?

    看着朱由榔那张清瘦的脸,吴争心里莫名泛起一阵厌烦,原本的好感顿时消失不见。

    “既然陛下主意已决,我便不再赘言了……此次救援商城,我军伤亡甚大,北伐军、建阳卫、左营合计伤亡超过二万人,是故,向问问陛下,如何善后?”

    朱由榔原本的笑脸一愕,他迎着吴争的直视,有些吱唔地答道:“这……朕可以抚恤伤亡将士、赏赐钱米……。”

    吴争追问道:“敢问陛下,钱米在何处?又当以何种尺度抚恤,是按大西军尺度呢,还是按北伐军尺度抚恤?”

    朱由榔沉默了,这两种标准,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可以说差了一、二倍了。

    况且,永历朝有这抚恤的实力吗?

    说是有国库,可朱由榔都说了“军政诸事,凭晋王一言而决”,他能调出多少钱米来。

    那可是二万人的抚恤哪。

    等了朱由榔很久,朱由榔都没有明示。

    吴争不想等了,开口道:“我倒是有个主意……只是不知当讲否?”

    这下朱由榔来了精神,“吴王但讲无妨。”

    “我军所占沈丘、项城、新蔡、固始等城,由我朝管辖,如此就算是充当了抚恤钱粮了。”

    这是敲竹杠啊!朱由榔听了,脸色骤阴,他此次甘冒矢石御驾亲征,主要为得就是不让北伐军有机会入湖广、河南地界。

    可如今,吴争提出谁收复的城谁得的提议,这要是答应了,日后收复河南,就会产生两朝分割土地的局面,甚至可能建兴朝占得更多,因为此战李定国的大西军伤亡更惨重,高达三万多人,还有两员大将被俘,至今尚未救赎。

    而北伐军听起来伤亡也大,可大半是刘放所惑的沿路民众,建阳卫、左营伤亡并不大,等于是生力军啊,到时齐头并进,大西军落下风是肯定的。

    朱由榔想到此处,开口道:“此事关系重大……还请吴王稍安勿躁,待朕与晋王、秦王商议之后,再给吴王一个明确的答复……如何?”

    吴争心里一笑,起身施礼道:“那外臣就静候陛下佳音了。”

 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李定国也会演戏

    其实吴争的目的已经达到。

    让朱由榔召见李定国,从而使得李定国摆脱孙可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可能,这就是他此次同来的目的。

    毕竟李定国没有负朱由榔,朱由榔此时也没有与李定国起嫌隙的打算。

    只要李定国还掌控朝政、大西军兵权,那么孙可望就无法搞事,一个没有多少兵权的空头王,无法对吴争既定的北伐战略,形成太大的影响。

    可关键之处在于,孙可望此时是主场,可以强硬阻挠李定国见皇帝。

    君臣之间,就算再好的交情,通过中间人传话,也必生间隙,何况传话人有恶意。

    吴争并不是真的要逼朱由榔交付抚恤银子,此次增援,也不是为了朱由榔的永历朝,而是为了李定国和大西军。

    所以,伤亡抚恤只是一个借口罢了,纵观整个永历朝,能与吴争说得上话的,也只有李定国了,朱由榔想赖账,那就得仰仗李定国。

    但吴争还是疏忽了关于吴三桂投永历朝之事。

    这与吴争的心性有关,在吴争看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朱由榔哭着喊着要去上吴三桂的当,与我吴争何干?

    当然,吴争也不确定,吴三桂是不是真的要归永历,历史上,吴三桂最后确实是起兵造反的,所以,就象对朱由榔说的,这事真要能成,对北伐大业是有极大好处的,至少可以少死许多人,至少可以提早北伐成功的日子。

    既然朱由榔愿意冒险一试,就任由他去吧,自己坐享其成就是,正好避开了任用汉奸的坏名声。

    吴争此时想的,就是叮嘱李定国,日后千万留意吴三桂异动就是了。

    。

    让吴争吃惊的是,这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里,孙可望与李定国就在原来的大堂内,大眼瞪小眼的对峙着。

    连桌上原本还冒热气的菜肴,都已经冷了。

    这是要闹哪样?

    吴争打着哈哈道:“二位王爷,我可是饿了,得吃些祭祭五脏庙了!”

    见吴争回来,孙可望立马换上了一张笑脸,“听手回报,吴王与我皇相谈甚欢如此看来,吴王要的定是解决了?”

    吴争打着哈哈,毫不客气地入坐,右手酒壶,左手酒杯,也不谦让,自斟一杯,嗞溜下肚。

    孙可望这才会意过来,大喝一声:“来人,快将凉了的撤下去重做吴王海涵,不知吴王如此快就回来。”

    “无妨。”吴争将酒杯往桌上一放,“能填肚子就行,都是带兵之人,没那么矫情。”

    孙可望呵呵笑着,坐到了吴争身边,刚想伸手去取吴争放下的酒壶,不想吴争迅速拿起,招呼着李定国道:“晋王就别干坐着了,今日借秦王的花献晋王这尊佛日后还请晋王手下留情,容我军在汝宁府及周边混口饭吃。”

    李定国听了一怔,吃惊地看着吴争,吴争这话何意?

    孙可望原本的笑脸顿时凝结起来,他迅速反应过来,看来,吴争与皇帝定是没谈成,这么说来,北伐军真要在汝宁府存在了,那么接下来,河南之地就会被分一杯羹了。

    孙可望倒不是忠于清廷,象他这种人,与吴三桂大同小异,他们其实此时都没有自立为帝的实力,想要的,皆是割据一方。

    可孙可望很清楚,清廷暂时是回不去了,除非阿济格死了,否则,单就临阵脱逃致使阿济格攻商城功败垂成,这个罪名,就算孙可望有九颗脑袋,都得被一颗颗地砍喽。

    而湖广已经被李定国经营了二、三年,自己想要分杯羹怕是不易,云贵就更不用说了,唯有河南之地,能让孙可望经营。

    如果北伐军入驻汝宁府数个县城,那么孙可望等于是在吴争眼皮子底下过活,这让孙可望情何以堪?

    可反过来,河南真有那么容易攻占?

    先不说阿济格主力正在汝阳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反扑,还有那吴三桂,大军距离汝宁府也就二、三天的距离。

    孙可望自己就一万多人马,相较之下,无疑是螳臂挡车一般。

    想占河南,还得依靠李定国和吴争。

    这样一来,孙可望就两难了。

    翻脸不成,若翻脸,除非拼得一身剐,敢于同归于尽,孙可望做不到。

    可顺从了,皇帝又不肯将李定国兵权移交给自己,那自己日后就只能顶着一个秦王空衔过活了。

    孙可望脸色不停地阴晴变幻着。

    而吴争微笑着看着李定国,李定国慢慢领悟到了些什么。

    他猛地一拍桌子,指着吴争喝斥道:“就算北伐军增援商城,确实解了李某之困可没有我军拼死抵挡阿济格所部,仅凭汝加起来不足三万兵马嘿,其中还有一半是乌合之众,能击退阿济格?”

    说到这,李定国转向孙可望,“大哥,绝不能如了他的愿,他这是敲榨勒索、狮子大开口无非是索要抚恤罢了,我朝不缺粮米!”

    孙可望怔怔地看看吴争,再看看李定国,心里在判断这二人是不是真的闹别扭。

    吴争神色不变,微笑着道:“本王原本也无意驻留汝宁府,可贵朝怕是短时间内,拿不出二万人的抚恤银子本王总不能空着手回去面对数万户痛失亲人的民众吧?再者,所伤亡者是我北伐军将士,自然得按北伐军的抚恤尺度来定,区区粮米呵呵,还入不了本王的眼。”

    “看看看,这就是人称忠义双全、古道热肠的吴王殿下!”李定国怒喝道,“来你是救了我,大不了,我将命还你就是了!”

    说着,李定国掀桌而去,这一下力度之大,着实惊了孙可望,甚至吴争也吃了一惊。

    吴争只是想演戏迷惑孙可望,让孙可望在很快就要来的皇帝传召李定国时,不要使绊子。

    与李定国有间隙、起意气之争,会让孙可望重新考虑是不是将李定国和吴争分开来应对,而不是全放在他的对立面。

    可李定国此时的激烈反应,着实让吴争大吃一惊,心想难道李定国尚未领悟自己的真实用意?

 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假作真时

    PS:感谢书友“城主1998”投的月票。

    孙可望反应很快,他借着躲避溅起的汤水,向后面门口方向一跃。

    吴争因为所站位置正挡在李定国与孙可望之间,能够清楚地看见李定国脸上闪过一丝惋惜。

    吴争突然明白过来,敢情,李定国想突然发难,控制住孙可望,只是孙可望机警,稍有异动,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逃离。

    吴争想明白这点,心里叹息,李定国太莽撞了,这麻城之中,内外皆是孙可望的人马,就算控制住孙可望又能如何?

    本身就是投鼠忌器,朱由榔被孙可望掌握,难道抓住孙可望就可从容离去?

    想得太简单了。

    这样只会逼得孙可望孤注一掷,原本孙可望想活,那就须忌惮商城的大西军和灌水岸边的北伐军,可逼急了,怕是真做出同归于尽的事来,那真是白瞎了吴争陪同李定国前来的好意了。

    吴争绝不想此时与孙可望撕破脸,于是上前一步,死死挡住李定国,口中轻喝道:“怎么,向来豪爽义气的晋王殿下,也想学泼皮耍无赖吗?”

    李定国狠狠地瞪了吴争一眼,他已经明白吴争觉察到他的用意,同样也以行动否定了他的方案。

    李定国大声回怼道:“李某向来遇君子则方,遇小人则刚!”

    吴争身后的孙可望,依着门框,悠悠道:“二弟啊,别那么大火气你的儿女可那在吴王手中。”

    吴争差点笑喷出来,敢情,这厮这时还想着挑拨之能事呢。

    李定国瞪眼大声道:“公是公、私是私李某绝不因私废公,受他人要胁!”

    “好,这才是我的好二弟!”孙可望击掌叫好,“吴王你看这事。”

    吴争慢慢男声主过身去,面对孙可望道:“这么说来,贵朝二王皆是想赖帐喽也行,吃一堑吃一智嘛,本王认了不过,日后贵军再有难,就别想着向本王求援了,言尽于此告辞!”

    说完,吴争向孙可望手一拱,大步向外走去。

    孙可望脸色一变,大叔向外退去,口中急道:“吴王留步!”

    吴争在门口站定,厉声道:“怎么秦王还想留下本王不成?要知道,区区麻城不足丈高城墙,难抵我军一轮炮击秦王是想玉石俱焚吗?”

    孙可望急了,他在原地急得直跺脚,可步子却一步都不敢往前挪,反而后退了一步。

    “吴王误会了本五怎么能做出那等龌龊事呢?”孙可望猛摇手否认道,“本王意思是,吴王稍安勿躁这事说来不小,可也不大,不就是二万伤亡将士的抚恤嘛?我朝占据湖广、云贵等半壁江山,还能少得了吴王这笔银两?这样本王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