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第9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更甭说那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禁军了。
可现在,不一样了。
有了沈致远的二万枪骑和钱翘恭的一部分风雷骑,城中防御的底气就足了。
底气一足,有些人自然说起话来,也硬朗了。
一直拖到现在还没有结束的廷议,已经有人谏言褫夺吴争大将军之位了,甚至还有人谏言直接削去吴争王爵,一劳永逸了。
当然,这样的人不多,只要是位列公卿之人,没有人会认为这是一良策,除非已经决定双方决裂。
不仅王翊、徐孚远、莫执念等人不同意,就连沈致远、钱翘恭也不同意。
用莫执念的话说,此次新君登基,从一开始走得,就是斗之路,若此时与吴王决裂,岂不抹煞了先前所有一切,那大长公主、卧子先生等人,不白死了吗?
况且,此时满朝武,谁敢说能抵挡北伐军,谁又敢承诺可以挡住北伐军,决死一战?
第二千七十三章 吴王入京(二)
PS:感谢书友“20190111164131413”、“20181211170745247”投的月票。
这般争执,眼见着天色已晚,奉天殿中的朝会,依旧做不出最后的抉择,反而争执得越来越复杂、混乱。
除了少数保皇的“铁杆忠臣”,大部分官员,还是属于吃瓜群众的。
也对,吴王掌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甚至在监国之后,实际上与皇帝无异了。
对于大部分官员而言,其实真不想选择,毕竟吴王不是满夷嘛,当然,他们觉得,就算选择也没有多大意义,天上神仙打架,凡人还是多看少说为妙,以免遭了池鱼之灾。
他们属于风往哪吹,就向哪倒。
最后,朱辰妤实在按捺不住她的性子,开口道:“吴王有大功于国朝,如今南返入京,岂可拒之门外既然他只带了数百人,何惧之有?”
皇帝说话了,表明了态度,许多人都沉默了。
刚刚晋为礼部尚书的徐孚远犯愁了,他只能出列奏道,“陛下,臣有奏。”
“讲。”
“若按吴王的官爵及北伐所立收复失地之功,如今返朝,按礼制当由陛下亲率武百官,至城门相迎,方可彰显朝廷的优待功臣,方可彰显陛下之胸襟宽广!”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脸色变了,若非徐孚远是朝廷首批拥立新君之臣,怕是许多人就会上前啐他一脸,然后怒骂一声,“两面三刀之小人”了!
朱辰妤脸色也一变,她目光看向莫执念。
莫执念摇摇头道:“臣以为不可臣非惧怕吴王,只是以为陛下若出城亲迎吴王入京,必会使得朝野误会陛下,如此一来,吴王在京城之声威便更炽手可热请陛下三思!”
朱辰妤又看向沈致远。
沈致远想了想道:“莫老所言有些道理要不,请陛下允臣,代陛下出迎?”
这话引得群臣纷纷称善。
徐孚远拱手道:“臣附议陛下已下诏,愿不日下嫁绍兴侯,何不趁此机会晋绍兴侯为公爵,再进上柱国如此,便可代陛下出迎!”
徐孚远这话,更是引得群臣点头附和。
朱辰妤要下嫁沈致远,在朝堂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但有一人确实不知道,那就是与沈致远一同入京的钱翘恭。
钱翘恭闻听徐孚远这话,脸色骤变。
倒不是朱辰妤要下嫁沈致远,对他有什么忌讳,而是钱翘恭突然发现,沈致远有许多事,在瞒着他。
若按沈致远、钱翘恭二人潜伏清廷两载有余、日同行夜同眠的交情,这么大的事,沈致远不该瞒着他。
事有反常必为妖,钱翘恭看向沈致远的目光中,明显有了戒备之意。
而此时,朱辰妤突然开口,“朕决定了,明日一早,亲自出城相迎!”
满朝武目瞪口呆。
沈致远微微皱眉,可也没有开口劝阻。
朱辰妤继续道:“此事早晚须有了结朕愿与吴王城外一晤,以定君臣名份,既可免去兵戈造福生灵,也可安吴王之心!”
朝堂沉默了一会,突然响起,“陛下圣明!”
。
“朱辰妤果然是朱家人她虽为女子之身,可性子果断,不输男儿啊她此举看似为国朝为天下,可事实上,不但堵了满朝武的嘴,而且说不定此行,可以凭着与吴王殿下十多年的手足之情,从而打动吴王,为她的江山社稷出力!”
莫执念撸须轻叹道,“吴王外刚内柔,最易被情字所困咱们若不趁早除去这块绊脚石,日后必成汝母仪天下的最大障碍!”
莫执念面前,赫然站着已经“失踪”多日的吴王侧妃莫亦清。
“可阿耶若是对朱辰妤不利,万一夫君追究,怕是到时难以说清啊她毕竟与夫君是十多年的兄妹!”莫亦清听了祖父的话,不喜反忧起来。
“兄妹?那又如何?历来皇权之争,勿论兄弟、父子,何况是兄妹况且这兄妹,还不是亲的!”莫执念皱眉道:“举大事者不拘小节,如今陛下已经彻底站在了吴王的对立面,双方是敌非友,我这也是替吴王扫平障碍就算让吴王知道,也不能责难于我,况且阿耶这不也是为了汝吗?如今王妃已经失势,且无子嗣,而周侧妃畏罪自尽,吴狄怕就算今日成了世子,一旦吴王登基,日后也必被群臣置疑,只要汝能诞下子嗣!”
说到此,莫执念满脸慈爱地看向孙女微微隆起的腹部,“到时,有莫家为汝后盾,母仪天下之日,指日可待!”
莫执念一直在盼孙女有身孕,这也是他紧紧抓住此次机会,积极布局的最大动机。
若是莫亦清没怀孕,那杭州府之变,或许真就按吴争的心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莫亦清一脸愁容,从她阿耶将她父亲做为一枚可以舍弃的棋子时,莫亦清心中视为神明的祖父形象,已经渐渐崩塌。
如今莫执念对她说,是为了她才布下这局,莫亦清下意识地不信,并反感起来。
“其实王妃为人亲和,平日里对我也不错阿耶,清儿宁可以皇妃之位终老,亦不愿阿耶行此不义之举!”
“荒谬!”莫执念沉声喝斥道,“权力之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凡今日心中妇人之仁,日后必为覆灭之根由清儿啊,凡事都得尽力争取,错过此次良机,必后悔终生啊!”
说到这,莫执念轻叹了口气,伸手抚摸着孙女的秀发,“阿耶知道,汝心有不忍,可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就已经没有了回头路记住,一切事,皆是阿耶所为,与汝无关,汝只是被阿耶挟裹入京罢了!”
莫亦清低着头,呐呐道:“可要是我此次诞下的是女儿呢?”
莫执念微微皱眉,“不可能数位名医诊脉,皆道是男婴就算万一是女儿,只要吴王宠爱于汝,也能最终诞下麟儿汝不必为此担心!”
莫亦清还待开口相劝,被莫执念抬手阻止,“如今局势,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错过今日,后果难料清儿啊,将京城长林卫暗桩所在及联络密语,告诉阿耶吧!”
第二千七十四章 吴王入京(三)
莫亦清掌控长林卫一年多,直至第二次北伐后,吴争才让宋安接替了莫亦清。
虽然当时宋安已经将杭州府长林卫总署的联络密语更改,但长林卫建立已多时,遍布中原各府,想要短时间更改联络密语,几乎是很难做到的事。
若是换了别人,哪怕再难也得改,可莫亦清是吴王侧妃,枕边人,加上时值北伐大战紧要关头,宋安也就没有将此事重视起来。
这就为莫执念布局,留下了一个缺口。
莫执念自然清楚这些,他的目光紧盯着莫亦清。
莫亦清迟疑了许久,终于拿出一页纸,递给了莫执念。
……。
“陛下真要……下嫁于臣?”
沈致远微微躬身道,低着头问道。
“汝不愿意?”
“臣自然是求之不得的!”沈致远轻轻叹息道,“只是……臣总是觉得就象梦境一般,那么地不真实!”
朱辰妤说道,“汝若不信,朕明日便可下旨,诏告天下!”
沈致远慢慢抬头,看着朱辰妤,目光中有着千般柔情,“我信……你说什么,我都信……你知道的,今生能娶你,便是我最大的梦想!”
朱辰妤淡淡地回道:“让你父亲代你出封休书吧。”
沈致远沉默下来,点头道:“理该如此,只是……我还想养着她,你知道的,清廷已被逐出关外,她……回不去了!”
朱辰妤脸色平静,道:“随你。”
沈致远不由得微微叹息,这象是一个要嫁人的女子,在对成亲对象说话的态度吗?
“你……真要去见吴争?”
“君无戏言!”
“那你会……求他吗?”
朱辰妤脸色一沉,没有回答。
沈致远苦笑道:“非我执拗于此……实在是……若你真要求他,我又为何要叛他!”
朱辰妤冷冷道:“若你后悔了……朕不强求,你还可回去!”
“我不是这意思……!”沈致远叹息道,“无论你要我做什么,我都会去做……哪怕是让我背叛他,可我在想,就算是你现在有近四十万大军在手,可真要与他刀兵相见,胜负亦是未定之数……你知道的,他有松江军工坊,那里每天都能造出数千杆火器,一月下来,便可装备起数万新军……你若真有意要与他决战,松江军工坊必然是双方争抢之处!”
“朕倒也想过……可朕也知道,从之前发生过炮击军工坊事件之后,第一军至少有五、六千人,被部署在军工坊周边。”朱辰妤轻喟道,“说是谈判,可谈判的筹码轻重,双方皆了然于胸……如何谈?!”
沈致远自然清楚,这也是他在问,朱辰妤会不会私下求吴争的原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除了恳求吴争妥协之外,沈致远想不出还有什么好的办法。
局势到了现在,其实不用打都知道,朱辰妤能不能将皇帝继续当下去,在于吴争是否肯妥协。
就算吴伯昌在京中,但这也只是拖延之计,真要打起来,城破只是时间问题,这还不算李定国会助吴争这点,而且这概率,是非常大的。
“从军工坊开建始,从没有任何人可以染指……就连宋安、池二憨,都被他摒之门外。”沈致远摇摇头道,“想要夺取军工坊,只能用强!”
朱辰妤轻哼道:“汝可知军工坊中防御实力?”
沈致远沉默。
不是不想答,实在是不知道。
在北面二年有余,回归之后,依旧在江北随同作战,除了在北上时,对军工坊的粗浅印象,沈致远所知的一切,皆是道听途说,可就算是这样,沈致远也清楚,吴争敢于只身进京,必有所恃,而军工坊,必是所恃的重要筹码之一。
朱辰妤冷冷道:“据我所知,除了第一军五六千人之外,还部署了大小火炮数百门,修筑的堡垒,就有数十个……可以说,五十里方圆的军工坊,坚固如铁桶一般。”
“那就只能另想辙了。”沈致远叹息道。
“朕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
沈致远疑惑地抬头,“臣洗耳恭听!”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北伐大军粮草早已见底,大将军府辖下财政司,财力已经捉襟见肘,况且此时莫执念已背弃了他,投至朕的麾下,想来短时之内,若无朝廷供给北伐军粮草,十日之内,北伐军便会缺粮……而军工坊也一样,这么多的工坊,仅工匠就有上万人,朕就不信,断粮之后,他们还能守住!”
沈致远微微皱眉,“陛下是决意要与他开战吗?”
这话没问错,此时吴争入京,朱辰妤愿意谈,前提是双方都还没有意愿撕破颜面,朝廷还在向北面补给粮草,可若是粮草一断,这就等于撕破了颜面开战了。
朱辰妤不置可否,只是道:“无论如何……这也是重要的筹码之一!”
沈致远认同,“可陛下应该知道他的能耐……就算没有朝廷补给粮草,恐怕他也有办法筹措到粮食!”
朱辰妤摇摇头,“朕已经暗中购入大量商会股份,又有莫执念助朕一臂之力,他若还想通过商会筹措到粮食,恐怕不易……况且,他也没有那么多现银,与我争抢!”
沈致远微微皱眉,道:“陛下不应尽信莫执念……商人,不足以信!”
朱辰妤点点头,“朕的意思,就是让你去监视莫执念……朕欲将手中一千二百万两现银,尽交于莫执念,用来继续购入商会股份,可也担心莫执念有异心……有你从旁监督,朕就放心了!”
沈致远拱手道:“臣领旨……若陛下无别的事,臣这就去准备!”
朱辰妤沉默了一会,对沈致远道:“此事若办好了……朕封你为亲王爵!”
这倒也情理之中,一旦朱辰妤下嫁,那沈致远做为皇帝的丈夫,封为亲王,顺理成章。
“谢陛下!”沈致远在谢恩之后,想了想道,“要不……臣明日陪陛下去见他?”
朱辰妤冷冷道:“做好你自己的事……别的,你不必管!”
沈致远只好应道,“是。”
第二千七十五章 吴王入京(四)
“长林卫的职责是什么?”
莫执念厉声喝道,“吴王此时被拒于城外,长林卫做为吴王心腹,岂可坐视!”
做为新任长林卫三档头、京城长林卫分支负责人的钱毅,奇怪于莫执念突然找上门来,可莫执念在大将军府的地位,不容轻视。
虽然消息说莫执念象背叛了吴王,但做为长林卫,很明白传言不可信,至少,在没有吴王命令之前,莫执念依旧是财政司司长。
加上又是吴王侧妃的祖父,于公于私,钱毅都只能客气。
“莫老想让卑职怎么做?”
莫执念沉声道:“北伐已经功成,吴王距离至尊之位仅一步之遥,可这朱辰妤做为惠宗后裔突然间就冒了出来,且抢先在应天府登基……如此一来,吴王就已失了先着……为吴王计,必铲除此女,以为吴王登极扫清障碍……!”
钱毅迟疑起来,倒不是说钱毅犹豫为吴王出力。
做为钱肃乐的远房族侄,他的一家皆为长林卫,之前为将消息传出北都,钱毅父兄皆死于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