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第9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那就令沈致远率军回来!”朱辰妤脸色有些涨红,“朕绝不向他妥协!”
王翊心中苦笑,这兄妹俩何必呢,何苦呢?!
“朕今日传首辅入宫就是为了此事,王爱卿国库还有多少余银?”
王翊苦着脸,“回陛下国库尚有六百三十余万两存银可若动用,自这月起,怕又须拖延京中官员俸禄了!”
朱辰妤稍一沉吟,娇喝道:“传朕旨意朝廷上下,即日起,皆发放五成俸禄待事成之后,再行补发望臣工共克时艰!”
王翊无奈应道,“臣领旨!”
。
杭州城,江南商会总会。
三年了,上一次吴争亲临总会,为得是筹措北伐军需。
而这次,吴争重游此地,为得是妥协!
不,准确地说,是为了江南千万民众,向商会有限度地妥协。
“想来,孤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还请诸位共襄盛举也算为江东父老,献一份爱心吧!”
在座近百位江南商人,一个个面露难色。
倒不是他们不想听从吴王令谕,以吴王之尊,绛尊纾贵,姿态放得这么低,恐怕再拒绝,说不过去了,当然,最主要的是,他们还担心,若是拒绝,吴王会突然翻脸。
要知道,在这些人眼中,吴王,几乎是不讲理的代名词。
当年杭州府粮食价一役,吴王以“空手套白狼”之术,一夜涤荡全城米店粮铺,尽收囊中,至今回想起来,尚有余悸。
可若答应,万贯家财,极可能瞬间烟消云散。
商会股价,经过数月的打压,早已跌落谷底,如今来回拉锯近一个月,方才稍有起色。
这个时候,吴王一成半的股份若倾囊抛出,可想而知,会是怎样的一副惨景?
而吴王今日来商会,竟要大股东们倾尽家财,用于接盘,谁肯?谁能肯?谁敢肯?
这些大股东们,哪个手中没有商会股份?
吴争抛售,本就极大地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不可劲地反对,已是给足了吴王面子,事实上,在座哪个人心里,没骂吴争?
好嘛,这还不算,吴王居然还要他们主动掏腰包来接盘,这不是将家财往河里打水飘吗?
气氛变得异常尴尬起来。
吴争瞧着这些个无良商人,脸色变得难看。
其实,吴争心里不是没有底,这次的抛售,目的是为了应对番人舰队突然发难,在他看来,只要打赢这场仗,一切困难自然就解决了,况且,一战定百年海防,从此番人就老实了,就算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所以,吴争才决定抛售手中股份,可吴争在同样清楚,张煌言的谏言是对的,百姓,恐怕真承受不起这场风波,这就是吴争此来的真正目的。
发动这些商人,尽可能地减少股价低落对普通民众的冲击。
当然,吴争也为他们做出了些妥协,譬如,吴争承诺,五年之内,不收回商会除火器、军械之外的禁榷贸易特权,如盐、铁、茶叶、丝绸等等。
五年呐,这可是一笔天数字般的利润。
可惜,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看着吴争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席本桢、黄宗羲也急了。
他们二人相视一眼,一起起身。
黄宗羲拱手道:“黄某忝为财政司司长,愿抛砖引玉出资二百万两!”
席本桢紧随其后,“席某愿出资一百五十万两。”
有这两人的引领,稀稀落落地有人站起来。
“陈某愿出十万两。”
“李某出八万两。”
“五万两。”
“王某一万两。”
“五千两。”
“一千两。”
第二千一百十四章 言传身教
敢情这是打发要饭的呢?
可他们也不想想,面前坐着的,可是当朝大将军、吴王殿下。
看着这帮子奸商的嘴脸,吴争再也坐不住了,霍地起身,头也不回而去。
所有人都惊愕了,在他们看来,吴王有求于人,可不得有点诚意……至少,说几句好听的话吧。
他们首先感觉到的,是恐惧,打心里泛起的恐惧。
可对这些人而言,财产,远比性命要紧!
这种恐惧,被家产可能损耗的恐惧给淹没了。
席本桢、黄宗羲相视苦笑,“诸位仁兄……这……这是何苦来哉!”
“席兄、黄兄……咱们与你们可不一样,你们一个是财政司司长,一个是副司长,好歹心里有个底,再怎么着,吴王也能顾及到你们的财产……咱们呢,说是商会大股东,可吴王一旦抛售所持股份,咱们的财产顷刻就会缩水一半,甚至血本无归……咱们手中存些现银,那也是为保一时之需啊……说句不好听的,真要是咱们揭不开锅了,官府能周济咱?”
这话引得最大多数人的附和。
黄宗羲苦笑道,“那诸位何不反过来想想……商会能发展壮大到今天,还不是吴王创建了商会,也正是因为吴王一直的护持,才能走到今天……就算是知恩回报,也不至于如此给吴王难堪,让他下不来台吧?”
“黄兄说得轻巧……咱们可都不是傻子,这些日子,有人在暗中悄悄购入商会股份……是谁,已是公开的秘密……。”
那人说到这,将手向北一拱,“天上神仙打架,咱们惹不起,可总还躲得起……黄兄、席兄,说句不中听的,万一……吴王不敌陛下败了,咱们若掺和此事,日后必被朝廷追究……到时,怕不是得罪吴王,而是得罪天子……命都可能不保!”
这话在理啊,堵得席本桢、黄宗羲一时说不出话来,事实上,二人心里何尝不是这么想的?
只是身在其位,立场不同罢了!
“诸位仁兄……在天子与吴王之间,咱们总得有所选择,否则就是两头讨好的结局,以在下之见,吴王虽然军势大,可终究是区区浙闽二省之地,天子却有着整个天下……所以,在下想将所持股份,趁着眼下股价尚未跌入谷底之时,转售朝廷……如此,既能保全利益,亦可示好于朝廷……!”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窃窃私语起来。
黄宗羲、席本桢见势不妙,忙开口道:“诸位切不可如此……万不可如此……!”
“为何不能如此……咱们辛苦积攒下的家业,不能就这么替人陪葬……!”
听听,已经口无遮拦了。
这要是寻常,得掌嘴!
“陈兄说得是,别看颁下了吴王令……可那么些个穷人,砸锅卖铁,能凑出几两银子?”
“就是,我就觉得……到时,吴王怕是收不了场,还得来求咱们解围。”
“解什么围……咱们这就回去,将所持股份卖予朝廷……想来,只要咱们一齐向朝廷出售股份,朝廷的占股数定远超吴王,还能有什么悬念……到时,有朝廷护着,咱们何惧吴王报复?”
也有人小声道,“可咱们家在江南,若吴王怪罪……!”
“怕什么,咱们又没触犯律法,买卖嘛讲究个你情我愿……就算是贵为吴王,总得讲理吧?”这话到后半句,音量是明显降低了。
可没有谁去理会,屋内人声鼎沸、议论纷纷,象是煮开的粥锅一般。
被这话激起的舆情,让所有在场的商人们,感到无比的紧迫,仿佛一夜之间,家业就会平空消失一般,他们口中都在说着,要将自己的股份卖给朝廷。
黄宗羲、席本桢上前,准备一个个地去说服,然而,显然已经控制不了场面了,这些商人们三五成群地转身离开,十几个稍有底线的,左右看看,最后也是无奈一叹,向黄宗羲、席本桢拱手之后,黯然离开了。
……。
张煌言在急赶,他听闻商会传来的消息时,震惊了。
商人靠不住,这张煌言有心理准备,可商会整个地舍吴王,准备投朝廷,这确实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大将军府,如果失去商会,那么,在不久的将来,结局便是名存实亡。
可他更担心的是,吴争会由此,向商会动手。
张煌言很清楚吴争的心思,早就有了向商会动手的心了,只是缺少借口罢了。
倒不是张煌言要维护这些个奸商,而是在张煌言看来,眼下,真不是时候。
内忧外困,便是大将军府此时最恰当的写照。
北面朝廷、南面番人,若是此时再对商会动手……那大将军府,怕是维持不下去了。
当然,也只是大将军府,吴王的藩地还是存在的。
可没了大将军府,吴王,也就是吴王了!
所以,张煌言策马急赶,至王府门前,从马背上一跃而下,抬手将缰绳往门房处一扔,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漂亮!
可张煌言很快就发现,他的担忧,是多余的。
进入王府后院的那一刻,张煌言不由得的苦笑。
他认为会大发雷霆的吴王殿下,正坐在那,一本正经地教导儿子呢。
“狄儿……爹现在问你,日后如果有人冤枉你,说你偷吃了他的东西,你会怎么做?”
才五岁的吴狄,奶声奶气地答道:“回爹爹话,狄儿会向他解释、证明,我没有偷吃他的东西。”
张煌言闻声止住了脚步,情不自禁地微微点了点头。
“你怎么证明没有偷吃……入了肚子的东西,如何向他人证明,难道要剖开肚子不成?”
才五岁的吴狄回答不上来了,他委屈地看着吴争。
吴争伸手,摸了摸儿子的脑袋,“那爹告诉你……若真遇上了这种事,千万别想着剖开自己的肚子,以证清白……而是要挖出对方的眼睛,然后咽下去,让它在你的肚子里,自己看个清楚!”
吴狄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狄儿谨记爹爹教诲!”
张煌言急了,大步走过去,“王爷,切不可……如此教育世子!”
第二千一百十五章 成竹在胸
吴争闻声抬起头来,见是张煌言来了,哈哈大笑道:“是玄著兄来了啊……有何不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数千年的儒学,阉割了汉人的血性,我可不想我儿,日后长大,受人欺负还要忍气吞声!”
张煌言苦笑,依旧醒着脖子道:“王爷所言……煌言不敢苟同,若是寻常孩子也就罢了,可狄儿是世子,怎可小小年纪就教导他暴虐!”
“这是暴虐吗?”吴争不以为然,轻哂道,“这是为人处事的道理……张玄著,汝真不如你家南哥……!”
张煌言没有接吴争的茬,转身和声对吴狄道:“狄儿先回屋读书……先生我有事与你爹爹商议。”
“学生告退。”吴狄毕恭毕敬地向张煌言躬身,再向吴争躬身,然后由身边侍女牵着小手,离开了。
张煌言看着小吴狄远去的身影,面露欣慰之色,慢慢转过身来,“我还以为,王爷会……!”
“会雷霆大怒,下令让长林卫查封了商会?”吴争哈哈大笑,“我是王……能与这般奸商动气?那岂不是无端抬高了这些奸商……不至于!”
张煌言大松一口气,“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说到这,张煌言又追问了一句,“王爷真不生气?”
吴争无奈地手一摊,然后在张煌言面前转了个身,“你瞧……我那个地方,有生气的样子?”
张煌言终于信了,他刚要开口时,有府卫前来禀报,财政司司长黄宗羲副司长席本桢在府外求见。
吴争朝张煌言笑道:“这二人来,怕是没好事……玄著兄要是没什么急事,不如留下听听?”
张煌言想了想,“遵命。”
……。
“这些奸商……他们怎敢如此?!”
张煌言听黄宗羲席本桢转述吴争离开后,商会股东们所说的话义愤填膺,“王爷,须加以严惩……否则,必效仿者众!”
吴争脸色古怪道:“孤猜想着……玄著兄此来,原本应该是劝孤莫对商会动手的吧?”
张煌言一愕,遂道:“王爷所猜没错,煌言确是为此而来,可煌言要劝王爷的,是不对商会动手,而非不对个别奸商宵小手软!”
吴争笑了,朝黄宗羲席本桢挥挥手道,“此事孤知晓了……你们先回去吧。”
黄宗羲席本桢行礼告退。
吴争对张煌言道:“你来得正是时候……我让厨下做了几个菜,陪我吃些?”
张煌言此时哪有心神吃酒?
他急道:“王爷……这些人不可小觑,他们在江南根深叶茂,若真将所持股份转售于朝廷……那必引发无数人效仿!”
皇权不下乡,自古以来,皇权最多只能到县一级,乡里囤村,真正掌权的,是世家士族,他们甚至有处死人的权力。
张煌言是真怕这些人串连起来,之前杭州府的民乱,可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嘛。
吴争伸手一把抓住张煌言的手臂,“没那么严重,别看他们现在人五人六的,可今时不同往日,民众未必会追随他们……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先吃饭!”
说着,硬拽着张煌言回屋入了席。
食之无味,如同嚼蜡,张煌言看着吴争美滋滋地嗞着酒,还故意咂巴了下嘴。
“王爷可是心中已经有了定计?”
聪明啊!
吴争心里感慨着,抬眼看着张煌言道:“我当年创立商会,确实是想从商会得到北伐军所需的耗费,也给足了商会足够的自营权……可商会经过这些年的野蛮扩张,规模已经到了足可与我针锋相对的地步,说起来,责任也有我的一份哪!”
张煌言沉默了一会道,“王爷说得……是,可商会已经威胁到了大将军府,杭州府周边偏远府县,百姓知商会而不知官府……这样下去,会酿成大祸!”
“谁说不是?”吴争轻喟道,“商会不服管,孤也在慢慢收紧它的自主权……可反过来说,它或许也在怨恨孤……食言而肥啊!”
张煌言这下接不上话了,他知道吴争话意中点的人,是莫执念。
“整治,是必须整治的。”吴争突然一击桌子,道,“但得用对方法……孤还需要商会,毕竟牵扯了无数民众的生计,真要一朝禁止了,民众怕真要反了!”
张煌言认同,“我也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