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第9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显然不利于博洛往后左右清廷军政。
有了这个认识,所以,对于沈致远选择的决战地,博洛虽然明知沈致远不会那么“好心好意”,也无法拒绝。
沈致远对钱翘恭所言的突袭,绝对不可能是全军参与的,因为地形就那么大,出关隘正面,单方能容纳五、六千人,已经是极限。
所以,所谓的突袭,只是双方打个照面,占点先机。
这也是沈致远与钱翘恭都坚持自己率军当中军的原因所在。
因为先锋的突袭势头一旦失锐,顶上的中军,将面对回过神来的敌人主力拼死反击。
战斗已经持续了三天。
山海关外,靠东边临海的土地上,覆盖着双方阵亡的士兵和战马尸体,血液甚至于聚成涓涓细流,汇入海水,海水,红了!
站在城关上瞭望战场的沈致远,他的脸皮在微微抽搐。
战局并非如他所愿,是,沈致远的战术,并没有太大的错误,从某个方向而言,可以说是兵出险着、出奇致胜。
先以前锋发起突袭,能占多少便宜,就占多少便宜。
然后以第二梯队如海浪般一波拉一波地拍打敌人的阵线,只要敌人阵线有一处崩溃,己方铁骑将会迅速向北突破,从而由点带面,完成对敌人的反杀。
沈致远甚至考虑到己方冲杀的技能不如敌人,所以选在山海关东北方向靠海的一侧,做为突破点,因为敌人的阵线不会太厚实,同时,敌骑会缺乏远距离冲刺形成的穿透力。
而己方骑兵皆为枪骑,风雷骑也早已完成骑枪装备,也就是说,骑兵不再需要以冲撞力来决定战斗的胜负,甚至可以在保持一定距离的游斗中消灭敌人。
但,可惜的是,沈致远同样无法预料,此时的骑枪精准度极差,直线冲锋时射击,那是以数量形成弹幕,从而杀伤敌人。
可如果以游斗的方式,那么,骑枪的威力便会大减,因为,几乎可以说,没有几个人,能在颠簸的马背上,精准的射杀敌人。
第二千一百八十二章 应变
开战之后,除了刚开始第一波出乎敌人意料的突袭,大有建树之外,在钱翘恭率中军对敌发起第二轮冲锋后,战局就慢慢开始转为僵持了。
幸好清军因为被赶出关外,失去了大部分弹药补给的能力,大都装备的是骑弓,射程较骑枪少三成左右,这才让钱翘恭所率骑兵,得以坚持激战两天。
可战损已经超乎了沈致远的预想,三天战斗下来,钱翘恭所率中军,几乎是被打残了。
可敌人虽然损失也不小,但敌人毕竟人多,且随博洛来犯的这支清军,多是满汉入旗老兵,虽然许多士兵年纪大了,但战场经验和战技,不可小觑。
沈致远不是不想令钱翘恭撤回关里来,而实在是撤不下来了。
因为关外交战双方太过胶着,哪怕是天黑双方暂时休兵之后,双方距离也才不过五六里,一旦钱翘恭回撤,敌骑就会紧随其后,到时就不是僵持,而是破关了。
沈致远此时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坐视钱翘恭所部战至全军覆没,二是他率关内后军出关增援。
可鉴于战局不如之前预想,这两种选择,都是饮鸠止渴。
如果钱翘恭所部战至全军覆没,那么,山海关的防御兵力根本抵御不了几日,铁定撑不到援军到来。
可如果自己率军出关,做孤注一掷,那么,一旦战败,山海关就无兵可守了。
顺天府兵力空虚,朝廷还未将左、右营北调,而原本驻守的北伐军,早已在返回杭州府的路上。
清军由此可势如破竹般地南下,至少可以直抵兖州一线。
沈致远左右为难,他的脸皮,因战场上每个士兵的倒下而抽搐。
他的心里,有着一个难以抑止的声音在呼喊吴争,你派援兵了吗?
身边祖大弼确实是急了,“侯爷我家大人怕是撑不住了,末将请命,愿率五三千骑兵,出关救援我家大人,请侯爷恩准!”
祖大弼的编制是在风雷骑,他不是沈致远的直隶下属。
可此时沈致远与钱翘恭两军联合抵抗来犯之敌,部属从指挥使一级就被打乱了。
本来,钱翘恭是不需要亲自领兵上阵的,应该是象祖大弼这样的下一级指挥使率部出战。
但此战不一样,编制乱了,需要更高一级的将领越级指挥。
象枪骑这样成分比较复杂的部队,如果没有沈致远亲自坐镇,那凭祖大弼,确实难以服众,特别是打这样一场没有底限的“突袭”。
祖大弼此时的心态,同样是复杂的。
他已经意识到了这场战斗的残酷和不合预想的结局。
正因为如此,祖大弼必须主动请战,他可以接受战败,但绝不能任由钱翘恭战死沙场。
他很清楚,钱翘恭是吴王的大舅子,如果钱翘恭战死,那么他和他的旧部,从此就很难在强将如云的北伐军中出头。
祖大弼,明知出城大概率是战死,也不得不主动请战。
沈致远铁青着脸沉默着。
三千人出关增援,那其实就是多添三千个冤魂。
此时的战况,已经不是增援三千人能解决的了,除非是压倒性的兵力突然从两侧包抄,可这种机会,相当于零。
关外钱翘恭残部虽然不至于立即被博洛歼灭,但博洛主力已经对钱翘恭部形成了两面夹击之势,或许明日,甚至今晚,钱翘恭部就会被淹没。
见沈致远沉默不语,祖大弼急了,“侯爷,我家大人危急他可是吴王妻弟啊,他若有失,就算最后山海关不失,末将也难以向吴王交待请侯爷恩准,允末将率军出关!”
沈致远依旧没有理会,他缓缓仰头,深吸一口气,“传令全军集结随本侯出关与敌决战!”
这话一出,反倒是主动请战的祖大弼愣了,“侯爷不可,此时战局,我军已显颓势,若孤注一掷最后兵败,山海关一失,敌骑就会迅速南下到时黄河以北一片糜烂哪!”
沈致远慢慢转头,看着祖大弼,一字一字地道:“你须明白,你家大人亦是我同生共死两载的兄弟!”
祖大弼愣了愣,被沈致远的语气所感染,他用力咬牙,拱手道:“既然侯爷决意如此祖某愿追随侯爷拼死一战就算战死沙场,也让鞑子见识我等铮铮铁骨!”
“去吧,去集结军队,今夜丑时初,出关决战!”
“遵命!”
。
水师肯定是不能向北增援的。
至少主力已经被敌舰队牵制于浙东海域。
但三大水师的运输船及因战争暴发滞留杭州、舟山、吴淞港口的商船船队,被吴争一声令下,全部征用了。
无数的船只,就近被装载上粮食、军械、弹药和军校正在训练的新兵,迅速从大运河,或者是沿海岸北上。
为了抢时间,吴争特意下令解除了对近海的封锁令,这使得有更多的民船,自发地投入到了这次抢运之中,甚至于一些民用小船,装载上百石粮食,或者是十几名士兵,从大运河北上了。
军工坊临时将正在建造的四艘新式战舰提早下水,属于半成品,它的蒸汽动力尚未安装完毕,若按后世的标准,是不具备作战能力的。
但此时,在临时赶工加装了帆之后,四艘新式战舰,已经出港北向了。
吴争是吃准了清军已经没有水师,这四艘战舰,不需要进行海战,只是行驶到山海关东侧临海,以新式舰炮为守军提供炮火支援。
当然,吴争是绝对不敢将这四艘半成品,拉到南面海域参与海战的。
时局就是这么古怪。
按理说,已经占据了杭州城及半个杭州府的廖仲平,是可以阻挠甚至攻击这些向北庞大的运输队的,因为这些运输队根本没有武力反抗的能力,特别是大运河上的运输船,几乎在叛军火枪的射程范围之内,就甭说叛军也有火炮了。
但廖仲平没有任何动作,似乎没有看到、听到,哪怕是麾下叛军正缺少口粮。
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被迅速架空
应天府,皇城。
由端门向五龙桥的甬道,夏完淳急步小跑。
虽然他此时实则被朝廷扣留在京城,但这事没有被说破,只是不公开的秘密罢了。
在明面上,夏完淳还是当朝卫国公、军机辅弼,如今更是新添了太尉之超品官位。
夏完淳有着不用通报,随时入宫面圣的特权。
但今日,很显然,夏完淳已经见不到皇帝了。
因为,在五龙桥上,庞天寿带着一群人,在桥面上在等着他。
夏完淳显然是心里有准备的,他甚至于在见到庞天寿带人拦阻时,面色丝毫未变。
“庞公公,战事紧急事关北都得失,还望行个方便!”
庞天寿满面笑容,“军机大事,自然是由卫国公及军机阁诸大臣们考虑的咱家是内臣,圣上的爪牙,做的也是份内事还请太尉见谅!”
庞天寿的应答,滴水不漏。
虽然双方都心知肚明,可夏完淳一时还真想不出挤怼的话来。
夏完淳只能软语相商,“不管事情如何发展可今日之事,关乎社稷存亡,还请庞公公以国事为重!”
“太尉这是在难为咱家了咱家倒是想让太尉行个方便,别让咱家难做!”
说完,庞天寿手一招,他身后的禁军向夏完淳逼近。
夏完淳仰头长叹一声,未作任何反抗,便被禁军包围了。
“请太尉移步!”庞天寿脸上闪过一抹得意的神情。
。
“干得好!”一向沉稳的莫执念,在听到庞天寿说,已经将夏完淳轻松控制住了时,也不禁喜形于色,“如今北方战事正急,想来吴王精力都会被牵制在北方这样一来,咱们就有部署的时间!”
庞天寿一脸笑意,“可咱家听说,吴王正由水路和海路向北增援可为何据杭州府的廖仲平没有任何动作?”
莫执念微微点头,“这情况,老朽也有耳闻廖仲平这么做,其实也算是人之常情。”
“人之常情?”庞天寿皱眉问道,“若是廖仲平能以己部对运河水路进行阻挠,岂不更令吴王头痛更能为咱们以后的部署多些准备时间?”
“庞公公放心,此时廖仲平麾下军中,有七成以上是老朽的人杭州局势依旧在咱们的控制之下!”莫执念平静了说道,“原本事态演变,让老朽一度认为局势无法挽回,不得不做出弃车保帅的决定廖仲平显然感觉到了这点,做出保命的举动,在情理之中!”
庞天寿明白了,但他依旧皱眉道:“可若是此情为教廷知晓,定会怪咱们办事不力!”
莫执念淡淡道,“无妨,老朽这就派人传讯廖仲平,令他立即阻挠大运河中向北船队就是了!”
“现在廖仲平还能听莫相的?”
“他非听不可!”莫执念目光中闪过一抹冷洌,“廖仲平在向杭州城发起攻击时,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要此时得到朝廷和老朽的认可,他就必须从命!”
说到这,莫执念换了张笑脸,“这事还得劳烦庞公公,向圣上请道旨意口谕也行,然后派个内侍传讯于廖仲平。”
庞天寿眨巴了几下眼睛,应道,“成咱家这就回宫。”
“辛苦庞公公了!”
。
“传庞天寿来见朕!”
庞天寿回宫,就远远听到朱辰妤极不耐烦的声音。
“陛下陛下老奴在呢!”
庞天寿连滚带爬地入殿,至朱辰妤面前跪下,“老奴听候圣上吩咐!”
朱辰妤脸色稍霁,“庞天寿,朕问你这两日为何不见太尉入宫?”
庞天寿“哟”地一声,轻轻掌了自己两记耳光。
“瞧老奴这记性回陛下,太尉昨日就派人告假,说是身体有些不适,这两日就不入宫了。”
朱辰妤问道,“太尉得了什么病可有派太医前去诊断?”
“据太尉府来人说太尉只是偶感风寒,无须太医,歇息两日就没事了!”
朱辰妤点点头道,“既然如此也罢。”
庞天寿突然抬头道:“老奴刚刚得到消息关外清军犯山海关,绍兴侯回师防守,三日前已经对敌发起反击!”
“哦战果如何?”
“陛下勿忧,以绍兴侯之能为,自然是无往而不胜的。”
朱辰妤毕竟不涉军事,在她看来,清军被赶出关外,自然是锐气受挫,而且沈致远麾下二万枪骑是精锐,据雄关而守,想想也不至于出太大问题。
所以,被庞天寿这么一说,倒也不怀疑,信了。
“如此就好不过,毕竟是战事,还须听听太尉的想法,这样备驾,既然太尉身子不适,那朕就探视一番,顺便商议军机。”
这下庞天寿急了,“咳陛下,既然太尉传信病情无碍,陛下突然前往探视,打扰了太尉养病也是不妥啊!”
朱辰妤想想也是,毕竟自己是天子,天子上门探视,病人只要不是起不来,还得下床迎接、行礼,“可朕心里总觉有些不妥。”
都说女人的直觉很准,朱辰妤也不例外,但她的直觉,针对的是北方战事,而非面前这个该死的四朝老太监。
庞天寿突然道:“启奏陛下北方战事一起,吴王已经下令征调所有民船,经水路、海路向北方运送补给内阁已经令廖将军率军南下,维护运河两岸,助吴王一臂之力!”
“哦,很好!”朱辰妤在下意识之中说出很好二字,随即感觉到了不妥。
内阁调廖仲平率军南下,这事不对啊。
虽说内阁确实有权临机应变,有调动左、右营的权力,但内阁也须在临机应变之后,立即向自己奏报,而不是等过了两天才从庞天寿口中得知啊。
就在朱辰妤微微皱起眉来时,庞天寿又抬手轻轻掌了自己两记耳光,“瞧老奴的记性昨日内阁递上奏折,老奴事一多,竟没有及时奏报陛下老奴死罪,请陛下责罚!”
庞天寿主动认罪,这反而让朱辰妤一时冷不了脸来了。
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血战山海关(一)
虽说心里不舒服,可庞天寿四朝元老的身份和他在宫中掌控的实力,也不是朱辰妤因小事可以随意责罚的。
“下不为例……起来说话!”
庞天寿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