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403部分

明末之新帝国-第403部分

小说: 明末之新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可以这么说,江南成为了大明与刘家角逐的新战场,也成为了双方打天下,争夺天下的关键点。

    当年的太祖皇帝朱元璋,他就是先拿下的江淮这个鱼米之乡以后,伺机拿下南京,然后凭着这里富有的地方,默默地发展,坐看天下群雄,龙争虎斗,最后获得了胜利。

    刘家也有同样的打算,那就是占领一个超级巨大的富裕之地,源源不断的为自己产生产值,然后自己就可以凭着这一个地方对他们进行输血,然后才有能力跟大明进行连续不断的战斗。

    刘布他在拿下了扬州以后,他的目光就盯上了南京,事实上他们在北方,目光就已经盯上了南京,就计划在这里发展他们的霸业,开始他们争霸天下的征程,以前在山东,他们只能说是立足和保命,当他们打出江淮,窥窃南京之时,就是他们称霸天下的开始。

    刘家很有钱,几代的底蕴,积累了惊人的财富,特别是在刘布蜉银子这一役,令他们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这才是他们迅速爆发的关键。

    在这时代有粮就可以招兵,让人吃饱饭就可以为你卖命,像他们这样提供如此好的福利条件的,那是少之又少,每一个士兵都愿意为他们卖命,十万刘家军就是他们争霸天下的底气。

    以前刘家军每次扩军,都会有一个不良的后果,就是战斗力下降,人家多战斗力多而下降的,这是因为新兵的数量太多,老兵数量少。

    刘家军他们每年每月拿出了抚恤金就是非常的多,非常的惊人,如果不是刘布从蜉银子和战场上弄来这么多金银财宝,估计他们早就挂了。

    说话现在他们终于走出了山东,走出了争霸天下的关键一步。

    既然是关键的一战,自然是由刘家军最为厉害的刘布,亲自率军出发,其精锐的部队也都空群的出动。

    除了留下足够的部队防守北方和辽南之外,他们抽调了所有精锐的部队,不畏风险,不畏严寒,日夜赶路,大举南下。

    士兵在风雪天气里面,日夜赶路,其实是非常辛苦,非常危险的,但是他们听说是去攻打江南,攻打大明最为富裕的江南地区,而且他们的先头部队已经占领了花花世界,天堂一般的扬州,每个人的心里都暖了成一团火。

    每一名刘家军的士兵在许多普通的老百姓眼里,就是小老板,小地主,他们每次上战场,都会带来一些财富,这些财富往往就是他们许多普通人家一辈子都挣不来的,或者是普通人家一辈子的家当,所以就形成了一个惯例,每一次刘家军士兵出兵,都会满载而归,当地的老百姓称之为打秋谷,秋收去也。

    就是因为如此,这些士兵虽然他非常苦非常累,但是士气却是十分的高昂,心里暖得像一团火。

    这一种雄赳赳,气昂昂,千军万马下江南的场面,可是令许多当地的百姓都为之震惊和害怕,许多人都感受到一点,那就是江山只怕要变色了,皇朝要变革了。

    刘家军本来就已经完成了对兖州州府的控制,在控制了兖州府以后,他们继而虎视眈眈,窥视江淮。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刘布在担任凤阳总兵期间及执行的由后院政策,令他们在这里一带拥有不少的军事存在,这些军事存在让他们进入这一片区域,提供了方便。

    当刘忠勇率领主力大军由济宁直扑徐州之时,他们一路上也都畅通无阻,行动迅速。

    徐州知府一直跟刘家有勾结,早在刘布担任凤阳总兵之时,他们就已经勾结在了一起,这一位知府他跟刘家勾结的原因,也相当的简单,这就是刘家有足够的钱收买他,他可是典型的有奶便是娘,认钱不认人的角色,当白花花的银子摆在他眼前的时候,他的黑色眼珠子就差不多变白了。

    当日刘家军全面北返,凤阳府各地都开始一种礼送刘家军离境的风潮,只有徐州府,是主动地欢迎他们来的,而且还把最好的地段,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拱手让给刘家军,让他们驻扎。

    名闻天下的战略要地徐州,早在刘家还没有控制山东西三府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控制,当然它这一种控制指的是战略要点和交通要点,并不是全面的占领。

    当然目前以刘家军的兵力,他们也只能够控制战略要点和交通要点,对于这些偏远的州县,他们一点兴趣都没有,如果把这些州县都占领的话,他们的兵力就是扩展到百万以上,都兵力不足。

    刘忠勇的南下大军迅速的进入了徐州府,进入了他们在城外的九里山大营,短暂休整仨再次迅速的南下。

    徐州城它的战略地位也是建立在凤阳府的北大门之上的,当年的流寇虽然绕过了徐州府,他们依旧是攻下的凤阳,攻下的皇族的老家刨了他的祖坟。

    这一次刘家军的主力,也都是如此,他们号称领军十万,攻打中都,令凤阳知府、军官、官员们惊恐万分。,

    上次凤阳府沦陷,可是让这些当官的都被杀了个精光,大多数都是后面调来的,但是那时候的惨况,大家可是历历在望,尽管巡抚没有在这里,总兵没有在这里,但是大家还是马上就动员起所有的人,走上城墙去防守。

    他凤阳知府是下达的命令,把周边所有的县城的兵力全部都调来防守凤阳府,他很明白一样事情,那就是即使周边的州县都丢了。

    如果能守住中都凤阳,守住皇陵,他就可以大难不死,逃过一劫,如果是中都丢了,其他的城市无恙,他都是死路一条。

    而且他听说刘军抵达了以后,他也都开始实行坚壁清理的政策,派兵把附近州县的百姓,乡村的百姓,都往县城里面搬移,中都附近的百姓都往中都迁移。

    他们这一次也都十分的聪明,对四面城墙实行了分段包干,指定将领负责镇守相关的段落,谁人出事就惩罚谁。

    像这些守城的军官和将领,他们的家属都被知府扣押起来,如果他们守成不力或者是三心两意,就就会处决这些人质,收拾他们。

    而且他也都亲自去游说城中的富户和权贵,让他们拿出一笔钱粮来犒军,让守城的官兵们穿得暖,吃得饱,好为大家拼命打仗。

    这些权贵和富户也都知道是生死关头,若凤阳被攻破,他们可是都讨不了好,大多数都要被杀。

    不得不说,凤阳知府它的这一种手法还是非常稳健的,措施也都非常得力,做到这样子,即使凤阳府被攻陷了,他们也都是无话可说了。

    但是令他们料想不到的就是,当他们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刘家大军的攻击的时候,刘家大军过凤阳而不入,大举南下,直扑长江边上的滁州,说白了他们的目标根本就不在于凤阳,而是为了呼应从扬州西进的大军。

    不过即使是凤阳知府知道了刘家这种图谋,他也无可奈何,因为以他的实力,根本就拿刘家军没办法,能够自保就不错了,还敢去捊刘家军的虎须。

 第618章如有神助

    刘家军这一次制定好的策略,那就是全力以赴的南下,谋取南京城。

    拿下南京以后,以此为核心,四处的征伐,把南直隶的十四个府全部都拿下,完成对其控制,控制了这里以后,就可以切断大明与福建、湖广、两广的联系,说白了也就是切断他跟南方之间的联系。

    大明他的首都至于北京,这在战略地理位置上确实是十分重要,其在扼守游牧民族南下,反击蒙古方面都非常的好,但是其地区不产粮,需要南方的钱粮器物来供应,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缺乏了南方的钱桹器物的供应,他们的日子会非常的难过。

    大明能够屹立不倒,两百多年有这么多人发生叛乱,都被他们迅速的平定,迅速的镇压了,就是因为他们富有四海,现在连他们富有的地方都被压垮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没有能力维持其庞大的军事力量,同时对付流寇、建奴、刘家也会让其非常的吃力。

    刘家军把这种战略叫做截源,说白了就是给大明放血。

    刘布出生于明将,但是他也明白一点,他们之间算是判乱了,如果如果他们兵败了,下场会非常的惨,追随他们的人,其下场也都会非常的惨。

    大明朝廷对于政敌,历来就是赶尽杀绝,就连当年的太祖皇帝朱元璋,在打败了他的对手陈友谅、张士试、方国珍等以后,不单止把这些人部属都杀光,还把他们的后人都贬为贱民。

    所谓的贱民就是男的世世代代为奴,女的世世代代为娼,不但要自己倒霉,还得子子孙孙都得倒霉。

    在这种政策的恐吓之下,令许多人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造反,因为其代价是极其惨烈的。

    但是当百姓走投无路的时候,即使下场再惨烈,他们也都照干不误。

    比如说刘家军,他们的实力扩张到了一定地步,朝廷就不会允许他们继续扩张,他们是不进则退的局面,他们就算是想全身而退,做一个富家翁都不可能,如果他们不举兵起义,朝廷就会把他们杀了充军饷,朝廷在干这些事情的时候,也都是非常的熟悉的。

    至少在所有人的眼里,刘家军算是被朝廷逼反的,就是朝廷为了向他们索要军饷,索要摊派,才造成了这样惨重的后果。

    到了他们出兵扬州,大举进击江南,刘家军也都明白一点,他们是真的无回头路可走,真的是不可能跟大明共存了,所以他们也都正式的传檄天下,号召天下的百姓、豪杰举兵反抗朝廷,造大明的反。

    在收买民心方面,向来是刘家军的长项,他们一直就很注重这方面的宣传。

    比如说他们的造反,其实是野心膨胀的结果,但是在他们的宣传和包装之下,变成了是受朝廷的欺压,饱受欺压,在忍无可忍之下才举兵造反的,这就叫做顺应民心,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而且在他们起兵了以后,他们的宣传处的编制更是迅速的扩大了十倍以上,主要就是宣传他们刘家军的好处,竭尽所能的诋毁和说朝廷的坏话。

    不过现在的朝廷,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的形象那是一落千丈,那是非常的臭,让刘家军这么一诋毁,民心更是流失得厉害。

    刘家军他作为新崛起的势力,对于朝廷来说,他差不多就算是光脚的,他可以他在拉拢民心方面,有朝廷都没有的优势,那就是他可以许诺不纳粮。

    他们的宣传处,可是编成了儿歌,到处在传唱:吃他娘,穿他娘,刘军来了不纳粮!

    现在天下的百姓,都承担着极其繁重的赋税和徭役,辛苦一年,收入十之六七都要交税,交给了朝廷,自己辛苦一年到头,连吃一顿饱饭都吃不上,每个人都深受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差爆发了,也都可以说,每个人都深受赋税徭役之苦,。

    就是许多富户都是如此,更不用说那些贫苦的百姓了,无数的贫苦百姓,他们是破产了,成为一无所有的流民。

    所所以刘军投其所好,提出了不纳粮的政策,可是迅速的赢得了民心,赢得了稳定,可以这么说,他们大军所到之处,当地的百姓对他们那是壶浆箪食,纷纷的欢迎他们的到来,这是因为刘家军说得出做得到,根本就没有收税。

    当然刘家军所谓的不收税,是指不收田地税,至于商税,他们还是得收的。

    只是现在的大明基本上就是一个农业的社会,基本都是以农业为主,不收田地税,就相当于不收税的一般,所谓的商税,只有在东南沿海发达的城市才有,这些地方所产生的收入,远远高于在地里面刨食所得的多。

    像内陆许多地方,根本就没有多少商业行为,所有的商业往来都是通过物品交换在进行,在这些地方收税,也抽不出什么东西来。

    只是刘家军现在为了抢夺天下,争夺民心,即使是这样的下策,也都使出来了,在后世虽然说是免除了农业税,大多数国家都免除了农业税,还对农业进行了补助,但是这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市场的发掘,现在这样搞,跟自掘坟墓,其实没有什么分别。

    只是刘家他们也都明白一点,如果他们现在不能杀出一条血路,最后就是死路一条,所以为了争夺天下,争夺民心,他们提前的使出了这一招,至于以后怎么填这一个窟窿,怎么填这一个坑,那是以后的事情。

    如果今天都过不好,谁会考虑以后的事情?

    另外一条,他们这则是从风水学的角度进行宣传,他们也都在流传一条可怕的谣言,那就是:代明者流。

    你可以理解为流寇的流,也可以理解为刘家的家,这只是一句话,没有存在纸上,可以是流寇的流,也可以是刘家的刘。

    而且他们也都在大力的宣传,朱家失德,朱家为什么失德,这是因为他们的祖坟都被刨了,这时代普遍的人都是对风水命理深信不疑的,每一个人都信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对于朝廷的中都被攻陷,皇陵被刨,相信每一个人都会认为,大明肯定要出大事的。

    果不其然,在皇陵被发掘了之后,虽然皇帝请来了风水大师,进行了紧急的补救,但是大明还是风雨飘摇,一日不如一日,发生了各种各样的灾难。

    在外建奴咄咄逼人,都多次打进了塞内,大肆的抢夺大明的精华之地。

    而流寇则纵横数省,把许多繁华的地方都打烂了,更致命的是刘家居然也都造反了,这种纷纷乱象,可是令许多人都感到震惊,许多人都相信,大明因为风水出了大事,所以要出大问题了。

    以前这只是许多人心里面的想法,潜意识的东西,但是刘家却把这东西具体化了,提了出来,让许多人无法不正视这一个问题。

    在这方面负责宣传的就是刘布的助手宋献策,宋献策他本来就是一个游走江湖的道人,他最擅长的,就是这一种利用风水命理迷信的方式来蛊惑人心。

    他现在已经不再担任即墨县令,负责这方面的宣传,你还别说,他这一种方法,可是令他们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许多人都相信大明气数已尽,刘家当兴,所以刘家有天命在,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成功的,都是如有神助,而大明则是气数已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