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542部分

明末之新帝国-第542部分

小说: 明末之新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承畴杨嗣昌等人,也都没有这般的勇气,他们就是正统的士大夫,做事讲究和光同尘,面面俱到,只有这样才能够令各方都满意,这种平衡力也都是统帅所有具备之素质。

    这种事做法,也都算为自己着想,以后就不会像朱燮元那样,有去无回,十族被诛。

    崇祯皇帝是感到不满的,但是也都没有办法,他也都没有更好的人来替换这些将帅,所以他起召了很多老臣,让这些老臣出山,助他平定天下,但是现在大明的行情见跌,许多老臣虽然是接到了圣旨,但是却拒不奉召?

    而近在河北高阳的那一位孙帝师,在接到了圣旨,马上表示愿意出山,以七十五岁的老迈之躯,来京城为他助拳。

    奈何却是身体有病,无法前来,得把病养好了,才能来为皇帝打仗。

    但是这又让皇帝怀疑,你都病得动不了,来了京城又有什么用,该给你什么位置,给你高官厚禄又打不了仗,还占着茅坑不拉屎,这也有什么用?

    大明朝以明经取士,三年一纶才,培养了这么多优秀的人才,但是他们很多人都老了,令朝廷陷入无人可用之地,真是令人为难。

    (

 第836章战事有变

    因为形势的巨变,南北双方都在准备,憋着一股劲,准备在明春暖以后,就在山东进行一次决战。

    在大明各路人马大举准备的同时,华夏军方面也都不甘示弱。

    刘远桥在决定这样事情以后,马上就把在湖广前线的刘布召回南京,共商大计。

    刘布他在襄阳的事情,也搞得差不多了,在接到军令以后,没有犹豫,马上就率领一支军队返回南京。

    在他返回南京的时候,同时也都下达命令,从四川抽调一支万人之军队,前往南京待命。

    虽然四川才刚刚平定,但是随着重庆、成都府的先后拿下,平定这里也都是时间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召集更多的军队对地方的反对势力进行一次清除,就可以确保他们的利益,但是他们正准备在山东进行一次决战,这一次是双方的总决战,败的将会影响未来的政局,刘布也不敢怠慢,所以亲自的调集全国可调之兵,准备在东南沿海,给朱明以致命一击。

    华夏军突然间的蹿起,这可是给朱明以巨大的打击,逼得对方都几乎喘不过气来,现在大明的国策,也是希望首先稳定北方,然后再大举南下,灭除他们。

    而刘家也都毫不示弱,丝毫的没有让步,他们的国策,这便是即使再困难,也得咬紧牙关上,必须一统天下,没有南北对峙之说。

    其实已经有说客前往华夏军刘远桥那里,进行游说,这些人主要就是以前大明的勋贵乡绅。

    刘远桥也算是大明的顶级勋贵之一,跟大明大多数的乡绅和权贵也都相熟,双方递得上话,这些人就希望,既然都如此了,干脆就来一个南北平分天下,和气收场。

    争夺天下,始终来说只是一些野心家他的宏图伟业,几乎所有的乡绅和百姓,他们的愿望只有一个,这便是天下太平,只有天下太平了,大家才有好日子过。

    所以游说他们放下兵刀,放马南山的大有人在。

    但是却不是刘远桥、刘布这种人,也都不是崇祯皇帝他们这种人。

    他们这些人立下了宏图伟愿,要么就是一统天下,要么就是身死族灭,没有什么南北朝可言。

    刘布他是坐船,由汉水入长江,走水路返回南京,在他从襄阳出发的时候,也都收到了另外一个大好消息,这大好消息便是,刘忠勇终究是派死士,炸塌了武昌城的一段城墙。

    当城墙倒塌之时,成千上万的华夏军,沿着城墙涌了进去,对城中的明军实施致命的打击,在围攻武昌三个月以后,终于成功的拿下了这湖广第一重镇,也都彻底的解决了南京长江上游的威胁,也都意味着整个湖广北部的平定,下一步就意味着进兵湖南了。

    因为武昌府乃是长江上游第一重镇,也都存在着对南京最大的威胁,所以华夏军是派出了重兵集团对其进行攻伐。

    但是对方的作战意志也都非常的强,一直凭着高大的城墙进行坚守。

    华夏军出动了六万大军,还出动了一支强大的水师舰队,对其进行炮击,在水陆并进的情况下,对敌人大举轰击,攻击的力度很大,但是依旧没有轻易的拿下这一座巨大的城市,而是在经过了三个月的苦战以后,城中久战无功,又没有援军,又断绝了粮食,饿得手软脚软,这才让他们有了可胜之机。

    华夏军攻破的武昌府,杀死了布政使何腾蛟,甚至攻入了楚王府。

    就藩在这里是楚王,己历数代,不过楚王自知道无法幸免,在被攻破之前外城之前,举家自焚,当华夏军攻至此处的时候,已经是两天后了,整座雄伟的王府烧成了一片白地,楚王府上下,全部殉国,无一幸存。

    这样的结果,令刘忠勇大为懊恼,他们可是知道,封藩在武昌的楚王,就藩二百多年,积累了很多的钱财,特别是历代楚王所收集的珍奇古玩、古董字画等等多不胜数,如果把这些都搜刮到手,献于朝廷,他就大大的露脸。

    刘宗勇作为华夏军的老帅,做事中规中矩,在华夏军大努已成以后,反倒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倒是平时一直都是中规中矩,没显示任何过人之处的刘康,居然大发神威,率领万余人马,攻进了四川,拿下了重庆和成都,还为华夏帝国弄来了巨量的财宝,这令他成为了后起之秀,这样的战绩,就连刘忠勇都羡慕不已。

    当然刘忠勇拿下了武昌府,也是一个巨大的功劳,自从他攻破武昌府开始,就意味着华夏军可以从这里抽到大量的兵力,支援其他的战场。

    在华夏军准备跟明军在山东进行一次总决战以后,华夏军就决定从各大战场抽调兵力,全力支援山东,山东一地兵力,是不足以跟七十万明军抗衡的。

    甚至他们都认为,这可能就是生死的一战,双方的总决战,打赢了这一战,就决定以后双方的霸权问题。

    所以他们都结束了在南方战场的主要战斗,抽掉了一切能抽掉的兵力,准备北上。

    本来一直在福建方面进行攻略的肖宁,在拿下了福建以后,迅速的原着漳州府,攻入潮州,攻入广东,但是因为北方战场的巨变,他也都同时被列为调遣之一,接到命令,肖宁马上率领部下的精锐,前往山东,支援作战。

    华夏帝国的这一决定,令在南方主要的战斗都进入了。

    其实这样的情形,也不是刘家父子想要的,刘家父子他们一直都想着该如何的抽调一些兵力,趁着朱燮元大军北撤,在南方没有可以跟他们抗衡的重兵集团的时候,一举平定整个南方,也都打死了这些地方的豪强造反之心。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他们不可能面对着敌人的七十万大军围攻山东而无动于衷,如果山东一旦出事,就意味着明军沿着运河,席卷以来,横扫天下。

    今天他们的计划就是如此,在拿下了山东以后,就南下江淮,一路平推过来,凭着他们巨大无比的重兵集团,歼灭了整个华夏帝国。

    这是一场总决战,就算华夏军不愿意打,明军也会逼着他们打。

    明军的高层,也意识到了,在朱燮元集团北撤了以后,整个南方就没有可以抗衡他们的重兵集团,这就会让华夏帝国从容的平定南方。

    当华夏帝国从容地平定了两广云贵川等地,会抽掉主要的兵力上,跟他争夺天下,此时他们就被动了。

    现在他们发动一次巨大的决战,是可以在巨大的战斗中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其次也都支援了两广云贵等地,华夏军没有办法抽调出兵力来对这些地方进行横扫,这也就意味着让地方的团练或者是豪强,有足够的时间来训练出自己的军队,加入抵抗华夏军的行列。

    华夏军攻占最顺利的地区,应该是江南,是因为他们在这一片地区进行了一次洗劫,但是其他地方并没有遇到如此的伤害,而且他是很多地方都是新占领的。

    这些地方的百姓乡绅,被打了一个触手不及,如果让他们有了准备,从容的醒悟过来,有了准备以后,华夏军弱势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揭杆而起,大举对付敌人。

    所以明军的高层和皇帝,才会迫不及待地组织了这一些大型的会战,既然他们已经在小规模和地区性的战斗中无法击败敌人,干脆就组成重兵集团,跟对方来拼一个你死我活。

    这样的战斗,其实也是刘布想看见的,双方来一次总决战,一战平定天下,也是最快的夺取天下,控制大明的办法。

    刘布也都相信,如果这一战,他能够击败明军的三大集团,也就意味着整个明帝国,再也抽调不出一支同样的军队来跟他们抗衡,整个天下就是他们姓刘的了

    所以刘布他在听到了武昌府被攻下来以后,马上就任命了新的武昌知府,由他出面来安抚人心。

    武昌府抵抗了这么久,拖住了华夏军数万大军,令他们有很多好的计划都不能够实施,这令刘忠勇非常的愤怒,当时可是发狠话:“攻破武昌府之日,三日不封刀!参与对抗华夏军者,无论乡绅和百姓,一律拒绝投降。”

    说白了就是要进行一次屠城,而且华夏军都是说得出做得到的,既然是高级将领,当众发狠话,事后肯定会实行的,否则也都无法令这些士兵服气。

    外城被攻破了,武昌百姓惊恐万分,害怕不已,大量的百姓,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都开始逃往城外,以避过即将到来的大屠杀。

    这样子的担心是有些多余,这些话只是刘忠勇狂怒之下的话,他还真不敢这么干,华夏军不是屠夫、刽子手,他们干不出无故屠杀百姓之事。

    而且刘忠勇是一个老军头,他一直都比较的传统,做事安守本份,不会乱来。

    正好此时,也接到了刘布收兵的命令,他就坡下马,命令他的部分军队进入武昌府,接手城防,其他各大主力,马上就进行了修整,经过适当的休息以后,就开始撤往山东。

    (

 第837章刘布归来

    围攻武昌府的华夏帝国里,主动的撤退,只是派出少量的兵马进驻城中,控制城中各大枢纽和一些重要部门等。

    这样的做法,令城中的百姓稍微安心。

    新任命的知府上任以后,出面张贴安民告示,出面安抚人心,形势就得到了控制。

    华夏军再次对城中进行了招降,这一次他们的招降非常的成功,没有像以前那般的拼死抵抗,在楚王和何腾蛟等人都先后死了以后,城中的百姓也都是军心大乱,树倒胡狲散,再也没有了跟华夏军拼死一战之心。

    他们更多所想,就是让自己活命,既然武昌府已被攻占,这一片地方被华夏帝国占领就是既成事实,没有必要再以人命去填,去做无谓之牺牲。

    华夏军再次释放出善意,派人去劝降以后,城中的最后抵抗的官兵,都放下了武器,大多数乡绅也都表示愿意归顺,华夏军出面协助他们安抚地方百姓,打击各种趁火打劫,横行不法事。

    华夏军没有屠城,其实是令许多的百姓都感到了心安,也都知道到了此时敬酒不喝就是喝罚酒了。

    当然华夏军的高层,也都明白一点,征服一个地方,最好就是让对方投降,有一句话叫做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令对方屈服,就是最好的方法,一味的通过残忍和大规模的杀戮,也都解决不了问题,而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在围攻武昌府期间,他们是杀红了眼,打出了血性,但是这仗打完了,一切的恩怨就得放下,必须携手合作,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华夏军打天下,是夺富贵的同时,也给天下百姓一个安定生活,清平世界,打成废墟白地,非他们所愿。

    刘布因为是奉命返回南京,所以他在经过武昌府这一个重要的城市时,也都过门不入,稍微停留,与刘忠勇聊上一个时辰,直接的就坐船返回了南京城。

    刘布他有个特点,就是喜欢低调出行,如果没有必要,进出之间都不喜欢高调的张扬。

    就像当日他率领数万军队出征之时,都没有浩浩荡荡的出城,而是低调的领兵出发,不动声色地抵达了战场。

    在回来的时候,他也都没有高调的宣扬,因为刘布其实是明白一点,他们的敌人还有很多,想他们父子死的人更多,人越低调就越长命,甚至像他这一级别的大帅,如果不公开露面,别人就是想找个机会伏击或者是刺杀他,这都很难。

    刘布在他三夫人紫青的陪同和海军舰队的护航之下,低调地返回了南京城,在南京码头这里登陆,登陆以后也都没有打出自己的旗号,直接的返回了南京留守府。

    这是刘家父子居住所在,因为刘布是华夏军的灵魂人物,也就是所有人都关注的重点,敌人甚至可以通过刘布的行踪而判断出华夏军的战略,所以刘布和刘远桥都有一个特点,这就是喜欢低调出行。

    刘远桥喜欢微服私访,他的出行,几乎就是一等一的秘密,没有人可以预先知道,而且就算是知道,刘远乔喜欢微服出行的,也都是他身边的一些侍卫高手和近臣,他们都是将此内容秘密。

    当然这也与这时代通讯不发达有关,像人家大明的皇帝,经常就是终身都没有离开过皇宫,普通的老百姓也就形成了固有的思维,那就是这些皇帝和大臣,他们就习惯待在自己的老窝里面,终身都不出来。

    刘布轻车简从,重回到了镇守府,也都没有引起波澜,这是因为刘布没有打出其刘大帅的旗号,身边护卫的这些官兵,也是普通官兵的装饰和旗号,这很多不明就里的百姓以为,这就是普通的军事调动而已。

    华夏军以武立国,对于军队的建设是非常重视,他们的军队在城里面调来调去,不断的换防,也都是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也就是他护卫军进入城中,都没人能知道刘布回来了。

    不过虽然刘布是低调出行,他回到了镇守府以后,府中的上上下下,可是全部都出来,迎接他归得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