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实的幸福生活-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阿姨说,“不谢。”
悄然退出去了。
王老实拿着包裹想了下,直接去了西院。
打开之后,是录像带,还有一块手表。
看了下牌子,不是什么大牌子,也不值多少钱,明显包裹被打开检查过,还有一张申报单。
估计要还得去缴税。
他把申报单塞到包里,准备明儿去趟华夏银行交了。
刚准备搬录像机去,听到门外有人进来,想来是林子琪。
王老实粗略的收拾了下,顺手把录像带也放到包里。
出门一看,是林子琪回来了。
不过是她同事送回来的。
小脸红扑扑的,明显喝了酒,还不少,王老实一皱眉头。
这是怎么了?
林子琪几乎不跟外人喝酒,跟自己一起也就来点红酒,还是憋着养颜。
林子琪的同事一男一女,看到王老实在家,略显尴尬的说,今天同事聚餐,大家都高兴,林子琪喝了两杯。
王老实换上笑脸,感谢他们送林子琪回来,他接过林子琪,扶她到床上躺好。
两个同事要走,王老实嘴上说,喝点水再走,其实他都站起来了。
自然没有再喝水坐会儿的,两人坚持要走,王老实也没硬留,送到门口的时候,王老实问,“今天什么事儿这么高兴啊?”
那个男的刚要说,旁边女的捅了他一下,然后说,“没什么,就是大家脾气合得来,高兴了,不早了,我们回去了,你回去照顾子琪吧。”
王老实没再问,目送两个人向胡同外走去。
回到屋里,林大傻妞儿正冲着自己傻笑,王老实叹口气,转身去打热水。
他喝多过,知道现在林子琪需要什么,热毛巾擦一擦,然后喝点温水。
以前不知道林子琪喝醉酒什么品性,王老实不敢就这么睡了,一直看着林子琪,生怕吐了再呛着。
还好,林妞儿人品不错,喝了水没多久,就呼呼的睡了,就这,王老实也半夜才睡。
第二天王老实醒的时候,一睁眼,眼前就林妞儿那张脸,眨巴着大眼睛瞅着自己。
“不难受了?”
“嗯,好多了。”
“怎么喝这么多?”
“新来同事了,领导也在,不好意思。”
王老实纳闷说,“女同志不喝酒没人怪吧?”
林子琪说,“这个领导有点怪脾气。”
“你还怕他这个?”
林子琪晃晃脑袋说,“就是怕关系不好处,没想到啤酒加白酒那么厉害。”
王老实想了想,没再说这个事儿,说,“等我会儿,一块儿喝点粥去,你啊!”
第336章 三百三十六,这花是谁的()
人有很多活法,谁也不能替谁做出决定,林子琪既然这么说,王老实只能听着。
关于航空公司的事儿,王老实的步骤就是积极准备,稳中求胜,绝不因为赶时间而忽略基础。
他预想中,没有两年的准备期,这个公司看不见雏形。
前期很多工作需要滨城那头来做。
王老实只能等。
一切还都是未知数,王老实还是打算按部就班,重心可以在心里转移,但是,其他产业上,不妄动。
在王老实过去的想象中,他是不打算涉及更多实业的,华夏未来就足够他获取所需了。
事业发展到现在,他越发有了紧迫感,很多事儿,不是他想不做,就可以不做的,他逐渐有了觉悟,关系圈这玩意儿最现实,自己若停下来,那么那东西就得倒退,只有不断的强大自己,才有强有力的支撑。
活着不易,活好了也不易。
不进则退这个道理适用的太广泛了。
王老实关注的目光重新回到现有的产业上。
华夏未来是动静最大的一个。
大老板王老实都没有正儿八经的参与全国范围的招商活动。
但是,华夏未来的遍地开花任什么都阻挡不住。
除了一些个实在不够资格的地区,华夏未来已经是华夏最大的教育集团。
一点都不夸张,就是最大的。
也许资产不是最多的,但绝对是最大的。
哪怕是那些百年名校,综合起来,在规模上也不是华夏未来的对手。
更让很多经济学家想不到的是,华夏未来不合理的扩张模式,却没有带来消化不良的恶果。
至少他们看不出什么来。
没有资金链的断裂,也没有因为盲目扩张带来的人力资源危机,更没有砸招牌的质量事件。
总之,华夏未来的发展就不是正常思维可以解释的。
王老实把自己毕业论文的事儿,交给魏小冬去操办,自己带着老江,悄然回到滨城。
第一站,他去了华夏未来总部大楼的工地。
整个建筑已经完成了框架结构,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
唐建兴得知王老实在工地的时候,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工地儿,他有麻烦事儿了。
大楼建成了,那得用吧?用之前需要装修吧?装修之前得知道使用功能吧?
此前,王老实一直说,他心里有数,却从来不说这个数儿是什么。
唐建兴的意思就是你现在得透个底了,再不说,工程衔接不上了。
王老实先问,“唐叔,现在资金富裕吗?”
一说这个,唐建兴两只眼都眯成缝了,太富裕了。
整个项目完事儿之后,王老实等于就是一分钱没花,还白落了一栋大楼。
这可不是一般的楼,几乎能算庞大的建筑群了,裙楼的规模庞大的有些夸张。
就算两个华夏公司入住当总部,连十分之一都用不了。
唐建兴说,“这楼打算怎么用?设计师们都等你金口玉言呢。”
王老实也知道时间有点紧了,不过,眼下还是老板说了算的时候,设计师的思想还影响不了老板的意志。
从包里拿出一份早已完成的规划,递给唐建兴,说,“唐叔,就按这个来吧。”
唐建兴瞅了一眼字迹,绝不是近期写的,说明王老实早有打算,或者说,这栋楼开始设计的时候,他就算计好了。
有点迫不及待,唐建兴在现场就要打开看。
王老实拦了下,“回去看吧,传出去不好。”
唐建兴懵了一下,随机反应过来,真是这样的,现在整个滨城,惦记这栋大楼的人海了去,再看周围,聚拢了不少人,人的心思最难猜,鬼知道都是什么人,幸好王老实提醒,他小心的把文件放到自己包里,锁好,紧紧的抓在手里,一点不敢大意。
“还有个事儿,这大楼盖好了,装修这头儿,不少人都打招呼了,不好办啊。”
王老实知道这就是现实,工程上的事儿太复杂,别看这栋楼盖起来,是华夏时代办的,自己家的事儿自己办,别人说不出什么去,可这装修就不一样了,利润也足以让人垂涎了。
给谁不给谁,最容易得罪人了,要是几个月前,管你是谁打招呼,王老实才懒得鸟你,现在不行。
想了一会儿,王老实说,“拆开分包吧,尽量别得罪人,眼下是关键时期。”
唐建兴听出来王老实似有所指,看来近期的传闻大概是真的,那么王老实这个不得罪人的做法就说得通了。
略琢磨了下,唐建兴点点头说,“明白了,这事儿我会先拿个方案出来,再给你看。”
唐建兴这点很好,工作细致,却不得意,知道谁是真正的主人。
当晚,在一家比较隐蔽的私房菜馆里,王老实和王东云以及唐建兴一起吃了顿饭。
在饭桌上,王东云略带兴奋的跟王老实汇报了华夏未来的发展情况,言语中,得意都在她的脸上了。
王老实一开始什么都没说,就面带笑容那么听着,不时的问句什么。
饭后,各自离去之前,王老实对王东云说,“王姐,华夏未来现在势头很好,大是够大了,但还不强,接下来就是苦练内功的时候了,一切拜托啦。”
至于王东云能不能领会自己的意思,王老实觉得还是等等看,这已经算是泼冷水了,不能太过分。
王老实回滨城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和老爸说说话。
他觉得自己思维中缺乏的东西太多了,当一桩桩事情涌到眼前的时候,脑子不够用的,或者说,有些应对不过来。
王老实需要老爸王嘉起在更高层面而上,给自己这破脑袋开开光。
谈话很随意,王老实名义上是在帮老爸摆弄花儿,实际效果更接近祸害。
可王嘉起没数落王老实,也没制止,更没有动手纠正,而是在一旁看着。
等王老实糟践的差不多了,他才出手收拾,边干那活儿,边说,“你知道养花儿好,修身养性,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也都在养,都想让自己养的花盛开绽放,最大的愉快就是听到别人夸上几句,你的花伺候的真好。”
王老实在一旁听着,也琢磨着。
“我是自己动手的,刚才是你在做,属于来帮忙的,只不过你不懂,也有很多人,请懂这个的花匠来养,然后自己悠闲的欣赏专业的绽放,殊途同归,目标都是一致的,让花儿更好的开放。”
王嘉起扫了王老实一眼,继续说,“花开的美,就是为了让人欣赏,谁在意养花人是谁,至多就问问这花是谁的。”
已修。
第337章 三百三十七,就抽他丫的!()
王老实认为自己跟老爷子说话太累,得猜闷才行。
“爸,您就不能直接说,有些话我得琢磨好长时间都未必懂。”
王老爷子说,“直接懂的话,书里有的是,自己悟出来的才是你的,你以为这么说话我轻松?”
王老实确定,老爷子为了他可真费尽心思装了。
他在滨城停留了好几天,直到他爹一脚踹他出门,王老实估计是老爷子实在没话跟他说了,另外,他也必须回京城,出了点让他不高兴的事儿。
这次回滨城,有好几个人见了王老实后,问的第一句话基本上都是航空公司的事儿。
王老实也从来没有给过任何人一个准确的答案。
也不是故意的。
这个事儿的主动权完全没有在王老实身上。
滨城可以有多种选择。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请国有大航空公司以滨城分公司的方式开办,弊端就是滨城没什么实惠,反而要付出很多,挣了名义,丢掉了实利。
最不可取的就是以滨城之力组建一家,好处就是滨城自己说了算,肉烂在锅里,坏处更明显,这需要滨城倾尽全市之力来支撑,将影响滨城的其他方向建设,得不偿失。
最现实的方式就是合办,用现有的资源,加上有限的投入,引入民间资本,不但可以摆脱国企管理成本的拖累,还能让企业更具有活力,好处有,弊端就是民间资本的实力,很难支撑这么庞大的投资,抵抗风险的能力太差。
即使滨城选择第三个方式,王老实也未必就是最后的赢家,在滨城,资金实力强大的人还有不少,未必就没人动心思。
近来,王老实也听到了一些传闻,某某总,有意加入航空业,谁谁家的老板觉得投资航空也是不错的选择之类的。
这些个消息,王老实都没当回事儿,不是人家不能玩儿,而是他们玩不起。
航空业资金从来就不是问题,这个行业非常的特殊,哪怕再不赚钱,现金流也是快的让任何行业眼红,只要有了充足的现金流,银行的贷款就哭着喊着扑上来,雪球可以滚起来。
当初海岛航空用一千万起家,就是这么玩儿起来的。
拜几位研究生大爷的专业所赐,王老实知道了一组数据,海岛航空账面儿资产三十亿,银行里贷款已经超过二十七亿,90的负债率,多危险的比例,可这个在航空业不算奇葩,就因为海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按照王老实的算计,三五个亿的现金,就可以让滨城的航空公司先飞起来,而且还不紧巴。
要命就是飞行员和航空许可证。
别人有没有实力拿得下,王老实不敢说别人一定拿不下,但绝不如他自己信心足。
估计滨城的领导们也有这个考虑。
王老实有预感,那些个什么总们,他们的心思就是搅和、要浑水,或者就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三杆子的想法,向市里表明自己的态度,真成了,参一股未尝不是好事儿。
与那些低端的制造业相比,航空这个行业实在抬身份,成为这样公司的股东,一下子就让人的身份地位坐了火箭,蹿到云端。
别的不说,每次领导人出访时,跟在领导后面的商业代表里,航空公司的代表妥妥站在第一排。
本位思维,在华夏还有极深的烙印,几千年形成的东西,想要靠几十年的努力消除,这个不现实。
就不说国内,航空行业放到国外,也是牛掰的不行,属于高端范儿的。
在不列颠那头儿,授勋成边缘贵族的人里,西北航空公司的老板就是其中之一,那家伙儿就一疯子,但是人家有了不列颠最出名的航空公司,女王就愿意给他。
林子琪她们的处长,梁国栋,不到四十岁。
从团中央直接降到京城代表常委会里,实权办公厅副主任,兼任一处处长,副局级干部。
搁谁看来,这位老兄都是前程似锦,学历高,起点好,有年龄优势,更有上层赏识。
年龄在升迁的道路上,真的越发关键了,梁主任敢叫梁处长的都是二货春风得意,美中不足的就是家中还缺少一位压寨夫人。
委里面儿知道详情的不多,毕竟人家自上而下来的,不大了解。
京城委里的人虽然不知道林子琪的详细情况,或许领导知道,但是,到了下边儿,知道的人几乎没有,却知道,这个妞儿不能随便动。
林子琪自己行事也冷清,上班来,下班走,很少跟谁近乎,也不冷脸,混日子的意思很明显。
同样是新人的梁主任不知道,也没人提醒他,没有在基层摔打的弊病就是土经验不足。
梁国栋主任,一眼就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