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实的幸福生活-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21章 一百二十一,结交莫羞贫()
王大老板干嘛呢?
喝酒。
就两个人。
刘彬回来了。
不是休假,是退役,因病退役。
刘彬有没有病就不是重点了。
重点是他已经接受完惩罚。
一人半瓶酒下去了,两个人话也多了起来。
“家里怎么安排的?”
“公安局呗。”
王老实听了刘彬语气似乎不喜,问,“不想去?”
刘彬点头。
“不是挺好么,稳定点也好,将来弄个官当当,哥也沾点光。”
刘彬翻了翻白眼说,“我算是有前科的,一辈子甭想,除非变了天。”
王老实赶忙四下打量,低声说,“嘴要把严了,你这么说话让有心人听去,你不在乎,给你家里招灾。”
刘彬嘿嘿一笑,没反驳。
这个想法完全没道理,上层才不会盯着刘彬这个小屁孩儿,五年十年的功夫里,刘彬要是能混到副处就顶天了,为了这么一个芝麻小官,谁闲的蛋疼管你。
不过,王老实也没必要挑明了。
王老实问,“他们几个都回来了?”
刘彬沉默了一会儿说,“还没,不能一块回来,一个个来。”
王老实举起酒杯,“来,喝!”
刘彬喝了一大口,放下酒杯说,“三哥,我跟着你干吧。”
王老实听了心里一动,嘴上却说,“你家里能同意?”
刘彬说,“跟别人可能不行,跟你差不多,家里认你。”
王老实问,“还没和家里说吧?”
“没说。”
“那就先别说,听三哥的,先上班,不然家里没法交代,就算出来,也要混出点摸样再出来。”
刘彬低着头不说话,过了好久才说,“行,三哥,我听你的,小云也是这么说的。”
两个人又说了会儿话,王老实大部分时间在听,刘彬在说。
这几个月刘彬是真受罪了,训练很苦,环境也不好,那地方与监狱没啥区别。
王老实倒觉得刘彬这几个月成长很快,稳重了很多,比之前的浮躁,现在的刘彬大不一样。
临分手的时候,王老实问刘彬怎么来的。
刘彬说,打车。
想了想,王老实拦了一辆出租车,拉着刘彬上车,“运村。”
刘彬开车回家已经天黑了。
刘父和张瑜都在家,刘彬出去见谁他们都知道,儿子不愿意去公安局上班他们也知道。
张瑜见儿子进屋就问,“吃过饭了?”
刘彬点点头,“跟王落实一起吃的炸酱面。”
张瑜哦了一声,问,“你工作的事儿想的怎么样了?”
刘彬说,“周一去报到。”
刘父异样的看了下儿子,他很意外,以为自己这儿子还要闹些日子。
张瑜知道刘彬找王老实目的是啥,就问,“小王不愿意?不能够吧,你们关系不是挺好吗?”
刘彬迟疑了下说,“三哥说我应该上班去,如果实在待不下去,再去找他。”
刘父心里抽抽,这傻儿子,咱家还混到让他托底啦?
但刘彬已经答应去上班,也就没必要说什么。
张瑜说,“回头我跟你二叔说,给你安排个宿舍,要干就好好干。”
刘彬说,“没事儿,我有车,能回来住。”
刘父顿时坐直了身体冷着脸问,“车,哪儿来的车?”
“三哥借我用的。”
张瑜也脸色不好看,“还是那辆奥迪?”
刘彬摇摇头说,“不是,是辆捷达。”
刘父心里一松,这车怎么回事儿他也看得透,在他看来,王老实办事儿瓷实,挑不出眼去。
车很普通,捷达遍地都是,不像奥迪那么扎眼,而且刘彬刚才说的好,借的。
就算将来有人拿车说事儿,刘彬也有的说,自己好朋友的车,借来开开有什么不行的。
刘父问了句,“旧车?”
刘彬回答,“不是,下午才提的车。”
张瑜心里叹口气,这个王老实太会做人了。
刘父也眯着眼没说话。
刘彬去卫生间了。
刘父对张瑜说,“那孩子不错。”
张瑜点点头。
现在这个时候只会当官不行,关键时刻能够像王老实这样的人给踢脚也很关键。
这个王老实做事儿有板有眼,还透着机灵,嗅觉灵敏,刘彬跟王老实走得近,两口子觉得没什么不放心的,更何况,还欠了人家老大人情。
刘父过了半响才说,“向后看吧。”
王老实买车的时候可劲儿土豪。
等买完车,心里真疼,就特么这一辆破车,小二十万!
华夏的老百姓无形中多付出了好几倍的价钱!
王老实真想破口大骂。
事实上,华夏的汽车为什么这么贵,王老实自己也没搞太清楚。
知道可能是几个方面造成的,却无人出来证实。
总的来说,王老实认为国外的汽车制造商是被华夏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给惯坏了。
加上垄断和税收方面的综合因素,贵就没办法了。
王老实最信服的一个说法来自后世一个同事,汽车的功能说。
在国外,汽车就是一个工业品,代步工具而已,没有其他附加身份。
在华夏不同,汽车好像扮演的第一角色肯定不是代步工具,更多时候是一个身份地位的标识角色。
汽车很多时候要被用来彰显主人的地位和品位。
要不然汽车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怎么被叫做轿车。
轿子可是古代官老爷和有钱人的专属交通工具,这种消费心理必然导致汽车价格被畸形。
由此看来,消费就是消费者和卖家市场的合谋,很多时候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问题是王老实真不愿意当个愿挨的。
生完气,叹息结束,王老实还得继续该干嘛干嘛。
刘美娟回来了,要和王老实谈。
李彦要和王老实见面这在意料之中,抛开今天被宰的坏心情,王老实更满意对方的反应。
刘美娟说,度娘方面似乎对融资很迫切,他们希望尽快完成谈判。
王老实想了一会儿说,不能大意,也别抱着这种心理,这是我们的战略性投资,决不能有任何闪失。
刘美娟心中不大认同,脸上却丝毫没有带出来。
王老实知道刘美娟心中所想,笑着说,你还别不信,在美国乐意给他们投钱的大有人在,只不过这个李彦挑食儿罢了。
刘美娟被点破心思,赶紧说,我会仔细的。
王老实说,六百万现金加四百万政策性补贴,我要百分之五,不可稀释。
刘美娟问,这是底线?
王老实笑,想什么呢,要是能有百分之五,我睡觉都能笑醒了,这是最高目标。
第122章 一百二十二,出门俱是看花人()
为了和李彦见面王老实也费尽心思找地方。
最后在国贸附近找到一个档次比较雅致的咖啡厅。
设置最低消费的包间,王老实为了装,也不在乎那个宰人的488块了。
正装而来的李彦看到王老实的打扮,鼻子差点没气歪了。
不合拍啊。
第一次和刘美娟见面,人家都正装,李彦一身带着汗味儿的休闲,别扭了好久。
今天倒好,李彦倒是一身笔挺,结果眼前这位爷又成了西部牛仔。
淡蓝色的牛仔裤,大格子厚棉布深色衬衣,虽然脸上带着笑,却让李彦顿觉郁闷。
谈判就是一种全面的较量,李彦发觉自己已经无声中输了两局。
王老实伸出手来,“李先生肯定没想到今天见到一个小年轻。”
李彦强颜欢笑,两只手握了握,“年龄不是界限,从内心讲,我还觉得自己很年轻。”
在王老实眼里,今天能够见到李彦,他已经赢了。
李彦需要王老实的投资,如果不是抱有兴趣,他不会独自来见王老实,事实上,李彦不可能没有对王老实进行了解,结果是李彦有了更大的兴趣来见王老实。
别的事儿李彦都可以等,唯独这次融资他不能等了,美国方面已经在催了,若王老实这里不能提供更好的选择,李彦将立即答应那边的条件。
研发计划正在紧张推进,但钱真没了。
在国内,李彦真的没想到还有对互联网认知那么深刻的人在,在他眼里,华夏的互联网时代应该是由他来开启,别人都没有那个本事。
他的作风注定就是风风火火,没时间消磨。
一上来,李彦就问,你对搜索引擎感兴趣?
王老实见李彦如此心急,想了想说,有点想法,但还谈不上深刻。
很明显,王老实不想涉及具体技术问题,那方面,他就是渣。
李彦也没继续问引擎的事儿,你觉得互联网形成了泡沫,要崩盘,是怎么得来的。
王老实摇摇头说,只是感觉。
这个回答李彦并不满意,他人在京城,但危机已经在硅谷刮起来了,只不过还没有完全体现在指数上。
李彦又问,既然要崩盘了,那么你还愿意投资?
王老实面色沉了沉说,冬天既然来,就要过去,过去了就是春天,回归正途的互联网为什么不能投?
听了王老实这么说,李彦说,我也这么想。
王老实笑,举起杯子,庆祝我们达成第一个共识。
现在李彦心里面再无对王老实年轻的芥蒂,对方很老成,也善于把握节奏,不好对付。
李彦问,你去过美国。
王老实点头,去过。
印象如何?
一般,不适合我,也不适合你,总的来说不适合华夏人。
李彦认同的点点头,其实骨子里他们从来没有看得起谁。
王老实给李维安的那篇文章只写了一个开头,没有继续写下去,这一年,互联网还是飞跃发展的一年,多个后来的巨人都在这一年蹒跚起步,包括这个度娘。
看了看李彦,王老实问,李先生觉得度娘能有什么成就?
李彦略微思考了下说,我一定会成功,但到达什么高度,我还不知道。
王老实说,我愿意投资,就是愿意相信李先生能成功,我们又有共同点了。
李彦盯着王老实看了好一会儿,很不礼貌,他问,你想加入我们团队?
王老实答,从来没想过。
这是李彦迫切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他认为能否接受融资的核心。
他对自己的技术极为自信,绝对不愿意有人在一旁指手划脚。
王老实也在认真思考自己的每句话,这次见面太重要了,王老实不允许出现瑕疵和失败,一但和李彦谈不拢,就没有后续了,他将失去一次极为难得的机会,一个以前他都不敢想的契机。
王老实知道李彦在未来十多年取得了何等惊人的成就,自己只要搭上一点,就会获得令人疯狂的回报。
而现在,没人知道。
李彦想了想说,我必须保证对未来的掌控,这一点无论如何不能改变。
王老实明白了,李彦要确认自己的德性,也就是要知道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投资者,他要的是投资,而不是合作伙伴儿。
那么双方其实只有细节上的分歧,大方向上没有了,王老实心里突然踏实了。
王老实起身到门口,让服务员拿一瓶红酒来。
李彦看着王老实要酒没说话。
等服务员把酒和高脚杯送上来,王老实举起酒杯说,我投资的目标是获取回报,至于回报多少取决于李先生的工作成效,而我自己也没有艰苦创业的觉悟,坐享其成更适合我。
李彦听了,也举起酒杯,和王老实碰了一下说,那么我们最重要的共识也达成了。
李彦放下酒杯问,你对这次融资有什么具体计划?
王老实笑,这种技术问题还是让专业的人去头疼,我们还是聊点轻松的话题比较好。
两个人都笑了,李彦听出来了,王老实要正轨的商业运作,这完全符合李彦的口味儿,若王老实现在就说百分之多少,李彦会觉得刚才一切都是白瞎。
剩下的时间里,王老实开始吹,李彦真的认为对方再吹,还是没边儿的。
王老实说华夏的互联网用户将会爆炸式的增长,李彦认为有些夸张了,到现在华夏的互联网用户还没超过一百万户。
而王老实说会有几亿户。
王老实说你李彦将成为一个传奇人物。
李彦笑,他觉得王老实捧过了。
再多王老实也没说,他还有很多话可以拿来忽悠李彦,但那些太玄幻,对于现在的行业人士来说,十几年后的互联网世界确实太玄幻了。
说多了会让李彦产生不和谐的感知,好不容易达成的局面没准就崩盘了。
为了给李彦更多的信心,最后王老实告诉李彦,他已经准备好了现金以及运作科技项目补贴的团队,不会占用度娘公司的任何资源。
对此李彦很满意,相比那些能够吃人的美国佬,王老实这个年轻人更对他的胃口。
临告别的时候,李彦握着王老实的手说,你未来会为这笔投资感到骄傲。
这尼玛算自信还是狂妄?
王老实心里吐槽,却只能说,你也会为遇到我这样的投资人感到高兴。
第123章 一百二十三,偏坐金鞍调白羽()
开学时,学校来了好几个实习老师,每年都有,不算新鲜事儿。
可这个学期不同,来了一个赛若天仙的。
不光是学生们,那些结婚没结婚的男老师都激动起来。
就算不能一亲芳泽,看着也养眼。
白石沟中学不是啥重点学校,指望学习成绩多好有点扯。
平日里不见多努力的孩子老是拿着书跑来找唐老师问点问题。
有心急了的进来却忘了自己要问啥。
英语组的老师们也不点破,都是这岁数过来的,这些小伎俩焉能瞒得过老家贼。
真要有问题也是找正牌老师,实习老师还是学生呢。
唐唯觉得特别不好意思,一开始的时候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