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仕者生存 >

第100部分

仕者生存-第100部分

小说: 仕者生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野车停在车位,李晓禾、许建军相继下车。

    一名四十多岁男子大步走来,老远便伸出右手:“许队,你好。”

    “陶局,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许建军迎上对方,握手致歉,然后一指李晓禾,“双胜乡李乡长。”

    “李晓禾。”自报家门后,李晓禾上前一步,“陶局好,早就听说大名,也早就想拜会,只是一直没得出机会。今天正好遇上,选日不如撞日,晚上我请客,好好喝几杯。”

    对方握住李晓禾右手:“李乡长太客气,今天正好有事,以后有的是机会。张庭长就跟我说过好几次,说你们仨关系最铁。今天本来他也一直在等着,可是临时接到院长指示,出差刚走。”

    许建军插了话:“既然今天陶局不方便,那就改天,让老张记着这事。陶局,那就抓紧时间,看看东西。”

    “好,跟我来。”陶局伸手示意,头前引路。

    李晓禾、许建军跟了过去。

    对于这个陶局,李晓禾听说过,知道对方叫陶成忠,是思源县法院执行局局长,从市法院调任来的。只不过李晓禾是去年十月下旬到的乡下,陶成忠是去年十二月份来的思源县法院,如果李晓禾还担任县政府办主任的话,肯定两人应该已经有过接触了。

    在陶成忠引领下,三人没有拾阶走上法院办公楼台阶,而是到了多步台阶下方。

    陶成忠向左侧一指:“就那两辆,都是刚执行回来不久。这也没个地下车库,只好停在这个大楼梯下了。”

    顺着对方手指看去,李晓禾发现,在多步台阶下方形成的半封闭空间里,停着两辆越野车,一绿一白。车标都是同一品牌,车款系列也一样,是目前办公越野车首选牌子,也是品质有保证的车款。两辆车的车身驾驶门处,都贴着一条白纸,纸上是黑字、红章,那个“封”字最为显眼。看车身的颜色深浅、维护程度,应该有八、九成新。

    “都是一手车,购车手续都是去年的,白的是五月,绿的是七月。白车跑了三万八千公里,绿车跑了两万一千公里。”陶成忠介绍起来,“两个车的手续齐全,除了目前这个案子,不牵涉其它纠纷。法院准备下个月拍卖,要是李乡长看上的话,就提前打声招呼。”

    李晓禾当然相中了,这款车比他在县政府办常坐的车要牛,好多乡书记的车也赶不上这两辆,那辆事故车就更没法比了。而且这个牌子的车辆品质有保证,车款又恰好比县里大部分副处领导低了半个档次,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只是不知支出能不能承受,能不能交待过去。于是他点点头:“车是真不错,我完全相中了,就是这钱要是过高的话,怕是没法做帐。”

    陶成忠道:“李乡长,法院拍卖东西一般都不会高于市场价,何况有许队的面子,又是支持乡政府工作,价格肯定合适。”

    “他那辆事故车的理赔款,再加个两三万够不够?”许建军插了话,“乡里穷,老李这人又不愿给单位添麻烦,请陶局多关照一些。”

    陶成忠一笑:“许队,你说够就够。相中哪辆了?”

    加两三万就够?太合适了,也完全能交待的过去。于是李晓禾脱口而出:“绿的那辆。”

    “好的,没问题,到时等我通知,我通知许队。”陶成忠说着,看了看表,“我得先去了。”

    “谢谢陶局,打扰了,以后……”刚要继续寒喧,对方已经挥挥手,快步走开了。

    李晓禾、许建军也从台阶下空间出来,只见陶成忠刚刚上了一辆黑色卧式轿车,轿车鸣响一声开走了,二人也上了许建军那辆黑色越野车。

    “老许,多亏了你的面子,要不这好事轮不上我。”李晓禾转头笑着说。

    “没事,反正总有得便宜的,关键是你正好赶上了。”许建军“呵呵”一笑,发动了汽车。

    “叮呤呤”,手机铃声响起。

    看了眼手机屏幕,李晓禾按下接听键:“周主任,办完了?”

    “手续都给保险公司了。我觉得咱们该请那个副经理坐坐,那样赔付肯定能快,也可能还能多拿点,他今天正好有时间。”手机里是周良的声音。

    “好,是该坐坐。”李晓禾道,“我正好也有事,实在走不开。你代表我,好好招待副经理,标准要高,要足够热情,在这事上别怕花钱。”

    对方迟疑了一下,然后应承着:“好吧,既然乡长有事,那就我自己请他,让小程也跟我在这,万一我喝多,也好有个照应。”

    “行,辛苦了,就这样。”李晓禾说完,挂断了电话。

    许建军边开车,边看着观后镜,说:“李乡长,就为了给你办事,连饭点也误了,怎么办呀?”

    “地方你随便选,我买单。”李晓禾拍了拍口袋。

    “好咧,那就好好宰你一顿,坐好了。”说着话,许建军加大了油门。

    ……

    说是好好宰一顿,但选的地方并不大,就是一个社会餐馆,不过环境很不错,小包间挺安静的。

    两人都喝了酒,第一瓶白酒已经见底,第二瓶白酒也下去了多半瓶。其实两人今天喝的并不快,但时间却很长,从坐到这里,两人边喝边聊边吃,到现在已经快三个小时了。

    “来,老许,走一个。”李晓禾脸色微红,舌头略微发硬。

    “走一个。”许建军同样舌头不利落。

    “呯”,酒杯相碰,二人一饮而尽。

    “叮呤呤”,手机铃声响了起来。

    拿出手机,许建军眉头微皱,自语着“什么意思,有情况?”,然后按下接听键:“候局,您好!……什么?姚,发现他的踪迹了?……疑似?……好,好,全力出击。……等您通知。”。。

    放下电话,许建军看着李晓禾:“老李,告诉你一个消息……”

    不等对方说完,李晓禾急道:“老许,我也去。”

    “你去干什么?什么事你就去?”许建军反问着。

    “刚才我都听见了。”李晓禾态度坚决,“我必须得去。”

    “叮呤呤”,铃声再起,这次是李晓禾的手机。

    按下接听键,李晓禾道:“好,辛苦了……你俩回吧,别管我,我还有事要忙。”

第一百五十四章 发现异常() 
暮色沉沉中,三辆越野车冲出县城,直奔茂中市方向而去,但没走高速,而是走的二级国道公路。李晓坐在第三辆黑色越野车上,和他同在后排的是许建军,刑警小张驾驶汽车。虽然他们奔向茂中市方向,但并非要进市区,而是要去沿路搜寻并抓捕犯罪嫌疑人。因为要搜寻,汽车走的并不快,还不时停下来看看。

    “老李,我警告你,这次之所以同意你随队而行,主要是从你的安全考虑,是担心万一姚鹏摸到你的住处,对你不利,我们是在保护知情人。所以你不要再充大胆下车,更不要参与我们的行动,明白吗?”尽管已经出县城三十多公里,尽管已经多次讲说,但许建军仍然再一次和李晓禾强调起了政策。

    李晓禾当然明白了,这是他自己在要求随队行动时,专门和许建军讲说的中心理由。现在老许故意再次讲出来,既是和自己做安全强调,更是在向他的下属声明,声明自己这个普通民众随队的合理性。于是道:“明白,我明白刑警队保证知情人的良苦用心。不过今天你已讲了好多遍,我都会背了。另外,上次随队行动,我不是一直规规矩矩,一直在车上待着吗?我是个守规矩的人,请许队信任我。”

    “上次是上次,那次行动没有正式展开,也有小张看着你。即使那样,你不是还想下车吗?这次行动一旦展开,所有警力都要投进去,不可能专门给你留保镖,你必须老老实实待在指定地点。姚鹏身上肯定有刀具,也许还有枪,而且那人非常残暴,一旦你暴露了目标,那就生命堪忧了。记住,你只有一条命,丢了就没了。知道不知道?”许建军语气严肃。

    李晓禾不耐烦的说:“知道知道,你不是也一条命,也好好的吗?”

    许建军语气很冲:“我是警察,与犯罪分子做斗争是我职责所在,我也有专业警械和防护设施,这些都不是你能比的。你就记住一条,让你在哪就在哪,不让你干的事绝不能干。你知道吗?自从上上周抓捕姚鹏未果后,县局就一直对车站、收费站、出租屋等处重点关注,可都没有发现姚鹏的踪迹。但却在上次找到了他出没的证据,也就是说,他也许就没离开茂中市区域。在刚才出发之前,候局又传达了新的侦察结果,姚鹏很可能就在思源县区域,也许随时都会出现。他不出现便罢,一旦出现的话……”

    “叮呤呤”,铃声响起。

    收住语句,许建军接听了电话:“候局……刚走出四十公里……是吗?好的……好。”

    挂断电话,许建军说:“候局现在还在指挥中心坐镇,他说侦察人员汇报,嫌疑人的活动范围再被缩小,就在县城周围一百二十公里之内。要求我们随时做好准备,应对嫌疑人的出现,兄弟县的同仁们也会相向搜查,进一步压缩嫌疑人的逃窜空间。”说到这里,许建军拿起对讲又道,“各小组注意,各小组注意,嫌疑人在距县城一百二十公里内,各组要严密监视沿路情形,关注过往车辆和行人,防止嫌疑人逃脱,并准备随时实施抓捕。”

    “一组明白。”

    “二组明白。”

    对讲机里相继传出各组回复的声音。

    先前虽然许建军多次强调,但李晓禾并没觉出什么,现在经过这么一布置,他也感受到了一丝紧张气氛。

    路上黑黢黢的,过往车辆非常少,不知是否实施了交通管制的缘故,行人更是少之又少,偶尔过去一个,还是附近村子的。

    汽车又走出去二十多公里,前面车辆再次停下,这次不是警察要检查行人,而是有人向警察汇报情况。时间不长,头车上的刑警副队长带来一个老年男子,说是附近村民,有情况汇报。

    许建军让副队长和村民都上了车,村民坐在副驾驶位,副队长坐到了队长旁边。

    村民也听到了副队长刚才的话,便跟着称呼:“队长,有山牲口进村,祸害老百姓,警察管不管?”

    许建军一楞,转头看向旁边,见副队长笑而不语,就知道有蹊跷,便道:“具体说说。”

    村民说:“额叫郭永合,是后边郭家庄的。一个来小时前,村里大柱子去额家,说是他开‘三马子’从乡里回村的时候,经过额们家棒子地,听到地里好像有动静,棒秧也一个劲的摇晃。一开始他没注意,以为是风吹的,后来又以为是村里男女瞎鬼混。等他回去跟他老婆一说,他老婆说他纯粹胡咧咧,这天晴朗朗的,哪有风?他老婆还说,现在年轻男女都脸皮壮,直接就领家了,哪有人还去棒子地鬼混?大柱子一想也是,觉得也邪性,就专门去家里跟额说了。

    额也闹不机眯是甚情况,可是又不放心,就带着儿子、女婿去了那块地。等到地里一看,棒秧倒了一大片,棒子也没了好些,还有啃过的棒子也弄的哪都是。你说这时候那棒子嫩瞎瞎的,除了不通人性的牲口吃,谁会往走拿?村里现在人们都不养大牲口,猪呀狗呀也都圈着,再说了,要是猪去地里肯定也不是那么个现场,只能是山牲口了。额和儿子、女婿正从地里回家,就看见那个车上有圆警灯,就跟这个公安说了,他说让再跟你说说。”

    “这么的,现在去那块地里,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和村民郭永合说完后,许建军拍了拍驾驶位椅背,“到前面,慢点,让他们跟着。”

    “好。”小张答了一声,启动汽车,向前开去。在经过那两辆车时,摁了喇叭,那两俩车也跟了上来,郭永合儿子、女婿也上了中间那辆车。

    走出不太远,郭永合让停车,说是“到了”。

    把刑警小张留在车上,也让那两辆汽车在路边等候。许建军带着副队长、李晓禾以及郭永合三人,从路肩下去,到了地里。离着地边不远,一大片玉米秧果然倒伏了,但看玉米秧折断的样式,显然不是自然倒伏,也不可能偏偏这块自然倒伏。

    许建军弯下腰来,拿手电认真照了玉米秧,也仔细照了地上,又一直照着走到玉米地另一边,然后返回来,照着郭永合三人脚下。李晓禾、副队长也一直他跟在后面,随他看了相关地段。

    盯着郭永合三人脚上的鞋,许建军问:“刚才都谁来过,那个大柱子进来过吗?”

    “大柱子没进来,他就说开‘三马子’时候,看见棒秧在动,刚才也就额们爷仨来过。”回复之后,郭永合反问着,“你是怀疑有人吃了?不可能?额刚才就说了,现在棒子还都是嫩瞎瞎,人哪会吃它?肯定是獾子、狍子来过了。”

    “是吗?这里有獾子、狍子?”许建军疑问着,向地边走去。

    所有人都跟着走出农田,上了公路。

    来在车前,许建军说:“老郭,平时我们是不管这些野生动物的,家养的也不管,今儿个既然碰上了,就不能不管。关键要是野生动物的话,不光要祸害你的地,也要祸害别人家的。一会儿我们就在周边给找找,看看能不能掏到獾子窝、狍子洞的,争取找到野生动物,实在找不见的话,也把它赶走。”

    “太谢谢啦,没想到公安还管山牲口。”说到这里,郭永合看向儿子、女婿,“你们还说找也白找,看见没有,公安还真管这事。墙上写那‘人民公安人民爱,人民公安爱人民’,可不是白写的。”

    “老是公安,公安,人家早改叫警察了。”儿子纠正着用词。

    “额知道,额还用你教?额就是叫惯了,就觉着叫公安亲。”郭永合并不买儿子的帐。

    许建军忙道:“老郭,让车送你们回吧。”

    “不啦,不啦,可不敢麻烦公安,你们找山牲口要紧,额们步行就回去了,没几步。”说着,郭永合招呼上儿子、女婿,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

    重新上到车上,许建军问:“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