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仕者生存 >

第128部分

仕者生存-第128部分

小说: 仕者生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在盯着此事。当然了,乡政府也做了一些事,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在乡党委直接领导下,还是为村民追回了一半的钱款。这些都是我们乡党委应该做的,都是份内工作,大家完全不必放在心上。虽然追回了一部分钱款,但是好几个月过去了,另一半却遥遥无期,这才是我最惦记,也最揪心的。乡党委一定会督促乡政府尽快解决,你们尽管放心。”

    听着董定方这段话,好多人都不禁心生鄙夷:什么玩意?哪有这么抢功劳的?追回另一半钱款的时候,你姓董的根本还没来呢。再说了,即使你在的话,也跟你没有任何关系呀,那都是人家李乡长一直主抓的。

    “书记,哪还有另一半钱款?夜儿个都到了呀。你不是说一直盯着吗?难道你不知道?”疑问过后,中年男子又继续说,“本来被骗子骗了以后,县里、乡里又不管,我们都心凉了半截,都不敢抱希望了。可现在不光是被骗款一分不少回来了,还拿了利息,那利息可是正常存款的三倍,比存银行合适多了。”

    什么?那一半款项都到了,还拿了三倍利息?董定方既惊讶,也不解,转头看向李晓禾。

    其实刚才看到是何家营、向阳两村村民时,李晓禾已经猜到了是追回被骗款的事,但是却没见到村干部,不知这些村民要闹什么名堂。本来想仔细问一下,结果却被董定方半路呛了声,干脆就闭嘴不讲了。现在村民已经把事说明,董定方又不再放屁,于是李晓禾问:“昨天下班的时候,我听说还有几家的钱没到帐,现在到了吗?”

    “到了,全到了,刚才我们都去银行查过,跟领款表上的数一分不差。”中年男子给出回复,好多人也做着类似的响应。

    中年男子忽又转向董定方:“我说这个书记,李乡长一下子给村民追回这么多钱,就相当于救了上千口的命,是不是该给升官呀?”

    妈的,狡官、刁民。竟然瞒着老子,竟然沆瀣一气。尽管恨的牙根痒痒,但董定方也不好现在发作,于是打起了官腔:“乡亲们,钱款追回确实可喜可贺,但这不是个人的能量,而是众多乡干部努力的结果。如果要升官的话,需要升的人太多了,而且这本来就是份内的事,就应该去做。”

    “那怎么原来姓杜的不做?那怎么你都不知道?”中年男子表达着大家共同的质疑。

    老子还郁闷不知道呢。当然董定方也只能心里这么骂,表面还得装的挺像那么回事:“党对干部任用,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而且也要综合考虑,不可能以一件事来衡量。乡政府的确在这件事中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还有好多工作做的不到位,甚至做的很不好。鞋垫、编筐不都弄烂……”

    “你怎么总是说反话?总这么不想李乡长好?”中年男子不客气的打断。

    “给李乡长升官,我们要好官,不要坏官。”众村民跟着嚷嚷起来,而且声音越来越大。

    看这情况,李晓禾不能不说话了。于是双手连连下压,开了腔:“乡亲们,乡亲们,安静,听我说。帮着大家追被骗钱款,是乡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钱款能够追回,是众多乡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也与相关部门的帮助分不开,比如县公安局,比如法院等等,大家不要把功劳记我一人的头上。”

    正这时,一辆面包车冲进人群,吸引了众人目光,李晓禾声音随之停止。

    车门打开,乔满囤、何春生迅速跳下汽车。二人挤到人群前面,立即展开了手中的锦旗。

    “爱民如子”,锦旗上几个醒目大字映入众人眼帘。

第一百九十八章 你们不要害我() 
人们立即读起了锦旗上的文字,有人默读,有人则直接念出了声,好多人则向前挤着,想要看清楚锦旗上的内容。

    “咚咚咚”、“锵锵锵”、“咚咚隆咚锵咚锵”,一阵锣鼓声忽然响起。

    众人注意力投向发声处。只见面包车旁地上放置了一面红鼓,打鼓的是何海,杨大山双手打镲,王桂娥正在敲锣。显然三人是和乔满囤、何春生一块来的,只不过刚才大家注意力都在锦旗上,一时没注意他们仨,也没注意他们往下拿器件罢了。

    锣鼓声响过几通后,暂停下来。

    乔满囤一手持锦旗,抑扬顿挫的念起了锦旗上内容:“赠双胜乡乡长李晓禾:爱民如子,何家营、向阳村全体村民,二零……”

    “锦旗我不能要。”李晓禾打断乔满囤。

    “为,为什么?”乔满囤很是不解。好多村民也发出了同样的疑问。

    李晓禾严肃的说:“受之有愧。”

    “乡长,你这人谦虚,就爱干实事,不爱宣传,这我们都知道。可我们都是实心实意的,觉着你称得起这四个字呀。”何春生忙道,“这次追回被骗款,全是你的功劳,要是没有你的话,我们想都不敢想。”

    李晓禾语气更加严肃:“刚才我已经说过,钱款被追问,根本不是我个人功劳。刚才你们几位没在场,没有听到,那我就再强调一遍。这次钱款追回,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乡党委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公安、法院等诸多部门帮助的结果,是众多乡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村里和村民永不放弃的结果。我做为其中一分子,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只是尽了我的本分。我在这里要感谢上级,感谢兄弟部门,也感谢所有参与的人。”

    “可这事都是你直接领导和指挥的呀,要不这钱绝对回不来,绝对……”乔满囤也做着解说。

    李晓禾挥手打断:“感谢大家对乡政府和我工作的支持,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东西坚决不能收。今天天气这么热,大家请回吧。”说完,转身就走。

    “乡长。”

    “李乡长。”

    人们在后面呼喊着,向前涌去。。。

    “站住,都回去。”李晓禾皱起了眉头。

    “乡长,你这么做就不对了。”何海挤到了人群前头,“你是高风亮节,一心为民,从不贪图这些虚名,可我们也是出自真心,你总得让百姓表达一下心意吧。我这人文化低,说话直,大老粗一个,可是我也懂大道理。评书上说的好,早些年的好官,老百姓都给送万民伞,我们现在送锦旗就咋了?这也不碍别人事,也没有哪条说不行呀。要是哪个混帐官说不行,我倒要和他理论理论,看看他是红眼病犯了,见不得别人好,还是……”

    “何海。”李晓禾直接打断,“你不要动不动就以大老粗自居,你现在是合作社的理事长,做事要有章法,不能任着性子说,也不能由着性子做。再说了,大老粗也不是你理解的那样,也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说完,快步离去。

    众人一下子愕然了。

    “你们都回去吧。”冲着众村民喊过后,乔满囤快步冲去。

    何春生自也跟着去追乡长李晓禾。

    该,拍马屁拍马腿上了吧?妈的,装的还挺像,假正经。全他娘起哄嫁秧子,乌合之众。董定方气的咬牙切齿,在心里把所有人都骂了个遍。

    唉,看的不太过瘾,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当然,其中有人称道,也有人不以为然,还有人和董定方一样的心态。

    李晓禾大步走回屋子,随手就要摔上屋门。

    乔满囤、何春生已经小跑着到了身后,双手推着屋门,从门缝里挤了进去。

    没理二人,李晓禾径直坐到办公桌后,打开电脑看了起来,其实他也未必看的进去。

    互相对望一眼,乔满囤讲说起来:“乡长,你心甘情愿做好事不留名,可我们这心里过意不去呀,我们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表达一下心情。你知道不知道,这一万来块钱,对我们每个家意味着什么?一万块钱,可以够一个娃上小学、初中、高中的学费,够两、三个老人的棺材板,够一家人好几……”

    李晓禾抬起头来,没有说话,但却做了一个“停止”的手势。

    乔满囤腮帮子肉动了几动,嘴也嘎吧了好几下,什么也没说上来。

    何春生迟疑了一会儿,接着讲说:“这次的钱真是没想到。我们也知道那个最坏的人被抓了,一开始也盼了好多天,可是听说那个家伙一直没招认,也就只能在心里着急。我们知道你一直在追着这事,不能再给你添麻烦,尽管村民们没少问,我们也尽量压着不找你。一来二去,这事就疲了下来,人们追的也没那么紧了。

    周末接到你电话,你问这些款项的事,我们以为你就是随便一问,也没往这方面想。就是夜儿个接到许队长电话,让送报表的时候,也只以为是县里继续再追,都没想着是钱已经有了。等到夜儿后晌,真正接到银行电话时,我们才当了真,可也没想到会这么快。你知道大伙卡上接到钱,是什么心情吗?好多人都高兴的又蹦又跳,一个劲儿的念佛,说着‘谢天谢地’,是何海提出来最应该感谢乡长。

    可怎么感谢呢?送钱,送东西?这太庸俗了,你也不能要,最后就想到了送锦旗。咱们乡里这没有做的,我们夜儿后晌就联系县里做,今儿早上起早去拿。说好的等拿回来锦旗,再一块来乡里,谁知那些村民在到乡里银行查完钱以后,就自个来了。我们到的晚,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话,让乡长你不高兴,你尽管说出来,我们改。”

    见乡长没反应,乔满囤又打开了话匣子:“乡长,你为村民做了那么多事,为……”

    ……

    偷眼看了看电话上时间,已经是十一点多,乔满囤、何春生也已说了一个多小时,但李晓禾一直就没有接话。

    还别说,这两个村干部还真能说,从古至今,引经据典,虽说有些说的不准,还有时就是张冠李戴,但还真像那么回事,配合非常默契。

    咽了两口唾沫,乔满囤又说了起来:“古话说的好,民意不可违呀,你看古往今来……”

    看得出对方又要长遍大论,还要借古喻今,李晓禾抬起头来,说了话:“服了,我真服你们俩了。就你们这学识、口才,不去做演讲家真是可惜了。”

    听到乡长如此一说,乔满囤、何春生相视一笑,很有成就感的样子。

    但李晓禾接下来却叹了口气:“哎,你们不要害我。”

    楞了一下,乔满囤又说:“乡长,怎么就害你了?不就是送个锦旗,不就是村民说了应该给你升官吗?是不我们这么弄,董书记不高兴了?他根本也管不着呀。再说了,光是红眼有什么用?有能耐也给老百姓多办好事,我们照样也敬重他。什么工作都不做,有成绩就捞,有事就躲,看见别人受爱戴还眼红,这……什么东西?”乔满囤忍不住爆了粗口。

    下意识看看门外,何春生“哼”了一声:“来了好几个月,他干了什么人事?人家赵书记那会,最起码还给咱们组织党课,讲了一些有用的东西,也做了几件实事。他就知道眼红,就见不得别人好。他那人长的就不公道,一看就不是善良的人,跟那个姓杜的一路货。”

    李晓禾被二人逗乐了,连连摆手:“二位打住。背后说领导坏话,这可要不得,还是同着乡长说书记,这就更不行了。为了我好,也为了你们自个好,千万别说了,行不行?”

    “好好,我们不说。那这锦旗你总得收下吧,这可是上千老百姓的心,你不能在这事上伤了大家的心呀。”说着话,乔满囤向前一递锦旗。

    “有完没完?跟你们说了,不要害我,不要害我,咋就拎不清呢?”说着话,李晓禾站了起来,“你们走不走?反正我去吃饭了。”

    “乡长,你……唉。”叹了口气,乔满囤拿起锦旗,转身走去。

    何春生也叹息一声,什么话都没讲,跟着出了屋子。

    “哎……你们哪知道呀。”李晓禾没有立即去吃饭,而是自语着,又坐到了座位上。

    李晓禾所说的“你们不要害我”,并不是担心董定方的红眼,即使姓董的红眼,也没什么。但他却不能不考虑县里的感受,不能不考虑组织程序。固然老百姓是一片好心,又是送锦旗,又是要求给自己升官的。但在上级眼里,这无异于挟众要价,这是官场最忌讳的事,何况还有乔成在那里盯着自己。即使上级完全相信自己无辜,但现在不同于古代那么随意,而是要走严格组织程序的。那么发生这样的事,就相当于在挑战这个程序,只能是留下笑柄,也会成为别人用以攻击自己的把柄。

第一百九十九章 绝不能让他消停() 
星期三早晨,李晓禾刚上班,桌上固定电话响了。看到上面来电显示,李晓禾就是一皱眉,但还是接通了:“喂。”

    电话里传来乔满囤声音。“乡长,向你请示一下,就是送锦旗的事。”

    “有完没完,不是都说好了吗?”李晓禾疑问着。

    “乡长,你别误会,这次不是送给你个人,是送给乡里的,也请你体谅一下我们心情。夜儿个回来以后,人们直接又到了村委会,说是无论如何也得表示一个心意,要不也显得我们太没良心了。好多女人都因为这事哭了,说是乡长太的正直,正直的让人接受不了。实在没办法,黑夜儿我们几个村干部碰了个面,又跟何春生联系一下,才想出这么一个折中办法。”乔满囤进行着解释。

    想了想,李晓禾做了妥协:“哎,好吧,你们这是不让我消停呀。准备怎么写?”

    乔满囤提出建议:“你看这样行不行?抬头就写,赠双胜乡政府主要负责人……”

    “打住。”李晓禾打断对方,“政府主要负责人,跟直接写‘乡长’有什么不同?”

    “那要不抬头就写赠双胜乡干部?”得满囤再提写法。

    “这样吧,抬头写‘感谢双胜乡政府’。主要内容也别写‘爱民如子’,话太大了,就写‘追回欠款不辞辛劳,政府关怀温暖人心。’李晓禾给出建议。

    电话里连连称“好”:“好,好,还是乡长考虑问题周全”

    “到时也别敲锣打鼓了,直接送来就行。”嘱咐过后,李晓禾直接挂了电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