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仕者生存 >

第268部分

仕者生存-第268部分

小说: 仕者生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遍,

    两遍,

    三遍想过,确实没有找出纰漏,哪个节点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真实。

    李晓禾忽的坐直身体,拿起手机,拨了出去。

    不多时,手机里传出回音:“李常委,我们还在想着,还没想出来。您想出来啦?”

    娘的,还想赖到老子头上。李晓禾心里这样骂着,嘴上却说:“你俩过来一趟。”

    放下电话,等了足有十分钟,赵成利、段彩霞才过来。

    刚一进门,赵成利就做起了解释:“李常委,一直到现在,我俩都没想出更好办法,实在惭愧。接您电话后,还想再想想,可是除了想的头疼,仍然没有想出来。”

    “赵书记、段乡长,身为乡党委、政府负责人,不能有效治理自己辖区水患,这可是失职呀。”李晓禾的声音带着冷意。

    赵成利显得有些慌恐:“我,我们也想,可,可我们那办法您又说不行,我们也实在再想不出更好办法了。早知道这样,应该多学一些水利方面的内容,近期我就会专找这方面书籍看看。”

    “还是您帮着想想办法吧。前几天听说您要来指导工作,我们早就盼着了。您有多年的乡镇领导经验,又多次做县领导,方法肯定比我们多,还请您不吝赐教,这事就靠您了。”段彩霞一副看似虚心,实则耍赖的语气。

    李晓禾目光炯炯的扫过二人,沉声道:“二位,我要声明一点,治理乌梁乡水患,是书记、乡长的职责。只要你们做一天的党、政主官,就要担起应有的责任,这个责任你们推不到别人头上。在县常委扩大会上,冷书记曾经明确强调,巡查回头看是进一步的督促检查,不代替日常工作分管。要求每位干部都必须继续履行分管责任,不得推诿扯皮,也不得借此懈怠,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或疏漏,照样追究主管领导责任。”

    “是,是。”

    “明白,明白。”

    赵、段二人尽管点头应允,但心中却不免暗骂“滑头”,同时也揶揄对方:这事弄不好,你这个新常委照样丢脸。

    见李晓禾不再说话,与段彩霞对望一眼后,赵成利战战兢兢的说:“李常委,现在情况紧急,还是请您不吝赐教,拉我们一把吧。”

    “拉你们,拉你们?那要不弄个招贤榜吧。”李晓禾给出了建议。

    “招贤榜?”赵、段二人同声发出疑问。

第四百一十二章 看他如何收场() 
招贤榜?

    李晓禾再次上了全县时政要闻榜,从县领导到委办科局,到乡镇,全县整个公务员系统都知道了此事,都在热传。

    其实不只上班人传,好多老百姓也在讲。在人们的印象中,古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爱弄这种东西。而且大多都是演义,至于有无此事,谁也不清楚。

    但现在乌梁乡的招贤榜却是实实在在,据说已经贴遍了乌梁乡的各个村子,集市商铺。还不仅是据说,好多人可是新眼所见。

    相比起老百姓看热闹,县政党大院的人却是另有看法。他们觉得李晓禾不应该胡闹,但看着却又是胡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自“招贤榜”这个词传到耳中,乔成就在疑惑:李晓禾要干什么?

    可是两天过去了,乔成还是这样的疑问,还是没有准确答案。

    这天刚上班,又不由得想起了这三个字。

    “笃笃”,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一听这声音,乔成就知道是谁。能直接敲自己门的人很少,会来敲的更少。于是他懒散的说:“进来。”

    果然如乔成所料,屋门一开,胡玉晶进了屋子。

    还是像近几次一样,胡玉晶静静的坐到对面椅子上,什么也没说。

    乔成倒先问了话:“那小子闹出什么名堂了?”

    知道对方指的什么事,胡玉晶回道:“听说还真有人揭榜的,好像人还真不少,整个乌梁乡政府就跟赶集一样。去的人大多是农民,也有商贩,公家人很少,听说邮政所有两个楞头青也去了。据说提的法子五花八门,有的还真在点上,有的就纯属胡说八道了。还有人去那纯属是为了打听好处,直接就问奖多少钱。”

    “你怎么看?”乔成又问。

    胡玉晶略一沉吟,缓缓的说:“我还真看不懂,就是纳闷,他怎么会搞这种名堂。从表面来看,这是招贤纳谏,在为治水找办法。现在人们通过网络、媒体,经常做问卷调查、电话回访,他这方法也不特别。只是现在科技发达,这种方式基本已经抛弃,他来这么一手,反倒显得特别。

    说到‘特别’二字,我觉得他更像是标新立异,就是为了搏眼球,为了出名。他当常委时间不长,肯定在想着树立权威,想着出名。但他管的都是抄抄写写,要不就是买个扫把、簸箕,或是订正吃喝用度。即使参政,要么是跟着主子打下手,要么也是以听为主,也插不上话。所以他急需做点实事,想着出点彩,以刷存在感。”

    “别人好几个乡都转了,他那么一个地方还耗了好几天,即使是通过这事搏到了眼球,可也够丢人的,出名也是臭名。”乔成显然不太认同。

    胡玉晶轻轻摆手:“县长,您可不要忘了,那里可是死过两个人,您因此还受到了处分。正因为乌梁乡特殊,所以在那多折腾也有理由。而且他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对他有利而无害。如果这事做的很漂亮,真的招上了贤策,那肯定是他的功劳。如果这事效果不佳,那么丢的也是乌梁乡的人,谁让他们自己无能呢?人家李晓禾是县委领导,又不是水利专家,不可能包他们想辙吧。”

    沉吟了一下,乔成“噗嗤”笑了:“我还纳闷一件事,按说他和那位好的就跟一个人似的,为什么现在却偏偏把他放出去,不让他在身边帮忙呢?是不是两人弄臭了?”

    胡玉晶再次摆手:“不,不。县长,正因为这次安排,我才觉得两人关系不一般,更铁了一步。那么多乡镇,偏偏让他去了乌梁乡,这分明就是给他机会,就因为乌梁乡曾经死过人,引人关注。而且在前几天,两人一同下乡,结果回来的时候,女的就崴了脚,下车还穿着他的雨衣,这里边肯定有内容。”

    “什么内容?”乔成面带笑意,追问着。

    胡玉晶笑了,脸上还带着红晕:“你想一想,一个年轻女子,长得也还行,却偏偏穿着一个大男人雨衣,肥肥大大不说,还一股胶皮味,多有损形象。可她不但穿了,就是进县委楼都还穿着,又裹得那么紧,肯定是身上衣服坏了呗。一男一女野外回来,女人衣服坏了,能干什么?还崴了脚,哪得多么高难度的动作。我分析上衣没准已经坏得不成样子,很可能连要命地方都遮不住了。裤子是不是也……咯咯咯……”

    乔成听着对方讲说,也不由得眼放异彩,笑嘻嘻的问:“他们说那个司机什么也没讲呀。”

    胡玉晶继续“咯咯”笑着:“县长,你也太纯洁了吧。正因为司机什么都没讲,更说明问题呀。你想,哪个司机会说领导那事,不想干了呀。”

    乔成好似想到了什么,制止着:“别胡说,说她就说她,跟别的领导有什么关系。”

    胡玉晶脸上的笑意更浓了,脸颊也红的发烫,缓缓的站起身来。

    与此同时,乔成也两眼放光,喃喃着:“还招贤榜,真他娘有意思。”

    ……

    招贤榜一出,乌梁乡沸腾了。

    乡里竟然让老百姓帮着出主意,老百姓也能帮公家办大事。好多人奔着出名,奔着乡里的荣誉证书就去了,一时间门庭若市。当然这里面也不全是揭榜者,大部分都是看热闹的人。

    这人多的,书记、乡长屋就没断了人,其他工作根本都干不成,全是接待这些人了,好不热闹。

    热闹是属于赵成利、段彩霞的,跟李晓禾无关。虽然榜上三人中,李晓禾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在第一个,但人们却不愿找他这个大官。即使来他屋子的,要么是那两屋排不上队的,要么就是被那两人劝来的。

    有数的几个人中,要么说的驴头不对马嘴,纯属就是凑热闹,要么就是偷听别人叨叨的,还有人就是为了验证有无此事。饶是这样,人们在走的时候,还要追问什么时候发证书。

    招了好几天贤,院里来了不少人,可根本就无贤上门呀。这已经是第三天了,也马上就要过完。还要不要继续,到底能不能招来贤,能不能招来自己需要的贤?李晓禾不由得犯起了嘀咕。。。

    “笃笃”,敲门声响起。

    李晓禾收住思绪,说了声:“进来。”

    屋门推开,原来不是自荐的贤才,而是乌梁乡书记赵成利。

    赵成利满脸喜色,径直来在桌前,递上一沓纸张,高兴的说:“还是李常委办法高,这才几天工夫,来了这么多人自荐,每人都有方案,有的还提了好几套。”

    接过纸张,李晓禾一张一张翻阅着,把所有纸张都翻了一遍。哪像赵成利说的那样,固然每人说了不少,可翻来覆去就是那几项,归归类也不过三、四套而已。而且这些方案中,根本就没有自己期望的那种。

    怎么会没有呢?按说应该有人会想到呀。想至此,李晓禾抬起头来,他发现赵成利正满脸虔诚的望着自己。

    见到李常委抬头,赵成利又追问着:“李常委,还继续招贤吗?这些方案行不行?”

    “你觉得行不行?”李晓禾把球踢了回去。

    “我觉得吧,哪种方案都有一点儿道理,却又都不完善,但究竟是怎样的,一时我也说不清楚。”赵成利给出了含糊的回应。

    李晓禾摆了摆手:“你先回去吧。”

    “那还继续招……”话到半截,赵成利不再说什么,转身出了屋子。

    看着那扇关上的屋门,李晓禾“嗤笑”了一声。然后取出手机,在程序中调出一个文件夹,输入密码后,打开了一个文件。

    屏幕上出现一张图片,图片内容是一封信,信上有“乌梁乡”字样,还有其它一些地名。

    李晓禾看看想想,想想看看,翻动着手机上的图片。

    “笃笃”,敲门声又起。

    李晓禾赶忙退出文件,装好手机,说了声“进来”。

    段彩霞进门就嚷:“李常委,有效果呀,人们来的太踊跃了,思维也真是活跃,这不到满三天,倒提出了好几十条建议。”

    等着对方来到近前,李晓禾伸手接过纸张,从头到尾翻了一遍。千篇一律,就是用词、语气变变,哪有好几十条,骗鬼去吧。李晓禾手中晃着纸张,问道:“这就是你说的几十条?”

    “啊,是呀,还是李常委有远见,手法高明。若是照这样……”段彩霞煞有介事的说了起来。

    ……

    别看段彩霞当面把李晓禾捧上了天,等到一回自己办公室,一进到里屋套间,立即对着手机又是另一套语气和说辞:“踊跃,太踊跃了,都快把楼门挤塌了。来的这些人代表性太强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既有十几岁大男孩,也有八十多岁老太太,村里那个‘沈二傻’都来了。”

    “听你这语气,很高兴呀。”对方话中带着调侃意味。

    “当然呀,每天也不用干工作,就是听老百姓胡说,还是领导允许的。这么轻松的活,能不高兴?”段彩霞语气中难掩喜气。

    “招贤榜,哈哈哈……”手机里传出对方开心的笑声。

    段彩霞也“咯咯”的笑了:“看他如何收场?”

第四百一十三章 咱们去外地谈谈() 
“李常委,这些又是这两天收集的方案,您看看。”赵成利看似很恭敬的双手递上了纸张。

    李晓禾拿过纸张,翻看了几下,抬起头来:“赵书记,你觉得这些行吗?”

    “各有优点,各有缺失,最优的法子一时又想不出来。我回去以后好好分析,综合大家的智慧,争取找出一个最佳办法来。”赵成利再次给出了惯用的说法。

    “这几天看似收集了一二百条,可是归归类充其量五、六条,还都是治标不治本,就没有更好的方案?再说了,就是受这些建议的启发,你们也应该拿出更优的方案呀。”李晓禾声音中带着厉色。

    “对不起,对不起,我们这几天尽是纳贤了,好多日常工作都压着,根本也没时间想这些。”赵成利看似致歉,其实却是在找着理由,似乎还透着其它意味。

    盯了对方一会儿,李晓禾摆了摆手:“行了,先回吧。”

    “好的。”赵成利应答一声,转身走去。在拉开屋门时,又回头问着,“李常委,您明后天休息吗?”

    “你呢?”李晓禾反问。

    赵成利一龇牙:“我和老段肯定休息不成,压了那么多工作,得赶紧利用周末处理。就是白天黑夜连轴转,也未必能处理利索,关键是压的太多了。要是继续招贤的话,就还得继续压着。您休息吗?”

    “我……再说吧。”李晓禾给出模糊回复。

    “诶,好的。”赵成利应答一声,苦着脸退出屋子。

    在楼道中走出几步后,赵成利微曲的身体挺直起来,脸上的苦色已经褪去,嘴角似乎还浮现出一抹笑容。

    盯了屋门很大一会儿,李晓禾才收回目光,但眉头却皱的更紧了。

    勿庸置疑,赵成利、段彩霞就是在玩“滚刀肉”,肯定也贪下了部分方案。李晓禾就不相信,那么明摆的事,就没人看得出来,就没人提出来?

    赵、段二人不但自己不提,为什么还压下了百姓提的呢?看来真有什么说道呀,可是又和他俩有什么关系呢?

    想至此,李晓禾下意识看了看漆黑的窗外,起身拉好窗帘,又坐回到椅子上。然后拿出手机,在上面翻着页面。

    “噔噔噔”,

    “笃笃”,

    脚步声、敲门声先后响起。

    李晓禾赶忙退出程序,收起手机,然后才说了声“进来”。

    屋门一开,小张、小刘走进了屋子。

    看到是这二人,李晓禾心头一松,直接起身,进了里屋。

    小张、小齐也跟了进来。

    转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