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仕者生存 >

第93部分

仕者生存-第93部分

小说: 仕者生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村主任,违规的事肯定没做过,可也架不住那些部门找呀,我可听说过,也在电视上见过,想想就吓人。”

    “别管我能不能解决,先别让人们去县里,这是最关键的。”李晓禾继续嘱咐着,“否则,不但巡视组找,县里也要派人找了。”

    于金贵应答连声:“行,行,那乡长你也赶紧想办法。”

    “我先回去了。”说完,李晓禾直接起身,离开了于金贵家。

    然后坐上二一二汽车,直接返回乡里。

    ……

    回到乡里后,李晓禾把赵银河叫到了办公室,向对方说了巡查组的事,也说了于金贵讲的事。

    赵银河眉头皱了起来:“乡长,一旦村民真见到了巡视组,即使什么状也不说,但就凭这一条,县里指定找咱们,县政府和县局指定怪咱们的错,咱们的位置肯定也就不保了。”

    “应该是这样的。但村民根本不会想这么多,他们只想着他们那点事,以为找的人来头越大,他们的事也就越好处理。可要是因这事被拿下,我们确实也太冤了。”李晓禾说,“我刚才回来路上就在想,按说巡视组进驻的事,党政机关知道很正常,而村民竟然也能提前知道,这事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赵银河点点头:“这就说明,有人在推动这事,要是这样的话,那就更麻烦了。究竟是谁这么做,这人也太次了。”

    李晓禾马上道:“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预防和阻止。”

    想了想,赵银河才说:“半路拦截是最常用的办法,但却不是最好的办法。尤其现在这种形式下,一旦拦截村民的事被捅上去,那就更麻烦了。尤其要是有人推波助澜,还真可能被捅上去,我们要尽量避免走到那一步。那么就用另一种办法——预防。我们在一些村里有线人,可以让他们随时把村民异动报上来,然后根据异动去做工作,这样相对更稳妥一些。”

    “我怎么感觉像是特务活动。”李晓禾苦笑着。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赵银河长嘘了口气,“不这么严防死守不行,这也不敢保证就能守的住。”。。

    沉吟了好大一会,李晓禾点点头:“好吧,严防死守。”

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们要见巡视组() 
周末两天总算太平无事度过了,但在这两天中,李晓禾还是接到了赵银河多次汇报,好几个线人都提供了村民有异动的消息,几个村干部也进行过几次类似汇报,最后又纷纷被证明消息有误。李晓禾不禁感叹:草木皆兵啊!

    虽然消息不实,但因为等结果,李晓禾也很晚才睡,早上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七点多了。

    看了看时间,李晓禾自语着:“又一周了,这周该……”

    “叮呤呤”,电话铃声响起。

    大早上的,有什么事?不会是……?李晓禾既狐疑又担心,迅速起身,套上衣裤,快步到了外屋。

    扫到屏幕上号码的同时,李晓禾已经拿起电话听筒:“于主任。”

    “乡长,村民要去县里找巡视组,刚刚被劝下,现在已经去你那了。”电话里是于金贵的声音。

    “昨晚不是说误报吗?”李晓禾追问了一句。

    于金贵声音很急:“夜儿黑是误报,可今儿个千真万确,就是我们几个村委把他们劝住的,我也马上去你那。”

    “好,好,那先这样。”李晓禾说完,挂断了电话。

    “叮呤呤”,电话又响了。

    看到来电显示号码,李晓禾拿起电话直接道:“是不是村民……好,好,劝住就好……来乡里?……来吧。”

    刚挂断第二个电话,第三个电话接着打来,对方张口就是:“乡长,村民都奔你那去了……”

    还没等接完电话,门口传来了“笃笃”响动。。。

    对着电话说了声“先这样”,李晓禾放下听筒,来到门口。

    “乡长,我是赵银河。”门外已经适时响起声音。

    抽去插销,李晓禾拉开屋门。

    赵银河快步进屋,直接道:“乡长,已经知道了吧?”

    “知道了,刚才接了好几个村的电话。”李晓禾说,“人们这也太齐了,分明是已经提前联系过。”

    “是呀,真是没想到,村民还用上了声东击西的策略,咋就没发现呢?我怎么就……”赵银河不禁懊恼与自责。

    李晓禾忙道:“赵所长,不必自责,有些事早晚都要爆发的。能够把人们劝到乡里,这已经算是非常幸运了,现在关键的是如何让人们心平气和的回去。”

    “要让人们回去,空口说白话指定不行,这次人们来的这么齐,很可能是有人背后操纵。”说到这里,赵银河追问着,“乡长,你有可行的办法吗?”

    “办法……有是有。”李晓禾说,“就是还没试,我觉得应该没问题,只是不知村民认不认可。”

    “你要觉着行,那就应该没问题,这就好。我马上回所里,做好维持秩序准备。”说着,赵银河转身就走。

    李晓禾赶忙嘱咐着:“赵所长,虽然我这有办法,可是你们也要做好充足准备,以防万一。”

    “明白。”说话间,赵银河已经拉开屋门。由于回头答话,和进门人差点撞到一起。

    看到是双胜村村主任王存江,李晓禾直接问:“是不是鞋垫的事?是不是村民要来乡里?”

    王存江边走边说:“不是要来,已经来了,我是抄小路跑来的,估计他们马上就到。”

    听闻此言,赵银河不再耽搁,快步离去了。

    “今儿早上,我刚起来,‘小面猴’就去家里,说是做鞋垫那些娘们要去县里,找……”王存江所讲事项,与其它村情形一样。

    李晓禾既庆幸与相关村干部打了招呼,也更疑惑这次村民的行动如此统一。

    讲完过程,王存江问:“看人们的样式,怕是光说白话是不管用了,乡长得拿出可用办法才行。”

    “办法早有了,你只需让人们别瞎闹就行。”李晓禾道。

    “那就好,那就好。”王存江露出一些喜色。

    “叮呤呤”,内线电话响了。

    刚拿起听筒,里面便传来声音:“乡长,我是钱喜,来了好多村民,都说要见你,我让他们都在大门外了。让不让进?”

    “把门开开,让人们进来。”李晓禾说完,放下了听筒。

    “肯定是我们村的,我先去了。”说着话,王存江起身,匆匆出了屋子。

    怎么办?怎么办?李晓禾眉头拧成了疙瘩。他刚才和赵银河、王存江说的“早有办法”,纯粹是打的妄语,是不得以而为之。

    略一沉吟,李晓禾拨打了秦明生手机。电话一通,直接说道:“老秦,各村做鞋垫村民都到乡里了,你马上过来,另外……”

    ……

    县委书记办公室。

    听完秘书汇报,冷若雪问:“八个村子,小上千人都去双胜乡政府了?情况是否属实?”

    “目前得到的消息就是这样,是否还有去的村子,暂时不清楚。”秘书回复。

    “你这样,马上联系……”停了一下,冷若雪又说,“先不要联系了。你先重点关注着动向,注意有无异常情形。”

    “明白。”秘书转身要走。

    “等等。”冷若雪叫住对方,“我说的是既要关注双胜乡大院情形发展,也要关注村民有无奔向县里,还要关注旁边院子有否可疑人出入。明白吗?”

    “明……白,需要我安排人盘查吗?”秘书又提出疑问。

    冷若雪摆摆手:“这个不需要,政府会考虑的,你只要严密关注就行了。”

    “好的。”应答一声,秘书出了屋子。

    看了看时间,上午八点五十分,冷若雪眉头微皱,心中暗道:一个多小时了。到底有没有办法?现在正是敏感时期,若是一个不慎,就不是双胜乡的问题了,县委怕是也难脱干系呀。

    ……

    小小的双胜乡政府大院挤满了人,不只是前院,就连院门口的空地也是人,公路两边也停的到处都是摩托车、农用车、“三马子”,远处还有张望着看热闹的人群。整个场景像极了唱大戏、赶会的情景,但远比戏台下的人还多,还几乎全都是女人;也不像看戏那样来回走动,而是都尽量涌*向政府大院方向,嘴里都还念念有词的叨叨着。人群四周,散落着几个穿迷彩服、戴红袖标的人,但和眼前将近上千的大婶、大妈、大嫂、大姐比起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也才上午九点钟,虽然明天才开始“三伏天”,但这时的温度也已将近三十度,尤其这么多人拥在一起,温度自然又增加了好几度。若是到中午时段,人群中温度怕是要超过成人的正常体温了,地表温度更可能突破同期极限。

    此时的李晓禾,仍旧坐在乡长办公室。秦明生、张全、杨小敏也在,几乎所有的乡政府工作人员都集中到这里,大家都眼巴巴的看着乡长,都在等着乡长的决断。

    李晓禾并没有眉头紧锁,但表情也没那么轻松,如果笑呵呵的就不对了,那肯定不是装*就是拎不清轻重了。但他内心却远不如表面从容,他只觉着心里已经揪成了一个疙瘩,而且还越揪越紧,揪得都隐隐生疼。

    “咣”一声,屋门大开,于金贵、王存江快步冲进屋子。

    于金贵边走边说:“乡长,怎么办?倒是拿个主意呀。”

    “来了足有上千老娘们,再加上村里看热闹的,那就是一千好几,我估计还有外村人来凑热闹。那么多人都光胳膊、露脊梁的,身上散出的热就得好多度,再加上今天天气又贼热,要是拖的时间过长,非中暑不可。再说了,人们心里本就烦躁,再这么一热一挤,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呀。”王存江忧心更重。

    屋子里忽然静了下来,但并不是宁静,而是更加压抑的沉闷,闷的让人喘不过气来,但又必须得喘,那个难受劲可想而知。

    “走。”在众多目光注视下,李晓禾站起身来,向外走去。

    一干人等跟在了后面。

    走廊里没有人,所经过房间也都锁的紧紧的。南北横穿过道上,却挤了好多人,但并非是那些做鞋垫的女人,而是赵银河等几名警察和各村的村干部。他们也是在维持这段空间的秩序,以免人们涌进后院,那就防不住会出什么事情了。

    穿过过道一刹那,李晓禾也被眼前场景震撼了。做为曾经的县政府办主任,李晓禾也经历过许多次上千人场面,甚至更多人的现场,就是千人上访场面他也见过。但今天却和以往不同,现场几乎全是穿着红黄蓝绿鲜亮服装的女人,另有一种震撼。这些人脸上大都汗津津的,有人已经是水痕满脸,不知是汗水还是什么,可能都有吧。

    看着眼前的场景,李晓禾心中很不是滋味,但此时不是感慨的时刻,如何让人们心平气和离开,才是首要任务。

    穿过房檐下留出的狭窄空间,李晓禾一行向中间位置走去。

    可能是见到了乡干部身影,刚才还嘈杂不堪的现场,忽然响起了统一的喊声:“给我们说法。不行就上访。我们要见巡视组。”

    “巡视组,巡视组,我们要见巡视组。”现场喊声震天,应该称之为“吼”才对。

    李晓禾抿了抿嘴唇,伸出手去:“上。”

第一百四十四章 火上浇油() 
耳中已经听到“上”字,也感受到推在身上的手掌,但秦明生还是回过头,迟疑的问:“我上?”

    李晓禾点点头:“是,我相信你。”

    “好吧。”秦明生完全是一种视死如归的决绝语气。他抬起右脚,迈上水泥高台,然后一扶张全肩头,站到了水泥高台上。

    看到有人高出好多,又见是乡领导,院里众人喊声更大:“给说法,给说法,巡视组,巡视组。”

    “乡亲们,乡……”喊到半截,秦明生才意识到声音太小。

    这时,正好杨小敏递来扩音喇叭。

    接过扩音喇叭,秦明生大声喊道:“乡亲们,听我说,听我说。”

    还是扩音喇叭有威力,院里人们的喊声暂时停歇了,肯定也是想听听对方说什么。

    “乡亲们,我是秦明生,负责着乡里工业和招商工作,这个鞋垫的事就归我管。乡里弄这个项目,主要是为各位女同胞着想,是想着让各家再增加些收入。我们乡这些女同胞都有做鞋垫手艺,在劳作期间也有空闲时间……”依据李晓禾早上的交待,根据自己的理解,秦明生讲说起来。

    听着听着,台下又吵混起来:

    “秦乡长,乡里好心我们理解,可……”

    “好心不能当饭吃。”

    “要是变不成钱,也不一定是好心。”

    “大家听我说,听我说。”秦明生右手持喇叭,左手挥动着,“乡里肯定会让这些鞋垫变成钱,肯定变成钱。”

    听到最后这句话,现场喊声才暂时停下,但依旧有人小声议论着。

    秦明生清了清嗓子,继续对着扩音喇叭:“乡亲们,从开始做这个项目,乡里就在和众多商家进行联系,一些商家也在主动与我们接洽,商家还很踊跃。但做为乡里,要综合考虑,要对这些商家全面考察,既要考虑卖个好价钱,更要考虑长期合作,要精中选精,优中选优。在四月底的时候,我们销售了第一批产品,卖的价钱确实也很高。”

    底下又有人接了茬:“从那回以后,就没信了呀。”

    立刻有人响应:“对呀,今儿个是七月十三号,两个半月过去了,一双也没卖出去。”

    “那就是一锤子买卖,再贵有屁用。”

    “要细水长流才行。”

    “现在怕是有上万双了吧,哪怕三、四十一双,也有好几十万块钱了。”

    七嘴八舌着,现场再次吵混起来。

    回头看了看李晓禾,见对方没有示意,秦明生只得继续耐心的喊话:“乡亲们,大家有所不知,这个商业合作也讲究……”

    ……

    前院那么大的声音,董定方当然听到了,何况他还特意压了条门缝,自是能够了解现场的动静。可他并不准备出去,更不准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