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玩唐 >

第37部分

玩唐-第37部分

小说: 玩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指着一名俏丽的小娘子说道:“听什么听,还不回家为为夫洗衣做饭去!”
    这个巨大的悬差,差点让贺掌柜仆倒。
    时光如流梭,五月过去了,进入六月,地上撒满了一层槐雪,风一吹,纷纷抖动着可怜的小身影。
    经过了一百多天,一千多个工作日,这件漆器的硬雕基本完成了。当然离结束还得有一段时间。王画开始对雕像髹饰。但漆料用得很少主要还是用了戗金与百宝嵌的工艺。
    另外还用了一种家俱中的工艺——贴黄!
    漆器除了一些笔洗、瓶、碟外,大多数与家俱相关联,也就是用在家俱上用得最多。
    贴黄这项工艺就是与漆艺相配合,使漆器更加精美的一种工艺。但很复杂,首先取竹筒内黄色表层,翻转过来,经过煮压后,再粘接到漆胎上制成器物。贴黄发展到最高的的高度时,是在粘贴好的贴黄上,将花纹镂空,使漆胎底色露出来。这样一来具有了雕漆与剪纸的效果。当然,这种工艺到了清朝才正式出现。
    这也是王画再三考虑的。
    因为这场大法会,在座的都是高僧,但只是高僧,并不是佛祖。正常的情况,利用嵌金戗金,使这七千多个大和尚外面铺满了金光。这种做法也可以,但细想一下,就会觉得有些俗气。
    为什么李隆基说王画身上有仙气,就是他对权贵不假颜色。如果他象宋之问那样,为了荣华富贵,什么事都做得出,还有什么仙气,吐都来不及。这件漆器也是同样的道理。雕像外面嵌金戗金那是一定的,可毕竟不是佛祖,那么就会显得夸张了。当然不是巴结唐三藏,早死三四十年了。主要这样一来,会让人产生一种为了奢侈而奢侈的感觉,换句话来说,反而变成了俗气。
    因此用贴黄包在这七千多个僧侣身上,当作他们的衣服,这样不但产生更强烈的立体感,还更具有厚重朴实的大气度!
    并且王画还在使用颜色作了考究。这个对于他来说,那是最拿手的,本身就是软雕大师,又是国画高手。他在蒲团上使了一种墨蓝色,也就是漆器界所说的黑漆。因为整体将会经紫红与金色为主体,而这两种颜色光线很相近,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感。因此,在雕像露出稍许我蒲团上使用几点墨蓝,立即让整个漆器让有眼睛一亮。
    但也只能选择墨蓝,如果选择天蓝、靓蓝、孔雀蓝、青蓝,那同样糟糕透顶,因为蓝色太亮,与整体漆器厚重的主题不相符合,那么这件漆器同样也宣告失败。
    下面的漆画,王画还是以剔红为主,但掺杂了一些黑漆,并且再次使用了一种新的漆法——冰裂技法。
    这是清朝漆器大师李芝卿发明的,用黑漆描出天然冰裂纹样,阴干后罩以暗灰绿豆沙漆,再次阴干,然后磨显出亮。这一种纹饰近似宋朝著名的瓷器,龙泉窑瓷那种冰裂纹,十分古朴可爱。同样放在这些图画上,也会让人更加感觉到唐三藏这一行的历史沧桑与厚重。
    这才是真正的底蕴,并不是用宝石、黄金就能表达出来的。
    而且王画为了这件漆器的尽善尽美,花废了许多苦心,特地调制出来一种新漆——波罗漆。
    这种漆是南宋徽州漆工发明的,用绿松石、丹砂、珊瑚、石黄、青筋蓝、朱砂等矿石伴和而成。波罗漆能够使漆器更加古朴大方,但制作波罗漆的工艺在抗日时失传。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漆师俞金海才再次调制出来。又过了二十多年,王画恰巧得到这种漆的配方。不过没有试验过,没有想到带到这个世界试验了。
    王画就是用这种波罗漆代替正常黑漆的。至于铭文反而更好办一点,主要是利用堆漆加雕漆,将一个个金字显出立体感,然后戗金填平,打磨就好了。这是功夫,主要王画要力求每个字写好,软雕好。
    其实这件漆器,到了这地步,奢侈不谈,就是放在王画的前一世的世界中,也是最顶流的漆器工艺品。
    看着漆器一天天接近完成,连贺掌柜也有了十分的底气。他还得意地告诉王画一个消息。本来翰林斋的后台,并不是每一个都去关心的,但经过王画一事后,洛阳所有百姓都知道了,这是太原王家开的店铺。还别说,也有人帮助翰林斋呐喊助威,而且这群人中,还有许多平民百姓。毕竟王家几百年来,名声一直颇佳。
    可也有不少人为宝林斋助威,这都不是为贺掌柜架势,而是看在王画风骨好,学问好,还是一个弱者的份上。
    但翰林斋这一次动静很大,并且有时候还刻意请人对这件没有成形的漆器参观。所有参观者,都被这件漆器的奢侈吓坏了,有人说这个屏风就是在夜晚,也会放出明亮的光彩。看到这件漆器后,几乎没有一个人认为宝林斋,或者认为王画有胜算。
    说到这里,贺掌柜得意地一笑:“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嘿嘿。”
    而且翰林斋还有意放慢脚步,就等着王画带领人,将这件漆器完成,打擂台赛,看到底谁的漆器更加精美,以此来羞侮王画。
    王画放下小刀,站起来用衣角擦了一把汗水,对贺掌柜说道:“你对翰林斋的人说,七月初七,月上柳梢,鹊桥相会之时,白马寺外,漆器出炉之日。”
    前去挑战吧!
    不是你这件漆器夜晚都放出华彩吗?那么我们就在晚上挑战。
    可明处因为翰林斋镶嵌了大量金银玉石珠宝,在夜晚挑战,宝林斋会更加吃亏。翰林斋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欣然应允。但越在昏黄的灯光下,这件漆器才会显得更加古朴。而且这件漆器背景就是佛教中的一场著名盛会。现在放在白马寺外,越发将这种气氛显示出来。
    王画心想,想把我打倒,看我阴不死你们!   
第六十四章 口谕
    PS:女主早出来了。但有惩于才子李慧一事,绝不剧透。^=^。前面的内容恳请大家细看一下,否则看到后面就会产生误解。有的章节现在看似废话,实际很重要,就包括一些看似的对人物做了许多无关的交待,这本书的树种树根就在这些章节上。拜托了。顺便将更新时间确定一下,上午十点钟,有可能十一点钟,晚上八点钟,有可能九点钟。汗,两更真不习惯。可上架时间还有一个多月,不得这样了。
    这件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洛阳城。尽管现在唐朝边事不休,但身在洛阳,还是承平已久的。
    加上武则天这时候心肠终于软下来,洛阳也不象以前那样,动不动就抄家灭族的,洛阳太平了很久。这件消息传出,轰动了整个洛阳。有点象西门吹雪与叶孤城的巅峰之战一样。
    还有的好事之徒为些开了赌注,但总体来说,王画的陪率极低的。
    不过因为王画在洛阳传扬了很久,可很多人没有看到过他。这回到了白马寺,该露面了吧。于是家家户户都在磨拳擦掌,七月初七,那天准备到白马寺,看这次盛会去。
    可怜洛州官员听到这个消息后,紧张万分,立即调派人手。现在洛阳多少人啊,就是去了一小半,也得超过十万人,白马寺前虽然空旷,可这么多要往哪里一轧,不安排好,准得出事不可。
    不过白马寺的大和尚听到此事后,脸上大喜,连颂阿弥陀佛,菩萨显灵了。这一天来这么多人,每人只买一柱香烧一下,也大发了。这个算盘打得好,而且都准备开始提前调货了。可就没有想到,如果每一个人都进白马寺,会有什么后果。
    王画对外界的轰动,根本没有关心,也不敢分心。现在到了收官阶段,更不能出任何差错。
    当然,那些技工还在继续帮着忙。如果没有这些技工,王画一个人做这活,就是他有这本钱,也不知道做到那一年,才能将它完成。
    渐渐,六月就要结束了。
    然而他想安宁,可外部的环境,并不能使他感到安宁。
    贺掌柜又找到他,没有带外人,可脸上带着愧色,对他说:“王小郎,张使君请你到他府上赴宴。”
    “那个张使君?”
    使君就是大臣,可洛阳姓张的大臣多了海去了。
    贺掌柜指了指天上,低声道:“五郎。”
    王画明白了。难怪明知道他连李隆基都送出门外,还勉为其难代为传话。原来是张易之请他赴宴。这可不是李隆基、安乐公主相比的。不但他掌握着很大的权利,主要他还是一个小人,如果不乐意了,在武则天耳朵边吹吹风,结果可想而知。事实上这几年,经他们弟兄吹风,不知道有多少大臣被贬,甚至被杀。况且自己这个小百姓,连吹风都不需要,嘴努一下,下面早有人为他办好了。
    但明知道这个人危险,王画却更不能去。于是其现在投到张氏兄弟门下,还不如与安乐公主拉好关系,至少安乐公主还能多保证他几年安全,而这张氏兄弟,已经是秋后的蚱蜢,长不了多久。
    他说道:“麻烦贺掌柜就代我回一下话,说因为抢时间,我不能前去赴宴了,还请他多多包涵。”
    但是眉头早就拧起来,将这件漆器制作完成后,还是早一点回巩县吧。洛阳这个地方好,可危险太多了,到处都是暗流漩涡,可不是自己一个小人物呆的地方。
    贺掌柜也拧起眉头。这个后果真没有想到啊。本来以为听到是张五郎,王画还会考虑一下,毕竟招惹不起。没有想到,他还是拒绝了。
    贺掌柜苦着脸说道:“那个,王小郎,还是要考虑一下吧。有的时候也要学会变通。”
    王画毫不犹豫地答道:“不用,你就原话照回吧。”
    但王画在心里也做好逃跑的准备了。甚至他想到就在七月初七,那天结果出后,连夜逃回巩县去。还是做山大王,安全。
    贺掌柜是忧上心头。这个王画性格他是知道的,一旦决定了,自己可劝不动。自己赶紧找主子去禀报,请他向张家兄弟通融一下。如果不行,也要等这件漆器制作完毕,他要想把这个少年怎么样就怎么样。不然几百万钱就打了水漂了。
    劝不动,只好离开。
    但贺掌柜对王画这个举动很不赞成,风骨固然重要,可也要看什么人,什么场合。其实王画那想要这个风骨,是他知道几年后发生的事,不敢与张家兄弟亲近。不过就是不知道,也是羞于与张家兄弟为伍,整一个高级**。
    特别是武则天刚刚设立了一个控鹤府的机构,这个机构很似女皇的“后宫”,里面有许多轻薄文人以及武则天的一些男宠,而这个机构的领导就是张易之。如果张同志一个心血来潮,将自己收了进去,那一辈子也甭想抬头做人。
    他想法很好,理由也充分,只是这个理由不敢向任何一个人说。
    可事情并不是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去发展的。
    第二天,贺掌柜又过来,还带来了一个公公。公公看着他问道:“你就是那个王画吧?”
    王画点头。
    “某今天是代陛下口谕给你的。”
    武则天的口谕,虽然不需要烧香叩头,但王画也规规矩矩站好,听口谕。
    “陛下要你明晚到张鹤监使君府上赴宴。”
    居然张易之为请自己到他家中,连武则天都出动了?王画想想,这也不可能啊。不要说自己只是薄有一点小名声,就是自己有苏味道现在这么大名声,也不可能使张易之折节如此?
    难道武则天终于想见自己了,可见自己派一个人将自己接到皇宫。千人拒万人拒,老武同志请自己,自己可不敢拒啊。可为什么将自己请到张易之府上?
    这中间肯定有她的用意。对于老武的为人,王画不置是否,但对她的智慧,王画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过王画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看着他在犹豫不决,这个公公误会了他的意思,还以为他真是风骨好,连陛下口谕都要思考着怎样拒绝。难道他真想做诸葛亮,还三请四邀不成?但现在陛下正高兴,万一这小子想不开,犯了倔,岂不是不美。
    他解释道:“王小郎,也许你躲在这个农庄,一心想制作这件漆器。”
    说着他看了一下这件漆器,现在漆器真正接近完工了,不由地啧啧称奇。翰林斋这一次闹得这么大风声,弄不好又再次成为洛阳人眼中的一大笑柄。
    “陛下刚刚让太子、相王、千乘郡王、太平公主等王爷公主们立下盟誓,永世同好。并且诏告于明堂,铭铁券,藏于史馆。这是一件千古难有的盛事。但这是皇上的家事,因而没有在皇宫设宴庆祝,改在鹤监使君府上了。小郎君,这时候,千万不能扫了皇上的兴啊。”
    明堂,就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
    王画弄明白了,这是老武感到自己年数已高。大概一生杀了许多人,晚年向善了,不欲子孙再象她那样。因此怕她死后,武李再次惨杀,所以让他们这些人立下誓言。千乘郡王就是武攸暨,武则天伯父武士让的孙子,也就是太平公主的丈夫,事实上这次盟誓很大程度影响了政局以后的走向,只是结果肯定与武则天希望的大相径庭。
    王画问道:“可是小子不明白了,这么重要的场合,怎么让小子前去?”
    贺掌柜差点将他嘴巴堵上,冲他不停地挤眉弄眼,心里想:我的小祖宗,你就行行好吧,不要再不识抬举了。   
第六十五章 瞩目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这个公公怎么知道武则天要邀请他赴宴。但他常年生活在深宫,而皇宫里也是世界上斗争最复杂的地方。很机智地答道:“难道陛下喊你赴宴,还需要什么理由?”
    答得很无理,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能成立。
    王画只好说道:“那么小子多谢陛下盛情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王画敢不答应。
    看到他点头,贺掌柜这才长抚了一下胸口,谢天谢地,老菩萨终于睁开眼睛了。但一答应,这小子以后就是一条青云之路了,还得要服侍好。可他不知道,王画就怕这条青云之路突然降临在他头上。
    连这个公公都松了一口气。这个小家伙,别看岁数小,脾气可太倔了,临淄王世子让他哄出来了,安乐公主让他哄出来了,连张五郎的邀请都谢绝了。还真能做,连皇上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