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玩唐 >

第395部分

玩唐-第395部分

小说: 玩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受益的,破产的作坊店铺达到上千家,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不过比起钦州安顿的几十万难民,还有粮食平稳,这个过错也不算是过错了。而且如果不是王画出手,后果不堪设想。
    这一战,也成为一个传奇。所有商人心中的偶像。
    十八家,加上郝鹏飞与张质等人的资产,是多少?而王画率领三家原始的撬动资金只有一百五十万绢钱。
    敬掸啊敬仰!
    反正只要王画活着一天,估计多半没有一个人敢打粮食主意。而去年那批不肯出售粮食,等待粮食涨到八十文钱的地主,更是捶胸顿足,后悔莫及。
    但另两件事,再度轰动起来。
    第一就是王画在钦州修一个塔,名字叫公主塔,一共十三层。不知道有多高,据说比山还要高。
    第二就是王画家船舶在运河口卸下粮食后,留下了五艘巨无霸,然后将它刷成了金色,包括桅杆与帆布都刷成了金色。取了名字,安乐公主号、安乐青龙号、安乐白虎号、安乐朱雀号、安乐玄武号。然后进了运河。重载是不要想了,现在空载自然不碍事。现在也没有那个有技术在大运河与黄河上修铁桥。后来李隆基都做过,黄河上一座铁桥几乎让国家无铁可用。一直顺着运河徐徐北上。然后到黄河,直上谓水。
    这一下好玩了,虽然谓水作为黄河第一大支流。从黄河的会口处到长安这一段河面还是很宽的。但根本不能与长江黄河相比。这五艘金光灿灿的巨无霸缓缓西向,所到之处,两岸皆站满了百姓指指点点。
    到了长安后,几乎万人空巷小一起跑到渭水河堤上看热闹。
    李显也看,带着一大群皇子皇孙,站在渭堤上观看。听说王画家造了很大的船舶,究竟有多大,不知道。现在看到了,虽然渭水宽阔,可这几艘船依次排开。几乎将河面占了四分之一。本来想靠码头的。但因为自身身重,没有办法泊上。只好在河中心抛了锚。
    李显将李裹儿喊来问:”王画为什么让这五艘海船到京兆来?。
    “父皇,是接儿臣到钦州的
    难怪将船身刷得金光灿灿,难怪取了一个名字叫公主塔。
    但李显想都没有想就答道:“不行!”
    凹:有一句话一直隐忍不说,虽然第四卷与第五卷没有写好。亏疚大家的支持。但大家说主角四面树敌。这是误会了,韦氏李旦父子也没有将主角视为主要对手。否则现在主角只好到大洋洲了,他们背后有什么矛盾,会写,只是略写,否则大家认为我用史料骗字数,他们的矛盾也是主要的矛盾。接下来这本书线索开始明朗了,特别是卷末时,大家不要说虐主,因为是新的开始。而且没有这几年过渡与力量的积累,难道主角一人双锤打遍天下,这不是玄幻。,   
第六十七章 两头猪
    “不行就是不行。”本来李显想用水土不服的理由,但现在这咋问题已经解决,可还是不愿意。岭南那是什么地方,官员流放的地方。有几咋,皇子皇孙去过。有,都是被当作了谋反的宗室流放过去的。
    父女俩的争执,也引起了大臣的注意。
    袁守一乘机进谏:“启禀陛下。臣弹劾王画不顾臣子身份,勾引公主不远万里,前往岭南。纵使船只浩大。但汪洋万里,波涛无情。这是让殿下以身犯险。臣弹劾二,为了使公主欢悦,不顾国家与百姓,花费巨资,兴修高塔,又建造这样的五艘大船,镶银挂银,穷奢极欲。臣弹劾三,岭南自古就是流放罪民场所,今公主殿下没有触犯律法,前往岭南,朝廷礼度该当如何置之?”
    明知道李裹儿不高兴。但李显会高兴。不然李裹儿现在铁了心要去岭南。李显劝不动,怎么着也需要人来帮腔。这个赌博还是很划算的。
    李显还没有开口。韦氏已经开了口:“袁卿言之有理。”
    其实王画并不想李囊儿前来钦州。自己无所谓,但为了朝廷礼仪,必然会给钦州带来许多麻烦。
    可从过年时,李裹儿就在唠叨,与李红说,又给自己写信。这回粮食的事没有了,钱的问题也解决了。想阻拦也没有阻拦的理由。因此只好调了五艘海船,装修了一下,前来长安接李裹儿。不然又有大臣会说话了,说王画怠慢了公主殿下,一个堂堂的公主殿下出行到岭南那个偏远的地方,手里还赚了许多钱,竟然这样简陋地对待公主。
    那个塔无所谓,本来就是为了打响水泥名声的,取了一个公主塔,李裹儿来了后,拉着她上去看看风景,或者再让李囊儿写上一首诗的什么。以后还成为钦州一处有名的风景。况且还有一个极重要的用途。
    李裹儿一听急了,她将怀中的儿子抱了起来说道:“昭朗一周多,还没有见过他父亲。”
    大臣急得差点儿,用官袖去塞耳朵。
    李显也噎得无语,都知道是王画的孩子,但你也不能当着这么多百姓官员面前公开说出来。
    李裹儿说完了,来到袁守一面前说道:“你这个奸臣,专门拍父皇与母后的马屁。可为什么要陷害王画?什么勾引,是孤要亲自去的。与王二郎无关。
    倒是他写信多次阻止。还有花了多少钱?有一个铜矿多吗?”
    怎么花也花不掉一个铜矿的钱,而且第四个铜矿也传来消息,三省六部所有官员都在商议怎么开采。当然也不是一下子都开采出来的,但唐朝缺铜啊,严重缺铜。这一个个铜矿发现,意义重大。
    说起来,就凭这一个功劳,王画封一个公爵都不成问题。特别是户部官员。对王画十分感谢,王画这几大铜矿无疑解决了他们头等难题。
    张说在一旁说道:“公主殿下。应不应当去岭南,臣不知。但臣知道无论是塔还是船,都是王刺史自己拿的钱。”
    他也被流放到岭南过,过的那个日子才叫苦啊。因此,对王画的本事十分地敬仰。可惜他与王画交往不深,否则能与大宋老魏一样。能成为王画的忠实好友。
    后来李显登基后想到张说的好处,之所以流放岭南,主要因为魏元忠。但也与自己有关连。立即召他回来为兵部员外郎,可是张说母亲死了。张说守丧。但丧期未满,武三思被李重俊杀死。朝中动荡,于是再召他回京担任工部侍郎。
    无论是修塔。还是造船。如果王画动用钦州的公款,工部一定会知道的。既然没有上报工部,那么应当是王画自己掏腰包出来的。所以张说点出此事。
    他也反对李裹儿跑到钦州,这不是忧民吗?但更反对袁守一攻击王画,不然他还不说。
    李裹儿也反应过来了,王画自己挣的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立即来到袁守一身前说道:“是不是以后王二郎家里面用多少钱,要你来管一下?我看你比我父皇权利还要大嘛!”
    “裹儿,休得胡闹。”
    “母后。不是儿臣胡闹。而且母后,你想一想?为什么王二郎要去岭南。还不是人口多了,田地少了,去做一个试点。为百姓迁往宽乡做一个典范。可现在依然将岭南当作不好的地方,当作罪民流放之地。岭南几百万百姓如何想?天下百姓听说了,会不会去岭南开垦田地?那么王二郎前去岭南,花了那么大心血还有何意义?”
    “好!”大宋喝了一声彩。
    李显与韦氏没有理宋骡小就是不肯。
    李显说道:“裹儿,这个船看上去很美。可你知道船上是什么样的生活吗?”
    李显这样一说,那就好办了,李裹儿从怀里掏出一面小旗子冲着几艘船挥舞了一下。五艘海船上面的人立即放下许多救生艇。水手将这些小船顺着中间的安乐公主号,往岸边排来,然后用缆绳系紧。安乐公主号上又有下人从船只上放下许多红色的地毯。顺着小船一路铺到岸边。
    动作很利索。让李显看傻了眼,这是要做什么?李裹儿伸出手说:“父皇,请上儿臣的船观光一下。”
    怎么变成她的船?哦,是王画送给李裹儿的,不然也不取安乐公主号、青龙号的什么。
    既然是裹儿的产业,李显夫妇带着大臣顺着红地毯,攀上了公主号。都好奇,站在岸边看着很大,可里面是什么样子呢?
    上了甲板,原来的货艘大多改成了客舱,在甲板上还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小洋楼。上面都铺着地毯,无论甲板上还是壁舱也打着蜡,光洁得象一面镜子一样。另外还有书房、餐厅、餐厅里还摆着许多美酒,川二泳池,咋小小花园,一个小型的表演歌舞场※
    李裹儿又将他们带到底艘,下面空间也很大,除了一些杂货舱外,还有下人睡觉的场所,甚至还看到楼梯有阳光的地方种着蔬菜。其他地方养着活鱼与一些家畜。敢情是一个水上移动豪华农庄。
    奢侈啊奢侈。连韦氏心里都妒忌起来。不是皇宫里生活没有船上的生活好,而是想一想,一边享受着美好的生活,一边船只漂泊着河面或者海面上。看着两边的风景。就是自己也没有享受过这样的生活待遇。
    其他人看了只是摇头。
    也只有王画有钱这样玩,其他人还真玩不起。
    李显还在迟疑,李裹儿又说了:“父皇。儿臣愿捐一百万循钱给朝廷扶济贫困百姓。”
    李显更噎得没有话说。敢情现在都好,自己老婆与女儿都比自己有钱。
    还真有钱,这一次所获,王画是按照三分的。李裹儿是三,因为她出的力最大,虽然本钱小了一点。可不借她的势,就不会将十八家的店铺这么轻易的兑过来。主要王画怕她大手大脚,向李显要钱,在史书上留下一咋。不好的名声。如果全部收益,能让她分三百万绢多一点。有了这个钱。估计她十年八年也不会向李显要钱了。而等不了十年八年。朝中的局势已经有了变化。
    王画本钱出得最大,加上后面的粮食,都是其他两家的双倍。但不是一转手,就能获得利润的。要靠两家派人经营,才能将这些便宜买来的货物卖出去,将产业经营好。
    然后再转手卖给他人。这有可能需要半年时间。也肯定要卖一批的。否则太原王家与李雪君的父亲同样也吃不下去。
    可现在不行。两家先后按没有出事之前的价格吞下一批。不过吞得不多,主要他们也没有现钱在手。因此第一批的一百五十万就交给了李裹儿。
    李显这回可没辄了,但他回皇宫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裹儿,这一次你们到底赚了多少钱?”
    “不知道,好象他们给了我一百五十万婚钱,说后面还有一批。不过钱不敢收上来。要让大量铜钱在市面上流,好拯救国家。”
    李显无语,是救了国家?还是肥了自己?
    得,反正连妻子都同意裹儿与王画成亲了。便宜不图外,以后裹儿有一个好日子过,自己也放心下来。况且看样子,王画还真痛裹儿,不然不会将船弄成那个样子。
    居然真允准李裹儿出行。但不能用她与王画团聚的名义,王画能胡闹能折腾,自己不能,下诏让她代替自己出巡岭南,察看民生。
    不过公主出巡,可没有那么简单。仪仗侍卫供给等等,得准备好几天。结果一干宗室子弟一起求着李裹儿带他们上船参观,参观到后来。也有其他宗室弟子央请李裹儿带他们一道。人多热闹,李裹儿也没有想到其他,小手儿一挥,全部同意下来。
    李显一听有些急。但让他感到奇怪,除了袁守一外,为什么就没有一个大臣进谏呢?
    不是没有,都反对,可清流大臣看到一百万巨款可以拯救无数百姓的份上,忍着了。况且没有上去罢了,上去后看到那么大。估计什么风浪也打不沉。这是错误的想法,不过这种新式帆船下水,抗风浪性更强,出事率会更低,只要沿着海岸线走。除非触礁,否则事故率微乎其微。宗楚客等人,有些害怕,老周是怎么死的?血迹好象没有怎么干呢。况且空惑李裹儿动怒,得不偿失。因此就象没有听到此事发生一样。
    到了五月,钦州的发展停了下来。
    主要是受大环境的影响,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一旦经济好转,还有周围州县人口增加,收入增加,将会再次拉动钦州的发展。李裹儿没有来,但来了好几批人。
    第一批人是老宗与老纪。
    让士兵在马上颠得七荤八素,颠到了钦州。
    虽然被颠得不成*人形了,但两个人不是为这个生气,而是为即将到来王画的发难犯愁。
    实际上两个人都是美男子,相貌堂堂。现在只是没有了精气神。站在钦州的大街上,老纪看着老宗问:“怎么办?”
    武三思一死,他反而不如宗晋卿了,毕竟他的哥哥宗楚客还在朝堂上深受韦氏信赖,还有一大哥宗秦客也在朝中做官。后来李白一生四次婚姆,其中有就是宗楚客的孙女,但那是很远以后的事了。
    而且宗晋卿也很有才思,在吐蕃使者来唐击鞠后,李隆基与武延秀武崇等人打平吐蕃人,李显扬眉吐气,于是让大臣联诗,就联了这一首:
    大明御宇临万方,李显
    顾惭内政朗陶唐。一韦氏这一句有些古怪,十有八九是上官小婉在后面写的
    鸾鸣凤舞向平阳,长宁公主
    秦接鲁馆沐恩光。一李裹儿
    无心为子辄求郎,太平公主
    雄才七步谢陈王。一李重茂
    当熊让苹愧前芳,上官小婉
    再司栓笔恩可忘。一崔贤
    文江学海思济航。郑悟
    万邦考猜臣所详。一武平一
    著作不休出中肠,阎朝隐
    权豪屏迹肃严霜。一寞从一
    铸鼎开岳造明堂,宗晋卿
    玉酿由来献寿筋。一明悉猎
    满朝大臣宗室有多少。连大手笔的张说都没有入法眼。可想而知。十四句中李显的最大气,太平公主最有深味。上官小婉的最优雅,郑目与宗晋卿紧随其后,其他的包括李裹儿在内,都有点平庸。
    宗晋卿想了想说:“纪兄。我们现在寄人篱下,不得不服软啊。好象那个王川一二讪不吃硬,井熬讨年离开钦州后我们气了。”
    纪处讷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心里只是怨恨周利用,你好好打人家下人干嘛?好了,将自己一条命搭上,还连累我们受罪。
    垂头耷脑地来到州衙,衙役说王画出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