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玩唐 >

第411部分

玩唐-第411部分

小说: 玩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局势又十分诡奇,就是王画自己也不能把握。
    一家人全部呆在长安,说不定大变来临前,会给他造成严重的掣肘,也没有撤离家人的时间与空间。
    就是呆在洛阳,他都不太赞成,最好呆在青山沟,只是那样未免太做作了,难免会让人怀疑。
    王画郁闷的是,其中的道理还不好说。
    与父母打过招呼,四凤来到他身边低声问道:“我母亲,她还好吗?”“她还好,如果你想见到她。
    还要过两三年”王画答道。
    对于这个黛儿,王画有些头痛,如果不是考虑四凤的想法,王画都想就朝廷下旨让他处理张质王申两家时,将黛儿处死得了。
    最后还是将她送到了大洋洲。
    但现在不能公布出来,这要等到两三年后。
    王画说完后,又看到王涵身后站着两个美再无比的婢女。
    他用疑问的神情看着王涵。
    王涵低下头说:“二郎,她们是我家里人送过来的。
    一个叫竹儿。
    一个叫冬儿。”
    说着一边指着两个少女做着介绍,叫竹儿的穿着一身水绿布裙,外面罩着一件腥红的甲袄,瓜子脸儿,长得十分清新动人。
    叫冬儿的却是一身白衣,肤色也很白洁光滑小团脸儿,特别在雪皮脸蛋上生着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
    两个女子的长相,都不亚于李红她们。
    看到王画观看她们,眼中有些期盼,也有些紧张。
    王涵也用紧张的眼神盯着王画。
    这是太原王家某些人产生的想法。
    前年他们对王涵跟在自己身边还有些人不乐意。
    但现在这想法截然相反。
    先不谈以前合作带来的利润,以后每年还有大笔的进账,那个比大食人生产的还要更透明的药玉,也从冬天后进入中原销售。
    这个进账同样是惊人的。
    不过王画也看过这些玻璃制品,依然让他感到很不满意,质量与以前市场上销售的那些普通玻璃杯差不多,甚至还不如,特别是色泽上,有局部地方,依然有些浑浊。
    这就是技术问题了。
    现在在家世上已经无法对王画构成压迫,在钱财上更是自愧不如。
    某些核心人员并且知道王画大部分的实力。
    相比之下,太原王家已经处在弱势地位了。
    但在王家,王涵又没有李裹儿那个公主身份,又不象李红与沐孜或者李雪君,给王画带来很大的助力。
    所以挑选了两个漂亮的少女,以免以后王涵在自己家中孤立。
    王画眼睛从竹儿与冬儿身上飞过,又看着她们身后那六个平分秋色不愿意离开的美丽少女。
    他就有些弄不懂,自己这一去都近两年时间,为什么她们还要留下来?但他看到她们眼中与这个竹儿、冬儿一样,闪着复杂的眼光,但有一样相同的,那就是崇拜。
    王画却是为这个问题很头痛,不是因为艳福他不敢享有,而是自己现在的名声与财富,非常招若眼红忌惮。
    但求平安地渡过这两年吧,他在王涵头上抚摸了一下,这个动作有点暧昧,让王涵害羞的再次低下头来。
    王画说:“既然这样,你将她们安顿好,不要委屈她们。”
    “嗯”王涵喜悦地应道。
    她就怕王画不同意。
    却不知王画心中正在想,好象现在自己性格变了,开始对后宫不太反感了?如果这八名少女不处理好,难道自己真当超级种马?与家中亲人说了一番话,王画将沐技李与李红喊进房中,做了一些布置。
    首先他这一回在朝堂上估计要呆很长时间,他可不想每一次早朝时,那样“坐”在地上,还不如跪在地上舒服。
    因此设计了一些家俱,比如沙发、太师椅之类现在还没有出现的家俱。
    第一个就是为早朝设计的,让李显坐在盘着九条金龙的高大师椅上,前面放着一个盘龙红木桌子,也与现在的桌子式样不同。
    象后来的办公桌,还有几个抽屉,好放一些奏折,桌面因为宽敞,还可以放上一个茶杯。
    首先得将李显安排好,必须得高高在上,才好做接下来的安排。
    下面早朝大殿上是两排矮靠椅,这是让大臣真正坐下来的。
    不过非常简陋。
    而且为了映托李显高贵的皇帝身份,也十分矮可最少比现在这种坐在自己双腿上强。
    还有为韦氏献上的带弹妥的沙发,席梦思。
    不然怎么办呢,只有让皇家先享受好,大臣们才能改变一些待遇。
    但不能直接上交给李显,因为这些制度是几千年慢慢演变下来的,猛然改制,虽然花不了多少钱,估计清流大臣会强烈反对。
    而浊流大臣也会乘机弹劾。
    有可能此事不了了之。
    这时候王画手中的力量就显露出来了。
    他自己还留下七八十家作坊店铺,不过这些店铺都没有直接寄在王画名下,用了他人的名义买下来的。
    这是留作备用,预防万一。
    而且王画真要直接经商也不大好,墨海轩不同,那是文房四宝,还挂着为了制作九鼎,培养工人技艺的借口。
    瓷窑直接是产出,也不能完全算是经商。
    粮食更是为了国家平稳粮价,特例特办。
    性质不同。
    这一手做得很隐秘,就是这些店铺的掌柜都不知道这些产业是属于王画的。
    因此,王画让在长安的一个作坊制做这些家俱,然后利用一些手段,让这个作坊的老板产生将图纸交给宗楚客手中求媚的想法。
    让宗楚客献上这些家俱,一是能讨李显欢心,第二他自己恐怕也不想每隔几天就来个早朝,“坐”在地上。
    以他现在红极一时,将这个阻力减少。
    李红听完咯咯笑了起来。
    虽然早朝时那种坐的姿态很难受,可有资格坐在哪里,能有多少人?整个大唐又有多少人?不过现在王画是没有野心,否则大洋洲再发展几年,他自己就是不造反,也可以做一个逍遥的海外大国国王,而且有可能还会比唐朝都富裕。
    她立即拿着王画准备好的图纸去安排了。
    然后就是沐孜李。
    因为韦氏想帮助自己家族,毒王画已经产生一些裂痕,尽管这好象与政治牵连不大,可裂痕已经确确实实存在。
    但对李旦父子王画更没有抱好感这就造成了王画尴尬的局面,以后不能帮助韦氏,也不值得帮助,就是帮助了,王画都怀疑自己都能成为一个陪葬品。
    也不能帮助李隆基。
    可帮助谁?在皇宫中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两年多后,李显一死,政局立即产喜变化。
    对李显的死因,大多数人持着韦氏与李裹儿贪权,韦氏给毒药,李裹儿喂胡饼。
    还有一种说法,是李显死于遗传性疾病,死因与李世民差不多,是一种心脏病突发死亡的。
    因为韦氏当时呼风唤雨,没有这个必要将李显毒死,还有她与李裹儿死后,也是以礼安葬的。
    《旧唐书》中的李裹儿传中也没有提及此事。
    因此这个说法是李隆基提出来的,为自己正名。
    王画对两种说法都有点相信,后一种说法也有成立的道理,政治是最黑暗的事物,李隆基为了掩盖自己兵变的真相,是能做出来。
    前一种说法也能成立,因为当时韦氏得到大多数大臣的支持,李重福岁数又很容易控制。
    如果不是李隆基政变,她完全可以在掌权几年后,学着武则天,将李重福罢黜,然后称帝。
    那一种说法是真相,王画不管了。
    但两东之后,李显肯定要死的。
    这就是王画的机会。
    他先让沐孜李将道教尽力发展到皇宫,吸引一些太监加入,这样就能获得第一手的消息。
    然后等到明年与李裹儿大婚,扩建驸马府,或者公主府,这用的是自己的钱,也没有那一个大臣会在上面计较。
    但府邸扩大了,可以招纳更多的亲信进来。
    一旦李显死亡,可以立即带着亲信,杀入皇宫,对李显死因质疑,迅速控制京城,强行扶持李重福上位,架空韦氏的权利地位。
    而且现在王画有这个财力与手下。
    唯一就是还要漫长的等待。
    这个也不急,王画同样需要时间。
    但对沐孜李,王画没有完全说出来,会让沐孜李感到妖异的。
    沐放李的任务就是先将教派的力量发展到皇宫中。
    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王画隐约感到莫贺干手中力量的重要性。
    可莫贺干力量还薄弱了一点,地域狭物资不足。
    正好吐蕃牲畜瘟瘦,如果李显是明君的话,王画这时候都会进谏不要联姻,乘机进攻吐蕃,有可能一劳永逸,将吐蕃这个大患消灭,最少能严重削弱。
    不过这是不可能的,李显也不会让他重新掌握兵权。
    现在吐蕃也开始从唐朝进口粮食,毕竟粮食与肉类都是充饥的,但粮食行格便宜多了。
    这就是一个机会,安排一个贴心的手下,掌控几个店铺,投入宗楚客与韦巨源门下,然后挂着他们名义,与吐蕃人大肆交易。
    有他们俩人的名义,任何官员都不敢盘查的。
    到吐蕃边境时,将物资偷偷运往部南一带。
    虽然这样等于白送了许多钱给这两个人,可却能将更多的物资送到都南。
    特别是粮食,现在对粮食盘查还很紧的,但自己粮食源源不断地运来,杂粮一出,再加上今年控制棉花种植,粮价有可能进一步下跌,粮食管理也就松懈了。
    这为名是将粮食输送到吐蕃。
    实际上是将粮食输送到都南提供了条件。
    沐孜李不太明白王画用意,可知道王画增加血字营的力量,听了后很开心。
    这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女子,王画看着她兴高采烈离开的背影,无奈地摇头。
    不过她也是为了自己好,不想看到自己受委屈。
    特别是自己数次大功于唐朝,但就是到现在,李显还对自己忌讳。
    功高才能震主。
    王画不想辨,如果辨,她肯定会说,不震主,不想冤死,最好造反,自己当皇帝。
    转眼除夕就来临了,与去年除夕不同。
    因为那个空中飞人,导致整个洛阳鸦雀无声。
    今年长安总体还是很详和的。
    特别无数的烟花,将夜幕下的长安染成了一个梦幻世界。
    站在自家的楼上,观看着长安的景色。
    王涵拉着王画的手说二“二郎。
    这些烟花好美丽。”
    说到这里,她有些骄傲,这是王画带来的。
    其实早在几月前就有烟花出现在洛阳长安了,不过没有今天晚上密集。
    而钦江那次烟花盛会她也没有看到。
    虽然大夫说她病情一步步好转,大约是心病还需心来医吧,心脉开始恢复正常。
    对这脉搏玩意儿王画真不懂,也没有办法用科学道理说出来。
    搭脉搭出心跳还是能理解的,其他的任脉、督脉、手少阴心脉、三焦脉小肠脉,王画真还不懂。
    更不要说用手往胳膊上一搭小就搭出各个脉象的变化。
    但王画考虑到水土气温巨大的差异,还是没有同意让王涵来钦州。
    好在王涵自己也不大好意思,跟王画从滑州到汴州再到洛阳,还在中原转,转到岭南做得太公开了。
    尽管这是五十步笑百步。
    可王画心中想法是事情水落石出小姑娘自己反而不好意思了。
    因此,没有拒绝,一直留在洛阳,直到传出王画要回来的消息,才随王画一家来到长安。
    是很美丽,王画还调笑了一句:“再美丽,它也口”们美丽。”
    但说完了,他眉头皱了起来,这一夜长安放了多少烟花,恐怕难以统计,就是李显为了热闹,都采购了几千编钱烟花,放在长安皇城的城楼上燃放。
    大多数人看到的是热闹,喜庆与美丽,可少数人看到的却是巨大的财富。
    放得越多,惦念的人越多。
    想要平安渡过这两年多时间,恐怕很难啊。
    最好再来个钦州之行,只是自己这一回恐怕找不到恰当的借口了。
    热热闹闹的新年过完,王画到乾陵去了。
    但果如王画猜想,宗楚客得到了图纸。
    立即派工匠加班加点将家俱做了出来,技术不难,花费也不是很高。
    难的就是改制,有的大臣立即反对。
    如果换作别的皇帝,还真不会同意。
    可李显是一个老好人,看到自己高大的龙椅龙桌,特别是自己屁股下面的椅子,做工华丽不说,很舒服。
    黄色的绸布里面塞住许多棉花,坐上去软软的。
    在这个天气更是很温暖。
    委在上面,李显都不想起来了。
    原来自己也是做着那个矮小的胡椅,大臣只好坐在腿上了。
    现在自己坐得更高了,也可以给大臣升升级,况且有许多老臣,这种坐姿是不那么舒服。
    竟同意下来。
    宗楚客这才定了一口气。
    这次得了图纸,逼问之下,也知道是王画订做的。
    不过王画去了乾陵,又是点名为武则天守孝的,这一去有无数繁琐的礼节程序,最少耽搁半个月时间。
    不然还真怕王画这个愣头青,所以得在王画回来之前,将事情搞惦。
    搞惦了就不怕了,王画真不服气,随便一句,这是工匠将图纸给我的,我也不知道是你的想法,王画同样无可奈何。
    甚至还可以反问一句,为什么有了这个好东西,不立即献给皇上?果然王画回来后,第一天上早朝,碰到他,愤怒地看了他一眼,宗楚客心虚地扭过头。
    王画也没有作声。
    不但没有找他麻烦,上早朝他也没有进奏。
    什么叫避韬养晦,王画就打算这两年内避韬养晦。
    可是他安息下来,别人反而不这样想了。
    到了二月,宫中的人说韦氏藏衣服的竹箱上有五色祥云升起李显便派人画下来给文武百官看。
    宰相韦巨源大拍马屁,请求将这件事向全国宣布。
    李显竟然同意了,还下召赦免全国囚徒。
    这个假造祥符的事就不谈了,动不动赦免全国囚徒更是不对的,诸葛亮特地向后主说过此事,轻易不要赦,这样使罪犯容易轻视律法。
    可现在朝堂一片详和,居然没有一个大臣弹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