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玩唐 >

第554部分

玩唐-第554部分

小说: 玩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将血营拼倒了,他也考虑自己的后果。
    因此集合了一下,让四万士兵重新回去,还有先期得到的战利品以及这一段俘获的青壮年,一道押回去分配。
    这也是无奈,毕间竟这么多士兵囤积在这里,后勤吃不消。
    可就是这样,还有三万人马,这三万人马是从七万士兵中间挑选出来的,战斗力不可小视。
    这一边封常清也彻底完成了他的调动。
    薛讷到了单于都护府停了下来。同样很正常,现在朝廷是战是和,还没有决定下来。他不可能为拍韦氏的马屁,与血营重新打响第一枪。
    于是封常清立即调动一万五千人前往东受降城以及胜州,一道前去的,还有许多船只,并且在东受降城与胜州之间重新搭建设了一道桥梁。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但是不是这样的?
    不是,打着的旗号是正规血营士兵,实际上一万五千人当中,只有五千正规血营士兵,其他一万人却是民兵。
    而在本该有各种优势地形防御的丰州与中受降城,兵力两万人,但正规士兵却达到了一万五千人。
    当然,这也给了小封同志很大的压力。
    第一次指挥是挂在张守珪名下的,第二次是与乌可利合作的,这一次却真正是他独立指挥,而且兵力达到两万正规士兵,与一万五千战俘,也就是预备队,还不包括从大非川悄悄撤下来的骆驼军。
    并且为了相互配合,连孔黑子、公孙云这样的三朝元老,最骁勇的勇将哥舒翰,都得要听他的命令。
    不过这一次安排,确实起到奇兵作用。
    前期封常清做得很好,不但完美地将兵力布置好,也让默啜以为西受降城与胜州真是一万五千名正规的血营战士。
    还有突厥的斥候。
    不能不放,也不能全放,因此有意地划分出一片片区域,有些地方造成“疏忽”,让突厥斥候带了消息回去。有些地方却把守得严严实实,以至他的布置,默啜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
    其实说到底,默啜让薛讷这三万军队迷惑了。
    于是这场战役在才刚刚来到的六月中旬拉开了帷幕。
    ~~~~~~~~~~~~~~~~~~~~~~~~~~~~~~~~~~~~~~~~~~~~~~
    浑特墨抬起头,看到远处山峦间升起了一道烽烟。
    他喝了一声:“给我快一点。”
    不用说,血营斥候看到他们到来。
    说完了一边带着勒马快奔,一边骂咧咧的,正因为这个封常清,将自己从一个万夫长变成了一个千夫长(有人说突厥没有这两个军职,以设为统帅的。这是错误的,突厥汗国的奠基人叫土门,此名为突厥语Tuman的音译,即万夫长,是十进制的最高一级。回纥毗伽可汗碑北面也有千夫长字样。因此为了战斗时好指挥下属,突厥人必然有千夫长的存在。此外,十进法的军队编制自古行于北族之间,蒙古、金人如此,匈奴、柔然也是这样。从突厥汗国常袭用前代名号看来,继承这种制度是完全可能的。)
    在恼恨中,浑特墨带领着手下一千士兵,几乎象飞一样,在山道上奔跑。
    然而让他十分失望,来到这个关卡前,一个反抗的人没有。关卡很牢固,两边垒着许多石头,整齐地夯在一起。在石头中间还插着一排木栅栏,当成了简易的城墙。栅栏中间还有一个个四方洞孔,这是当作箭垛使用的。
    只是因为时间短,这个关卡关没有做好,还有大量缺口。可能因为多是工匠,士兵很少,看到浑特墨率领着军队到来,一起撒腿就逃了。关卡里到处丢下大量工具,还有粮食,以及少量武器,以及帐蓬等物资,丢了一地都是。大约想带走,可来不及带走,造成的结果。
    浑特墨站在关卡的最高点,也是这个山岭的山头处,用望远镜看着远处,依然能看到一些人骑在马上,有工匠模样,也有民夫打扮,还有士兵,骑着马匆匆忙忙向南逃跑。
    除了这个相关修关卡的人外,更远处还有一些部落,看到了烽烟,也一个个将牛羊赶起来,帐蓬收起来,放在大车上,急忙向南逃奔。
    “**,小兔崽子们,逃得挺快的,”浑特墨回头看了一下手下说道:“追。”
    一千士兵再次翻身上马,追了下去。
    今天从中午开始,类似的事情在阴山各个地方发生。一共九个关卡,每一个关卡都遭到了突厥人的袭击。因为瞭望及时,倒也没有人员伤亡。
    但是突厥人这一次前来,不是对付血营士兵的,他们将目标集中在百姓身上。
    这些老百姓生活刚刚安定下来,虽然对突厥人的入侵,记忆犹新,可是看到被血营打跑了,贪图北河套丰美的牧场,还有许多百姓返回家园,或者从别处迁移过来。
    除了北河套,阴山山脉中间还有一些小湖泊,哪里的牧草长势更好,不过很少有百姓敢到哪里放牧。原来哪里的原住民,现在到了嗢仑河,还是到了独乐河、娑岭水、小海,还是到了乌德鞬山,也许连默啜本人都不清楚。
    浑特墨继续带头骑马飞奔。
    他这样肆无忌惮有他的理由,这一段正好属于中西受降城的中间,就是血营想来营救,也赶不上。况且九路人马齐发。还有现在丰州与中受降城以民兵为主,守守城,当作棋子兑换可以,放在野外,能成么?这是对付突厥人,如果是对付薛讷,有可能薛讷还没有进攻,这些唐朝战俘十有**会临阵倒戈。
    大军继续南下,到了开阔地带,马的速度更快。
    渐渐地离一个南逃的部族近了,大约看是逃不了,有几个青年参骑马继续向南逃去,大约是逃走通风报信。其他的族民立即拿出来一些竹竿插在地上,围了一个小圈子,做成了一个简单竹栅栏。还有一些族民将牛马羊集中起来,与车子在竹栅栏里面围成了一个内圈,这是想负隅顽抗。
    前一段时间为了防止突厥人入侵,血营曾经带领着这些部族进行过一些演练。比如紧急撤离,或者做临时的阵地反抗,等待救兵的到来,等等。
    这并没有瞒过突厥人的耳目。
    不过浑特墨大笑起来。
    这不是小孩子在玩家家,能挡住自己一千铁骑的践踏么?
    笑完后再次说道:“冲。”
    一千军队冲了过去,快要到竹栅栏时,还有牧民往外射箭,不过只有很可怜的几十支,除了让一个士兵受伤外,几乎没有影响,就冲到了竹栅栏面前。一千匹急冲而来的战马,一下子就将竹栅栏撞飞了。
    但是人呢?
    里面是一个一些车辆与牲畜组成的内圈子,人不见了。难道躲藏在车子里面?浑特墨下了一声命令:“搜。”
    一个个下了战马,开始靠近这些车子。
    可就在这时候,外面近两百步的地方,草皮一个个掀了起来,然后是泥巴,再接着就是木板,最后是一个个全副武装的战士,从地底下飞快地钻出。
    随着地面露出了宽达十步的大坑。坑不是很深,半人来深,但这个宽度,足足让十匹马中的九匹跳不过去。除非象王画跨下的那种青海璁,还必须有一段起跑距离。
    这些士兵站在壕沟的外面,将背上的长弓拨了出来。
    看着周围大约五六百士兵,浑特默叫了一声:“不好。”
    人不多,只有五六百人,如果在马上一个冲锋就能将这五六百步兵全部冲垮,可现在失去战马的作用,连个防护的武器都没有,面对犀利的长弓,自己这一千人占在绝对的下风。
    话音没有落下,一支支弓箭落下来。
    浑特墨这时候急出一头汗,因为这个壕沟,骑马是冲不出去,想逃都没有办法逃跑,于是下令道:“躲藏在那些大车后面。”
    没有办法,只好利用这些车子做掩护,不过这一回换作他们等待援兵到来。毕竟后面还有一万多大军侧应,在阴山西侧的沙漠里面,还有一万大军埋伏。这些血营士兵没有战马,看能不能利用速度的优势赶过来营救。他心中还想着好事,这一回完了,马上自己就降成了百夫长。
    但他脑子很灵活,想了一下又说道:“搜地面,看有没有通道。”
    血营整是一群老鼠,将打洞本领发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刚才这里还明明有人的,为什么现在没有人?不用说一起钻进地下去了。甚至这个部族落到后面,都是故意的,将他们吸到到这里。
    猜测得很准,在这一带的地面,象这个埋伏一共有三处,防止偏离目标。只要进攻那个关卡,只要追赶百姓,百分之百得进入埋伏圈内。
    现在猜了出来,可来不及了。
    随着弓箭上的箭支一换,变成了火箭,小车子立即燃起大火,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行李,小车里全是易燃的物品。最糟糕还有不少牲畜,一个个向外面逃去,然后跳进那个浅坑发出各种凄惨的叫声。连浑特墨与他手下的战马,都一个个逃到坑中。
    躲过混乱牲畜的践踏,剩下的士兵正好成了活靶子。
    浑特墨看着身边一个个战士倒下去,大叫一声:“投降。”
    投降就好办,放下武器,一个个举起双手抱着头,走了过来。
    血营也架起了跳板,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麻绳,将一个个突厥人捆绑起来。
    领头的王载还不知道他抓住了一条大鱼,他用眼睛看着北方。真正战斗还没有开始呢。
    又下令道:“上马。”
    没有马吗?突厥人自己带马过来了。所以壕沟才有意挖了这么浅,就是防止战马跳下去,将腿折伤的。
    但也不能太浅了,否则战马能跳出来。
    一个个将战马牵了出来,然后骑上去,将浑特墨活活气死了。   
第九十八章 白骆驼
    第九十八章白骆驼
    九个关卡,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象王载那样顺利的。
    这个布置也就是一个长达三百多步的椭圆形的一个圆圈。中间做了地标,下面有一条隧道,通到外面的坑道。插下竹竿做外围防御圈子,里面用车子与牛羊做内圈,并不是用来防御的,第一个是遮挡视线,好使突厥人看不到他们钻进隧道里面,第二个是用来逼迫敌人降下来速度或者下马,竹竿搭成的圈子马匹能撞开,可是这些小车子却不能硬撞,不然非得人滚马翻不可。后者同样重要,虽然这个圈子范围达到了三百多步,然而一千骑军如果散开的话,也是很大一片面积。
    至于原来血营教导牧民的训练,实际上正是为今天做幌子的。根本就没有指望牧民反抗过。最终目标是利用这样的安排,将突厥人吸引到埋伏圈中,然后利用这样的布置,让突厥放慢速度,尽数入围,还不会产生怀疑。
    速度降下来,又赢得了时间,木板上伪装的草皮与泥巴不是很厚,木板这么长有点重,但只是将它顶开,两个士兵协力完成,不算很困难,就是支撑下面木板的两个架子拿开也不是很费时间,但必须短时间内将所有木板掀开,这才是最花费时间的。
    一个圈一共有近三千块木板,每一点三个圈,也就是布下了七八万块木板。这个也不困难,本来因为造船,在灵州西边黄河边上有大量工具,也有许多人手。至于木板的长度,六盘山上有许多百年老树,材料并不缺乏。难就在难在最后一关,短时间将它全部掀开。
    每一个士兵必须在敌人冲回来之前,掀开六块木板。
    所以不是每一个点都十分顺利。
    有的因为时间没有抢过来,只好换作了第二种办法,用大锤迅速将下面木撑打倒。没有了木撑,马重加上人的重量,一大半还是陷入这个坑道里面。但还是陆续地有突厥士兵逃了出去。
    最险的就是最西边,逃出了近半突厥人,不过每一点埋伏了三处人马,随着另两个点的士兵从地下钻出来,近战有专门钩马的钩镰刀,有陌刀,远战有两弓,长弓与短弓。
    本来恢复了勇气,看到这两队人马杀了过来,领首的千夫长拨也拨帖无心恋战了。
    作为一个千夫长,不但靠勇力上位的,他立即想到其他各处地方,一处有…,一千五百人,九处就有一万三千多人。也就是血营主力尽出,但他们现在全部不在战马上。因此,想到这里,他立即带着残余的两百来人钻到了西边的沙漠里面,通知阙特勤。
    阙特勤正在沙漠里面等候消息。
    从他本人观点来说,还是主张与唐朝休好的,不过这种修好得有一个条件,那怕丢一点虚名没有关系,实质上大家要相互平等,毕竟唐朝太大了,与唐朝争斗下去,突厥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影响。不如将精力集中在内部与北方。
    但他反对血营的崛起,血营比唐朝朝廷那些官员主张,更有侵略性,加上王画不买他的面子,亲兄弟被俘,生死不明,让他感到很不爽,因此主动要求担任这一支军队的指挥。
    不过事情发展不是他想像的,也不是默啜想像的。在他们想法中,未必胜州河两岸两城就一定全是正规兵。但正规士兵比例一定超过了一半。为什么?正因为浑特墨所想的那样,一旦薛讷军队西上,如果战俘比例过多,而且还是唐朝的战俘,他们回家的希望遥遥无期。现在朝廷大军前来,正是一个回家的好时机,只要反戈一击,两城皆失,他们立下大功,同时还能回家。血营不敢冒这个危险。
    这样一算,丰州与中受降城,血营正规士兵不足一万两千人。
    因此,九路人马袭击,不会有多大危害。原来计划是有可能逼到万不得己的时候,血营才会出兵营救百姓。但最有可能的,是立即将百姓撤过黄河,或者撤到丰州城。那么黄河北岸就成了突厥人的天下。再徐而逼向安远城,做进一步的安排。就是师老无功,从血营手中抢来了大量百姓与牲畜,面子有了,也可以回去了。好的打算是逼血营将前方兵撤回,打破血营威逼朝廷的计划,使唐朝再度与血营交战。
    如果血营从丰州与中受降城出击,那是最完美的。东边有默啜一万一千军队赶到,西边有阙特勤一万军队赶到,不论那一路从军队数量上都占了绝对的优势。能将这一万多军队歼灭,剩下的那些战俘士兵,能攻就攻,不能攻继续逼向灵州。
    连血营会立即出击,都考虑到了,毕竟血营现在士气高昂,什么事情都能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