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独家专宠:王爷提亲请排队 >

第104部分

独家专宠:王爷提亲请排队-第104部分

小说: 独家专宠:王爷提亲请排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自有分寸。”许久,才听到秦戬的声音。很淡的一句话,小贵子眼角的余光一直都落在那声影这下的Y影里。
  他没有说话,又听秦戬道:“告诉他们做好布防,安南应该很快就会有动静了。”
  秦夙知是刚愎自用的人,既然与息越达成联姻,便自然有信心安抚息越。借防息越之名将兵马调走,只可能有一个原因——为安南让路。
  息越倒戈,安南的实力将受到极大影响。但安南已经准备了这么多年,箭在弦上不能不发。
  拖到现在,大约已经是安南的极限。
  秦夙知现在最怕的不是安南,而是秦戬遗留下来的那些势力,朝中的、军中的。现在朝中他已经清理了部分,趁着安南入侵的机会,正好清理军中那些势力。
  安南是有备而来,但现在南疆的兵力只剩十万,并不足以抵抗安南的大军。那十万人,便是秦夙知下一步准备要扫除的障碍。
  小贵子的思绪因秦戬的话有片刻的怔然,但很快便点头:“是。”
  从地牢出来,小贵子便去了御书房,秦夙知还在批阅奏折。小贵子请了安,他也没抬头,只淡淡问:“他说什么?”
  小贵子跪在殿下,毕恭毕敬地答:“说,通知郡马爷,防着安南。”
  秦夙知若有所思,片刻才问:“那兵符呢?”
  “兵符。。。。。。还是没有提。”小贵子的头埋得越发低了。
  在宫里多年,他早已懂得迎合所有人的喜好,也知道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在秦夙知面前,他是秦夙知的忠仆,在秦戬面前,他又是秦戬的奴才。
  秦夙知知道他为秦戬送信,秦戬也知道他听命于秦夙知,但仍能安然活到现在,大约也算是他的本事。
  对谁,他都有足够的忠心,这是义父教给他的。
  他还记得义父给他上的第一课,做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立场,但在宫里,这样的立场万不可能流露给任何人。
  他是个悟性极高的人,从小到大,这些话他都牢牢记着。
  从御书房出来,小贵子的背上已经沁出了一层冷汗。站在汉白玉的石阶上,又小太监过来行礼。
  他只摆摆手,朝石阶下走去。不经意间抬头,正望见皇城上空的那片天。过了这么多年,许多人进到这个地方,又有许多人离去,只有皇城的这片天,依旧那样蓝。
  他终于走上这个位置,却仍旧过得胆战心惊。
  小贵子收回目光,朝内侍的住处走去。很久没见到义父了,他得去同他说说话。
  安南大军入侵的消息是在半个月后传回京都的,五万大军出其不意,突破崤山关的防线。接着十万大军从东西两面呈包围之势进入崤山关。
  此前并未有任何动静,但大军一旦出动,却势如破竹,将驻守崤山关的军队*退回关内。
  战报从南疆传到京都,朝中一片哗然。天子也十分震怒,连发两道圣旨,下令坚决抵抗。临阵脱逃者,诛九族。
  至于增兵,却分毫未提。连调离的五万军队,也并未见有调回的态势。
  朝中已经有人联合上折,以太尉刘敬儒、工部尚书陈文达、还有兵部尚书冯如海为首,但附议的官员并不多。
  如今朝中,大多都已是秦夙知的人。朝中势力虽仍未稳定,但基本已成定局,正因为如此,这次安南入侵,秦夙知才敢走这步限期。

  ☆、第449章 宫变(3)

  苏素素计算过,秦夙知手里明着的兵力只有绥武军十万大军,和临爻的八万兵马。但这些年秦夙知拉拢秦穆,拉拢徐家。
  秦穆手里至少有两万精兵,征西大将军徐家也手握十万精兵。还有京都三万禁军,名为兵部统领,实则却早已在段唯贤手中。
  而安南现在能调集的兵马至多也就二十万,所以秦夙知敢冒这个险。现在只要安抚好息越,安南这边不是不能先给他们点甜头。
  重要的是,还能接机打击秦戬在军中的势力,一举两得。
  现在的关键就是秦穆,这些日子他一直没表明自己的态度,苏素素还在观望着。她想,朝中和她一样抱着观望态度的人,应该还不少。
  无论党争如何激烈,外敌入侵的时候,两派总会有共同利益。秦夙知这招铤而走险,也不知道最后到底会是个什么结果。
  但这种时候,她反而平静下来。
  秦夙知会有如此举动,或许秦戬也料到了。而他们在等的,也正是这个机会。
  朝中的奏折还在继续呈递,但天子视若罔闻。半个月时间,安南的军队又向前推进了几十公里,大胤军队节节败退。
  苏素素有些等不下去了,这是最后的机会,秦穆那边如果再没有动静,秦戬这边便真的凶多吉少了。
  苏素素打算,再去找秦穆一回。
  但在她行动以前,全国局势却发生了急剧变化。以淮阳三省为首的州府叛乱以星星之火,在南边迅速发展成燎原之势。
  这是苏素素没有想到的,大约连秦夙知也没有想到。
  一切都超出了预想,朝中参加联名上书的大臣越来越多,秦穆也终于无法袖手旁观。
  下朝以后,秦穆在御书房面见了秦夙知。话还没开口已经被秦夙知打断:“你不必多说,安南事大,南边几省更是不可饶恕,不先安内何以攘外?”
  “皇上真的是这个意思吗?”秦穆站在书房下首,语气淡淡听不出情绪。
  “你什么意思?”秦夙知的眼稍稍眯起,温暖如玉的神色里便Y霾重重。
  秦穆脸上神色依旧,只是撩开朝服的裙摆跪下去,“朝堂、军中,皇上如何打算臣子本不该过问,但如今皇上若再一意孤行,恐怕整个大胤都将落入敌人之手。”
  “放肆!”秦夙知随手抓起一把竹简扔过来,“朕该怎么做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
  “可是大胤是皇上的,也是您所有臣民的。”秦穆跪得笔直,像是早坚定了决心,“如今外敌入侵,崤山关已经落入敌人的掌控范围,孰轻孰重皇上自然比微臣看得清楚。南边叛乱声势虽大,但他们兵力有限,且并未形成联盟之势,只需借其他州府的兵马便能镇压,不足畏惧。”
  “可是安南不同,他们野心勃勃、早有预谋,如果不及早镇压,等他们全面占领崤山关,大胤失去的便将是整个南疆。”
  最近南疆频频传回消息,安南大军已呈压境之势,南疆驻守的将士奋力抵抗,死伤无数,但还是无法阻挡大军入侵。

  ☆、第450章 宫变(4)

  最近南疆频频传回消息,安南大军已呈压境之势,南疆驻守的将士奋力抵抗,死伤无数,但还是无法阻挡大军入侵。
  现在南疆驻军已经退守到崤山关以内,以交通要塞石头城为据点,严防死守。但以安南如今的士气和攻势,最多也就坚持一个月。
  刘青魁并非精通用兵之道的人,秦夙知也正看中了这点,所以才将他派到南疆。他是司马昭之心,但未必路人皆知。
  秦穆倒是清楚,这些日子,他对刘青魁的本事也有了个大概的认识。此人虽不是胸无点墨,但实在不是雄才大略之人。
  其中几场交战,只要稍稍精通兵法之人都能躲过,却因刘青魁的错误决策和指挥失误,让驻军这边损兵折将一万有余。最后还是没能守住关键据点。
  双方兵力本就悬殊,经过几场战争,差距越来越大。而安南这边又是集中攻取,大胤节节败退,不仅失了先机,更失了士气。
  《左传》记载:“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战争中,士气并非不能影响战争的结果。
  可现在大胤士气低落,接连失了好几个重要据点。将士与统帅离心,对统帅的决定抱着怀疑的态度。
  这样下去,就算安南没有攻破城池,大胤驻军也会不攻自破。
  秦穆仍跪在地上,澄金的地面刻着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处处彰显天子的权威。砖石之间的衔接都被隐藏得很好,在一片浅碎的金色光晕里,R眼几乎不能察觉。
  在这片肃穆里,秦穆以臣子的姿态继续说:“臣请旨带兵北上,增援南疆驻军,守卫大胤国土,望皇上恩准。”
  秦夙知的手慢慢收紧,握住那金丝滚边的玄色冕服,几乎要将那袖口揉碎。但他的咬字却又缓又清晰,带着目光里的Y鸷。
  “王爷如果真要领兵,那朕给你五万精兵,平定了南方州府的叛乱再回来跟朕谈条件!”
  “皇上!”秦穆的眼里有复杂的情绪闪过,他朝前跪了两步,“土地可以失,但国不可失、民心不可失,望皇上三思!”
  “三思?”秦夙知怒极反笑,“王爷这是在教训朕吗?还是王爷想抗旨不遵?这江山是朕的,天下也是朕的,何时轮到王爷来替朕做决定了?”
  “微臣不敢。”秦穆俯首跪拜,语气却仍旧不卑不亢,“当年太祖皇帝打下这天下,现在交到皇上手里,天下自然就是皇上的。但古语有云:‘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这天下是皇上的,却是有千千万万的百姓组成。三人为众,民众的力量万不可小觑。若皇上一意孤行,一旦民心失,便再难挽回了。”
  “再难挽回?”秦夙知的笑如淬了冰雪,突兀的一声回响在这偌大的书房里。许久才眯起眼睛,将那盛怒的情绪压在胸膛里。
  “好一个再难挽回,王爷等着不正是这样一个机会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秦穆的袖手旁边他又何尝看不明白。
  只是,当他惦念上那个位置的时候,许多事情便再由不得自己。

  ☆、第451章 宫变(5)

  秦穆从御书房出来,白玉的长阶下,正跪着以陈文达为首的一批大臣。秦穆看了一眼,从旁边绕过去。
  “王爷!”陈文达忽然喊住他。
  秦穆的脚步停下来,正好停在与陈文达水平的位置上。
  “既然无功而返,王爷何不另做打算?”陈文达已经跪得端正,连头也不曾转动半分。
  秦穆却笑:“陈大人的意思,我该作何打算?”
  “不是下官的意思。。。。。。。”陈文达的话停了停,终于转过头来,“是整个大胤和天下百姓的意思。”
  秦穆也转过头,目光正好落在陈文达眼里,不可置否,带着淡淡的哂笑:“是吗?”
  都是聪明人,点到即止,秦穆也不愿多说,抬脚欲走。
  “王爷真的一点骨R亲情都不念吗?”
  陈文达的声音带上一丝急切,但语气还能保持平缓。秦穆踏出的脚步顿了顿,却没有回头往前走去。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苏素素也问过他同样的话。
  目光有片刻的失神,但他只是不置可否地笑笑。他与秦戬虽从小不亲,但也不是非要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端王之位他也不是真的看重,只是那么多人*着他,娘亲、舅舅、皇上。。。。。。所以他不得不看重。
  朝堂之上,他是皇上倚重的重臣,背后有征西大将军府,可这些不过都是利益平衡的结果。
  皇上倚重的,是他背后大将军府的势力。而将军府需要的,是皇上对他的拉拢。他不过是两方关系的一个平衡点。
  所以他必须在这个位置上,这不仅仅是皇上和将军府希望看到的,也是他明哲保身最好的结果。
  隔岸观火也好,看他们鹬蚌相争,他渔翁得利也罢,这是他不得不做的选择。为国为民的话谁都可以说,却并非谁都会去做。
  或许秦戬确实可以,他从小就没什么在乎的,他身后没有一个家族的利益需要平衡和保全,端王府更不能成为他的牵绊。
  或许。。。。。。秦戬确实可以做到更多,可是,他却不得不自保。
  陈文达的意思他自然明白,只是,他们的赌注太大,他并不想让自己置身险境。
  见到苏素素是两日之后,她等在他下朝必经的路口。但在皇宫里,她并不能像那天那般对他说话。
  只行了礼,将一张纸条塞进他手里。
  “这是所有的计划,不管秦大哥做何选择,我相信你一定有你的理由。”
  破釜沉舟,秦穆倒没想到苏素素会有这样的胆量。她给他的是陈文达他们所有的计划,她没有用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却*得他不得不做出抉择。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其实陈文达那些人的目的已经显而易见。安南入侵,南省叛乱,这是他们一直都在等待的时机。
  朝堂上下人心离散,百姓之中怨声载道,这样的机会,勤王*宫成了名正言顺,推选新帝也无可厚非。
  只是,秦夙知这些年的运筹帷幄,加上称帝以后,他在宫中提拔的势力。纵然秦戬如何厉害,到了现在却也不得不忌惮。
  秦穆将纸条拿在手里,这么一张小小的纸条,竟成了烫手的山芋。现在他知道了他们的计划,就算不参与进去,也很难独善其身。
  揭发或者不揭发,他都已经选定了立场。

  ☆、第452章 宫变(6)

  秦穆将纸条拿在手里,这么一张小小的纸条,竟成了烫手的山芋。现在他知道了他们的计划,就算不参与进去,也很难独善其身。
  揭发或者不揭发,他都已经选定了立场。
  他笑笑,分别这么多年,当年那个小姑娘,如今倒真是长成了聪慧的大姑娘。
  她能看清这盘棋,知道要从他下手。用天下大义、骨R亲情没能让他动容,又改变策略,*他不得不做出选择。
  不管成功与否,敢下这么大的赌注,已经让人侧目。
  只是,他并不打算因为侧目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下午苏素素收到高公公派人送来的消息,秦穆进宫面圣了。苏素素眉头紧皱,沉思了片刻,对黛罗公主道:“收拾东西吧,今晚趁乱离开。”
  “你呢?”黛罗看她。
  苏素素摇头:“我不走,他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你别傻了,他们今晚动手,如果消息真的走漏,你留下来只会成为负担。”
  但苏素素仍旧摇头,“不会。”
  她的话说得斩钉截铁,黛罗仿佛也预料到什么,“你们中原有句话,留得青山在。。。。。。”
  “公主不会理解。”苏素素打断她,眼睛看向窗外,渐渐渺远,却又浮出一抹笑来,“如果不能确定他的安然,就算留得青山在又有什么意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