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乐悠悠-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瞧着那些零零散散,杂七杂八的小玩意儿,林小桥便知道,这些东西肯定是,他们兄弟二人平时逛街时趁手买的。
安哥儿也是个不怕生的,虽是头一回见着两个亲哥哥,却是一点儿都没有哭闹,不管是大郎还是二郎抱他,这小家伙都是睁着一对又黑又亮的大眼睛,神采奕奕的样子。
纵是大郎再如何的维持稳重,还是忍不住多抱着他逗弄了一会儿。
兄弟俩除了回来后的一两天,多出来走动了几下,其余的时间,便都是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面,看书做功课。
明年的八月,兄弟二人也是决心要下场一试的,因此,两人都显得十分的用功,即使在这年关将至的时候,也是一丝半毫的都不想懈怠,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就是与书本相伴。
李氏和林二牛夫妇两个,将他们的辛苦瞧在眼里,虽是觉得颇为心疼,但为了兄弟两个的前程着想,他们也只能是无可奈何。
只林小桥偶尔看着他们实在是过于勤奋,便偶尔会把安哥儿推出来,塞到两个哥哥的怀里,拖一点时间,让他们多休息一会儿。
腊月二十三送灶王,李氏闲暇了许久,一时有些手痒,便亲自下厨操办起了,祭拜灶王的一应食物。
煮了杂面汤不说,还亲手制作了好吃的米糖和花生糖,从前林家条件不好的时候,每年祭拜灶王都是用枣子和糖瓜来祭拜。
就算是后来分家之后,自家条件好了,林小桥也没见过李氏做过,这两样吃食。
林小桥一路旁观,偶尔也会给李氏打打下手,她瞧着李氏在厨房里头,制作炒米糖和花生糖这两种吃食,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厨房内外都弥漫着各种焦香,米香,甜香等混合的香气。
每次等不及出锅制作完成,林小桥便受不住这番香气,想赶紧吃些尝尝味儿,但李氏却坚持不让,说这些是要祭拜的吃食,必须得等着祭过灶王爷之后,才能轮到她吃,林小桥当时听着就心下郁闷,只得干瞅着却没得吃。
不过,她也知道古人对于神灵的敬畏,所以,林小桥也没有那胆子,来挑战神明,与灶王爷‘抢’吃的。
下午申时,按着往年的规矩,由林二牛带头,大郎抱着还只有三个月多点大的安哥儿,再加上二郎,几人焚香祭过灶王爷。
送走了灶王爷,林小桥面对着美食,便再也没有了顾忌,口里嚼着爽脆可口,甜香适宜的炒米糖,林小桥很是疑惑的对李氏问道:“娘,为什么这么好吃的零嘴儿,你以前都没有做给我们吃过啊?咱家每年过年办年货,都要去杂货铺子,买那些个糖果点心什么的,吃着味道还不如娘做的呢!”
李氏抿嘴一笑,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也是一时兴起,才想起做这个的,这两样吃食,娘也没做过几回,只小时候在村里,见着旁人家做过,就记下了。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自己动手制作过,毕竟这些食材都不便宜,从前咱们生活一直都不富裕,娘哪里敢轻易的尝试,糟践食材呢!这回,也是突然想了起来,便尝试着做了回,想着如果做得好了,就但是给你们兄妹几个,添个零嘴儿吃吃。”
林小桥又捡了一小块花生糖,放到嘴里嚼着,似乎时间久了,就会有些变硬了,不如米糖来的酥脆,因此,她只吃了三两块就没吃了,但还是将李氏的手艺,狠狠的夸了一夸。
李氏听着自己小闺女的夸赞,一时间被捧得心情大好,便又下了厨房,做了些脆皮花生糖豆。
酥脆喷香,一口一个,最是适合拿来当做小零食吃的,李氏也是想着,既然做了,就干脆多做了一些,除了分给府里每个人一小碟尝尝味儿之外,还留了一大罐存着,留着过年时招待客人用。
送过了灶王,腊月二十四日,林府上下便开始齐齐动手,准备‘扫尘’,将院里院外的都彻底的打扫干净。
虽然,现在林家有了丫鬟小厮,实则完全无需他们亲自动手打扫,不过,林小桥还是将两个哥哥,都从书房拉了出来,一家人除了还少不知事的安哥儿之外,都参与进了此次的大扫除的活动当中。
林小桥觉得,她这样做,也不为别的,就只是为了让一家人,聚在一起做做事,干干活,除了能够更好的亲身体验,迎接新年的乐趣之外,还能重新感受一下全家人齐心协力的力量。
她不希望,自家人因为条件日渐富裕,儿女们日渐长大,各自去奔前途,就忘记了他们一家人在一起时的,那种最原本最纯粹的来自亲情的温暖……
第一百八十七章 欢喜过大年()
腊月二十八,林小桥一家又得了个喜讯,吴巧儿半夜发动,在凌晨又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如此一来,老李家就已经有两个孙子了,李氏自是喜形于色。
由于接近年关,所以李氏便没有立即回娘家,只收拾了一车的东西,多是些自家买的年货和一些补身的吃食,还有就是李氏与郑寡妇,林小溪三个缝制的小袄子,小裤子什么的,让家里的小厮送了过去。
另外,李家派人捎喜信过来的时候,也说了这回孩子洗三儿就不办了,所以,李氏几个也顺带着让小厮,把她们原先准备好的洗三儿礼,也捎了过去。
到了三十儿那天,林府上下早早地就忙碌了起来,尤其是厨房里外忙的不可开交,虽然路婶完全可以操持厨房的一切,但李氏还是亲自上阵。
今年的年夜饭,还是以吃火锅为主,所以,除了各式蔬菜之外,还要准备各种鱼丸,肉丸,还有素丸子,用来烫火锅吃。
因此,整个上午连续几个时辰的时间,厨房里总是会响起‘笃笃笃笃’切菜剁肉的声音,由于人手不够,连绿竹和红竹几个都被叫去厨房帮忙洗菜切菜。
除此之外,还要准备各式年夜饭的传统菜肴,也就是所谓的‘大菜’,鸡鸭鱼肉一样都不能少,还有就是炸年糕,茄盒之类的菜式,即使众人并不怎么下筷,但还是要将它们摆上桌。
下午申时一到,便隐约可以听到或轻或重的炮竹之声,这就是镇上的人们,各家各户年夜饭开始的表示。
朱红色的雕花方桌上,已经摆置了满满的一桌菜肴,桌子中间放着一略大的铜锅,锅里正升腾着袅袅的热气。
林小桥一家子欢聚一堂,连小小的安哥儿都被裹上厚厚的包被,将他抱了出来,跟大家伙坐在一起‘吃’年夜饭。
到了天黑之际,与去年一样,外面依然想起了焰火的声音,林小桥放下筷子,抱着安哥儿,站在自家屋子的门口,看着漫天散开的各式烟花。
焰火还是依旧那么美丽,只是今年站在小院里观赏的人,较之去年,却是少了两个。
陆浩杰去了离着安平镇千里之远的宁山县赴任,年前就已经修书一封回来,说是路途遥远,今年他只能在县衙过年了。
而陈学文,也是远在京城,他也统共就只有十天的假期,可是从京城到安平镇的往返路程,至少得用上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林小桥已经接到他的家书,信里告知,他也是没法回来过年的。
想着两个身在异乡的人,林小桥心里还是不自觉的,涌上了一丝丝的伤感,她转眼瞧了下站在自己身旁的,两个长身玉立的哥哥。
想来再过几年,他们二人功成名就之后,应该也是要为自己的仕途奔波忙碌,要想再如现在这般与家人欢聚,或许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吧。
年夜饭散过,李氏便带着路婶几个稍微收拾了一下碗筷,随后开始准备起守岁的饺子。
饺子馅都是白天准备好的,依旧做了几种馅料,路婶负责和面擀出饺子皮来,而李氏则带着几个丫鬟们,在一旁捏出饺子来,虽然人手是足够的,但是,林小桥还是拉着自己的姐姐,来凑热闹。
白胖的饺子里,不仅裹着各式馅料,还包了一些铜钱,花生,枣子,辣椒等东西,往年林家还不太富裕的时候,是并不往饺子里面,包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的。
那时候的他们,吃一顿饺子只是单纯的为了吃而已,而现在,林小桥一家子吃饺子,其实主要就是吃的那种寓意。
所有的铜钱都是林小桥,亲自包进饺子皮里去的,据说吃到这样的饺子,便寓意着来年大吉大利,有福有好运。
因此,等饺子出锅之时,林小桥便将多数包着铜钱的饺子,都捞出来分别,放到了大郎二郎两人的盘子里,只希望如此美好的寓意,能够让他们兄弟二人,稍稍放松点压力,多增加点信心。
随着又一声‘嘎嘣’的脆响,二郎不禁又“哎哟”叫了出来,这已经是他吃到的第五个,包着铜钱的饺子了。
“恭喜二哥,又吃到一枚铜钱,好运福气挡不住啊,来年定是诸事顺溜,大吉大利!”这样的吉祥话,林小桥已经说了好些了,每当大郎二郎吃出一个铜钱时,她都会眉开眼笑的大声道一句。
二郎十分无语,一盘饺子,他总共才吃了七个而已,却已经是咬到五个铜钱了,这到底是要搞哪样啊?
看着自己大哥同样‘郁闷’的眉眼,再瞧瞧桌上其他人,一个个都在淡定的吃着饺子,也没见谁像他们兄弟俩似的啊。
“小妹,你实在无需如此,大哥二哥的福气和好运,也不是光靠着吃个铜钱,就能有的啊。”看着自己小妹一双眼睛里,快要溢出来的满满笑意,大郎甚是无奈又有些好笑的说道。
方才他连着吃到两个铜钱的时候,心里也是着实兴奋了一把,但后来整张桌子上,别人都是偶尔间或吃到一枚铜钱,或多是吃到些枣子,花生之物,而他跟弟弟两个人,却是接二连三的咬到包着铜钱的饺子,大郎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林小桥眼睛闪了闪,笑了笑却是没有说话……
二郎用手里的筷子,拨了拨自己盘子里的饺子,他自也是知道,这是自己小妹搞得鬼,当然,他也明白林小桥这么做的用意,他心里说不动容,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是,若是要他继续,接着吃这些一咬就一个‘嘎嘣’的饺子,二郎却是怎么也下不去这个口了。
他圆溜溜的眼睛闪了闪,便站起身来,一脸笑意的将自己盘子里的饺子,各自分拨了几个到林小桥他们的盘子里,“我的福气和好运,是已经够了,这就分点儿福气给大家伙啊!”
大郎看着自己弟弟的举动,也跟着效仿起来,兄弟俩分完了自己盘里的饺子,又各自去捡了几个比较正常的饺子,美滋滋的吃了起来。
李氏几个,自是知道这其中的猫腻,不过他们也都是但笑不语,皆没有开口说什么。
而林小桥也并不介意,两个哥哥与众人分食自己盘中餐的做法,反正她也这么做,也只是想表达一个心态而已。
方才瞧着,大郎二郎两个人,一下接着一下的‘嘎嘣’之声,林小桥眉头也是一跳一跳的,就怕他们二人一个不小心,把牙给磕了!
吃过了守岁的饺子,林小桥一家子一向都是,没有要守岁到天亮的习惯,大家伙只坐着说了一会儿话,就各自回屋睡觉去了。
大年初一的早上,林小桥兄妹四个各自换上了新衣,给李氏夫妇和郑寡妇磕头拜年,拿红包。
安哥儿虽小,但也不例外,穿着身大红的小袄,小裤,头上戴着一顶红色金边的小圆帽子,脚上穿了双崭新的虎头鞋,一身的喜庆打扮,就跟个年画娃娃似的,甚是可爱。
小家伙人虽不大,却也是由林小桥抱着,给家里的长辈们拜了新年,得了几个大红包,塞得他小袄两边的口袋,都是鼓鼓的。
主子们拜了新年之后,紧接着便是,路叔路婶领着府里的下人们来磕头拜年,结果自然是人人都嬉笑开怀,领到了红包和赏钱。
吃过早饭,林二牛就领着大郎二郎兄弟俩,回去村里走了一趟,主要还是去老宅那边拜个年,再顺道拎上点茶食礼物,到村长家里坐上一坐。
而李氏则带着林小桥姐妹俩,在家里收拾收拾东西,为他们一家子下午去李家做准备。
李氏小妹一家,在镇上没什么亲朋好友,所以,他们一早的就过来了,只等着下午跟林小桥一家子,一块儿回娘家去。
两个时辰之后,林二牛父子三个从村里回了镇上,林小桥不用瞧他们的脸色,就知道肯定有事儿发生。
对于周氏和林老爷子,林小桥也算是看透了,那就是个成天不弄出点幺蛾子,就不得安分的主儿,若不是自家人手上握着那‘认罪书’,而且李氏几个态度又一向比较强硬之外,他们更是不得消停。
自打他们上门来接连碰了几个钉子之后,老宅那边的人,也是不敢再轻易主动上来,招惹他们一家子了,但不包括林二牛主动送上门除外,这一点,林家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
因此,父子三人进门开始,李氏也是暗暗的瞄着他们的脸色,大郎二郎两兄弟还好,他们自从读书时间久了之后,身上便渐渐的散发出了一定的修养,因此,他们二人面上都还看不出什么。
只林二牛,脸色有些不太自然,尤其是碰触到自己媳妇,关切的眼神之时。
李氏心里迅速的便有了计较,她也没有立即就询问什么,只是吩咐丫鬟们上茶上点心的,让这父子三个,先暖暖身子再说。
大郎喝过几口热茶之后,不等林二牛开口说话,便先跟李氏几个把事情说了一下,事儿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这回林老爷子和周氏,又向林二牛伸手讨银子了。
“奶奶说,老宅的屋子破破烂烂,已经不能再住人了,想让爹拿些银子出来,给盖个新房子。”大郎神色淡定的说道。
李氏听了这话,也没反对,笑着说道:“这也是应该的,盖就盖吧,咱家现在也不是拿不出那几个钱来。”
“奶奶还说,想盖个跟咱们家一样的宅子,不光是要大,还要够气派!”大郎接着说道。
这会子,李氏听了,倒是有些嗔目结舌了:“他们要那么大的宅子干嘛啊?”
“奶奶说,不能儿子住大房子,当爹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