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乐悠悠-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二牛对于收稻子这件大事儿早就翘首以盼,在两天之前,便积极的跑去镇上买了两套干农活收稻子的家伙事。
大郎二郎两兄弟也都放了五天的假,说是先生让他们回来帮着家里干些农活儿,不要整天抱着书本死读书,等到收完稻子再去学堂上学。
于是,这天一大早,雾气还未完全消散,林二牛便迫不及待的带着李氏和大郎二郎兄弟俩,一行四人去田里头收稻子了!
林小桥姐妹两人,便被分派着留在家里头帮着煮饭烧水的,到时送到田里头给他们吃喝。
对于这个任务,林小桥是欣然接受的,说句真心话,她可不想凑这收稻子热闹,倒不是因为她怕吃苦受累,只是觉得,这大太阳底下的去田里头晒着受罪。
林小桥看着自个儿相对以前,有些稍稍变白的皮肤,她可真心不想再次雪上加霜的被晒黑,这里也没有啥子防晒霜之类的美白护肤产品,要想皮肤从黑变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啊,好在她现在年纪小,可以慢慢保养着。
林小桥颇有些“昧着良心”的认为,至于两个哥哥晒黑一些,倒也没有啥子关系,毕竟他们都是爷们,更何况他们也只是这几天在外头晒晒,过了这段时间,还不是要整天在学堂里头坐着,风吹不到,雨打不到的,所以她的那点儿小小的内疚心理也被自个儿给抹杀掉了。
原本,林二牛也是不想让自个儿妻子李氏跟着去田里头的,他心里一直都记着上回那个大夫说的,李氏以后最好不要过于劳累的叮嘱。
可是,李氏心疼自个儿丈夫儿子,想着那么些田地,要是只有他们爷们三个干,得干多久啊。
而且,她也知晓自个儿的身子,这几个月以来已经休养的差不多了,便坚持着要去田里头帮忙,承诺丈夫自个儿绝对不去收割,只是帮着捆捆割好的稻子。
林二牛拗不过她,虽说心里还是有些心疼,但是也只能由着李氏跟去帮忙了。
那头,林二牛四人到了田里,抬眼望去,一大片金灿灿的稻谷儿沉甸甸的好似要把稻杆儿压断似的,这番寓意着今年定会大丰收的景象使得身为地地道道的庄户农民的他们,个个都是喜笑颜开的。
于是,刚开始干活的时候,众人都是劲儿特足,那手上割稻子的动作很是利索。
可是还没过上一个时辰,大郎两兄弟的动作和速度就明显的迟缓下来了,估摸着已经过了一开始的新鲜热乎劲儿。
但是两人也没有就此放弃,依然坚持着,只是再不像起初那样儿把自个儿的劲儿都使空了。
这头,林小桥姐妹俩也在绞尽脑汁儿的想着中午的饭菜应该做些什么好吃的。
她们俩都知道,这抢收稻子可是颇为耗费体力的事儿,所以一定要让下地干活儿的人吃好了才行。
林小桥姐妹俩看着桌上李氏早已买好的一大块五花肉,便商议着着干脆用来做个红烧肉吧。
既然要做红烧肉,那主食自然是要配上香喷喷的大白米饭,这样才好吃喽。
于是,姐妹俩人便开始着手忙着淘米做饭,洗菜儿切肉。
林小桥看着米饭已经蒸上,便打算开始洗上另外一口大锅,准备做红烧肉了。
只见她擦干锅里的水渍,在锅里勺了一小勺子油,便先把切好洗净的大块儿肥肉放入锅里熬油。
其实她的这种做法起初很是不受林家老少爷们的认可,因为他们三个以前都喜欢咬着满嘴儿流油的大块儿肥肉,那样的吃法才爽嘛!
林小桥对于他们那样的心理也是颇为理解的,毕竟以前他们一家都是常年没有油水进肚的,当然是对于偶尔才能吃上一回的肥滋滋的大肥肉很是期盼了。
但是,自从分家另过以后,李氏在林小桥的监督下,回回做菜儿都是把油放的足足的,就因为这,好几回李氏都说她是个会败家的,但是看着饭桌上众人明显增加的食欲,李氏只得作罢。
林小桥看着锅里的肥肉也熬得差不多了,便把大部分的肥油用勺子舀了出来放到碗里,等着以后炒菜用。
接下来便是把瘦肉扔进锅里,不停的翻炒了,只见她小小的人儿,站在小板凳儿上,用着大锅铲有些费力的翻炒着。
锅里的肉很快便被炒成了金黄色,林小桥便加了些烧酒,生姜去腥,又加了些酱油着色,接着便倒了些热水进去,盖上锅盖让它自行焖煮就可以了。
林小桥嘱咐了一下烧火烧的满头大汗的林小溪,让她看着锅里烧开后便要改用小火,然后便跑到菜地里头找些可以吃的蔬菜。
他们家的菜地儿开的不算很大,但是里头种着的蔬菜种类却是挺多的。
林小桥转悠了一圈,最后挑了几根还没有长得很大的黄瓜,准备做个凉拌黄瓜,这种天气吃最是解暑又开胃。
然后,又割了几刀韭菜儿,用了四个鸡蛋,炒了一大盆子韭菜炒蛋,林小桥觉着这菜吃着很是下饭。
很快,林家的午饭便在姐妹二人的合作之下完成了,一盆韭菜炒蛋,一盆凉拌黄瓜,一大碗红烧肉,再加上一大盆子白米饭,瞧着也是颇为丰盛的。
那道亮晶晶的红烧肉,林小桥特意多留了些汤汁儿,想着到时可以给大郎他们拌饭吃,味儿应该很是不错。
看着时辰也差不多了,李氏他们估计也应该饿了,林小桥姐妹俩便把饭菜都装到竹篮子子里头,又拎上了一大壶凉开水,出发往田里头送饭去了。
到了田间,远远的便瞧见,李氏等人正坐在田头的树底下休息,看得出来他们个个都很疲惫,脸儿也晒得通红通红的。
姐妹俩人麻利的摆好了饭菜儿,林小桥先督促着每人喝了一碗凉开水,然后才让他们吃饭。
大郎二郎两兄弟看上去都有些蔫蔫的,尤其是二郎,吃饭也不似平时那样儿得劲,显然是被累到了,林小桥看着特别心疼。
于是,林小桥便向一旁的林二牛建议道:“爹,要不咱们请上几个短工呗,也用不着几个钱儿。你看两个哥哥都累坏了,吃饭都不得劲儿了咧。”
李氏也是有些心疼两个儿子的,但她却没有开口。
倒是林二牛开口说道:“现在哪里请得到人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收稻子咧。更何况,大郎二郎两个大老爷们,吃点儿苦咋地了,总不至于读了两天书,便干不起农活了吧。”
林小桥有些惊讶林二牛的话,没想到她爹虽说老实憨厚,甚至有些愚孝,很多事情不知变通,但是对儿子的教养,却不是完全溺爱的,舍得让其吃苦,倒是对她们两个闺女挺宠溺的。
大郎二郎两兄弟俱都纷纷表态,说自个儿是个爷们,这点儿苦是吃得了的,林小桥听了也只得作罢。
接下来的日子,林二牛依旧每天带着李氏三人晨起出发,日落而归,大郎二郎两兄弟不叫苦不叫累的接连干了五天的农活,直到第六天才去学堂。
两人都晒黑了许多,好在他俩只是头天有些不适应,再加上每天的伙食儿不错,所以也没有累得倒下,反而看着更加结实了一下。
五天之后,就只剩下李氏夫妻二人下地干活了,这情形,明显劳力不够使啊。
好在后来李氏说通了林二牛,找了些短工过来帮着自家收割,脱粒,才忙得过来。
就这样,忙忙碌碌的过了十来天,终于把十亩田地的稻子收割,脱粒,装袋儿,放到了林家的仓房里头。
看着满满一仓的稻子,林二牛早已忘却了满身的疲惫,整天都是乐呵乐呵的。
古代田里头的产量不高,一亩田地也就只能收上三四百斤的稻谷,所以这次她们家除了交税之外,还剩下了两千多斤的稻谷,这些也是足够他们一家人吃的了。
原本李氏还想着让林二牛,拖上一些粮食,拉去镇上卖掉,但是林小桥却没提议不要这样做,她们现在也不缺那点儿卖粮的钱财,别看这粮多,其实真正卖出去,也卖不了几两银子。
林小桥觉着,自个儿家里屋子多,有的是地儿可以存放这些稻谷了,看着满满堆放的粮食,她的心里才是充实和踏实的。
求粉红,求票票,求推荐……
第七十三章 登门道谢()
收完稻子之后,林家除了大郎二郎两兄弟每日去镇上读书以外,其余众人皆都闲在家中。
林二牛现在有田地有粮食在手,面上心头都是说不出的踏实与满足。
他闲下来之后每日依然编编竹筐,林小溪则每天跟着李氏学学绣花儿,绣上几块帕子打发时间,林小桥也被拉着学了几天。
但是,夏日的天气有些暑热,她压根儿就做不到安安静静的坐下来绣花。
李氏看她那心浮气燥的模样,也没有勉强她,毕竟她现在的年纪还小,过两年再静下心来拿起针线也不算晚。
于是,便一心一意的教导林小溪,林小溪本就是个偏文静的性格,所以也是个能坐得住的,学的倒是不错,没过几天便能自个儿绣些简单的花样子了。
这日,天气照样炎热,林小桥百无聊赖的坐在床边儿看着李氏和林小溪两人安静的拿着花绷子绣手帕,两人用的花样子都是属于比较简单的。
以前在林家老宅,李氏每日要承担很多的家务活,从未有过空闲的时间教教她们姐妹俩绣花,所以林小溪乍一拿起针线,也是经常被针扎到手指,林小桥瞧着她又不小心被扎了一下,鲜血都涌了出来,那心都揪的慌。
林小桥眼瞅着就快要坐不住了,可是看着外面火辣辣的太阳,她也不敢随便跑出去,而且这整个村子里头,貌似她也没结交过啥子闺中密友,就算想找人玩耍,也是轻易找不到人的。
想到这一切,可得归功于她们的奶奶周氏了,因为周氏向来在村里头的名声不咋滴,人缘儿也不咋滴,所以几乎没有啥子外人愿意登上林家的大门,再加上周氏每日给她们姐妹俩安排的活计挺多,所以她们也没有时间跑出去结交啥子朋友。
林小桥在脑子里左搜罗一遍,又搜罗一遍,发现她跟上林村的同龄小孩子几乎没有一个熟的,只有上回跟里正家的小孙女说过一句话,打过一声儿招呼。
想来想去,突然,一个俊秀的面孔出现在她的脑海里,此人便是陈学文是也。
随即林小桥便想到了住在自家隔壁的他那温柔漂亮的娘亲,就坐不住了,很想去隔壁窜窜门子。
于是,她眼珠儿一转,便跑到李氏身边,说道:“娘,咱现在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隔壁窜窜门子。上回那个学文哥哥帮了咱们,咱还没有上门谢谢人家咧。”
李氏看着自个儿小闺女那急切的模样,便知道她是在家坐不住,想找机会出去玩玩,便点了点头,说道:“是得上门去好好谢谢人家咧,可是咱总不能空着手去吧。”
林小桥想了半晌儿,然后说道:“我上回去到他们家院子里头,看到学文哥哥的娘不像是会下地儿干活的模样,我估摸着他们家应该没有种地吧!咱就把那新打的稻谷给他们送上一些呗。再摘上点儿自家种的黄瓜,茄子,带上前天爹在镇上给咱买的西瓜,这样便可以了。”
李氏听着觉得可行,看着一脸认真的林小桥,便笑了笑说道:“你个小机灵鬼儿,为了出去玩,还找上个理由,看这一样一样的,安排得多妥当啊。成,娘就带上你们去窜窜门子去。小溪,也别绣花了,休息休息。”
林小溪才刚把那朵牡丹花绣上手了,却是怎么也不肯现在停下来的,于是摇了摇头,说道:“娘和小妹去吧,我想把这个绣完了。”说完便去和她的牡丹花儿奋斗去了。
于是,李氏便带着林小桥,拿了一百来斤的大米,都是已经舂好去了壳的,拎着一大篮子黄瓜,茄子,林小桥手里头还捧着个大西瓜,两人来到隔壁陈家,敲响了陈家的大门。
没过一会儿,便传来了脚步声,是郑寡妇开门来了。
李氏看到郑寡妇开门,便笑着打了个招呼:“您是陈夫人吧,咱冒昧登门,是为了感谢上回陈少爷的出手相助。前儿一段时间,一直忙着地里头的活,都把这茬儿给忘了,其实早该登门感谢的。没有打扰到您吧?”
郑寡妇看着站在门外面的林小桥母女,手里拿了好些东西过来,便有些不好意思:“您是隔壁林家的嫂子吧,我见过你小闺女,上回给咱们送粽子的,长得真是乖巧可爱,那粽子味儿也很是好吃。你们快进来吧,外头太阳挺晒的,就别在门口站着了。”
林小桥此时则从她娘身子后头钻了出来,直接脆生生的喊了一声:“婶婶,我又来你们家窜门子了。”
郑寡妇听着林小桥甜甜的话语声,便笑容满面的,好似她俩已经很是熟悉了似的,伸出手臂一把拉过她,笑着亲昵的说道:“你这丫头,婶婶可惦记着你了,怎么都不来看看婶婶啊?”
几人一起往屋子里头走去,到了堂屋,郑寡妇便引着她们二人坐下,倒了两杯花茶,招呼道:“您也太客气了,怎么带上这么多的东西啊,怪不好意思的呢。”
李氏听了也是礼貌性的回道:“都是些自家种的,您别嫌弃就是了。上回陈少爷也是帮了咱家大忙的,咱也不晓得怎么谢谢他,只能带上些吃食儿登门了。”
郑寡妇听了这些,便谦虚而又温和的说道:“上回的事儿,学文也跟我讲了,您也要放宽心才是啊。他一个读书人,做那点子事儿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哪里还值当您如此隆重的上门啊,应该是我登门看望你们才是啊。上回,小桥送来的粽子可是真的好吃呢,还得谢谢你们一家能想着咱们呢。”
林小桥喝了一口花茶,听着她们客气来客气去的话语,说道:“婶婶,这茶可真好喝,有些微微的甘甜,喝了很是解渴咧。您就别和我娘客气来客气去的了,我娘在家也是经常觉得很无聊的,以后你们熟悉了,可以多来咱家窜门子啊。我可喜欢婶婶了,婶婶以后一定得去咱家多走动走动哦。”
李氏听着自个儿闺女有些小大人般的搭话,略显尴尬,随即也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