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农家乐悠悠 >

第8部分

穿越农家乐悠悠-第8部分

小说: 穿越农家乐悠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李家这样只拥有一根独苗的人家呢?所以,贫穷加上传宗接代的压力,使得那些条件稍好些的姑娘家们,都是避开李家谈婚论嫁的。

    孙氏心里也明白,小湾村像李二虎这样年纪的小伙子,已经当爹的都是大把大把的抓,但她就是不愿意降低标准,委屈自个儿小儿子。

    所以,孙氏挑挑拣拣的,就落到至今还未曾给,自个儿小儿子定下一户人家的局面了。

    现在的李家,连媒婆都不会登门了,她们个个儿人精似的,哪里不晓得孙氏心里的想法咧。

    对于孙氏的烦恼,林小桥却一点都不想认同。对她来说,自个儿小舅舅就是个宝,长得算不上是英俊潇洒,但好歹也是俊秀小生一枚,人勤快又肯干,最重要的是踏实可靠啊。

    一个女人,找个丈夫,还不就是想找个依靠嘛。以后若是哪个姑娘,有福气能够嫁给他,那是捡到宝了啊。

    何况自个儿小舅舅年纪真的太小,要是在现代,这正是好玩好耍的年纪,林小桥觉得不要让他过早的,承担家庭的压力也是不错的。

    而且媳妇可是一辈子的,当然得擦亮眼睛慢慢选了,要不娶回来又不合意,那不就瞎折腾嘛。但是看着孙氏忧愁的样子,她也不能上前劝上几句,毕竟她现在的身份,只是个八岁的农家小丫头。

    但是,林小桥还是总结出了,此事的关键原因,一个字,穷。

    因为穷,所以可挑的范围小啊,如果以后李家不穷了,变得富裕了,那姑娘们还不就由着孙氏挑嘛。

    于是,当孙氏又一次坐着发愁叹气时,林小桥终于忍不住了,嘴里迸出一句话:“姥姥,您就别叹气了,咱多赚钱就啥问题都解决了。”说完就后悔了。

    孙氏乍然一听此话,愣了愣,随即释然,心想:哎呀,确实就是这样了,有钱了,那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嘛。她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但看了看身边蹲在地上,假装数蚂蚁的林小桥,又觉得不可思议。

    走到林小桥身边也跟着蹲下,笑道:“你个小人精,你知道姥姥在愁什么啊?”

    林小桥笑嘻嘻的回道:“姥姥,我猜的啊,咱家又不吵架,姥姥姥爷身体都好,还不就是愁着,没钱给咱小舅舅娶媳妇嘛。”

    孙氏听完此话,当时就“噗嗤”笑出了声,“哟,姥的小外孙女,还知道娶媳妇啊。”

    林小桥看着地上的蚂蚁道:“我咋不知道,就像蚂蚁也要娶媳妇啊,小鸡也要娶媳妇的啊,我爹不就娶了我娘做媳妇啊。姥姥,我一定多挣钱,给我小舅舅娶个漂亮的媳妇。”

    孙氏听完这话就乐了,差点儿没笑岔了气,缓了缓后,便点着林小桥的额头说道:“好,等你小舅舅回来,我就说给他听,叫他等着咱小桥挣钱,给他娶媳妇啊。”说完又笑笑。自个儿走开,去琢磨她的脱贫路子了吧。

    林小桥心里松了口气,总算不是先前一副愁容的样子了。

第二十五章赶集() 
掰掰手指头,林小桥姐妹俩,在自己姥姥家已经住了三天了。

    这些天,李老头也带着自己小儿,子把地给翻好了,种子播下去了。

    听姥姥说,明天就是镇上赶集的日子,孙氏准备让李二虎带上她自个儿纳的鞋垫子,和家里最近存的二十个鸡蛋,也拿去卖了换钱。

    林小桥一听说要去赶集,怎肯放过这样,出去走走看看的机会,她还成天惦记着自个儿的挣钱大计呢,就是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才好。

    于是,林小桥便缠着自个儿小舅舅,吵着也要去,李二虎被她缠的没法,只得立即缴械投降,答应带她去。

    因此,林小桥这一天都是兴高采烈的,活似捡了银子似的,让孙氏和李老头子好一阵发笑。

    第二日一大早,天还没有完全亮呢,林小桥感觉自个儿还在睡梦里,就被人推醒了。

    她迷迷糊糊地坐起来,揉了揉还很酸涩的眼睛,发现自个儿姐姐林小溪,已经起来了。

    林小溪摸了摸她的小脑袋,一边给她拿衣服穿上,一边说道:“小妹,今儿个不是要去集上么,咋还赖床呢,快起来了哦。”

    林小桥听了这话,立马爬了起来,精神抖擞的样子。匆匆洗漱,吃完早饭以后,舅甥三人就出发去赶集喽。

    走了大概一个时辰的样子,他们总算到了目的地。

    因为今儿个,带了两个小累赘,走的比平日慢些,所以虽然太阳也才刚刚升起,但是不算宽阔的道路上,两边已经都是人了。

    李二虎带着林小桥姐妹俩个,找了个看上去不是太好的位置,把自个儿带的一篮子鸡蛋,几双鞋垫摆在地上,就等着顾客来买。

    林小桥征得小舅舅同意,拉着姐姐林小溪随便转转,她迫切的想知道,这个时代的人们,卖的都是些什么商品。

    集上慢慢的,人就多了起来,林小桥看了看,大多数都是卖些,自家产的农作物,例如土豆大白菜,葱蒜等物,顺带着卖些鸡蛋的。

    也有人卖些,自家媳妇姑娘,在家里纳的鞋垫子,和手帕之类的简单绣品。

    另外还有一些卖家禽野味,竹筐木凳的。

    走着走着,林小桥发现,有个摊位上挤满了小孩子。林小桥也立马拉着林小溪跑去凑热闹,跑去一看,原来是个卖麦芽糖的货郎,怪不得这么吸引小孩子。

    林小桥凑上去问了下价钱,其实也不贵,一块一指长两指宽的麦芽糖也才卖一文钱。看着林小溪眼馋的模样,她很想买上几块拿给姐姐吃,但是她现在身无分文。

    走完了这个集市的街道,林小桥也差不多把各种货物的价格,都打听到了,鸡蛋一文钱一个,大白菜土豆之类的农作物,都是一文钱一斤,老母鸡十八文钱一斤,公鸡十五文钱一斤,鸭子十五文一斤,猪肉十八文一斤,一头小猪仔大概两百文钱的样子,野兔子好像是八十文一只,野鸡五十文一只……。

    林小桥对于古代的物价,有了个大概的了解,看着野兔野鸡那么贵,真想上山打猎去。

    林小桥姐妹俩又沿路回去,找到李二虎,瞧了瞧地上,看来他的东西都还没有卖出去。,李二虎就那样傻不愣登的蹲着,一点儿也不着急的样子。

    林小桥觉得这样等下去不算回事儿,她可不想蹲在这里等上半天。于是,林小桥拉了拉李二虎的袖子,提醒着说道:“舅舅,你咋不学人家叫唤两声咧,这样就有人来买东西了啊。”

    李二虎挠了挠了头,扯了个笑容,回道:“舅舅不好意思咧。嘿嘿”

    看来指望这个小舅舅是不可能了,于是她清了清嗓子喊道:“瞧一瞧,看一看喽,大个儿的鸡蛋,结实耐用的鞋垫子哟,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咧。”声音清脆甜美,立时引来几个妇人上前询问。

    林小桥热情的招呼着她们,口里不停的说着“大婶,今儿个看着真精神”“大婶的孙子长得真可爱,多给小弟弟买点鸡蛋补补呗”“大姐,今儿个穿的衣裳真好看,再买双鞋垫子回去,做双好看的鞋子多好啊”。

    那些大婶大妈们,都被她夸得乐呵呵的,自然就在他们摊子上买东西喽。

    其实在哪儿买不都一样,这条道儿上,价钱一样东西一样,她们挑挑拣拣的,还不就是看个心情,心情好了自然就掏腰包喽。

    不到十分钟,东西就全部卖光了。李二虎和林小溪都是,站在一旁,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

    李二虎不解的问道:“小桥,咋这么厉害啊?这么快就卖完了,平时我都要卖上老半天呢。”

    林小桥低着头翻了个白眼,假作自然的样子回道:“刚刚我瞧别人就是这么干的。”

    林小溪心里很是疑惑,她刚刚跟小妹在一起啊,虽说看到别人吆喝了,但是也没有像自个儿小妹似的这么会说话啊,那些词儿听上去真是新鲜。不过林小溪最后认为,是自个儿小妹聪明的缘故,可能是上次受伤把脑袋给磕机灵了。

    三人收好东西,准备去南街买些油盐等物,然后回家。

第二十六章 镇上考察() 
李二虎带着林小桥姐妹俩,又走了一刻钟,绕了几条街,来到了镇上的南街。

    家里头的油盐剩的不多了,出发前孙氏交待了他,东西卖完后,要到这里买上些油盐带回家。李二虎对于这条街比较熟悉,他熟门熟路的找到卖油盐的杂货铺子,买了自个儿要买的东西,就打算回去。

    林小桥连忙一把拉住他,撒娇地说道:“小舅舅,反正时间还早,我们再逛逛街呗,我很好奇咧。”

    李二虎以为,她是小孩子嘴巴馋了,要找好吃的,打算待会儿,买两块糖给她们姐妹俩吃。于是爽快的答应了:“好咧,咱今儿个就逛逛。”

    南街这边并不是单纯的摆的摊位,这边主要是以商铺为主的。林小桥拉着李二虎和林小溪,不停的穿梭于各个店铺里面,这儿看看,那儿问问的。李二虎只当她是小孩子没逛过街,也就由着她了。

    这里的店铺真是五花八门,卖啥的都有,有杂货铺,有包子铺,有卖布的铺子,卖糕点的铺子,卖文房四宝的铺子,卖家具的,打铁的铺子,还有茶摊,绣坊等等。但是这边出没的几乎都是些平头百姓,没有什么穿着富贵的人过来。

    林小桥不解的问了问李二虎,原来镇上的这些街道也是分等级的,好似前世的市中心和郊区。像他们刚刚赶集摆摊的地儿,就是镇上比较偏僻的街道,一般都是些住在镇上,且不太富裕的人,去那里买东西。

    像现在这个南街,就是普通的消费群体,消费买东西的地儿,例如四邻的村子里的人,要采买什么生活用品,都是来这里。

    镇上还有一条西街和一条东街,这两条街上就多有富人走动了,那边也有些小贩摆摊讨生活的,但是在那里摆摊,每天要交五文钱的摆摊费。

    林小桥又缠着李二虎要去东街和西街看看。于是,三人又去了东西两条街上逛逛,到了那里,林小桥才知道小舅舅所言不假,街道上到处都是马车轿子之类的。

    那边的商铺,其实卖的东西都差不多,但是那里的伙计,多数都是眼睛长在头顶上看人的,他们也没有看几家商铺。

    林小桥又着重看了下这边的集市,看了还真是有些收获。这边的集市,没有他们方才摆摊那边的集市乱,东西摆放的都很整齐,有好些小贩卖些小吃食之类的东西。

    林小桥看了看,那些吃食儿、都是大同小异,还没有前世她读大学的时候,学校后面的那条小吃街,里面的东西种类多。

    但是,看上去买的人依然很多,估计是古代人的零食种类,实在太过于单调缺乏了啊。

    林小桥又仔细的观察了下,好像来这边集市上买东西的,多是些大户人家家里头的管家,丫头和佣人,他们都挺舍得花钱,出手挺大方的咧。

    三人走走逛逛,很快就把两条街逛完了。虽然林小桥走路累的够呛,但是通过一个上午的考察,林小桥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她很想赶快把自个儿的想法,快速的付诸于实践,让疼爱她的姥姥家,能够脱贫致富。

    至于她自个儿家里,那个林家,林小桥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就冲着周氏那雁过拔毛的劲儿,她不觉得自个儿若是挣了钱,到时候还有她的份。

    她可是早有耳闻,周氏此人已经多次翻过李氏夫妻的屋子了,把李氏的嫁妆,贪的是一干二净,还有林二牛偶尔出去打工的工钱,也被她搜刮的十分干净。

    所以,林小桥决定把她们家的脱贫计划,稍稍延后,啥时候分家另过了,她啥时候就帮着家里挣钱。

    现在嘛,她可以先赚些钱放在姥姥这里,为了分家做好准备。

    想法总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却总是残酷的哦。

    现在林小桥满脑子都是她的赚钱计划,很多点子和想法在她的小脑袋里,可是就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实施。毕竟她才八岁,又不识字,虽然她很想说出自己的点子,与小舅舅他们一起分享,但是她也不想现在就锋芒太露,惹人怀疑就不好了。

    林小桥一路想着事儿回去了,路上李二虎又折回之前,他们赶集摆摊的地方,买了两块麦芽糖,给她们姐妹俩。

    林小桥虽然不是很稀罕这种东西,但是林小溪却十分珍惜,而且她并没有自个儿立即就吃下去,而是小心的放到口袋里,说要带回去给两个哥哥吃。

    林小桥特别感动,虽然大家都很穷,但她们的心都是在一起的,即使不在家里,她们也彼此念着对方。这才是真正的骨肉亲情吧!

    于是,林小桥也学着姐姐林小溪,把那块‘珍贵的’麦芽糖小心的放到口袋里,准备留给两个疼爱她的哥哥吃。

    求收藏咧,咋就没有人收藏咧?拜托拜托哦!

第二十七章上山() 
据那天赶集回来,已经过了两天的时间了,昨儿个白天下过了一场小雨,这让老李头很是高兴。都说春雨贵如油,地里的种子,才刚刚撒下,这场雨对于庄稼人来说,无疑是下的太及时了。下了雨,种子才会在泥土里快快的发芽。

    今儿个上午,老李头打算带着儿子上山砍些竹子,回来编编竹筐。现在,地里头没啥子活计,村里的农家汉子,们都会两手编筐的手艺,老李头也不例外。

    李家的田不多,老李头不喜欢坐在家里闲着,所以他打算在家编点竹筐,纯属消磨消磨时间。编好了不拘是,自家留着用,或是下次拿去集上卖卖。

    林小桥姐俩肯定也不会错过这种热闹了,雨后路滑,孙氏本不想让林小桥姐妹俩跟着,但无奈两人都坚持,老李头子就是个孙女控,外孙女说啥,他都乐呵呵的说好。

    于是一行四人,老李头和李二虎拿着砍刀和绳子,林小桥姐妹俩背着竹筐,一路高高兴兴的上山去了。

    小湾村的山在李家的南面,走路也不是很远,十分钟就能走到。林小桥前后两辈子加起来,这也只能算是第一次上山,以前虽说也爬过山,但那些都是旅游景区,爬山就跟爬楼梯似的,没啥子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