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长空英豪 >

第36部分

长空英豪-第36部分

小说: 长空英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十八章:空中银花(二)
           跳伞的地面训练在一个机场的修理飞机的机库中进行。机库很大,同时可以摆放七、八架飞机,几十人的跳伞队伍在里面是绰绰有余。
机库里,屋顶上的横梁上,靠墙的位置,吊着几十具去掉伞衣的降落伞的伞绳,那是用来训练操纵伞的。屋子中间的地面上有几个沙池,周围用木框围着,中间铺满了细沙,沙池的一边有一个用木板搭成的平台,有一米多高,人可以从一侧的台阶上走上平台。还有的平台矮一些,但是在靠沙池的一边树着一个木框,类似于门框。
C团的所有参加跳伞的人员都被带进机库,按照训练的内容,分成三个小组。C团有三个飞行大队,一个大队为一个组,团里的领导分到三个大队。三个跳伞教练每人带一个组,一大队训练伞的操纵,二大队练习出机门的动作,三大队练习着陆动作。
张志宏和陈大壮的三大队组被带到沙池前,教练首先讲解了训练的内容和动作要领,然后分开练习。其实训练内容很简单,动作要领也不复杂,就是上到平台上,站在边沿,双脚并拢,从平台上跳到沙池中。要求是,双脚一定要靠紧,落地后两脚在沙面上踩出的脚印深浅要一致,不能一个浅,一个深。
深浅不一,就说明接地时两只脚的力度不一致,脚印深的一只脚冲力大,脚印浅的一只脚冲力小,冲力大的脚就有可能受伤。
按照教练的要求,大家排成一队,一个个走上平台,一个个从平台上跳下,再上去,再跳下,反复一个动作。教练在一旁观察着每个人接地的动作,检查沙池中脚印的深浅和两个脚印之间的距离。
开始时大家觉得很好玩,一个个很勇跃的走上去,跳下来,几十次以后,动作就渐渐的慢了下来。不断的爬上跳下,两条腿变得又酸又硬,上平台时都有些打不过弯了。
在平时,陈大壮的体质是最好的,这时也觉得吃不消了,对张志宏小声的嘟囔起来:
“老甘,这得跳到什么时候啊,我的两条腿都打不过弯了。你看一大队多舒服,坐在绳子上,像打秋千,优哉游哉的。”
“不要叫苦,你看团长比我们岁数大,都在一遍一遍的跳,你就受不了啦?”张志宏提醒他。
“那你不累啊?”
“怎么不累,咬咬牙坚持一下就过去了。这才刚开始,你就受不了了,后面几天你怎么过?”
这是张志宏的经验,在初教团为了克服飞行不适应的问题,在体质锻炼中他就是这样坚持下来的。
教练好像也看出了大家的厌倦情绪,改变了一下方法,减缓了跳平台的频率,一个人跳下后,让其他人拿着卷尺,丈量他的两个脚印间的距离和深度,对照要求,进行集体讲评。力争跳一次,进一步。
这一比较,毛病就出来了,有的脚没有并拢,两脚印之间的距离过大;有的两个脚印的深浅不一。陈大壮的毛病最多,两项指标都达不到要求。
陈大壮本身就胖,四肢堆满了发达的肌肉,就像一个举重运动员。刚参军时,虽然胖一些,但并不像现在这么胖。由于个子比较矮,为了增加身高,不知听什么人讲,经常吊单杠,就能把身体抻长,结果,身材没有抻长,却把全身的肌肉练得发达了。
两条胖乎乎的大腿上的肉,就想两个小枕头夹在中间,两只脚很难并拢,难怪并不好脚,当然两个脚印的深浅也就不一样了。
祝政委虽然不是飞行人员,也来参加跳伞训练,而且要亲自上飞机跳一次。地面的训练他和三大队的飞行员编在一个组。跳伞对他来说,并没有实际意义,但这就是领导的工作艺术。因为到部队的飞行员虽然都经过生死的考验,并不怕死,但是从那么高的空中跳下,不知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心情难免会有一些紧张。
而且来跳伞训练队以前,大家就听说,上一批训练中,别的部队有一名飞行员跳出飞机后,主伞没有开好,飞行员在急速的下降高度,情况十分危急,地面指挥人员指挥他打开备份伞。他按照地面的指挥,打开了胸前怀抱的备份伞,当备份伞张开的瞬间,主伞也张开了,两具伞的伞绳有缠绕在了一起,那具伞都起不到单独托起飞行员的作用。
高度越来越低,情况更加危机。由于飞行员的沉着处置,割断了主伞的伞绳,抛掉了主伞,在不到100的高度上,开好了备份伞,用备份伞安全的落了地。
为此,跳伞训练队的领导非常重视,把它作为一次严重的事故来处理,认真检查了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最后确定是伞的包装有问题,折叠不符合要求,造成开伞不顺畅。
有了前次的教训,大家的紧张情绪更增加了几分。政委此时亲自参加跳伞,就是无声的政治工作。
一个团的政委都亲自跳伞,而且对他来说,只要在地面动动嘴就可以了,并不是非跳不可的。他都不怕,我们飞行员怕什么?这对大家是一个心理上的安慰。作为祝政委本身,他也想在这次跳伞训练中好好表现一下自己,体现他能和大家同甘共苦,有表率作用,也有不怕死的精神。
不管处于何种目的,祝政委的行动确实对大家是一个鞭策和鼓励。
“大家加紧练习,不要偷懒,你们还赶不上我这个老头子。”
看到大家的情绪有点低落,祝政委做起了鼓动工作。其实他并不老,还不到四十岁,但是比年轻的飞行员要大一些,所以在年轻人面前自称“老头子”。
“尤其你,陈大壮,更要加紧练习。你的动作跟教练要求的差远了,如果练不好,我是不会让你上飞机去跳的。”
“是,是,是,政委,我一定好好练!”陈大壮虚心的应付着。
“政委,你要累了就休息一会儿,你不比他们年轻人。”教练听到政委自称“老头子”,有点不好意思,劝他休息。
“我不累!”
“好,大家要向政委学习,加紧时间练习。”教练又向大家做了再次的鼓动。
各个组的训练继续进行着。
 16K  电脑访问:http://wwW。。Cn
第七十九章:空中银花(三)
           两个小时以后,各组交换,一大队练习出机门,二大队练习跳平台,三大队练习操纵伞。
“小锤子,这回可好了,让你坐在上面休息。”张志宏逗着陈大壮。
“那当然,你看他们坐在上面多舒服。”陈大壮觉得练操纵伞比跳平台好。
到了练习操纵伞的地方,每个人一具伞绳,人坐在上面,套上背带,在胸前扣好,腿上的两条保险带从大腿根处饶上来,****胸前的快卸锁中,整个人就被吊在空中,像坐在秋千上一样,荡来荡去。
每个人都作好以后,便按照教练的口令开始练习。
“快速前进!”
每个人立即把双手举起,抓住胸前的两组伞绳,向下拉。
“向坐移动!”
大家侧转身体,两手拉下左侧的两组伞绳。
“开始刹车!”
大家又把后背的两组伞绳拉下。
由于伞绳是悬挂在房顶的横梁上的,顶上并没有伞衣,所以拉下伞绳时,只不过使人的身体向一侧倾斜,向上微微抬起。
“向后转!”
每个人左手抓住右胸前的一组伞绳,右手抓住左胸前的一组伞绳,****向中间拉动,这一次人真的改变了方向,本来每个人都是面朝墙吊在那里,在交叉拉动伞绳后,前身全部朝向了机库的****。松开手后,又转回了原来的方向。
操纵了几十次后,教练看大家的动作有点熟练了,就开始出各种个样的情况,锻炼大家的反应能力。
“向中心点快速运动!”
由于口令比较具体,每人都拉下了胸前的两组伞绳。
“好。前方有个大水坑!”
这回动作就有区别了,听到教练的口令后,有的拉前面的两组伞绳,有的拉后面的两组伞绳,有的拉侧面的,有的交叉拉伞绳,真是五花八门。教练走到每一个人后面,逐个询问理由:
“你为什么拉前面的?”
“报告,我想快速通过水坑。”
“你为什么拉后面的?”
“报告,我想减小前进速度,躲开。
……
理由都对,教练挑不出什么毛病,只好说:
“大家处理的都对,但是在空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如果水坑面积很大,就要采取刹车的办法;如果水坑面积比较小,快速越过也可以,总的一条,就是要避开它,不要掉在里面。好,下面接着练习。”
刚开始时,大家都觉得很好玩,人坐在上面悠来荡去的,就像打秋千。可是过了一会儿,就觉得不那么舒服了。
正是炎热的夏天,每个人只穿一件衣服,几条带子捆绑在身上,勒得肉又麻又疼,特别是腿上的两条带子,紧紧的固定在大腿上,人体的重量大部分压在上面,由于两条腿的血液输送不畅,使两条腿又麻又胀。
两只手不断的向下拉伞绳,也被磨的火辣辣的痛。
长时间的坐在上面,身体不能随便活动,真像受刑一样。汗水也从身体的各个部分流了出来,背上的衣服已经湿透。
教练还在不停的下达着口令,好像不知疲倦。
为了不漏掉教练的每一个口令,谁也不敢分散注意力,谁也不敢说话,只是默默的拉动伞绳。
操纵降落伞的动作没有太复杂的,就是四组伞绳,不停的变换组合,向下拉。反复练习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增加熟练程度,提高快速反应的能力,做到得心应手,免得在空中遇到情况时手忙脚乱。
好不容易到了休息时间,大家解开身上的捆绑,下地来休息。
“可解放了,我都快坚持不住了。”陈大壮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你不是说吊在上面舒服吗?”张志宏那壶不开提那壶。
“谁知道呢,看他们一大队的人坐在上面晃悠晃悠的,是很舒服的。”陈大壮在自我圆场。
“谁让你长那么胖呢,你看我就不怕。”大鸡在一旁插话。
“你瘦嘛,当然不怕了,吊在上面像一块棉花,轻飘飘的。你看我的腿都勒红了。”
陈大壮说着撩起裤子给大家看,果然大腿根有两道深深的红血印。
“所以嘛,干什么都不容易,你没有吃苦的准备就觉得做什么都很苦。事先你要是想得复杂一点,苦一点,就不觉得苦了。”张志宏还在给他讲道理。
“行了,就你老甘不怕苦。”陈大壮还是不服气。
休息过后,大家又坐在上面继续练习。
好不容易熬到交换场地的时候,这回轮到他们练习出机们了。
他们又到了带有小门的平台处,大家依次上到平台上,面对门框,向前行走三步,钻过小门,再从平台上跳到下面的沙池中。
这个动作跟练习着陆动作相似,只不过对接地时双脚的要求没有跳平台那么严格,但是对台上的三步走和钻出门框有要求。三步走要先出左脚,双手抱在胸前,做出抱备份伞的动作。行进中步子要稳,身体不能晃,出机门时,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碰到门框。
动作虽然简单,但是真要做好,也不容易。平时行走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动作,而且两只手臂是自然摆动的,以调整身体的平衡,这时,两手抱在胸前,要走的很稳,还是很难。越想走稳,腿就变得僵硬,迈出的步子就不协调。不是出现不会走路的现象,就是身体摇晃,碰到了门框。
但是这个动作的练习对人的身体不会增加太大的负担,相对而言,还是要舒服一点。
为了和练习接地动作结合起来,在落进沙池时虽然没有要求双脚要并拢,但是大家还是自觉的将双脚并拢,落入沙池中。
开始练习时,教练站在平台上门框的左边,模拟在飞机上的位置,并且下达口令:
“一、二、三跳。”
随着教练的口令,跳下一个。
“一、二、三跳。”
又跳下一个。
……
教练口中下达着口令,眼睛注意着每个人行走和出机门的动作,并即使予以纠正。发现有三步走不合格的,用手挡在门口,让返回去重新再走。
在教练的严格要求下,大家一遍一遍的练习着。
 16K  电脑访问:http://wwW。。Cn
第八十章:空中银花(四)
           两周的时间过去了,三个动作,反复练习,枯燥而无味。跟刚当兵时队列训练一样,每天都是简单的重复。经过长时间的磨练,三的动作基本符合要求,但还不是百分之百的标准。
教练的要求是百分之百的标准,因为在跳伞中,只有一次的机会,如果在这一次中,正好有一个动作不标准,就有可能出问题。所以大家在做每一次动作时,都是很严格,力求每一次动作都做得很标准。好在经过锻炼,大家的身体已经适应了这种训练,跳平台时腿也不像以前那么疼了,手上的皮也磨厚了,操纵伞绳时,也不觉得火辣辣的痛了。
到了训练的后期,除了训练外,还组织大家观摩包伞员的包伞过程,目的是让大家看到,包伞工作是一项非常严格和认真的工作,经过他们包好的伞,安全系数是很大的,大家不必担心。
降落伞的准备工作确实是非常细致的,用过一次的伞,要逐根伞绳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立即更换。无破损的伞要先挂在屋梁上凉晒,去掉伞衣上的湿气,保伞室的环境要求要干净无灰尘。经过凉晒的伞要按照规定的顺序,先将伞衣叠成长条,套上一个长长的伞套,再按一定的规格叠成长方形,每叠一层都要用木尺量一下,使每一层的尺寸都符合要求。
叠好的伞衣再放入伞包,放入时,要将伞绳理顺,不能有任何的缠绕、交叉、打结的现象。放好后,扣上伞包的扣子,****保险销,一具降落伞就算包装完毕。
对于长期不用的降落伞,也要定期进行凉晒和重新包装,防止伞衣受潮粘在一起,用时打不开伞。
观摩完包伞员包伞的全过程,教练又拿来一具降落伞,演示开伞的过程。
训练跳伞,采用的是强制开伞,也就是用一根绳子强制将伞衣从伞包中拉出,等到伞衣充满气后,在人体重量的作用下,连接伞衣和飞机的一初细绳断开,人、伞和飞机分离,降落伞就带着跳伞员徐徐落地。
教练把降落伞放在铺在地面的长条布上,以防止伞拉出后被地面上的尘土弄脏。放好后,他让一个保伞员压住伞包,由另一个保伞员顺着铺在地面的长布条向外拉伞绳。随着开伞绳的向外拉出,首先拉开了伞包的保险销,在挂在伞包外的四根橡皮绳的作用下,伞包打开。
当开伞绳拉直后,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