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且抱着捞一票就走的人的想法是不同的,他们没有坚决捍卫果阿的坚强决心,而我们有!”
“本地化的葡萄牙贵族。”莫烈鳗心里默念了一声。对于这类在果阿占据了最大数量的殖民者群体,莫烈鳗还是有些了解的,简单地说,他们都是初代殖民者的后裔,有的人是纯血后裔,就像南美的克里奥尔土生白人一样,有的人则是印葡混血人。值得一提的是,土生白人并不一定意味着是贵族或占据更高的地位,而印葡人也未必就一定不是贵族,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都不如从里斯本过来的葡萄牙人有地位。
发生在1563年的一起决斗时间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一位从里斯本前来的葡萄牙贵族打伤了一位果阿本地的土生白人,然后被总督派人抓了起来,不过很快又无罪释放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有趣,路易斯·达·弗朗西斯科·巴雷托,一位印葡人,前果阿总督老巴雷托(1547…1559年任总督)的儿子,位了给那位被打伤的土生白人小弟出头,要求与那位里斯本贵族决斗,结果在决斗中死亡。但那位贵族仅仅只是在公开场合表示了一下遗憾,略微道歉了一下,便被总督原谅了,这已经直观说明了土生白人的低下地位,这一点葡萄牙人甚至比南美的西班牙人做得还要过分许多。
但讽刺的是,在历次与外敌——有时是荷兰人,有时是印度人,有时是摩尔人——的战斗中,土生白人或印葡人却是战斗最英勇、士气最高昂的群体,比起那些从葡萄牙本土漂洋过海而来的人更能捍卫果阿的利益,每次高喊着“圣地亚哥”的口号与敌人展开殊死肉搏的,也正是这些土生白人或印葡人,他们以印度为根基,无路可退,无法妥协,只能战斗到底。
而听说这位佩德罗·葡萄牙总督的几个儿子目前都已在果阿本地娶妻生子,看样子今后是要以印度为根基了,与跟在莫烈鳗身边的这位桑德罗先生是一样的性质。这样一来,个中内情可就很值得玩味了,与东岸人加强商贸合作乃至更进一步的关系,不知道到底是里斯本方面的意图呢还是果阿本地官员、贵族们的集体意志,如果是后者,那么可就有意思了。
不过不管怎样,既然果阿的葡萄牙人有意贴上来,那么东岸方面自然也不便拒人于千里之外,不是么?更何况,本土对此早就有指导思想,那就是与果阿方面维持“适度的关系”,以为将来打算。
这话听起来有点晦涩,我们直白点说那就是,与果阿的葡萄牙人做生意增加感情没问题,但要把握好尺度,暂时不宜发展成军事同盟或政治同盟。而将来一旦东岸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交恶且关系难以挽回的话,那么借着之前打下的基础迅速与葡萄牙人“勾结”起来,并对荷兰人反攻倒算,就是应有之意了。说白了,就是吊着葡萄牙人,拿他们当备胎,以防万一。
当然葡萄牙人想要的不仅仅如此,他们更属意于与东岸人结盟——最好是履行出兵义务的军事同盟——以便对抗在这边一家独大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为此,让渡出部分商业利益也在所不惜,比如,果阿总督葡萄牙在之前的宴会中,就曾隐晦地向莫烈鳗提出过,可以允许东岸人在果阿、第乌两地各设立一个商站(驻兵不得超过一百人),采购一定额度的印度土特商品。
公允地说,葡萄牙人许诺的这个条件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印度贸易的潜力谁都知道,这个国家有着辽阔的土地、丰富的物产以及巨量的人口——人口本身便能创造财富,尤其是在人口极多的情况下。因此,他们愿意让又一个外来势力进入印度,且在他们经营多年的土地上落脚——这些土地多是历史遗留问题,即莫卧儿王朝统一之前取得的土地,也是赶上了好时候,现在是很难了,因为莫卧儿王朝实力强大——其实是很大方的,当然这也和他们如今所面临的局势有关,不得不如此。
莫烈鳗当然愿意借着葡萄牙人影响力先在印度站稳脚跟,不过按照本土的指导精神,他知道葡萄牙人最想看到的军事同盟是不可能了,因为执委会诸公目前还没有卷入一场无谓的冲突中的计划,对于刺激实力强劲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更没兴趣,所以在这方面注定是要让葡萄牙人失望的了。
不过这事现在却也不必与葡萄牙人细说,先和他们谈谈别的东西即可,比如开设商站做生意的事情。因此,在参观完码头商业区后,莫烈鳗便与桑德罗等人一起,回到了城内的总督府内,与葡萄牙总督商讨商业合作的问题。
“我们需要大量的武器,主要是指火枪、刺剑、铠甲、长矛和其他一些物资。火炮我们自己就能生产,果阿的铸炮厂是本世纪初建立起来的,至今仍然在发挥作用,就连英国东印度公司,有时候都要来向我们采购火炮呢。”葡萄牙总督一开口就是索要军资,只听他说道:“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因为可恶的荷兰人。这些年来,他们几乎每个夏天都会组织由十艘以上武装商船组成的舰队前来马拉巴尔海岸附近,挂上黑旗,攻击往返于里斯本和印度之间的葡萄牙商船、印度人驾驶的贸易小船以及从西边过来贸易的摩尔人的船只,这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葡萄牙总督这么一说,莫烈鳗就明白了。虽然东岸人常年活动在西印度洋,不过却并不代表对东印度洋的事情一无所知,尤其是这些搞得阵仗不小的事情,更何况此类事情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了。在这二十多年的交锋中,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方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但肯定给果阿的葡萄牙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包括武器军资、劳动工具、旧大陆商品、书籍信件都无法及时传递到印度,甚至就连本土的一些人员,很多时候也会在荷兰人的攻击下命丧大海或做了俘虏——俘虏的下场一般很惨,会在东印度群岛的热带种植园内工作很多个年头,往往会死于非命,当然反过来讲,被葡萄牙人俘虏的荷兰一方的人员下场或许要更惨一些,因为他们往往会接受残酷的宗教审判。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葡萄牙总督请求东岸人过去出售一些必要的武器军资、关键的机械设备(果阿铸炮厂使用)及其他来自旧大陆的商品,就很容易理解了。为此,他们将提供东岸人非常感兴趣的各类印度特产商品,这些东西若是运回东岸本土的话,转手就是一大笔利润,无论是对新华夏开拓队还是海军第三舰队来说,都不无小补。
当然这种贸易对葡萄牙人来说同样是一笔不小的进项,因为他们可以将印度商品成批量地卖进东岸共和国挣钱。要知道,现在有着三四百万人口的华夏东岸共和国,贫富差距较小,人均收入不低,且经过多年社会发展,人民也比以往更愿意消费,所以对来自海外的珍奇商品还是有不小的市场需求的,这从新华夏岛的热带特产始终在本土处于热销状态就能看得出来。而葡萄牙人的商业开发能力呢,说实话是有些差劲的,以往他们只能将这类热带产品、印刷产品卖给意大利人,撑死了再卖一些到西班牙和法国西南部,比起同样做这行生意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大大不如,甚至连英国东印度公司都差了好远。
因此,这次如果借机与东岸人搭上线,那么既能够从东岸人手里获取稳定的工业品供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现阶段可能不会明着攻击东岸人的商船——同时也能够打开一个自从上次战争后已经失落了很多年的新兴市场,简直就是稳赚不赔的生意,也难怪他们一直对莫烈鳗一行人如此热情甚至恭敬呢。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老祖宗这句话还真是没说错!
“我们当然愿意与果阿方面建立良好的贸易关系,这没有丝毫阻碍,只是我更希望我国的东非运输公司能够得到印度商品的独家代理权。”莫烈鳗只稍稍思考了一小会,就做出了决定,同时也为新华夏开拓队占股很大的东非运输公司争取到了一个下金蛋的母鸡,当然这家公司同时也与海军第三舰队关系密切,一切都尽在不言中。
佩德罗·德·阿尔梅达·葡萄牙总督当然不会拂逆莫烈鳗提出的小小请求,很愉快地接受了他的提议。接下来,双方各自找来了随员,开始就细节问题一条条进行磋商,并形成文字固定下来。这是个不短的过程,不过却多是下面人的事情了,与葡萄牙总督和莫烈鳗中校关系不大,二人倒是可以脱身到一边喝起了咖啡。
“莫先生,关于我们双方结成军事同盟,每年冬天共同清理海盗的事情,你考虑得怎么样了?”总督府花园内,清闲下来的二人对坐闲聊,葡萄牙总督突然问道。
“这个我无法给予您肯定的回答,因为已经超过了我的授权,不过我很乐意就此向上级专门进行汇报。”莫烈鳗回避了这个问题,这很显然令葡萄牙总督有些失望。
第九章 印度海岸(三)()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一晃而过。1677年11月5日,北印度洋上东北风开始占据主流,洋流也变成了逆时针的方向,这意味着“伏波万里”号已经可以启程回国了。
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内,莫烈鳗参观了果阿城的方方面面,对葡萄牙人的这个印度统治中心有了一个比较笼统却全面的印象。到了最后几天,他甚至有幸参观了一次葡萄牙军人的训练,对他们的战斗力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同时也说明了葡萄牙总督的诚意。
莫烈鳗通过观察,发现葡萄牙人的军事组织实在是有些原始——至少在印度殖民地这边是如此没错——因为掌握在政府手里的军队数量较少,控制在贵族手里的军队却很多,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直接掌控几乎所有军队的组织形式大不相同。
以现任殖民政府为例,掌握在总督手里并通过殖民地国库供养的军队只有区区三百人,这些人只有基本的武器,如刺剑、长矛、火枪、铠甲等等,但多年来多有损坏,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补足,因此装备水平真的谈不上多好,也难怪葡萄牙人这次急着要从东岸人这里进口以改善士兵的装备。
相对控制在总督佩德罗·德·阿尔梅达·葡萄牙手里的军队,掌握在贵族们手里的士兵的装备水平可就要好多了。这些基本都是在葡萄牙本土经济状况很差的士兵,有一定的战场经验,他们在里斯本上船,不远万里来到果阿等印度城市,孤身一人、衣食无着,除了可以暂时居住在海边的一些由政府提供的破木屋之外,甚至就连吃饭都很成问题,因为政府是不会提供饭食的。
这个时候,使得他们免于饿死的路子一共有三条,其一是通过各个殖民城市征兵官的考核,补充直属于当地政府的部队的缺额,其二是由本地教会或大商人进行施舍救助,让他们渡过初期的难关,随后转行从事其他工作,其三是成为本地贵族的追随者,由贵族们供养发薪,同时为贵族服务。
尤其是最后一种,吸纳了数量最多的葡萄牙士兵。按照莫烈鳗这些日子在果阿城所见,平均每个贵族或绅士为大约30个人提供伙食、装备,让他们为自己的利益服务。比如在果阿附近的鲁阿·迪雷塔小城拥有一整条街道所有房屋的贵族希尔维拉家族,就供养了差不多整整一百名追随者。他给这些追随者分组,然后分发了统一的制服和武器,将他们安置在自己的住所和商铺周围,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从某种程度说可以说他的私人军队控制了上述这些区域,就连总督葡萄牙都得对他有所忌惮。
每当贵族们在城市内外骑马出行,或前往教堂参加宗教仪式的时候,这些追随者士兵们都会成为他们的随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果这个贵族受到了侮辱或不公正的对待,或者出于某种原因要报复什么人又不方便通过官面上的话,那么这些食客就能发挥作用了,很多时候是负面作用,因为他们会破坏秩序。
另外,贵族们通常还是许多军事要塞或城市的军事长官,或者是一些舰只的指挥官,每当遇到外敌入侵或者需要出征的时候,果阿总督只需征召贵族即可,因为他们会带着大批全副武装的追随者出发,这样政府就能省下很大一笔钱。
葡萄牙人的这种军队组织方式带有很大的中世纪分封制的残留,与如今各国纷纷成立常备军,削弱贵族封地和兵权的大趋势相悖,属于确定无疑的落后方式,急需改进。而且更可怕的是,政府或贵族并不总是一整年供养所有人的(至少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这么做)!每当夏天雨季来临的时候,政府会解散掉相当一部分士兵,贵族们也会遣散掉绝大部分追随者,让他们自谋生路。因为这个时候往往是船只刚刚抵达印度的时候,且天气较为恶劣,雨水较多,气候潮湿,疫病丛生,故来自南方的荷兰人的威胁会降到最低,所以贪婪(或者说愚蠢?)的贵族们并不愿意继续花钱供养着大批无所事事的士兵。他们会解散掉大部分人,只保留他认为最忠心或战斗技能最出色的一部分,以节省开支。
每当这个时候,在果阿、第乌等葡萄牙控制的城市内,你就会许多看起来很落魄的士兵交出了自己的武器装备,只带着一套衣服和仅有的财产,离开了城区,或者前往码头做工,或者前往周边乡村干活,以便养活自己。也不是没有坚持留在城市里的,但这些人除了极少数幸运儿被商人短期雇佣外,大部分都在当乞丐讨饭,日子难过得很。
直到每年9月下旬重新征兵的时候到来,贵族们才会打开自己的钱袋,重新征召士兵,以补足自己追随者的缺额。可以肯定的是,在整个雨季之中,这些士兵们为了糊口而四处奔波,训练肯定是荒废了的,因此当9月份重新集结的时候,他们的战斗力如何很难保证,士气更是无从谈起,也难怪他们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持续多年的战斗中屡屡吃瘪了,这样不职业的士兵,是没法大用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贵族都这么做,莫烈鳗就知道,之前配陪同过自己很久的那位桑德罗先生,就供养了六十多名士兵,并且坚持在雨季也供应他们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