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1375部分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375部分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碗热汤暖暖身子舒服,小周,快一起来吃吧,不然全被安德森这个混小子吃完了。你俩吃完后再去挖会排水沟,我们今天的任务才干完了三分之一呢,别再搞得拖到明天。”

    周大河应了一声,端了个木墩过来坐下,然后和王大监、安德森两人一起吃起午饭来。汉斯上士笑了笑,从兜里摸出了个烟斗,又从桌上王大监的包里顺了一袋烟丝点上,然后靠在遮雨棚的木梁下,定定地看着远方。

    南方地平线处缓缓驶来一辆由两匹马拉着的轨道马车。马车在轨道上平稳地走着,平板车厢上摆放着沉重的钢轨,时速大概在十来公里的样子,不快也不慢。钢制凸缘车轮与轨道摩擦着发出隆隆的噪音,每越过两根钢轨之间的缝隙时便发出“哐当”的一声响。马车很快抵近了终点,驾驶员拉下了制动手闸,钢制车轮与钢轨之间发出了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在滑行了一段距离后,轨道马车精准地在最后一根铺设好的钢轨上停稳,显示出了驾驶员精湛的技术。

    前方路基边,罗纳尔德警官和博格丹协警一起指挥着几十名南非劳务工开始卸载马车上那些沉重的钢轨。整个场面看起来热火朝天,棉梅线80多公里的铁路就这样在沿线广大干部群众、交建四局五局的数百名职工以及两千余南非劳务工的辛勤努力之下,一点一点地往前延伸着。 1641年6月20日,晴。东方港,执委会行政大楼二层,交通部办公室内。

    “什么?你跟我要船用木材?你这不是难为我嘛,我找谁要去?现在木材这么紧张,我又不会变戏法,哪能给你拿出多余的木材来啊?”萧百浪揉着额头,一脸苦相地朝坐在他对面的南海运输公司老总丁灿林说道。

    “萧部长,部里这次也太偏心了啊。”丁灿林有些郁闷地说道,“本来预定给我们的2000立方米的船用木材硬是一点也没剩下,全被挪用到北边的木材加工厂内加工枕木去了。我就想问一句了,到底啥时候才能给我们造商船啊?合着这新成立的铁道总局是亲儿子,咱南海运输公司就是后娘养的啊。”

    丁灿林嘴里说的这个铁道总局是刚刚成立的副部级单位,同样归属于交通委员萧百浪领导。该局统筹管理国内的铁路运输、维护、保养,轨道马车的生产、修理,南方车辆厂(已从交通部内正式划拨给铁道总局管理)的日常运营、新型铁路机车(蒸汽火车)的研发等事宜,是国内除了纺织工业总局外第二个经济部。在很多熟知铁路发展潜力的穿越众眼里是一块了不得的大肥肉,因此很多在部委里厮混、郁郁不得志的酱油穿越众们纷纷开始大显神通、各走门路,为了那几个有限的职位几乎打破了头,场面一时极为惨烈。

    “你瞎扯个什么?”萧百浪不满地拍了拍桌子,提高了嗓门说道:“大鱼河海军造船厂不是已经在替你们造着一艘标准排水量650吨的笛型运输船了么,你还想咋样啊?”

    “我的大部长哎,你也说了只造了一艘啊。”丁灿林一把将戴在头上的礼帽揪下,着急地说道:“海军部财大气粗,一口气下了一艘快速巡洋舰和一艘护卫炮舰的订单,听说还在执委会那里游说诸位领导们批准拨款再开工建造一艘战列舰,以完成那个什么狗屁的‘四四’舰队计划。卧槽,我也不奢望跟海军那帮军国主义狂人比,可好歹也不能被落下那么多啊。目前我手头才七艘笛型运输船,总运输吨位刚刚过4500吨,再看看如今我们的经济规模,这完全不成比例啊。起码再给我添两艘这种大肚的笛型运输船,让我的船队规模达到十艘。不然像现在这样,运输吨位总是紧巴巴的,不得不大量雇佣了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甚至荷兰的运输船来帮忙跑运输,这每年给的租金就海了去了,一点也不经济啊。”

    刚才丁某人提到的海军部‘四四’舰队计划是王启年最近提出来的,即以四艘“八月十日”级战列舰、四艘“扬武”级原型及其改进型(即“超勇”级准飞剪船再放大长宽比、改横帆为纵帆)快速巡洋舰为主力战舰,辅以大量“马岛”级护卫炮舰,作为国家的海上力量的主体。

    按照这种标准配置的东岸海军舰队,至少在南大西洋这一片海域内是没有任何敌手的。当然了,这种规模的舰队也给国家带来了极为沉重的财政压力,毕竟海军那总计大几百门火炮摆在那里呢,全体打一发训练弹就要耗费三百元左右。再加上舰船日常维护保养、修理、人员薪资等等费用,每年的耗费是极为巨大的。这还是和平时期呢,如果是战时的话那耗费还要打着滚往上翻,就更是一个无底洞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海军真的是一个贵族军种、吞金巨兽,如果国家财政不够宽裕或者工业生产能力不够强大的话最好还是不要玩大海军了,真心玩不起。

    “我也知道老是租人家的船不划算,但这不是救急嘛。”萧百浪稍稍坐直了身子,说道:“我知道租金贵,不划算,而且还不安全,不过这路也要一步步走不是。我就不说别的了,上半年统战部在加勒比海附近招募来的六百多名海盗能分点到你手里?我看你是别痴心妄想了,这些都是海军给自己即将下水的战舰预备着的,没你们南海运输公司啥事。我看你啊,还是多打打那些马来奴隶的主意吧,这还现实点。”

    萧百浪的话一出口就说中了丁灿林的痛处。是啊,那几百个海盗都是经年老水手,谁不眼馋啊?今天他丁灿林跑来交通部一是想要点好处,另外一个也是抱着万一的念想看看能不能分到一些招募来的海盗到他的商船上去做水手,不过如今看来显然是没有可能了。萧百浪是中央领导,比他更熟知很多事情的内情,他都这么说了那肯定就没戏了,那些海盗水手都是海军部给自己留着的,别人谁也别想染指。

    话说东岸人为了解决水手不足的问题可谓是伤透了脑筋。去年成立的统战部这一年多来唯一的工作就是为东岸共和国的战舰、商船招募到足够的水手,因此,无论是加勒比海盗、流浪的落魄水手或者新华夏地区送来的马来奴隶,都是他们的“统战”对象。

    从去年年初到现在,统战部已经“统战”了大约近千名欧洲海盗,此外还开设学习班培训了两百名河中堡地区挑选后送过来的马来(贝齐米萨拉卡人)人奴隶水手这些都是给内河运输公司和南海运输公司准备的。不过很显然,他们的工作做得还不够,至少南海运输公司的水手数量现在看起来还不是很足。

    “妈的,真是不爽。”丁灿林嘴里还在失望地骂骂咧咧,“以前是人等船,现在是他娘的船等人,邪门了!算了,我今天就是来发发牢骚,没啥事我就先回去了。码头上一堆事情等着我处理呢。有一批运往布里斯托尔的武器马上就要装船出海,英国人那边随时会爆发内战,那个老王党亚伯拉罕的代表几乎每天都要到码头上催我一遍,烦都烦死了。唉,我先走了啊,萧部长。”

    “急个屁啊。”萧百浪骂了一句,随即开口说道:“你的那些破事都交给你的秘书去办。英国佬的那船武器赶快给人发了,支持王党是我们国家一贯的政策,别拖延了。好了,你现在去收拾一下东西、交代一些任务,然后跟我出一趟差。去北边,河口堡!有好东西给你看!”

    丁灿林愣了一下,随即便走出门外和他的秘书交代起了接下来几天的工作。交代完后,他便和萧百浪一起一前一后走出了执委会行政大楼。很快,他们两人在几名内务部警察的簇拥下乘坐着一辆小型客运马车离开了东方港,朝西边而去。

    四轮客运马车轻盈地行走在1号公路上,柏油铺就的路面异常平整,再加上车厢底部安装的减震弹簧,人坐在马车里面几乎感受不到任何颠簸。嗯,如果将车轮换成橡胶车胎就更好了,只可惜化工部门竟然无人知晓如何使橡胶硫化,目前还在反复试验和摸索,短时间内看来是指望不上了。

    马车花了一个多小时便赶到了定远乡。萧百浪在谢绝了乡长林有德的午餐宴请之后,又和丁灿林等人在乡政府内借了几匹骑乘杂马,沿着大鱼湖朝北方的棉农乡而去。到了棉农乡后也不停留,匆匆吃了几个肉饼当午饭后便再度北上,在下午时分抵达了镇远乡。

第二百零七章 商业集团(六)() 
    “地僻门无径,松间榻有阴。秋山分野阔,寒水入云深。荒草高僧意,斜阳过客心。漫从星月下,枕石作长吟。”

    1686年8月2日,刚刚从江北汉口镇返回武昌的李难先在书房内挥毫泼墨,写下了上面一段诗。这段诗是描写汉口回龙寺的,本命塞口寺,传说是前明嘉靖皇帝从钟祥出发前往北京当皇帝路过时,御赐改名的,也算是有些历史了。

    只不过回龙寺的命不太好,早些年世道太平的时候,汉口还没发展起来,汉口一片滩涂芦苇湿地,百姓稀少,回龙寺僧人们的日子过得亦是极为苦逼。这从诗句就能看得出来,这座寺庙处在滩涂深处的树林里,十分偏僻荒凉,连门都没有,到处是松树和荒草。后来汉口慢慢起来后,世道却又不是很太平了,作为著名商业口岸的汉口屡遭兵火,损失颇大,这僧人们的日子更是苦上加苦。

    再等到当今顺、清湖北对峙的局面,江北的汉口几经易手,目前虽然控制在顺国手中,但已然成为了一个军事要塞,作为武昌城的屏障。汉口镇里此时有军人、有夫子、有火枪、有大炮,就是没有商人、工匠、钱庄和各色商铺,原本流淌着的金钱也已经不见了踪影,山积的货物也分散到了武昌、巴陵等地,汉口镇几乎是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坠落了下去。

    李难先是前些时日到清国境内考察的。虽然此人是顺国国籍,家宅都安在武昌府蒲圻县(今赤壁市),但前往清国是以东岸买办的身份,且得到了清国政府的许可,因此一路畅通无阻,不但清国地方官员经常宴请拜访,甚至就连他本人及随从都可以住在驿馆内,这待遇确实是没谁了。

    李难先主要是在安陆(即明朝的承天府)、德安、襄阳三府进行考察,了解了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及物产风貌,看看有没有展开进一步贸易的可能性。要知道,如今清国与东岸的关系已经大为缓和,南方、登莱、满蒙三个开拓队相继与其签署和平协议,然后开放各自边界,展开互利互惠的贸易。

    这种贸易一般来说主要集中在南方,即宁绍一带的东岸人与邻近的杭州、松江、嘉兴等府的清国商民进行贸易。在登莱一带,由于西半部分莱州府主要以粮食、蔬菜、水果的种植为主,特产商品较为有限,充其量就登州府有一些海产品、建材等商品因为成本的因素可以倾销清国地方罢了。其余的多以转口贸易为主,即把南洋特产、黑水特产、朝鲜日本特产转卖过去,但规模也不是很大,远没达到南方宁波一带的规模。

    因此,东岸人打算在其他地方也展开贸易,以弥补登莱方面的不足。这不,经过双方协商争取,清国同意在长江沿线增开一些口岸,面向包括东岸在内的各个国家开放,以增加财政收入,毕竟现在清国用钱的地方可多着呢。

    湖北虽然迭经大战,但毕竟底子在那儿,因此就贸易特产商品来说,还是颇有可观之处的。比如这次清国确定的通商口岸沙头市,位于荆州城(即江陵县)以东,是一处天然良港,适宜大船停靠,因此被双方共同确定为互市口岸之一,清国为此将原本设于荆州城的炒关也迁移到了这里,可见重视程度。

    李难先在沙头市镇的市面上见到了大量的稻米、川盐、木材、干果、药材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这令他很是惊奇,因为沙市地处清、顺势力犬牙加错处,隔壁的江陵县几十年来已经三易其手,最近一次乃是十余年前清军发兵攻下了这座荆州府的首县,然后在这里设置战船(后被摧毁),添置炮台,作为拱卫安陆府西部的军事重镇。

    这样一座地处前线,且面临着重大军事压力的城镇,市面居然也能看到几分颜色,当真是令他感到一些稀奇了,难不成此地的经济活动如此活跃,以至于都不害怕战争了?不过不管沙头市是真不害怕战争还是假不害怕战争,总之在东、清两国确定其为互市口岸之后,这里面临的战争威胁确确实实会大大降低——想想就知道了,当城里住着成百上千的东岸侨民,堆积了大量来自宁波的货物之后,哪个顺国将领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强攻这座城市?难道就不怕误伤了东岸侨民以至于引起外交纠纷么?他承担不起这个责任的!

    因此,清国将沙头市确定为互市口岸,其实也挺鬼的,严格说起来是有那么一丝绑架东岸人做盾牌的意味在内的。不过,沙头市本身的条件也确实不错,东岸人也就不怎么计较这方面了,一切还是生意要紧嘛。

    李难先作为东岸大买办,自然也不是不学无术之辈。事实上在前往沙头市及安陆、襄阳、德安诸府考察之前,他就重点查阅过相关古籍和资料,得知沙头市自古以来便是商业重镇——春秋时期,沙市即位楚国郢都的外港及市肆;唐人诗句中已有“江馆连沙市,泷船泊水滨”之咏;到了宋代,沙市成了三楚名镇,“通南北诸省,贾客扬帆而来者多至数千艘,向晚蓬灯远映,照晃常若白昼”;在明末的时候沙市一度达到了顶峰,“沙市明末极盛,列巷九十九条,每行占一巷,舟车辐辏,繁盛甲宇内,即今之京师、姑苏皆不及也。”

    从以上这些描述便可以看出,沙市确实自古以来就是非常繁华的贸易口岸,因此即便在明清鼎革之际遭遇了大规模的兵灾,后来顺、清两国连年大战又使其雪上加霜,但到底底子仍在,元气犹留有几分,因此李难先前去考察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商业贸易还算有点气候,这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李难先在沙市考察结束后,立刻些了一封报告,由快船送往了马当要塞,交由驻扎在那里的东岸海军带回宁波。他在报告里盛赞了沙市的港口条件,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