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6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些东西,从小生活在贵族圈子、眼界开阔的乔治蒙哥马利也是清楚的。于是,当他进入到办事处并得到了主人的会见时,他保持了足够谦卑与礼貌,尤其是出来接待他的年轻人出身高贵来自皮萨尼家族的迪米特罗。
皮萨尼家族是威尼西亚共和国著名的贵族,虽然目前不是十二执政官家族之一,但依然是元老会的成员(执政官由元老会进行选举)。其祖上曾经在黑海一带的殖民地塔纳长期服役,在对抗蒙古人和鞑靼人的战争中立下过汗马功劳。几百年过后,皮萨尼家族已经在威尼斯拥有爵位和大量资产,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层之一。不然的话,你以为迪米特罗凭什么可以捞到威尼斯流通银行洛阳办事处负责人的位置?
皮萨尼家族的纹章是一面旗帜,那是三百多年前威尼斯元老院授予其祖先的军旗。在那个年代,皮萨尼家族的祖先率领一支舰队抵达塔纳,然后在蒙古人和鞑靼人的喧嚣中坚守孤城,元老院授予的军旗在战斗中始终不曾坠落,可见其英勇程度。
作为贵族,乔治蒙哥马利曾经系统学习过纹章学,对国内外的著名家族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了解。因此,在见到迪米特罗皮萨尼后,他说话直击重点,尽挑着对方祖上的丰功伟绩说,然后还不着边际地提到了如今的皮萨尼家族在地中海一带的贸易影响力。迪米特罗今年还不到三十岁,从小历任商船大副、船长、商站经理、商品交易会采购代表、里亚托广场银行经理,人生阅历比起乔治蒙哥马利还要更深一筹,不过在听到对方的吹捧后,依旧十分满意。
这会两人都已经坐下,仆人端来了香喷喷的咖啡和甜点,然后默默退下。两个人都用汉语交谈,虽然各自都带了一些奇怪的口音,但并不是难以理解的。
“……盛产肉桂的锡兰岛四周几乎已经布满了城堡。如果需要的话,为了保护这块领地,荷兰人可以派遣40艘以上的装有大炮的快速帆船。他们现在控制了很多交通要道,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干扰所有国家与中国、日本的贸易。不论是谁,只要认真想一想他们已在那些地方形成的实力和仍在与日俱增的实力,就都会担心,他们终有一天将独占利润丰厚的东印度贸易,把别人完全排斥在外。”聊了一会不相关的事情后,乔治蒙哥马利有意识地把话题朝东印度贸易上转移。
“但联合省与贵国是盟友,荷兰东印度公司与英格兰东印度公司也有协议,每年都可以采购指定数量的香料。请恕我直言,他们并没有垄断贸易的想法,虽然他们有这个能力。”迪米特罗皮萨尼回答道。
英格兰人提起的东印度贸易他不怎么感兴趣。对正处于恢复期的威尼西亚共和国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搭上东岸人的便车,在东地中海、黑海及新华夏岛获取商业利益,在北意大利地区获取政治利益,这是夯实基础的事情,比遥远的东印度可重要多了。
至于说乔治一直提到的香料贸易。是,这在很久以前确实是威尼斯的命根子,为此当初还和奥斯曼帝国打了许多年的仗,但那又如何呢?现在有北意大利巨大的利益摆在面前,同时与东岸的合作也赚了不少钱,何必再去趟东印度群岛的浑水呢?再说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目前给了英格兰人一定的采购香料的口子,两国关系也因为法兰西的缘故而比较融洽,这个时候英国人应该全力在印度怼法国人,保住自己的印度贸易利益,而不是多处树敌,与荷兰人纠缠不清。因此,迪米特罗对乔治的话有些疑惑,故只是点头,不轻易发表意见。
果然,在谈了一会东印度群岛的事情后,乔治蒙哥马利再也忍耐不住,询问起了威尼斯对法国舰队开始频繁出现在东方这件事的看法。
“……在集权制国家中,只要政府中有一位天才的杰出人物,情况一般就会不同。法国当前的兴盛,就主要得益于这类人物,如黎塞留、马扎然、科尔贝尔以及如今的卢瓦(路易十四的宠臣、战争部长、海军顾问)。卢瓦是一位比较强硬的人物,致力于国家的各个方面,他仗着路易十四的宠信,调查神职人员的生活作风,关心军队的训练及法律的执行,储备了大量的军需补给品。最重要的,他为法国海军的成长筹措了巨额的军费,并倾其全力鼓励相关制造业和贸易的发展,这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一种威胁。”乔治蒙哥马利说道。
迪米特罗皮萨尼听后轻轻颔首。海外贸易他不是很关心,那有其他部门负责。而且,现在北意大利诸邦国组建了军事联盟,统一市场的谈判也已接近尾声,未来会不会组成一个联邦,这个谁也说不准,但有很多人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迪米特罗是乐于见到这个联邦成立的,而且他也深知,这个联邦一旦成立后,面对的首要敌人就是法兰西,其次是奥地利。对于现在法国人在海军方面倾注了大量精力,以至于东印度群岛、印度次大陆的荷兰人、英格兰人都感到紧张,他还是心中窃喜的,因为这很明显有助于分担北意大利联邦好吧,现在还是邦联的压力。
这位油头粉面的蒙哥马利先生在自己面前大谈特谈崛起的法国海军的威胁,无非就是想为英格兰王国拉一些帮手罢了。或者即便没能成功拉到帮手,也可以败坏一下法兰西王国的名声,可以增加法国人的外交成本。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法兰西王国现在还有名声吗?真是可笑!现在欧陆哪个国家不是瞪大眼睛盯着这个侵略成性的国家?法国人的名声根本不用别人来败,他们的国王已经自己败光了,这一点人尽皆知。
迪米特罗皮萨尼没有正面回答乔治蒙哥马利的话。他只是泛泛而谈,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敷衍之语。威尼西亚共和国最紧要的利益,还是在于亚平宁半岛。至于目前存在的一些海外贸易利益,在东岸“老大哥”的牵头与庇护下,还是比较稳的,没人敢过来挑衅。因此,他们目前只需集中精力整个北意大利诸邦的陆军,使其如臂使指,拥有强大的战斗力。而这,也正是老大哥一直希望并督促他们做的事情呢。
到海外空耗国力去与法国人纠缠不清,那是非常不明智的。退一万步说,如果真的利令智昏到去印度瞎掺和,无论成败,那也只会是主导了北意大利邦联海军的那*亚人说了算,与他们威尼斯真的没太多关系。执政官们得傻到什么程度才会这样舍己为人?醒醒吧,亚平宁半岛还没统一呢!
第五百五十章 公子哥们(三)()
1696年4月1日,东方港。
克里斯托弗·瓦格纳刚刚打完一场马球回到别墅。在吩咐两名波兰女仆准备热水之后,他径直来到了花园内,打算理一理思绪。
今天下午打马球的一帮人都是东方港的公子哥们。这些人的家里最差的也是一个厅长什么的,能量非同小可,克里斯托弗去和他们凑到一起,其实也是曲意逢迎罢了。好在他舍得花钱,姿态摆得低,因此在厮混了这么两年之后,现在已经成功挤进了圈子,和很多人都能说得上话,虽然大多数时候别人并不怎么正眼看他,把他当提款机的时候居多。
但其中也有人对其不错,有时候也会与他推心置腹谈一些话,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这几个人的总体中心思想,就是询问新库尔兰方面的商业发展状况、人口状况、有无新的投资机会等等。原本克里斯托弗对此还一一作答,后来越发觉得不对劲,这些人看起来根本不像是准备来新库尔兰进行投资的,他们问得太多了,比正常商业合作所需了解的信息更多。
克里斯托弗·瓦格纳自从父亲担任新库尔兰总督后就到东岸生活、学习,至今已经不少年头了。他不是傻瓜,他清楚地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联想到如今新库尔兰至少有三成以上的公务员是在东岸培训、学习的,克里斯托弗的心里更加有数了,这是东岸人对新库尔兰的控制欲发作了,想要更加紧密地了解、控制这个位于刚果河口的富饶殖民地。
当然这些公子哥们并不是专业的情报人员。他们问的情况也是杂七杂八的,有时候甚至不加掩饰,但这样更加恐怖,因为这意味着东岸人已经不在乎遮掩了,他们非常自信,自信新库尔兰脱不开他们的手掌心。
其实这差不多也是事实了。以克里斯托弗为例,他家在刚果河上游一带拥有几个规模不小的伐木场,同时在下游港口内拥有一家木材加工厂。伐木场倒没什么,使用了大量黑人奴隶砍伐树木,然后顺着河流放排,一路抵达下游河口附近收集起来即可。但加工木材所需要的各类机床、烘干设备可就需要东岸人提供了,尤其是那些蒸汽机床,库尔兰是没有本事制造的,英国货质量又差,基本上只能依靠东岸人。更别说,伐木场所需的劳动工具以及标准木板的销售市场都在东岸了,他们家基本上是不可能与东岸脱离关系的。
新库尔兰殖民地其他一些商业家族同样如此。烟草、蔗糖、胡椒这些热门商品,超过一半是销往东岸,三成被熱那*亚、托斯卡纳和卢卡商人组成的联合财团吃下,只有两成是由自家船队运回温道港,销往立窝尼亚及波兰地区,对东岸人的依赖可以说非常深。再者,经营这些产业的家族这几年纷纷引进东岸本土淘汰的榨糖、烤烟设备,以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考虑到此类设备欧陆地区才开始慢慢山寨仿制,根本买不到现货(买了问题也一大堆),日后设备维修、升级还是得仰仗东岸人,因此他们是被牢牢地绑在东岸这条船上的。
克里斯托弗·瓦格纳在雅各布港这个新库尔兰首府城市的时候,就经常听到人们谈论东岸的强大与富饶,考虑到双方在经济上的依赖如此之深,这点并不奇怪。但最近情况却有些不一样了,在他感觉里,东岸人似乎是想进一步控制这个位于刚果河流域的殖民地,不是军事手段,而是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手段。
至于这其中是什么缘故,克里斯托弗·瓦格纳与父亲讨论过,结论是东岸人对欧洲的库尔兰本土不放心,在未雨绸缪进行着一些准备。父亲明确指出了,东岸人对弗雷德里克大公不是很满意,主要出在他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没啥建树,同时挥霍无度)以及政治立场不坚定上面,尤其是后者,一会与俄罗斯勾勾搭搭,一会与波兰、普鲁士眉来眼去,虽然多半是为了自保,但没有主动征求东岸人的意见,这就让人很不高兴了。
新库尔兰殖民地发展多年,现在已经有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城市及四五个殖民据点,在吸纳了大量法国胡格诺教徒之后白人人口数量也有了四五万人,是库尔兰公国名下最大的资产和利润来源。而且,因为经营良好的缘故,这块殖民地还在不断增值。其中下级管理层基本都是由东岸人培养的,治政能力还算不错,将地方上打理得井井有条的。而且,欧陆地区持续多年的惨烈战争也给新库尔兰带来了不少移民,虽然当地屡次爆发的疫病也“消灭”了不少人口,但总体而言整个殖民地的人气是在不断上升之中的。特别是他们最近在一次霍乱爆发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后,痛定思痛从东岸引进全新的卫生管理制度,将所有殖民城镇的卫生状况都刷新了一遍,严格说起来比欧洲人建立的其他殖民地都要好,未来发展的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克里斯托弗的父亲无疑是忠于弗雷德里克大公的。他也曾努力抑制东岸人在新库尔兰的影响,但在自家订购的二手机器被卡了两回后,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他很快就屈服了,放弃了这种“不着调”的做法。但他还守着一条底线,那就是帮公室牢牢守着这片土地,不过多出卖新库尔兰的权益,尤其是涉及到土地、矿产、港口的归属问题时。
但瓦格纳总督也知道这种事情是挡不住的。东岸国内有大量剩余的资本,而新库尔兰还可以称得上是一片处女地,自然会吸引很多资本过来。而更让人绝倒的是,弗雷德里克大公对于卖地、卖林场什么的并不拒绝,因为这可以为他提供大量的金钱来花销,这让瓦格纳总督感觉十分受伤。他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将几个过分倾向于东岸的殖民地官员调离原岗位,抑制一下殖民地政府“沦陷”的速度。除此之外,他就什么也做不了了,他已经对得起大公了,该为自己考虑了——考虑到自己产业多有仰赖东岸之处,瓦格纳总督不可能把与东岸的关系彻底搞僵,大体上还是要保持合作态度的。
克里斯托弗曾经跟在父亲身边实习过几年,对此中情形一清二楚。他对公室没有父亲那般忠心,他更爱自己,更爱钱。他已经在新库尔兰渡过了七八年时间了,现在已经习惯了这里温暖的气候,习惯了东岸繁华的生活,习惯了文明的气息,对自己出生的那个位于波罗的海东部的阴冷港口城市没有太多好感。而且他很聪明,大体上能够猜到东岸人的想法,即一旦米陶方面出现什么变故,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在挽回无果的情况下,东岸人是一定会策动新库尔兰独立的,以保证自己的利益——他们对直接吞并新库尔兰没有太大的兴趣,这一点克里斯托弗很了解。
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是么?独立了的话,统治新库尔兰的还是那些人。商人、骑士和少数贵族共治罢了,对于已经在当地有了不少产业的自己家族说不定还是好事呢。米陶方面对新库尔兰的抽血实在是太厉害了,本地很多人早就已经不满,一旦东岸人策动独立,他敢保证新库尔兰几乎不会发生什么武装冲突就会完成这件事。
也许,新库尔兰成功独立,并修复了被切开的血管之后,才会真正迎来新生吧?弗雷德里克大公已经老了,在沉醉酒精和女人多年之后,他已经丧失了足够的判断力,不明白东岸这个国家蕴藏的强大实力。这个国家是早晚要登顶世界之巅的,欧陆的法兰西、奥地利、英格兰、西班牙等国都是狗屎,连东岸的一根小指头也比不上。几个月前他在青岛港遇到了一位来自蒙哥马利家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