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277部分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277部分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抵触。

    邵元义和娜塔西娅刚刚结婚几个月。他们是在西湖堡结婚的,结婚当天的场景邵元义到现在还记得:当婚礼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几名身穿天蓝色海军服的海军士兵匆匆送来了一大堆市面上很难见到的礼物:丝绸衣服、鲸油肥皂、鲸油蜡烛、高级皮具以及累计起来接近六百元的红包,让邵元义看得有些目瞪口呆。

    后来他询问他的妻子娜塔西娅和岳父彼得罗夫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彼得罗夫死去的儿子尤里的战友和同学送来的。其中最贵重的当属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陆铭少校送的一副手工打造的带龙凤呈祥图案的座钟,当这些礼物被送来后,在场的一些乡里、村里的干部眼神都变了,能攀上海军第一舰队司令这种令他们无法想象的大官的人,值得他们小心翼翼地对待。

    家里养的一条狼青狗招财欢天喜地地扑了上来,围着邵元义直摇尾巴。邵元义抱住它挠了挠它脖子下方,招财舒服地眯起了眼睛。安娜从厨房里走出来,用不太熟练的汉语低低喊了声“姐夫”,然后便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贴着墙边走到了院外,在墙边的柴堆里抽了一捆柴,然后又再次贴着墙边溜进了厨房,让邵元义看得直好笑。

    厨房门口的煤球炉子上炖着一锅汤,扑鼻的香味让招财留连在旁边不愿离开。邵元义掀开锅盖,发现炖的是黄豆肚肺汤,这是他最爱的食物,也是这个村很多明人喜爱的食物。其实刚开始村里一些来自法国的移民不知道因为宗教还是别的原因是不吃这些东西的,不过环境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看到村里的明人和爱沙尼亚人都吃得很欢而且价格确实便宜之后,这些法国人渐渐也吃了起来,将自己原本的习俗逐渐抛到了脑后。同化,或者说移风易俗,本就是在这些细节之间一点一滴得来的。

    午饭还要一会儿才能烧完。邵元义先走到猪圈前给圈里的猪添了些猪食,然后便穿过堂屋来到屋后,屋后直到小河边还有一大片的草地,邵元义在这里用木头搭了个牛舍,养了四五头牛。事实上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如此,大家还在村子前面的丘陵山坡上种了大片大片的苜蓿。苜蓿生长极快,加上有村里从西北垦殖银行信贷员那里贷款购买的马拉牧草收割机,收割苜蓿也很方便。因此村里每户人家或多或少都养了两头牛、十几只羊,邵元义家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他没有养羊,全部养的是牛。

    牛舍旁边是草料间,里面储存着收割回来的苜蓿。附近有些农户在屋前屋后还种了许多红薯,每当红薯藤长出来的时候便割取一部分,然后拿来喂猪喂牛羊,也很实用。人工养殖的牛比大牧场放牧的牛长得快、肯出肉,一年便可长300多公斤,两到三年便可出栏。上头发下来的牛种类有很多,有肉牛、也有奶牛。邵元义领养的牛是荷斯坦牛,这种牛是一种肉奶牛,除了长肉外定期还能挤牛奶,牛奶除自己食用外大部分出售给了乡里的奶制品厂,加工成奶酪、奶粉等多种食品,然后外销到全国各处。

    去年牛栏里的一头母牛生下了一头小牛,如今才几个月大。邵元义抓了一把青贮发酵过的玉米秸秆和红薯藤,然后用铡刀将其铡碎,再混合了一些苜蓿和豆粕,将其作为小牛的专用饲料。这些饲料易消化,营养价值也高,非常适合正处于生长期的小牛食用。

    看着栏里正低头吃草的几头牛,邵元义稍稍有些郁闷。年初刚领回来没多久的那头母牛就算了,但去年养的一头公牛和两头母牛居然只生了一头小牛犊下来,运气如此不佳令邵元义很是不爽。不过他并不孤单,村里很多人家也并不是每头母牛都生育了的。如此看来,上头讲的那个牲畜的人工授精法却也有可取之处,能够加大母畜的受孕率,增加牲畜的数量,确是良法也。

    邵元义并不是孤陋寡闻的人,他也隐约听人提起过配种站早就在使用的这种方法。以前主要是在军马场给母马配种用,这次湖西的丘陵地区大力发展畜牧业后,上头终于决定将这种方法也引入这里,以快速繁衍国内的牲畜种群。为此,听说农业部还在罗洽皮具厂组织人手特地赶制了很多套子(作用大家懂的),套子用鲸鱼肠制作,结实耐用,大小也差不多,非常适合配种站的需求。

    听说军马场那边使用了这种方法后,母马的受孕率直接提升了30%以上,使得东岸马群的数量增长速度大幅提高,有力保障了国防和工农业用马需求。如今这边一个村子里就养了几百头牛,增长30%一年就是一到两百头牛。如果放到整个乡甚至整个湖西农业区的话,那么一年增加两千多头牛根本不是问题。这个数字是巨大的,以从拉普拉塔进口的肉牛优惠价算,两千多头牛就是三万元,就这还没算那些牛奶产量呢,如果算上这些的话那么经济效益还会更高。

    “嗯,过阵子真该去听听课了,看看农业部的专家们是怎么弄的。如果真有用的话,那么一年给我多增加一头牛我就满足了。”邵元义心里琢磨着。而就在这个时候,前院响起了喊他去吃饭的声音。邵元义高声应了一下,然后将牛舍关上,又在河边洗了洗手,接着便朝前院慢慢走了过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丘区(三)() 
下午三点钟的阳光已经不那么刺眼了。邵元义优哉游哉地从一张藤椅上坐了起来,他刚刚午睡结束,还有些迷糊。此时虽然是盛夏,但他睡在后门口,前后门一开,穿堂风一过,不要太凉快哦。家里的座钟“当当当”敲了三下,再过两个小时,他的几位徒弟就会赶来向他学习了。这也是上级安排给他的任务,即尽快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扩散出去,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受益,这是国家一直在提倡着的事情。

    趁着现在还有些时间,他决定去山里的自己坡地边看看,和还在猪圈里喂食的妻子打了声招呼后,邵元义倒背着双手,施施然朝北面山里去了。

    村子离山里大约不到三百米路,有一条砂石路直通那里。当初修建定居点、分配田地的时候,就已经规定了好了每人三亩平地、五亩坡地,平地集中在村前,而坡地则在山里了。由于牲畜的大规模饲养,每当村民互助小组的收割机开始大规模收割牧草的时候,每家每户便会将牛从牲畜栏里牵出来,然后套上大车,往山里赶去,准备将自家收割完毕的牧草拉回去。

    这两天正是牧草收获季,路上不时遇到一些赶着牛车、满载着牧草的村民从山里回来,邵元义和他们轻声打着招呼。这些人都是村东头的住户,村里的那台马拉牧草收割机也是从他们的田地开始依次收割的,大概要到明天才会收割到邵元义家的坡田。

    牧草岭的坡田面积极为广大,大约有一千余亩,全部位于北面的山里。这里的丘陵地势起伏不大,且山坡坡面较为平缓,这就使得机械收割成为了可能。邵元义站在山坡上,入眼之处全是郁郁葱葱的苜蓿坡田,长势颇为良好。这里的土地虽然不如山下的肥沃,但用来种苜蓿这种东西却也正合适,而将苜蓿收割完毕回去饲养牲畜后,往往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不过如果是在大明,这样的坡地也一早就被人改种小麦或粟米了,管它适不适合种粮食呢,反正先种了再说。要知道,在大明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牲畜可饲养的,尤其是在明末社会秩序逐渐崩溃的时候,大家更愿意种植小麦、粟米之类的旱地作物。

    “因地制宜,也只有在东岸才能做到啊。”邵元义微微叹了口气,然后朝自家地里走去。通往地里的田间小路边栽种着一些果树,果树苗最初由村委会出资购买,然后分发给了村民们,由他们领回去各自栽种。有的人栽在了自家院子里,有的人则栽在了田间地头,反正家家户户都有这玩意儿,就算过路的人顺手摘几个果子吃吃也无人在意,乡间的风气还是相当淳朴的。这两天乡里的农技站给大伙儿送来了一些由鲸骨粉制作的肥料,让大家沤在树根处,据说非常有利于果树生长,很多人都领回去了试用,但要见成效恐怕还得等一段时间。

    邵元义走到自家地头,转悠了一圈,然后和正在收割牧草的几位村民闲聊了几句,正准备返回时,突然听见不远处的山里面传来了一声清脆的响声。是枪声!邵元义第一时间反应了过来。该死的!难道是那些瓜拉尼袭击者又来了?

    正在监督苜蓿收割工作的驻村巡警惊得一下子从腰间抽出了燧发手枪,然后一脚踹开了地头的一个木头箱子,从中拿出了一枝枝步枪散给了闻讯聚拢过来的村民们,然后又打开了另一个箱子,将里面仔细码放着的定装纸壳弹药和刺刀分发给了众人。很多村民都接受过极为完备的军事训练,说难听点,很多欧洲国家的正规军训练量、实弹射击次数都不如他们呢,而他们在东岸却只是一个民兵而已——预备役中的预备役。更别提这些人中一些年纪较大的人甚至是正规部队中退役的老兵,他们在战场上厮杀了多年,各方面自然不会差了。

    邵元义也飞快地蹿到了人群聚集处,从巡警手中接过了一枝32…丙型燧发步枪,熟练地开始装药、装弹。虽然他是个医生,但并不代表他不会操作枪械,事实上在东岸每一个成年男子都要学会如何使用枪械、都要定期接受军事训练,这样就造就了东岸共和国极为庞大的后备兵源。以截止今年年初的大约八万三千人的人口总数计算,其中注册民兵数量高达二万五千余人,这已经超过了欧陆很多国家的常备军数量了。

    枪声是从北面森林的边缘处传来的。此时那里逐渐出现了十来个身批兽皮、树叶等玩意儿编制成的衣物的人,他们手里拿着长矛、弓箭,有一些人的肩头还扛着一把火绳枪。

    “果然是这帮玩意儿!我向上头报告了几次了,但乡里那帮混球总是推脱兵力紧张,抽调不出人手,让我秋收后再来申请人手,草!”巡警牛大成朝地上啐了口唾沫,然后狠狠地盯着不远处森林边缘处的那帮瓜拉尼人,说道:“人数还在增加,看来他们最近联合了附近一两个小部族。肯定是那帮西班牙传教士牵线搭桥的,不然这帮孙子没那么容易联合起来。”

    牛大成说这话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事实上自从去年东岸人的城堡在这里建立的第一天起,就在附近的土著部落中造成了巨大的轰动。这些原始部落极为野蛮、落后,也就是近几十年来受到不辞辛劳传播主的福音的耶稣会传教士的影响,他们学会了饲养牲畜、土地深耕技术等,文明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总的来说他们仍然是愚昧和野蛮的。

    特别是在东岸人自行任命天主教东岸大主教裴德罗后,与教廷关系降至了冰点,这导致了很多正统的耶稣会传教士的仇视。他们视东岸人为异端,比异教徒还要可恨的异端,必灭之而后快的异端!为了消灭东岸人,这些野蛮人便是传教士们手头最好的炮灰。

    而在一年多前东岸共和国政府开始全面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向西推进并逐步驱逐、消灭、流放沿途的土著部落后,这再次深深触犯了耶稣会、圣方济会等传教团体的根本利益,因此新仇旧恨之下,双方近年来的冲突时有发生,且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比如眼前发生在地头的这场冲突,大家也不是第一次经历了,因此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并给大伙儿分发武器以自卫。他们没有后路可退,后面不到三百米处就是大家的家小们居住的村子,他们不能让这些强盗冲到村子里去!

    在派了一人返回村里向民兵主任报告后,巡警牛大成拎着手枪,看了看身周二十来个临时转职成火枪手的村民们,笑了笑,然后说道:“把牛车都拉过来聚拢在一起,大伙儿都聚在一起,看这帮野人拿咱们怎么着。快点,别磨蹭了,又不是第一次经历这事了,怕个鸟啊!快点,他们要下山了。”

    在牛大成的催促下,大伙儿齐心合力将几辆牛车以及一辆马拉牧草收割机拉了过来粗粗围成了一个圆形。然后托着上好弹药的火枪,静静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山坡上的敌人多少显得有些犹豫,他们等待了很长一段时间,等到人手聚集得差不多了以后才开始缓缓往山坡下而来。而在下来之前,他们首先从山坡上扔下了一具身穿黑色制服的尸体。这具尸体满脸血污,武器已经被取走,看起来似乎是一名巡逻中突然被杀的东岸巡警。不过这帮土人做事终究不利索,突然袭击之下仍然让这名巡警得到了开枪射击的机会,从而让山坡下的村民们有了警醒,这也够失败的。也许是前几次的清剿行动中他们损失了太多的好手,以至于如今只能拿出一些上不得台面的货色来袭击东岸人了。

    牛大成压着民兵们不要提前射击,他准备在敌人冲近以后再给他们来一个狠的。冲过来的瓜拉尼人大约有七八十人,这已经是一个小部落能凑出来大多数兵力了,他们大部分人拿着长矛,少部分人拿着弓箭,只有最后十来人的手腕上缠绕着缓慢燃烧的火绳,手上拿着一杆沉重的火绳枪。这应该是西班牙传教士帮他们从拉普拉塔地区弄来的,就像他们当初武装那些对付圣保罗旗队的瓜拉尼土著部落一样。

    瓜拉尼人也知道东岸人火枪的厉害,因此他们走得非常分散,而且速度也相当快。

    “砰!砰!”六枝火枪朝一个方向齐射而出,两名端着长矛怪叫着的瓜拉尼人被击中胸口。高速奔跑中猛然失去了动力的身体依靠着惯性仍旧向前蹿了几步,然后才一头栽倒在地,胸前木质的十字架上立刻就被鲜红的血液所染满。

    枪声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基本上都是三五枝枪朝一个地方打一轮齐射,打完后迅速装药、装弹。而那些瓜拉尼人自然不会傻到站在原地任你打,他们也大吼着,陡然加快了行军速度,一边跑还一边投掷一些短矛过来,使得正在装弹的东岸人有些手忙脚乱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丘区(四)() 
终于,在击倒了十余名瓜拉尼人后,跑得最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