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大明星-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铮一愣,看着吴绣波,笑了,他还真没想到,吴绣波倒是了解他的心思。
“我tm怕的就是这个,今儿才第一天开拍,大家伙儿一个个就全都跟着上满了弦一样,这根神经万一要是绷不住,等戏拍了一半的时候,断了,那个时候,可真的就嘣噔仓了!”
听吴绣波和宋铮这么一说,张旭和张寒予俩人也都沉默了。
“你还别说,这还真是个事儿!”张寒予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挑了块儿肥的扔进嘴里,“万事都讲究个循序渐进,演员的状态其实也得靠磨,不磨不出活儿,今儿是有点儿怪,一上来就跟影帝附了体一样,怪!”
张寒予接触到的老戏骨多,可无论是葛大爷,付彪,还是旁的人,要是论演技,今天那帮演员,谁都不是个,可就算是葛大爷,付彪那个等级的老戏骨,刚到剧组,怕是也没办法那么快就进入角色,都是得一点儿一点儿的磨出来。
张旭听他们都这么说,不禁有些着急:“那怎么办啊?总不能现在拍的好好的,在把演员们全都从角色里给拉出来啊!要不然,咱们就先拍着,趁着大家伙的状态都好的时候,能赶一点儿是一点儿!”
宋铮琢磨了一阵子,摇头道:“不成!这个戏要紧的就是后面的战争戏,到时候出不了活,那才是要了亲命呢!”
吴绣波给宋铮满上了一杯酒,道:“那你想个主意啊!我就服了,人家的剧组都是发愁演员找不到感觉,咱们倒好,演员这么快就进入状态,咱们反倒是担心起来了!”
张寒予跟着说道:“小宋!这事儿还真得重视起来,我倒是不怕大家伙演着演着突然断了弦,我怕的是,现在这口气闷着,等到将来真的需要爆发的时候,爆发不出来!”
宋铮苦笑一声,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了,现在拍的这些戏,剧中的那些角色一个个都是行尸走肉,是没有灵魂的躯壳,演戏的时候,就得收着点儿,怎么憋屈怎么来。
可是到了以后,当这帮人重新找到活着的意义,找到了身为男人的自尊以后,他们就要将身体里压抑许久的这口气彻底爆发出来。
从一帮被人瞧不起的懦夫,重新成为战场上视死如归的铮铮男儿,这口气必须到时候爆出来。
可万一演员们入戏太深,到时候没有爆发,这部戏可就彻底毁了。
“调整拍摄计划!”宋铮突然说道,“立刻调整拍摄计划,先拍战争场面的戏!”
张旭一听就急了:“宋导!这可不行,咱们和当地驻军神情的协拍,可是得一个月以后呢!”
宋铮一摆手,道:“管不了那么多了,先紧着戏,张哥,你去联系一下,要是能明天开过来最好,最迟也不能超过三天,还有,要是改变计划,来不了那么多人,就在当地招群众演员,总之,三天之内,我得看见人!”
张旭听着,脸色不禁发苦,看着宋铮,无奈道:“我现在直到,郭老为什么说,要是你早出生十年,大宅门里的白景琦肯定得你来演了,你整个就是一活土匪,你动动嘴皮子,知道我得忙成什么样吗?”
宋铮闻言,笑道:“张哥!这就叫能者多劳,得嘞!你多费心,回头兄弟我白不了你就是了!”
张旭也没再说什么,只是点头应下了,心里却在琢磨着,该怎么和当地驻军协调这件事,一旦协调不成,群演应该招多少人。
宋铮肯定是要做甩手掌柜了,可等到三天以后,真要是拉不出一批人来,张旭知道,宋铮这匪气十足的家伙,绝对能活吃了他。
吴绣波见了,赶紧给张旭倒酒:“张导!别搭理他,慢慢来,能来多少来多少,总归都是为了这部戏!”
张旭苦笑一声,端起酒杯,犹豫了一下,一口闷掉了一半儿。
宋铮没在意他们这边说了什么,他现在满脑子琢磨的全都是明天的戏该怎么安排,等到群演来了之后,又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拍。
拍了一天的戏,这会儿正在休息的一众演员,这个时候,任谁都不知道,他们的苦日子即将提前来临。
第三百八十五章 遗忘意味着背叛()
♂,
中国远征军,不熟悉二战历史的人,对这个称呼或许会非常陌生,尤其是在当前的宣传大环境之下,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自然都是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国境之外,也曾有这样的一支部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之下,给予了日寇沉重的打击。
宋铮在开始动笔抄这部电视剧剧本之前,曾专门找了很多关于当年远征军的资料,对期间发生的几次著名战斗,更专门做了一番研究,他发现,远征军所经历的每一场战斗,其惨烈程度,甚至比国内犹有过之。
远征军成立于1941年,当时二战已经进入到了最为激烈的时期,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弃甲丢盔大溃败之后,英伦三岛岌岌可危,英国希望借助中国长期抗战的经验和力量,支援它在远东殖民地特别是缅甸、印度、马来西亚方面的军事战局,挽救远东大后方的危机。
同时,在中国方面,为了要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当时也必须确保滇缅路这条最后国际交通运输线。
因此,自1940年起,英国首先开放封锁已久的滇缅路,接着酝酿中英军事同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陷于欧洲战场无力他顾,对于英国的战略方针而言,在远东地区首要之务就是保卫输出最多资源的殖民地印度,并将其余殖民地视为保卫印度的战略纵深。
但是,对于中国而言,缅甸等地为争取国外援助的最后生命钳制线,如果滇缅公路不保,外援即无法轻易进入中国,与日本的作战也将陷入补给不足之劣势,因此中国方面极力争取与英国间的军事同盟,以保障作战资本。
为此,1941年,英国邀请中**事考察团赴缅甸、印度、马来亚考察,几经协商,在同年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立中英军事同盟,中国远征军就是根据中英军事同盟而组织的。
当时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西屏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的西。藏和云南接壤,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日本进攻缅甸,对于其自身来说也有着很多意义,比如孤立中国,以及作为入侵印度的基地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矛头直指缅甸,1942年日本用于进攻缅甸的军队大约有6万人,大大超过英国在缅甸的防务力量。
1942年初,日本侵占马来西亚后,开始入侵缅甸,很快就攻克了缅甸东部重镇,随后兵分两路继续前进,占领缅甸首都仰光,进而进攻重镇曼德勒,企图切断滇缅公路。
此时,在英国的求助下,中国方面集合了当时精锐力量约10万人向缅甸进发。
但是,由于英军轻视中**队的力量,过于高估自己,又不愿外**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预定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
然而,1942年初,日本展开进攻后,英缅军一路溃败,这才急忙请中**队入缅参战,中国远征军随即开赴缅甸战场。
但是,由于已经失去作战先机,造成缅甸保卫战的失利,这主要由于英国极端坚持先欧后亚的既定战略,战局一旦不利,便对保卫缅甸完全失去兴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国远征军保卫缅甸的作战,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作战。
即便如此,中国远征军仍然作出了让英美盟国盟军钦佩的战绩,并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
从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入缅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挫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
在仁安羌援英作战中,中国远征军凭借一团之力与数倍于己之敌连续英勇作战,以少胜多,解救出被围困数日,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1师,轰动英伦三岛。
缅甸失守给以后作战带来极为消极的影响,使日本可以直接威胁印度,也使中国彻底失去了滇缅公路这唯一的陆上交通线,以后不得不开辟从印度飞越驼峰的空中航线。
但是,也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掩护英军撤退,保存了力量,以保卫印度,并消耗日军部分力量,阻滞了日军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从而赢得时间,配合国内部队阻敌于云南境内怒江天险以西,最后形成长期对峙,粉碎了日军从缅北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
这次远征作战,也是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出国作战,他们弘扬了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远征军第一次入缅做战,可谓战功赫赫,击毙击伤日军约45000人,但同时也遭受了惨痛的伤亡,共计5万余人。
此后,鉴于缅甸的重要性,远征军积极酝酿反攻缅甸,1943年,为配合中国战场及太平洋地区的战争形势,中国远征军制定了一个反攻缅北的作战计划,以保障开辟中印公路和铺设输油管。
计划从印缅边境小镇利多出发,跨过印缅边境,首先占领新平洋等塔奈河以东地区,建立进攻出发阵地和后勤供应基地,而后翻越野人山,以强大的火力和包抄迂回战术,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夺占缅北要地密支那,最终连通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
1944年,远征军占领孟关,消灭日本最精锐的第18师团的主力,缴获其军旗、关防、大量文件及各种武器,继而又乘胜进军,一鼓作气,攻占缅北重镇孟拱,再次告捷。
此后,远征军一路上过关斩将,所向披靡,于1945年3月8日攻克腊戌,30日与英军会师于乔梅,缅北反攻作战结束,此时日军因在菲律宾失败,收缩战线,全部撤出缅甸,至此,缅甸战事全部结束。
此役历时一年半,歼灭日军4。8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也付出了伤亡4万余人的代价。
中国远征军的反攻胜利,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牵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日军,为盟军收复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中**队入缅算起,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
《我的团长我的团》所讲述的正是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到反击这段时间,在云南边境小城发生的故事。
想要拍出一部真实反应当时远征军的电视剧,首先就要了解当时远征军的一切,宋铮临时调整了拍摄计划。
转天,整个剧组停工一天,宋铮将剧组的全部演员都拉到了一处远征军公墓,在这里长眠的都是当年入缅作战牺牲的远征军将士。
说心里话,这些演员对当年发生在边境线,以及边境线对面的故事并不了解,只是在接到了角色之后,稍稍了解了那么一点儿,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战,死了很多人,具体这场战斗是因为什么,经过如何,结果如何,对他们而言,已经太过久远了。
祭拜了远征军将士,宋铮紧接着又带着剧组主创去拜访了几位当年幸存下来的远征军将士,硝烟早已散尽,曾经的卫国英雄,如今看上去不过都是些普通的老人,他们过着清贫的生活,却乐在其中,对于当年的人来说,能够活下来,就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
接下来,整整两天的时间,宋铮和剧组的主要演员就陪着这些老远征军将士生活在一起,听他们讲述当年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将自己完全泡在了这些故事里面。
原本只是将远征军当作一个称呼,一个代号的演员们逐渐的了解了,他们此刻要肩负的是什么,这是中国影视圈第一次拍摄关于远征军故事的电视剧,能否将当年发生在这里,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完美的诠释出来,全都要靠他们了。
两天很快过去了,在临走的时候,张毅问出了一个大家这两天一直憋在心里,却谁都没敢问的问题:“当年的仗打得那么惨烈,您难道就一点儿不害怕吗?”
老人笑了,裂开没有了几颗牙齿的嘴,道:“谁还能不怕死,不怕死的那还是人吗?我和我的战友,当时就知道一个道理,得活下去,中国人得活下去,不但得活下去,还得舒舒坦坦的活下去。”
活下去!
老人不停的重复着这几个字,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禁动容。
想要活下去应该远离战争的,可是要舒舒坦坦的活下去,不打显然办不到。
大家这下都明白了,宋铮这两天放着好好的戏不拍,带他们来这里是为了什么,拍摄这部电视剧是为了祭奠,而遗忘就意味着背叛。
第三百八十六章 忙到飞起()
♂
“摄影组ok!”
“录音组ok!”
“灯光组ok!”
“烟火组ok!”
拍摄现场,喊声不断,宋铮作为导演,此刻一身二战时期,英军印度支。那派遣军的军装,浑身上下都脏兮兮的,一手提着扩音喇叭,一手拎着冲锋枪,看上去不伦不类的。
“各部门就位,张旭!你tm跑哪去了,群演那边都叮嘱好,待会儿出了差错,老子拿枪突突了你!”
张旭被骂得跟三孙子一样,忙不迭的应声,拍摄计划改变,光是联系当地驻军,招群众演员,就差点儿把他给忙死,每天开拍之后,剧组里最忙的还是他,宋铮在演戏的时候,他还要临时拿起导筒。
这场戏连着拍了三遍,宋铮一直不满意,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明显感觉到,导演开始冒火了,接下来要是谁还出纰漏,那个土匪一样的导演,非揍人不可。
今天要拍的是,龙文章带领一帮被日军碾兔子一样四散逃窜的溃兵,退到了南天门,一江之隔就是禅达,但是他们却已经无路可退了,为了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