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大明星-第6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厚重张扬的影像风格就令人惊讶不已。
《红高粱》更是带着一种浓烈的活力与激情,独特的色彩运用,从此成为张仪谋电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张仪谋的电影带着鲜明的北方色彩,一种赤。裸裸的感性和激情。色彩选择方面,以红、黄、蓝、白特别是红为主,这种艳丽刺激的颜色,与李桉的《卧虎藏龙》营造的色调截然不同,表达的意蕴也大相径庭,李桉的影像中透出来的,更多时一种儒雅恬淡的气质。
《英雄》应当属张仪谋电影形式的又一次突破,《罗生门》式的故事叙述方式和色彩分段手法,可以说把张仪谋的电影语言推向极致。
然而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色彩运用上就值得怀疑了,虽然影片仍被拍得艳丽而富有质感,但是通篇都是宫闱的红黄相间,同波长色彩的不断轰炸,很难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之感。
这一点《满城尽带黄金甲》要比张仪谋之前的两部大片《英雄》和《十面埋伏》逊色许多。
在造型空间上,《满城尽带黄金甲》更谈不上创新,把主要时间和人物活动局限在一定空间之内,集中表现各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张仪谋以前早已做过,而且做得比《满城尽带黄金甲》要紧凑和深刻许多。
《菊豆》中的染坊,《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乔家大院就是此类,《满城尽带黄金甲》无非是把之前用过的场景无限扩大,再配上华丽壮观的宫闱景象罢了。
影片的配音相对来说倒是值得称道,不管是奔放张扬的锣鼓声,还是忧伤哀怨的笛声,都带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当然,比起《英雄》中别出心裁的京剧呐喊、叫白之类,仍要逊色些许。
总的来说,影片在视听方面还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可以说,张仪谋给观众们呈现了一个带着神秘气息的东方奇观,这点或许正是西方人所愿意看到的。
中国电影融入世界,开拓国际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加入西方后殖民主义价值标准为代价的,很多在西方获奖的电影都有意无意地延续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即神秘、落后和有待开发,张仪谋的《红高梁》、《菊豆》、《秋菊打官司》等都是此类。
李桉的《卧虎藏龙》让人们意识到西方人对古代中国,以及中国功夫的兴趣,因此古装功夫大片也开始兴起,这也是目前国外电影投资者愿意投资的主要项目。
张仪谋就曾表示过,国产大片单凭国内市场很难盈利,因此寻求海外市场无可避免。
正是这样,一部部的国产大片,都以一种西式的价值评判标准,描述着中国的古代,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影片本身和中国历史文化之间的反差。
《满城尽带黄金甲》也是此类,五代十国只是一个噱头,至于服装、器械、建筑,事实上都带着一定的荒诞性。
在叙事结构上,《满城尽带黄金甲》延续了张仪谋一贯以来的作风,即改编他人的作品,站在优秀作家的肩膀上拍电影,这一点保证了张仪谋的电影具备基本的人文厚度,也让张仪谋的电影语言得到恣意发挥,形式与内容得以平衡。
不过张仪谋对于文学作品的改编,一向采取的是删减方式,为了让作品视觉化,以及变得紧凑,对文学作品作相应的修改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也造成很多文学作品被简单化,甚至丧失其原有的文化内涵。
《大红灯笼高高挂》虽然不失为一部优秀的电影,把小说中的南方宅院,移植到山西的乔家大院更是张仪谋的一大创举,不过简单化的人物描述,让颂莲这个受过新教育的现代女性变得与老爷的其他妻妾无异,完全被纳入互相倾轧的程式中。
《活着》经过张仪谋的改造,实际上也或多或少让原作中对生命历程的思考有所削弱,当然这无损于让张仪谋这些作品成为杰作,张仪谋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社会关照弥补了这一不足,让他前期的作品有着一个厚重而充满激情的文化反思内核,而优秀的现代电影语言更是让他的作品熠熠生辉。
这一点正是《满城尽带黄金甲》所缺乏的,虽然这部片改编自曹雨先生那部家喻户晓的作品《雷雨》,但是张仪谋把它移植到古代中国的五代十国时期,这一变动可以说让《雷雨》所本有的时代意义和文化反思丧失殆尽,把一个进步与落后交错并存的时代,移植到一个完全封闭和落后的混乱历史时期,《雷雨》也就徒有其形式了。
虽然影片讲的也是封建权力对于家庭的腐蚀和人性的扭曲,但是性质完全改变,更致命的是,出于故事本身紧凑和叙述的容易和方便考虑,把鲁大海变成了片中的二王子元杰,可以说这一改变,让这部片变成一部苍白的家庭伦理悲剧。
《雷雨》也因此变成一个噱头而已,如果抽出影片中各种炫目的特级和场面,可以发现,《满城尽带黄金甲》其实是一个十分贫乏的故事,甚至连《英雄》和《十面埋伏》都不如。
当然了,所有的一切,现在就只有宋铮一个人一个知道,在别人看来,这部云集了周闰发,巩丽,刘烨,以及宝岛小天王周洁伦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毫无疑问是今年贺岁档最大的看点。
夜深了,酒也散了,看着宁皓上车离开,宋铮裹紧了大衣,燕京的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
“铮子!你就不担心老谋子的那部片子?”
“担心什么!?”
冯晓刚一副看好戏的模样:“明知故问。”
宋铮笑了一下,道:“有什么好担心的!”
冯晓刚不禁好奇:“他那个戏大腕可不少,而且都是有票房号召力的,你可别轻敌了,到时候,真要是让老谋子给踩下去,媒体上还指不定怎么说呢!”
有句话,冯晓刚没说出来,但是宋铮已经猜到了。
那些媒体,现在都巴不得看着他倒霉呢!
“他现在要是还能折腾出一部《英雄》,我或许还真的会担心。”
老谋子的古装大片,在宋铮看来,也就《英雄》称得上优秀,剩下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不过是病态的意。淫罢了。
“就他这部戏,比你的《夜宴》都不如!”
“嘿!怎么说话呢!?”
宋铮瞥了冯晓刚一眼,道:“怎么着,烂还不让人说了!?”
冯晓刚一怔,还真没脾气了。
第七百四十六章 《老炮儿》杀青()
第七百四十六章 《老炮儿》杀青
“跑啊!你丫倒是快跑啊!别让他们再逮住你!”
燕京的大街上,冯晓刚飞快的蹬着自行车,隔着一道护栏,一只巨大的鸵鸟正在撒开欢的跑着。
当然了,《老炮儿》剧组也不可能真的弄来一只鸵鸟撒在大街上,扮演鸵鸟的是两个演员,一个负责下半身,一个负责上半身,等到后期制作的时候,再把真的鸵鸟放上去。
时间已经进入到了2006年的最后一个月,《老炮儿》的拍摄工作,也已经进行到了尾声。
说心里话,拍摄工作能进行的这么顺利,宋铮也是出乎预料,原本按照他的计划,这部戏能在十二月底,一月初完成拍摄就已经很不错了,现在拍摄工作才进行了两个半月,竟然就快要杀青了。
对此,宋铮也只能说,剧组的这帮工作人员,演员,真心牛逼。
“跑啊!快跑!”
“好!过了!”
刚刚还在狂登自行车的冯晓刚听到宋铮的一声喊,赶紧捏住了车闸,都没等从车上下来,就直接瘫坐在了地上,呼呼的喘着粗气。
就这么一条戏,因为配合的缘故,整整拍了一上午的时间,现在终于结束了,冯晓刚在听到宋铮“喊出”过了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要虚脱了一样,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
宋铮见状,赶紧让人上前,把冯晓刚搀扶起来,架到了一边。
开玩笑,这里可是大马路上,来来往往这么多车,真要是出了意外,宋铮哭都找不到坟头。
都顾不上宣布杀青,宋铮就招呼着所有的工作人员快撤,在这条街上拍摄,宋铮就拿到了一个小时的时间,现在早就超了,要是再不走,真的把警察,市政的给招来,就等着被罚款吧。
之前还在忙着拍摄的工作人员这会子就跟着逃难的一样,飞快的闪到了路旁,然后一个个都朝着宋铮看了过去。
宋铮自然知道他们在等什么,大声宣布道:“我宣布《老炮儿》杀青。”
伴随着大家的欢呼声,宋铮喊道:“酒店我已经订好了,今天晚上的杀青宴,一个都不能少,全都过来啊!”
一时间,欢呼声又热烈了许多,忙活了两个半月,连一点儿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也该到了好好庆祝一番的时候了。
宋铮宣布完,就随便找个地方坐下了,连着两个多月,每天都要把神经线崩的紧紧的,到了现在,一切都结束的时候,一股子难以言喻的疲惫感袭来,让他感觉也有点儿扛不住了。
这也已经成了宋铮的习惯,工作的时候,根本就感觉不到累,恨不能一天就睡两个小时,等到一件工作结束之后,早就被他忘记了的疲惫这个时候才找上门来。
正想着是不是先回家休息一下,然后再去参加杀青宴,宋铮就看到许情朝他走了过来。
“宋导!谢谢了!”
谢谢?
宋铮诧异道:“谢我什么?”
许情抿嘴笑着,道:“当然要说声谢谢了,还从来没有哪一个角色,让我演的这么过瘾呢!”
许情是个很挑戏的演员,剧本不好,角色不好,她宁可在家里歇着,也不愿意去演,这次能来参演《老炮儿》,除了剧本很精彩之外,话匣子这个人物的设定,也是吸引她的原因之一。
话匣子这个人物同样经历了老炮儿们热血青春的那个年代,在老炮儿成长的过程中,话匣子是一个妹妹、旁观者的角色,她对他们怀着一颗崇敬之心。
时光荏苒,六爷这些老炮儿虽然过了气,但话匣子还是不离不弃,六爷与话匣子的情感,是大爱,是每一个男生女生都会想要的那份情感。
形象上,话匣子是一个典型胡同大妞的角色定位,要有年龄感,要有沧桑感,心里美,外表接地气。
许情虽是燕京姑娘,但却是部队大院的孩子,跟胡同完全没有结过缘,表演时,一口纯正的燕京话对许情来说成为了最大的挑战,但是许情却完成的非常出色,无论口白,还是身上那股子很飒的感觉都十分到位。
在宋铮看来,许情的表演完全可以说是一个未经预料的惊喜,演出了燕京烟火气很重的大娘们儿的那种魅力,有一点母性的感觉。
到现在,宋铮都还记得许情刚来剧组的时候,拍完第一场戏,跟着他说的那番话:“在某种意义上,《老炮儿》是一部青春片,缅怀的是现在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的我们的那个青春。这部戏不是在说教,而是想跟你们做朋友。了解我们的青春,每个时代都是不一样的,但是精神都是一样的,都是热情的、义气的、有爱的。”
正是这番话彻底打动了宋铮,如果说之前宋铮还有些怀疑,这个年纪的许情能否演出原版《老炮儿》里话匣子的风采,那么在听了这番话之后,他已经不再做第二人想了。
“要说谢谢也是该我说,真心话,您的戏没挑了!”
许情闻言,露出了一个调皮的笑容,道:“还说您,都把我给叫老了。”
看着正在笑的许情,宋铮突然想到了冯晓刚之前和他说过的一句话:被身边所有人呵护着长大的许情,其实一直都没长大。
当时宋铮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还觉得冯晓刚矫情,现在仔细想想,还真的就是这么回事儿。
两个人又聊了几句,许情便起身离开了,对着宋铮招了招手,道:“杀青宴上见,我现在必须找个地方好好的睡一觉,这些日子,可是被你给折腾惨了!”
许情说完就走,也不管宋铮听到这句话表情有多囧。
大姐!你这句话说的,歧义很深啊!
虽然你风情万种,是个男人看着都动心,但问题是,年龄差距太大,我也没那个重口味,和自己阿姨辈的人来一场旷世奇恋。
“哥!车已经准备好了!”
任童这个时候走了过来,宋铮站起身,掸去裤子上的尘土,道:“走!回家!”
第七百四十七章 《奋斗》开播()
第七百四十七章 《奋斗》开播
《老炮儿》热热闹闹的杀青宴结束之后,宋铮紧跟着就投入到了更加繁重的后期制作当中,太过专注去做一件事,甚至都让他忘了,他的另外一部作品,将在2006年的年底登陆央视八套。
《奋斗》
这部戏拍完之后,后期的事,宋铮根本没怎么过问,完全交给了专业的工作团队去操持,他也只是偶尔想起来,才会去看一下。
当初,这部戏在拍的时候,尚捷就已经谈好了首播权的事,央视八套最终拿到了这部戏的首播权,为了这件事央视一套的于胜利还给宋铮打电话抱怨了一回,然后顺手拿走了《金婚》的首播权。
经过了前期的宣传工作之后,《奋斗》终于在12月26日这一天迎来了首播的日子。
“让让,让让!”
李辰手里端着一个大汤盆快步走了过来,原本围坐在餐桌旁的众人见状,纷纷避让。
“还没好!差不多就完了!”李晓璐一边说,还朝着厨房那边看了看。
孙丽端着一盘菜从厨房走了出来,道:“好了!简单了点儿,大家别介意!”
王洛丹看着摆满了一桌子的色香味,露出了一个夸张的表情:“这还简单啊,孙丽姐,要是不简单,你还不得拿着满汉全席来招待我们啊!”
这里是孙丽的家,准确的说是孙丽和邓焯的家,俩人去年一起在燕京买了房子,正式过起了同居生活,结婚的事,也已经被提上了日程。
今天是《奋斗》首播的日子,一帮主创,除了正在拍摄《金婚》的汤维之外,齐聚孙丽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