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大明星-第7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直起身子,在宋铮目瞪口呆的注视之下,解除了全部“武装”,姣好的身子完全呈现在了宋铮的面前。
自从知道,自己并不是宋铮在林欣如之外,唯一的女人 ,唐焉便时常会感到患得患失,都这么长时间了,两个人除了偶尔通个电话,或者在公司里见上一面,再也没有过独处的机会。
有的时候,唐焉经常会想,宋铮是不是已经忘了还有她这么一个女人,自己是不是已经被宋铮给抛弃了?
今天难得有这么一个二人世界的机会,唐焉怎么可能放过,她不知道自己在宋铮的心里是个什么样的地位,更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把宋铮绑住,她唯一能做的就只有这样了。
宋铮心里的火也瞬间被点燃,拥着唐焉一起倒在了床上,不得不承认,唐焉的身体,对他有着难以言喻的致命吸引力。
很快,卧室里便响起了诱人的呻吟,粗重的喘息,那张单人床也伴随着越来越猛烈的冲击,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
沉浸在欢愉之中的两个人,并不知道,楼下朱雨晨正在焦急的打着唐焉的号码,可等来的永远只有一句:您拨打的号码已关机。
朱雨晨坐在车里,抬头看着这栋高楼,他知道唐焉就住在这栋楼里,可是具体是哪一层,哪一间房子,他就不知道了,有心上去,可也不能挨家挨户的敲门。
而且,唐焉发完短信之后,立刻就关机,他就算是个白痴,也该知道唐焉的心意了。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自从在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第一次见着,朱雨晨便对唐焉惊为天人,可无论他再怎么努力,再怎么关心,唐焉始终都在刻意的保持着和他的距离。
本来,朱雨晨还想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总有一天,唐焉会被他感动,哪怕唐焉之前已经非常明确的拒绝了他,他也没想过放弃,但是现在
看起来人家根本就没想过要给他一个机会。
朱雨晨只是惆怅了一下,很快就想开了,虽说,他现在也小有名气,可是和唐焉比起来,他显然还差得远了,人家凭什么看得上他啊!
就是在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剧组里,唐焉是人人呵护着的小公主,就连大咖陈到明都对唐焉非常和气,还经常私下里教授唐焉表演。
自己呢?
一个新人而已!
想着,朱雨晨发动了汽车,飞快的离开了这个小区。
憧憬着的美好爱情,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楼下发生了什么,楼上的两人并不知道,依然沉浸在欢。爱之中。
正文 第八百七十五章()
坐在车里,看着唐焉的助理小文急匆匆跑进单元门,宋铮这才放心的驾车离开,此刻天色已经将黑了。
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又驾车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冯晓刚的家。
明天是盗梦空间上映的日子,同样的也是冯晓刚苦心准备多年,精心打造的一九四二的首映日。
宋铮到的时候,冯晓刚正好在家,同时在冯晓刚家里的还有一九四二的编剧刘震芸,以及王忠军,王忠磊哥俩儿。
看到宋铮进门,屋内的气氛明显变得有些尴尬了,宋铮倒是不在意,在他看来,1+1公司和华谊兄弟从合作,走到今天这一步,是非常正常的。
1+1公司要发展,自然不能永远压低自家的身份,做华谊兄弟的陪衬,两家公司迟早会从合作,变成对抗,这是在所难免的。
而且,就算是有竞争,也不一定非要变成仇人,都是在一个圈子里混的,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两家公司会不会还有合作的机会。
所以,宋铮对待王家哥俩儿的态度就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不管私下里怎么争,怎么斗,面子上都要过得去。
可是王家哥俩儿显然不是这么想的,在他们看来,宋铮终止和华谊兄弟的合作,就是背叛,哪怕宋铮从来没从华谊兄弟得到过什么,可只要他曾经是华谊兄弟旗下的艺人,他就应该对华谊兄弟忠心耿耿,否则就是良心被狗给吃了。
如果说王忠军还能保持克制,维持着面子上的交情,王忠磊就直接多了,宋铮刚一进来,他冷哼一声,起身就要走。
宋铮见状,真心感觉无奈了,这玩意儿真以为天底下的人都欠他的啊!?
“哟!小磊哥!怎么我一来你就要走啊!?”
王忠磊瞪了宋铮一眼,甩开王忠军拉着他胳膊的手,道:“你都来了,我再不走,待会儿被憋死了,我岂不是冤枉!”
“小磊!浑说什么呢!”
王忠军训斥着自己的弟弟,目光却落在了冯晓刚的身上,见冯晓刚眉头紧锁,暗道要坏菜。
这里可是冯晓刚的家,冯晓刚和宋铮是什么关系,王忠军自然一清二楚,可以说,他们也就是占了和冯晓刚认识的时间长这么个优势,不然的话,冯晓刚现在还指不定在哪一家公司呢!
华谊兄弟现在可是多事之秋,今天上映的几部电影票房都不乐观,暑期档撞上了人在囧途之港囧,被虐得早早下画,十一档又好死不死的遇上了战狼,勉强坚持了一周的时间,惨淡收场,圣诞档又被心花路放杀得丢盔弃甲,如今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冯晓刚的一九四二了。
冯晓刚对华谊兄弟有多重要,圈儿里的人都知道,这些年,华谊兄弟也不是没捧过新人导演,可是那些被他们看重的导演,最终没有一个能成大器的,就算是路川,拍出来的电影也是叫好不叫座,到头来,还是要靠冯晓刚来撑着这家公司。
王忠磊今天在冯晓刚的家里甩脸子,被甩的可不是宋铮,而是冯晓刚。
“你给我坐下!”王忠军说完王忠磊,接着又对宋铮道,“小宋!你别在意,你也知道,他就这狗脾气!”
宋铮一笑,显然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如果是王忠军的话,他或许会很在意,但是王忠磊,空有匹夫之勇,难成大器,谁会在乎这样一个人,连对手都算不上。
再说了,以宋铮今时今日的地位,身家,有必要在意王忠磊吗?
可是,王忠磊却没有顾念着自家老哥的一番苦心:“我怎么了我,哥!你能陪着这孙子摆笑脸,我可做不到!”
“你”
王忠军被气得够呛,就更别说冯晓刚了,宋铮是他的哥们儿,别看明天两个人的作品就要在线上展开厮杀,可是那根本就不会影响到两个人的关系。
王忠磊今天在他家里,当着他的面,就敢这样,冯晓刚也火了:“你不爱待着就别待,以后我们家的门你最好也别登,你们王家的门,我tm也去烦了!甩谁呢?给谁脸子看呢?王忠磊,我冯晓刚这些年对你们王家够意思了,你tm在我这儿都敢炸刺儿,行!你真行!”
王忠磊被突然爆发的冯小刚吼得一愣,这才意识到,这里是冯晓刚的家,不是华谊兄弟公司。
“刚子,我”
“别说了!”王忠军拽了自家这个不争气的弟弟一把,一脸苦笑的对着冯晓刚道,“刚子!对不住了,大过年的,让你不痛快,改日,改日我带着小磊来给你赔罪!”
王忠军说着,推着王忠磊就走。
冯晓刚也没再说话,他自然知道,要是这个时候,他再嚷嚷两句的话,多年的情分可就真的要断了,虽然对王忠磊非常不满意,可是毕竟是多年的老哥们儿了,真要是断了,他也舍不得。
刘震芸见状,也跟着起身:“老冯,我也先走了,咱们改日再聚,小磊他你也别太放在心上了,他就那么个人,嗐!这事儿闹的!”
人都走了,冯晓刚这才没好气的瞪了宋铮一眼,道:“你瞅瞅,都是你闹的,我说你是不是诚心啊,就等着我和王忠军他们哥俩儿闹翻了,然后好把我拉你们1+1去啊!?”
宋铮笑道:“我可没那个心思,你不走,我也不劝,你什么时候打算过来,我举双手欢迎!”
“你这人”
冯晓刚刚要说话,就被徐凡给拦住了:“行了,刚才吼了几嗓子,还觉得不过瘾啊!小宋,你也少说两句!”
“嫂子,我可什么都没说,刚才王忠磊跟个疯狗式的对着我叫唤,我都没搭茬儿。”宋铮笑道,“得嘞!我不说,不说还不行吗?嫂子!咱家今儿晚上吃什么啊!?我这一天都没吃饭了!”
冯晓刚直接从沙发上蹦了起来:“回你们家吃去,大过年的就上门蹭饭。”
徐凡拍了冯晓刚一巴掌:“胡说什么呢?小宋,你先坐着,我那边马上就好,饺子,我再给你们哥俩儿炒几个菜!”
说完,徐凡就出去了,宋铮看着冯晓刚,得意的笑了。
正文 第八百七十六章()
大年初二,随着贺岁档大战正式拉开序幕,还沉浸在新年欢快气氛中的人们,又多了一种消遣的方式,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人为观众们精心准备的一道道大餐。
被端上这场盛宴的第一道大餐,便是冯晓刚的一九四二,或许是为了抢占先机,一九四二照原定的上映时间,提前了整整两个小时,原定八点上线的,如今被提前到了六点钟。
很多人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吃晚饭,可是这依然阻止不了人们的观影热情,尽管冯晓刚的上一部作品夜宴,好好的恶心了人们一把,但是,冯氏喜剧就像是一个品牌一样,早已经深入人心。
哪怕冯晓刚早在电影的宣传阶段就已经反复的强调了,这不是一部喜剧,可人们凭借着对冯氏电影的一贯认知,还是先入为主的,给这部电影冠上了一个喜剧的标签。
毕竟,早先冯晓刚执导的天下无贼,手机,他也曾宣称这不是喜剧,但是上映之后,电影里那些走心的台词,还是能引得人阵阵发笑。
而真的等到电影上映之后,人们才知道,冯晓刚这一次是真的不打算走喜剧路线,而是一本正经的玩儿起了深沉。
被冯晓刚掀开的不再是模糊了背景的小人物的故事,而是直接上升当了民族灾难的层面上。
开篇便是满目疮痍,这显然是人们在走进电影院之前,不曾想到过的,而且,一九四二还是这样一部特别的电影,在抗战和民族灾难之时,我。党和我军全程缺席,忙前忙后的主角变成了国。民。党及其军队,因为意识形态的缘故,这在以前内地的主流电影中绝少出现的。
在众多观众的记忆中,这种我。党。我军在重大历史面前缺席,而把主角让位于国。民。党的电影,比较突出的也就只有血战台儿庄,并难能可贵地对老蒋都进行了人性化处理。
虽然也表现了蒋。鼎文等国。民。党将领的麻木不仁,国。民政府官员的贪。污腐。化,但同时,观众们也可以感受到老蒋在内政外交上的无奈,他需要向国际力量寻求庇护,需要向地方财团寻求帮助,影片施与了这个传统意识形态中的异端分子以同情。
这种表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也说明固有的文化意识形态领域正在逐步软化,很多创作禁区正在被逐步打开。
回到电影本身,这是一部“在路上”的电影,灾民因饥荒而流徙,冯晓刚和编剧刘震芸采取了灾民、军队、政府、宗教、记者五条线索并行推进的叙事手法,让这五类人面对饥荒,从而做出反应。
从剧作的角度来说,十九个主角,五十个次要角色,这不论在戏剧,还是电影中都是大忌,何况各方面人物又互不交叉,这对影片的戏剧性提出了巨大的考验,风险性极高。
事实也确实如此,多线叙事必然会分散角色的情感力量,让习惯于追随几个人物命运的观众无所适从,而且从成片来看,张寒予和蒂姆•罗宾斯饰演的两个神父的线索是可以被砍掉的,太游离于故事主线之外,或许,冯晓刚在最初的故事设计中应该有更多的想法,但碍于整体结构,无奈剪掉了很多的戏份。
多线并进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是会形成一种大气的格局,而这种格局对历史题材来说是提升水准的一大要素。
但是,一九四二却偏偏缺少这种大气磅礴,冯晓刚反其道而行,他的立意不在于追求某种理想,更多的是暴露丑恶。
在之前宣传阶段,冯晓刚就曾说过,一九四二就像一面镜子,镜子里面他的脸很丑,不好看,但是最起码它能让他“知丑”,总比糊里糊涂地臭美好。
在影片中,观众们看到了冯晓刚对民族劣根性的批判,在面对饥荒的时候,国人的猥琐、自私都呈现出来。这种批判跟斯皮尔伯格在辛德勒的名单中对犹太人的批判有着相似之处,在那部影片中,犹太人即使是遭遇死亡,依旧不忘记贪财的本性。
以小见大,这算是冯氏电影的一贯手法,但是放在一九四二这个更大的层面上,必须承认,这是冯晓刚电影艺术的一次非常大的跨越。
此前有很多人都说,从电影的艺术形式感来说,冯晓刚还只是停留在电视剧创作的水平,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的证据就是冯晓刚的镜头一贯缺乏力量感,吸引观众靠的就是通俗的剧情,而这些,只要是会讲故事、能控制拍摄场面、运气好的人就可以完成。
在没有力量感的镜头下,所有的灾难呈现出来的都是视觉上的产物,不会走心,而在一九四二这部电影里面,冯晓刚在坚持了他擅长的叙事,以及对小人物的刻画同时,呈现出的视觉冲击力,也堪称完美。
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对冯晓刚这么严苛,因为首先冯晓刚对国产电影产业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对电影本身的贡献,不管是之前的喜剧作品,还是一九四二这样严肃的作品,他始终拿捏着大众的情感死穴,像一个助产妇一样,帮助压力深重的观众发泄情绪,没必要一定要逼着他拍出一部透彻灵魂的传世巨作。
具体到一九四二这部电影,只能算是优秀,距离经典,显然还有不小的距离,整部电影的前百分之八十的表现是不错的,内敛、隐忍、厚重,以一种自然的语气来讲述如此残酷的饥饿景象,不夸张但传递出了生命的苦难感,甚至还有几处刘震芸式的黑色幽默,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