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花之无敌高手-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淮山?”李云鹏一愣,道:“你怎么来了?”
“嘿嘿,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我能不来吗?”刘淮山笑呵呵的说道。
“什么事?”李云鹏皱着眉头,一脸不悦。当初不就是学校那几个领导把自己排挤出了学校,如今,又上门找自己,谁知道对方安的什么心。
“找个地方坐坐吧?”刘淮山急忙山前给李云鹏打了一根中华烟。
李云鹏拒绝道:“我在学校这么多年,你还不知道我不抽烟吗?”
“啊……哈哈,忘记了。”刘淮山一愣,急忙打哈哈,然后说道:“罪过,罪过。老李,我是被学校领导委托来找你,希望能够和你谈一谈。你看……”
(本章完)
第160章 我恨你()
“要谈就在这里谈吧!”李云鹏开口说道。
“要不……我请你吃个下午茶,咱找地方坐一坐。”刘淮山嘿嘿笑道,然后拉着李云鹏上车。
李云鹏不好拒绝,只好跟着上了车。
刘淮山开车到市里面找了一家咖啡厅。
“老李啊,说实话,你在学校的这些年,学校也待你不薄,对吧?”刘淮山叹息了一口气,然后说道:“你看,最近这新闻出来的,对我们学校影响很大啊。”
“我也是实话实说。”李云鹏看了刘淮山一眼,道:“说实在的,还有不少东西我没说出来。”
“是是是!”刘淮山点头,然后说道:“可是,舆论可不管你这么多,你说是一只鸡,他们的想象力能放大成一头大象。现在舆论对我们学校十分不利。所以,我们希望你能够不要再接受媒体的采访了。就算你接受采访,也不要在谈及你在学校里的那些事情了,你看如何?”
“我现在已经不是四中的老师了,所以,不需要接受你们的管束!”李云鹏冷笑道:“你们管了我十几年,难道我不在了,你们还打算管我?”
“呃……”刘淮山顿时感觉有些没辙了,他尴尬的说道:“话不能这么说,我只是提醒一下你。对了,你离开学校这么多年,学校还没给你发工资对吧。大概有六七万的样子,你看……什么时候有空去学校结算一下?”
“不用了。”李云鹏摇头,道:“这些钱我也没打算要了,你们不是扣着不发吗?”
“哎哟,哪儿敢啊。”刘淮山急忙摇头。
现在刘淮山就是想要把事情的影响力降到最低,学校还欠李云鹏两年的工资没发,这如果曝光出来了,对四中,对学校领导格外的不利啊。所以,他们现在打算把工资赶紧发了。不仅能够堵上李云鹏的嘴,而且还能够降低事情带来的影响力。
可是,李云鹏根本就不领情。刘淮山手指头敲了敲桌子:“老李,说起来,你也算是一个党员。你身为一个党员,应该要有党员的觉悟。如今,第四中学成为了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你就一点儿也不觉得心疼吗?那可是你工作了几十年的地方啊。你忍心吗?”
李云鹏淡然一笑,风轻云淡,似乎没有任何的感觉。
“老李啊。”刘淮山吸了一口烟,然后说道:“你看……你有什么条件,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向我们提出来。你甚至可以重新返回你热爱的岗位嘛。”
“我已经返回了!”李云鹏笑了笑。
“对对,我们知道!”刘淮山点头,道:“知道你现在是寒门培训班的老师。也知道你现在是教育局的红人。不过,你不能不管你曾经的单位嘛,对吧?”
“那是你们的事情!”李云鹏摇了摇头,道:“能说的我会说,不能说的,我不会说。这一点你放心好了。”
说完,李云鹏起身离开。
“哎哎……”刘淮山急忙起身拉着李云鹏的胳膊,道:“老李,就当我求你了,还不行吗?”
“我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李云鹏冷笑一声,道:“再说了,我们共事这么多年,难道你还不了解我的脾性吗?”
刘淮山一听,立刻松开了李云鹏的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云鹏离开现场。
“唉……”刘淮山叹息了一口气,道:“就知道这是一件苦差,是一件苦活。”
李云鹏脸上浮现了一抹笑容,第一次感觉到如此扬眉吐气。
刘淮山看着李云鹏的背影,看来,这事情只能想办法压下去了。找市委诉苦,动用一些人脉,这些舆论应该可以压下来。只是,原本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一不小心就发展成这样了。
只可惜,刘淮山显然小瞧了当今的社会,也小瞧了舆论的传播。
舆论就如同猛虎一般,尤其是网络舆论,更是猛虎之中的凶兽。而远在BJ城的红墙大院之中,某一位主管教育工作的大佬,闲暇无事,喝茶之余恰巧看到了这一篇新闻报道。这位大佬当年就是教师出生,知道人民教师的职位之辛苦,也明白教师薪水之微薄,更知道教师所需要承受的潜规则。
如今,李云鹏消息一出来,立刻就个了这位红墙大院之中的大佬闷头一棍。他没想到,自己一直以来致力于改善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环境,而如今,竟然还传出如此让人骇人听闻的事情。
所以,他当即就给在央视工作的下属打了一通电话,要求他们对这件事情进行追踪一下,以便随时给自己汇报一下。
央视的领头收到消息,立刻就认为是红墙大院里面的大佬是要严查此事。上级下达命令也许是一个意思,但是,下级接到消息却一下子又成为了另外一重意思了。
很快,央视领导亲自成立了追踪报道小组。他先是派了一路记者前往LJ市找李云鹏进行一次专访,又派了一路记者前往LJ市第四中学进行探访。
星期五的上午。
李云鹏起了一个大早,这些天,他已经习惯了各路媒体来找自己采访了。不过,多数都是一些本土媒体,本土报纸。甚至还有一些比较知名的轮胎也派出了记者前来采访。
居委会,为了李云鹏的采访,特地腾出了一间办公室给李云鹏当作采访的地方。
居委会周阿姨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复兴社区出了这么一个新闻人物,那肯定要好好的挖掘一番。周阿姨也早早的把这个办公室打扫得一干二净,周阿姨虽然是居委会的主任,但是,里面的工作大部分都落在她的身上。
一大早,她赶得到了办公室,把卫生搞了一下,然后有桌子擦干净了。
“你好,请问……”门外,几名一名脸熟的记者站在外头,后面跟着摄像师和一名助理。
“哦,你们是来采访李云鹏的记者吧?”周阿姨一看,果不其然,扛着摄像机来了。不过,今天这摄像机似乎比以往的都气派一些啊。以前的个头都挺小的,甚至有些拿着便携式的摄像机就来了。
今天这摄像机的派头挺大,应该也听昂贵的吧?周阿姨完全忽略了他们身上穿的工作服,上面写着:中央电视台。
“啊,对!”女记者急忙点头,道:“大姐,李先生现在在哪儿?您知道他家在哪儿吗?”
“你要去他家?”周阿姨好奇的问道。
“对!”女记者点头:“我们想去他家做个采访!”
“那还是别去了。”周阿姨嘿嘿一笑,道:“我们特地给他安排了这个地方专门接受采访。他家穷,家里没几件上眼的东西。所以……他一般都不太让人去他家采访!”
“那不行,我们需要去他家走访一下。”女记者急忙说道:“大姐,要不您带我们去?”
“也行!”周阿姨点头:“不过,你等我把这点儿活做完。”
周阿姨也没把对方当成什么大媒体,只以为是本土的媒体记者。所以行动上也就慢悠悠的。一边做事,一边讲述着李云鹏的一些事情。几名央视的记者已经打开了摄像机,开始了拍摄。周阿姨哪里知道,自己无意的一个举动,竟然就让自己上了中央电视台,还成了名人。甚至后来还成为了全国劳动模范。
“好了!”周阿姨做完了事情,放下东西,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带着几人朝着李云鹏家走去。
李云鹏家距离居委会大概有十分钟的路程。抵达李云鹏家楼下的时候,几名央视的记者开始了拍摄,先把李云鹏居住的环境拍摄一番,然后又上楼拍摄。
咚咚咚……
周阿姨使劲敲门,大喊道:“老李,有记者找你。”
李云鹏拉开门,探出脑袋,问道:“哪里来的记者?”
“李老师,您好,我们是BJ来的记者!”领头的女记者礼貌的打招呼。
“BJ李云鹏一阵惊讶。
“对。”女记者立刻点头,道:“我们是央视的记者!”
“央视!”李云鹏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啊?!”周阿姨一听,惊呼道:“天啊,你们……你们竟然是中央电视台派过来的记者吗?我的天啊。”
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一般人哪儿能够见得到,也难怪周阿姨一听到是这个话,顿时就惊呼了起来。她整个人都快吓呆了。女记者急忙点头,道:“阿姨,我们就是。”
“快,我们……我们还是去居委会坐一坐吧。”周阿姨急忙说道。
“不了,我们还要找李老师做采访呢。”女记者笑了笑,然后看着李云鹏,道:“李老师,方便让我们进屋采访吗?”
“有什么不方便!”李云鹏拉开了门,然后把几名记者让了进去。
后面扛着摄像机的摄影师立刻就开始了拍摄。
屋子里很暗,因为没有装修,而且里面都是一些陈旧的家具,没有沙发,只有几把椅子并排放在一起。二十一寸的小彩电放在一个木敦子上。一旁是一个圆形的餐桌,桌子上的红色油漆早已经斑驳了,露出了里面黑色的木头。上面还摆放一盘菜,和一罐豆腐乳。那一盘隔夜的菜看着让人心酸,还有一瓶长满了毛毛点点的豆腐乳,更是让人心寒。
(本章完)
第161章 扶贫资金()
屋子顶上吊着一盏节能灯,李云鹏急忙打开了灯,笑道:“让你们见笑了。”
女记者摇头,道:“李老师果然一身清贫,却能坚持教书育人。这样的品质才值得我们尊敬。”
几个记者看了都有些心酸,一个个眼眶红润。
现在这个社会,拜金主义,享受主义至上。很多教师也不例外,违反规定办理补习班,收受补课费,一些教师赚得比商人还要多,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开着奔驰宝马,住着洋房别墅。
然而,能够有李云鹏这样的品质的老师,真是十分的罕见。
几个记者就在李云鹏的家里做了采访,问了一些详细的情况。李云鹏倒也安分,没有暴露当初学校那些领导的恶心本质,而是轻描淡写的提了几句,然后说了自己因为自己和领导意见相左,所以被调去当保安,自己愤然离职的事情。
周阿姨在一旁是不是的补充几句,当然,她也知道一些东西。
“唉,那些领导,哪个不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儿?”周阿姨叹息了一口气,道:“老李人本分,老实。脾气倔的跟一头牛似地。但是人却不坏。以前他当老师的时候,还资助了我们社区好几个贫困生呢。没想到啊……这好人真是没好报。”
几名记者一听,立刻又有了新的发现了,原来李老师在那么贫困的时候竟然还资助了贫困生,这种品质瞬间得到了无限的放大,而且,也会成为了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更加弘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所以,记者决心深入挖掘一下这个话题。
在周阿姨的热心帮助之下,很快就找到了两个曾经被李云鹏资助的孩子,他们现在已经上高中了。大部分的都已经上大学了。这一次的采访一直持续了一个上午。
采访完毕,女记者当场掏出五百块钱交给李云鹏,道:“李老师,这五百块钱是我个人给您的一点儿礼物,希望您能够收下。”
“这……”李云鹏一愣,道:“那不行,使不得,我现在已经有了工作,能够自己赚钱了。”
“李老师。”女记者急忙说道:“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份心意,全当是看望长辈,所以,请您务必收下。”
“老李,这是人家姑娘的一份心意,您就收下吧。”周阿姨急忙说道。
李云鹏建推脱不掉,便只好接下了女记者的五百块钱。他笑了笑,道:“姑娘,这可是我第一次收人钱。那我就谢谢你了。”
记者和摄像师也急忙告辞了。
看着央视的采访车离开,周阿姨重重的舒了一口气,道:“可算是走了,否则,我还不知道要折腾到什么时候去呢。”
“下次如果还有媒体来采访,你就说我不在!”李云鹏开口说道。
“也行!”周阿姨笑了笑,道:“这些天,媒体记者一波接一波的。也确实难为你了,打扰了你的正常工作和休息。”
“嗯!”李云鹏点头,道:“能推就推,我也不打算继续接受采访了。不能推的,你就说我不在家。”
“好。”周阿姨点头答应了下来。
这一次的采访,当天晚上就在央视的焦点访谈节目播出。李云鹏被作为一个勤勤恳恳的基层教师上了镜头,周阿姨在镜头之中穿插,成为了一个抢眼的人物。而李云鹏的故事被播出之后,立刻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当天晚上,肖寒和母亲正在吃饭,节目播出的时候,肖妈妈惊呼道:“呀,这……这不是李云鹏吗?怎么上央视新闻了?”
肖寒一惊,他扭头一看,果不其然,镜头正是李云鹏的家里,昏暗的房屋,破旧的家具,还有李云鹏那一张颇有仙风侠骨的脸。肖寒也是内心一阵惊讶。
焦点访谈,节目的影响力很大,而且直击人的内心。这一期节目所反应的人和故事几乎都是最引人关注,也是最吸引人的一款节目。当天晚上,复兴社区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观看这个一个节目,一传十,十传百,即便正在外面散步的人也急急忙忙的赶回家里,打开电视机,然后守在了电视机前面,认真的观看这一期节目。
节目之中,李云鹏俨然成为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