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 >

第618部分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618部分

小说: 帝国玩具(帝国重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冷战之中,美苏两国的太空争霸都是吞金黑洞。真金白银砸了几十年砸出来的航天体系,这才是弗拉基米尔说话的底气所在。

    中国人想要趁火打劫,也要看看自己是不是有这幅好胃口。

    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是苏联航天皇冠上最璀璨的明星,不仅推比高、经济性好、更加可靠,而且最让人眼馋的就是它可以重复使用的特性。

    如中国如今的火箭发动机试车,每次测试都需要报废一台同批次生产的火箭发动机。不仅测试结果不可靠,而且测试成本更是相对让人无法接受。

    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航天系统在卫星发射市场还要以价格取胜,真的是吃了太多的亏。

    要想拿下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肯定不会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要说因此就不搞液氧煤油发动机吗?这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毒火箭必然会被淘汰,这是历史趋势。并非是毒火箭技术不够先进,也不是毒火箭不够经济或者不够可靠,中国如今在偏二甲肼毒火箭上取得的成绩,早晚是要向液氧煤油或者是氢氧火箭方向转移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安全在航天领域是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

    中国在第一次发射长二捆的时候因为密封圈被腐蚀,导致推进剂泄露,为了抢修而造成了一人牺牲多人中毒的事故。后来1996年长三乙发射失败,火箭升空后一跟头栽倒在了发射台两公里外的山坡上,受伤和死亡的人数更多,很多人都是因为火箭燃料导致的中毒。后来当地的地下水被偏二甲肼污染,很长时间无法饮用。

    在普通人看来,中国的火箭发射似乎总是成功。但航天工程作为一个运输工具,失败却是连美国人都无法避免,可以说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偏二甲肼的毒火箭有一千一万种有利的因素,但毒火箭发射失败所造成的污染和对工作人员造成的危险,却是无法回避的。

    只此一点,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国家都会想方设法开发更加安全的技术路线。苏联一发火箭报销整个航天领域所有顶尖专家的殷鉴不远,拥有无穷潜力的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资源,这才是毒火箭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对于当今的中国航天系统来说,无疑液氧煤油路线是最有可能、也最适合的研发方向。

    然而对于苏联遗留下来的这个航天系统,却也不会如此轻易就将这份瑰宝双手奉上。

    “我们在航天领域,确实还有很多需要向前苏联的同志们学习。”

    中方的代表竟然没有着恼,而是向着弗拉基米尔点了点头,就承认了这样的事实。中国未来二十年,航天系统都只能是追赶美苏两国曾经取得的成就,这是事实,搞科学的人是不会回避事实的。

    “然而我必须说明一个事实,从可以预见的未来,不论是俄罗斯这个国家还是明斯克航天局,都已经不可能在航天领域有突破性的进展了。我们中国航天的力量还很弱小,但我们拥有一个完整的国家,我们便拥有无限的可能。”

    “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我们今天看不懂、一年看不懂,也许三年五年也搞不懂。但十年、二十年,只要中国不走苏联的老路,总有一天我们会在你们的基础上走出更远的道路。”

    “亚历山大同志。”中方代表的老人红光满面,像是又重回到了三十多年前:“明斯克航天局既然要继承苏联的航天系统,我想应该有自己的政策吧?”

    “这个嘛”

    亚历山大是个白俄罗斯人,白俄罗斯在航天系统的利益很小。

    但也正是如此,俄、乌、哈三国才会把这个机构放在明斯克,因为其他三国都无法接受另外的国家掌握苏联的这笔遗产。明斯克在原苏联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城,明斯克航天局落户于此,只是说明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而已。

    “今天是中国的同志到拜科努尔的第一天,让我们举杯为中国同志伸出的援手而干杯吧!”

    “老姜,你今天的话是不是重了点?”

    回到航天中心安排的套房,姜京山刚用手巾抹了把脸。拜科努尔周围空旷荒凉,两人身上都是风尘仆仆。

    听到搭档李忠红担心的话语,他呵呵一笑,摇头道:“弗拉基米尔是俄罗斯人,他不会长久留在哈萨克斯坦的。何况我曾经在俄罗斯留学很多年,很清楚应该如何和他们打交道。”

    “对他们来说,展示实力胜过花言巧语。”

    “我们这里究竟谈的如何,实际对大局无关紧要。弗拉基米尔和我很难做朋友,既然如此不如一开始就摆明立场,让真正能够决定拜科努尔和整个苏联航天遗产去向的关键人物们,能够一早就认清形势吧!”

    然而两人并不清楚,姜京山口中的“关键人物”们,此时却是丝毫没有被拜科努尔这里剑拔弩张的气氛所影响到。

    “田大使,阿比舍维奇总统可能要迁都的情况你了解吗?”

    “迁都?”

    田培伟对胡文海这番开门见山的话说的一愣,下意识便反驳道。

    “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最繁华的城市,而且哈族世代在这里居住、生活。阿比舍维奇总统就是哈族人,他要把首都迁到哪里去?难道不怕面对哈族的反对吗?”

    “如果我是阿比舍维奇的话,必然要考虑迁都。”

    胡文海摇了摇头,一屁股坐在了安全屋内的沙发上,一付指点江山的样子。

    “在来的路上我综合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如今的情况,阿比舍维奇肯定已经有了迁都的想法。”

    “哈萨克斯坦刚刚在阿拉木图召开的亚洲安全会议,阿比舍维奇没有得到他最迫切需求的东西。哈萨克斯坦在亚洲没有找到可以依靠的盟友,也没有在亚洲的国际体系中树立一个牢固的基础。过去两年里阿比舍维奇始终为之努力的中亚地区性大国地位,已经很难达成了。”

    胡文海对着田大使侃侃而谈,将过去一两年里哈萨克斯坦和阿比舍维奇的政策脉络一点点的抽丝剥茧,展现了出来。

    像这样的政论分析,实际上田培伟并不陌生。作为驻哈萨克斯坦的大使,他每个月都要向国内总结这样一份报告。然而可能是当局者迷,离得太近反而会不识庐山真面目。

    而胡文海则是另一个极端,拿着答案抄过程,在有心人的眼中阿比舍维奇的施政细节中已经足够反应出很多问题了。

    “阿比舍维奇在过去两年里频繁出访中亚和西方国家,但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并没有丝毫好转。他希望能够引进的是一批制造业企业,但只有美国谢夫隆公司准备开发哈萨克斯坦的西部油田。”

    “阿比舍维奇寄予厚望的德日韩等国,根本没有大规模的投资计划。至于说拜科努尔的问题就更让他焦头烂额,竟然妄图要把拜科努尔拿出来与土耳其合作,土耳其是那块料吗?这足以说明,阿比舍维奇已经走投无路了。”

    “从今年以来,阿比舍维奇的一些公开讲话与政策准备来看。俄罗斯虽然自顾不暇,但哈萨克斯坦只能投入俄罗斯的怀抱。”

    “这”田培伟对哈萨克斯坦目前的国内情况显然是了解的,结合胡文海的思路,显然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不过仍然对哈萨克斯坦可能会迁都有些犹豫。

    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迁都都是一场政治大地震。阿比舍维奇才刚刚担任哈萨克斯坦总统一年时间,他竟然就已经在考虑这么大的动作了吗?

    “阿比舍维奇竟然会有这么大的魄力吗?”

    “哈萨克斯坦不是英国,阿比舍维奇也不是吉姆哈克,‘有魄力’可不会是他停止行动的原因。”

    “何况——”胡文海抛出自己的杀手锏:“哈萨克斯坦如果不迁都、不向俄罗斯靠拢。如今境内占据总人口60%的俄罗斯族裔闹起来,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第八百三十二章 四国演义() 
田大使是个老外交了,外交学院复校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那个年代可真是绝对精英中的精英,全国高考里面选出来的顶尖种子。

    毕业之后直接就从二秘做起,八十年代更是在罗马尼亚做过四年的参赞和大使。

    嗯,八十年代的罗马尼亚那个地方出来的,可想而知对胡文海的影响力要比绝大多数人清醒多了。

    new…mart商场刚刚打开苏联市场的阶段,很大一批货物都是走的罗马尼亚路线。大量的中国货从康斯坦察港上岸,然后源源不断的供应了整个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

    这其中有多大的能量、多少资本和物资规模,罗马尼亚的中国使馆肯定是心知肚明。

    到了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中国对原苏联加盟国建立外交关系,一大批社会主义阵营的外交官得到了提升。田大使抓住这个机会,再加上一些内部运作,果断的拿下了哈萨克斯坦大使的这个位置。

    而作为力主开发哈萨克斯坦市场的重要唇舌,田大使未来在体制内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可以说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胡文海的计划能否顺利推进。

    胡文海对哈萨克斯坦到乌克兰这条路垂涎已久,这在某个层面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甚至他在乌克兰有个克格勃小老婆,都成了某些高层嘴里的笑谈。

    打通从中国到乌克兰、从乌克兰到欧洲的通道,这里面蕴藏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实际上胡文海并不曾真正的说服过田大使,因为田大使早就已经自己把自己说服了。

    哈萨克斯坦战略关系的重要程度,是中国二十年后的国际生命线。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合作,从长远来看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然而摆在哈萨克斯坦面前的现实条件,却并不允许他们选择这条双赢的路线。

    阿比舍维奇可能要把哈萨克斯坦首都从阿拉木图迁往阿克莫拉,正是基于对俄罗斯关系这一现实需求。刚刚独立的哈萨克斯坦境内有着60%的人口是俄罗斯族裔,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一群体的归属感问题,哈萨克斯坦地图上要分裂出去的可比克里米亚要大的太多了。

    迁都阿克莫拉,也就是后来的阿斯塔纳城,正是阿比舍维奇对俄罗斯族裔人口做出的姿态。

    和靠近中国地处南方的阿拉木图不同,阿克莫拉地处哈萨克斯坦北部。不仅气候寒冷、经济落后,甚至就连都城需要提供的建筑物都不足够。它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够脱离哈萨克族的影响力,向俄罗斯族裔表现出一视同仁的态度。

    田培伟虽然对这段历史毫不知情,但作为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哈国内部的情况肯定是掌握的。当胡文海提出安抚俄罗斯族裔这一点,那么迁都的政治成本似乎也不是无法接受了。

    “如果阿比舍维奇打算迁都,那么他需要大量的资本、劳动力和物资供应。需要安抚哈族的失望情绪,需要提升俄罗斯族裔在哈国内的地位。”

    田培伟迅速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展开了一系列分析:“如果我们能够提供迁都所需要的资源,那么对中哈关系肯定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座都城,如果有我们的工程单位承建。有一两年时间、也许不要投入太多的资金,就能给阿比舍维奇从头建设出一座都城来……”

    有深圳速度打底,再加上胡文海这几年折腾起来的环渤海经济带,长三角的发展又没受到物价改革的冲击,全中国都提前进入了大工地时代。机械化程度虽然肯定比不上发达国家,但人海模式下的速度却是丝毫不弱。

    “不。”不等他说完,胡文海就摆手打断了田培伟的话,摇头道:“我们不支持哈萨克斯坦迁都,不论我们在阿比舍维奇迁都中获得多少政治利益,都不会有我们损失的多。”

    “损失?”

    田培伟有些发愣,不明所以:“我们在哈萨克斯坦目前没有任何政治利益啊!”

    中哈建交才不到一年时间,田培伟连哈萨克斯坦的外交系统人头都没摸熟,遑论会牵扯到什么政治利益了。

    “阿拉木图和中国的距离,就是最大的政治利益。”胡文海摇头,一针见血的说道:“阿比舍维奇如果迁都成功,诚然可以安抚国内的俄罗斯族裔。然而哈萨克斯坦从此以后,就只有当俄罗斯小跟班的命了。哈萨克斯坦一旦彻底倒向俄罗斯,那么他就失去了充当可靠的中欧路线的资格。”

    “我们的中段亚欧大陆桥计划,也就还没开始便胎死腹中了。”

    田培伟紧紧的皱着眉头,对胡文海的话自己心里过了一遍。阿拉木图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角,与中国的距离可以说是相当接近。在苏联时代,中国当然不用想在阿拉木图有什么影响力,然而时移世易,苏东坡之后阿拉木图只要还是哈萨克斯坦的首都,中国的影响力就不可避免的会与日俱增。

    而如果哈萨克斯坦首都迁往阿克莫拉,那就是把政治中心放在了俄罗斯族裔的包围之中。俄罗斯想要影响哈萨克斯坦的政坛就变的轻而易举,又怎么会放任哈萨克斯坦开发与北线形成竞争关系的中线通道呢?

    这些问题只要有人点醒,田培伟还是很容易想明白的。过了不过片刻,他就把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梳理清楚,对胡文海的考虑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哈萨克斯坦的工作,注定是要不好做了。

    在之前他的工作计划,无非是向哈萨克斯坦高层争取对中国的政治好感,拉拢一下双方的政商关系,面对的无非是哈国内的各方权贵。

    然而通过胡文海的这一番分析,整个局面的层次拔高了不止一个层次,复杂程度更深呈现出几何级数的提高。

    谢夫隆现在是全美第二大的石油公司,能源企业在美国是个什么情况,能做到大使的田培伟当然心知肚明。如今谢夫隆公司是哈萨克斯坦西部油田唯一的投资人,美国人世界霸主的面子以一当十。

    哈萨克斯坦境内俄罗斯族裔的处理问题,肯定牵扯到俄罗斯的政治干涉,更涉及到哈俄两国的战略关系。

    再加上中方希望能将哈萨克斯坦建成通往欧洲的中段通道,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