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玩具(帝国重器)-第6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导体巨头联手对战港英,怎么也不会是小行情的!
金管局如果接单,那么这一手就能让香江的外汇储备减少十分之一强。动用如此规模的外汇储备,必须得到香江港督政府的支持。
但是话又说回来,97年香江动用外汇储备托市,有多少人指责政府干涉市场经济自由?转过头来,这次轮到港英政府做选择的时候,不会以为就没人拿钱说话了吧?
其实就是没人说话,港督政府也确实舍不得拿美元把港币换回来的。美元升值是可以预期的未来,金管局收入美元发行港币是个赚钱的生意,手里的美元捂着就哗哗的往上涨,印出去的港币又不用他们买单。
如今拿美元换港币,港府是根本换不起的。想也知道,功率半导体联盟这些巨头的美元进入香江的时候是m1,可转了一圈经过种种操作之后,回到国际外汇市场上的资金却是放大之后的m3了
港督政府敢接盘,那就是拿自己兜里的钱,替全体香江市民这几个月以来迅速增值的身家买单。还是那句话,维多利亚她不姓约瑟夫,可也不姓雷啊!
在经过短暂的失声之后,刚刚就任金管局总裁的任志刚终于站在了发言台上。
“经过专家团和政府的紧急研究,鉴于香江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我宣布从现在起对香江银行间拆借港币进行加息”
第八百五十八章 真正的战场()
任一招的这一招还是很有效果的,功率半导体联盟各家巨头手里的资本,在经过市场放大之后是以3货币的形式存在的,也就是说是以各种金融工具进行放大之后的资产。
诸如说各家手中港股的股票虽然已经高位出手,但资金也并没有就完成抽离了,而是转而注入了各种基金、保险和信托以及财务公司,通过操作这些机构,用授信、投资、融资、拆借等方式,可以较为不受监管的进入金融市场,并且吸纳更多的闲散游离资金。
通过这种金融手段,实际上一块钱可以当两块钱、甚至是五块、十块钱来用。这个原理其实也不难理解,如果说各家巨头当初向香江投入十亿美元,兑换了港币之后再投入楼市。经过几个月时间,楼市上涨假设是一倍,那么名义上各家手中就有了二十亿美元对应的港币。
然而难道港府真的发行了二十亿美元对应的港币吗?当然没有,这二十亿美元对应的港币,只是商业银行账户上的一串数字而已,金管局无论如何是对不上这笔帐的!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商业银行账户的存款,是受到香江金管局公布利率控制的。
金管局一旦加息,那么从商业银行里筹集资金的成本立刻就要上升。外汇做空不是说把手里的港币卖出去就算的,那样就成了一锤子买卖,后面做空经济的好处就没你的份了。
做空是目的吗?当然不是,索罗斯97年做空东南亚经济,就为了捞一波浮财?真正的大头在后面,是经济崩溃之后当地变得一文不值的各种资源。
最好的做法,是用大额定期存单(ds)做抵押,然后借出来港币卖出去做空,等到港币失守汇率下跌,再买回来相应的港币平账,手里捏着的大额存单就是最后用来享受胜利成果的工具了。
金管局加息之后,对这种做空的金融工具确实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让外汇市场上港币的波动缓和了下来。
市场上从来上不缺少对手的,有人做空自然有人做多。有的资金觉得半导体联盟的各大巨头能量通天,可也有看好港府能够绝地反攻的,毕竟猛龙不压地头蛇嘛!
这样一来,随着部分空单被对手吃掉,战争的结果似乎并没有那么快就显现出来。
然而加息虽然对外汇市场有效,可是加息对股市却是绝对的利空。这也算是资本市场的常识了,降息刺激经济,对资本市场利好,而加息则会让资本重新回到银行,是平复经济过热、降低通货膨胀的方法。
随着金管局一声加息令下,港股恒生指数应声而跌。突然冒出来的大量抛盘,将恒指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削掉了一千多点,而且这样的趋势仍然没有停止的迹象。
摆在金管局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加息股市崩盘,降息外汇崩盘。
而实际上这仅仅只是金管局的一种错觉而已,不管是加息还是降息,股市和外汇两个盘口,哪个都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
在见到加息似乎有所效果之后,金管局立刻在短期内进行了多次加息。这里面的逻辑其实也很清楚,股市崩盘损失的是韭菜们的钱,而外汇崩盘损失的是金管局的钱也就是港英高层所代表的那股势力的资本。
连续多次加息,果然让市场认识到了港英政府维护港币汇率的决心,做多的资本竟然逐渐的增多了起来。
然而另一方面,多次加息也让港股在五千点彻底失守,整个股票市场一泻千里。
而就在与此同时,包括锦绣集团在内的多家大陆企业联合宣布,由于香江股市的巨大政策性波动,显然投资环境已经极其恶劣,因此经过研究决定一致退市!
这几家港股的大陆主力企业,将以市场价向持有人回购公司股票。
锦绣集团董事长冉妮在非公开场合表示十块钱卖出去的,一块钱买回来,真是美滋滋!
退市企业接下来将会转而寻求在沪江股票市场上市,魔都借此东风,悍然推出未来十年亚洲金融中心的建设计划。
在大陆股票选择退市之后,港股基本上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任何人都知道在这场金融风暴过去之前,远离股市才是生存之道。
当然,逃生不及的人也所在多有。和以往的股灾不同的是,这次死的可不只是韭菜了,香江本地不少大的庄家也在所难逃。
“王氏集团由于多栋物业的租约出现违约,在三级市场上亏损了至少六千万美元啊……”
鸿基大厦八层的茶水间里,两个地产经济人躲在墙角的窗户边,手上虽然捧着能烫伤人的茶杯,却是打从心底里感到了让人窒息的寒意。
“这有什么办法?”听到对方的内幕消息,另一边唉声叹气道“现在写字楼开工率能有20就已经不错了,各种金融公司成片的倒闭,哪里还有钱付租金?别说物业的租金了,好多企业由于银行拿不出钱来直接破产清算,然后又会导致关联企业也出现财政危机,然后导致抵押物大幅贬值,银行因此坏账率再上一个台阶,根本就是死循环!”
“可是,这不应该啊!前几个月里那么好的行情,怎么突然就……”
“有什么好奇怪?”
“港府要清理半导体产业,香江经济必然就会空心化。做金融也是一条出路,但仅凭本地企业支撑不起港股的规模,因此就必须吸引内地企业过来发行股票。可香江半导体本来就是内地的白手套,难道还指望打了人家的脸,对面还笑嘻嘻的给你贴过来另一只脸吗?”
要不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经过了这一轮残酷的金融风暴,至少让香江人明确的重新认识了自己究竟是谁,香江的财富又是如何产生的。
从一开始,香江就是给大陆做白手套出身,难道凭借它自身的生产能力可以制造出这么大的经济规模、能够养的起这六百多万人口吗?
要投靠英国佬,香江能得到什么?英国自己都自身难保、更加是远隔重洋,养活几个太平绅士就已经不错了,有哪一分gdp是英国本土供应给香江的?
除了给大陆当白手套,香江并没有别的出路。它的繁荣发展并不是自己多么勤劳积累下来的财富,而是历史机遇赋予它的一个幻觉。
如果香江脱离了自己白手套的设定,那么大陆也不会介意它回到自己的历史轨道上去。
就在茶水间两人相顾无言的时候,忽然一道人影从他们身旁的窗外闪了过去。
“哎?!”
“那是”
然而就在两人恍惚之中,下面的街面上就忽然传来了“嘭”的一声,然后紧接着又是一阵高过一阵的女人尖叫和男人慌张呼喊的声音。
直到这个时候,两人才意识到刚刚究竟发生了什么。
“那是18层的何君饶,何总吧?”
听声音,其实和一口面袋子落到地上,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同啊。
港股股市的行情很快就开始向整个经济层面进行传递,暴跌的股市直接导致了大量公司破产倒闭,然后就是银行坏账率上升,加息导致企业融资变得极其困难而且成本高昂。市场一旦萧条,那么原本可以与股市隔离的行业,也就难免会受到冲击。
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人敢于托市了。卫视中文台里频频发表言论,希望港府能够承担起责任,难道金管局的外汇储备不正是在这个时候使用的吗?
更有人开始援引91年英镑和马克汇率危机的情况,如果港英政府力所不及,那么英国政府显然是有能力对汇市进行干预的吧?香江如今被半导体联盟恶意针对,英国为何袖手旁观?
e……当然,香江股市的大背景下,李半城据说向某个基金出手了超过半数的星空传媒股份,价格相当优惠。
然而就在香江股市进入跌无可跌的行情之后,转身汇市上半导体联盟终于开始真正发力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港币与美元的多空大战,真正形成致命一击的却不是在这个战场上。
从始至终,其实主力战场从来不是在这个小小的岛屿城市里。
91年英国汇率危机是通过阻击德国马克,然后俄罗斯北海舰队在德国家门口进行的大演习,最终以德国出资给英国在乌克兰订购了一艘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而告终。
德国马克在91年被迫贬值,然后92年欧洲重新构建了整个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体系。到了1993年,和历史上的1992年类似的是,英国并没有解决英镑汇率在欧洲互联汇率体系下被高估的问题。
然而这次德国的经济,比曾经的历史上却要弱了一些。
欧洲货币危机,其实并没有结束,只不过是被1992年那一声巨大的核爆给掩盖了而已。
但是如今,有人决定要把中途停战的那下半场,重新打完! 。
第八百五十九章 经济沙皇()
东八区凌晨四点,这个亚洲人已经陷入沉睡的时间里,大西洋两岸的人类活动却是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而全球最大的、24小时不间断交易的纽约外汇市场,现在的行情也正进入一天里最剧烈变动的时候。
作为美国事实上的中央银行,美联储拥有制定货币政策和对美国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职责。
而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在全球拥有的流通地位,同样也制造了美联储对世界经济无以伦比的影响力。说美联储是世界经济的幕后黑手,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哦,幕后黑手这个说法不准确,美联储从来没特意站到幕后去过,而是大大方方的表现给所有人看,自己是如何操纵世界经济的。
而在美联储的历史上,1993年的这位美联储主席,更是以经济沙皇、美元总统等名号令世界震颤的强者。从1987年到2006年,19年的时间里美国经济就掌握在这样一个人的手里,可谓是一手缔造了美元全球货币的地位,他说的话甚至比里根、克林顿和布什都更有份量,是真正的世界经济舵手。
“格林斯潘主席,索罗斯先生已经到了。”
纽约的美联储主席办公室,格林斯潘的办公桌上放着那块著名的牌子——“让钱从这里滚出去!”。恐怕在这个时候很少有人会想到,已经67岁的格林斯潘竟然会是一个老网虫,每天大量的时间都会用来在网上冲浪。克林顿在任上会大力推进互联网产业,一个侧面与格林斯潘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听到秘书的通报,格林斯潘放着电脑上打开的网页,转身看向了办公室的门口。
索罗斯比格林斯潘的年龄小了四岁,但看起来却像是比对方老了十岁。
“索罗斯先生,你的工作都准备好了吗?”
索罗斯刚刚走进办公室,格林斯潘就有些迫不及待的发出了询问。
“我手里已经筹备了一百五十亿美元的资金,随时都可以进场对英镑进行操作。”
索罗斯显然是有大动作,量子基金吸纳如此规模的资本是无法保密的。何况是对美联储的主席格林斯潘,更加毫无秘密可言。而他不论想要做什么,在操作之前肯定需要得到官方认可。
1929年以后,凡是在美国发金融灾难财的,没有背景都是有命赚、没命花。当年杰西利弗莫尔在股灾里赚了三十年代的一个亿美元,但最后就连他租的大厦都不敢对外宣称他在此办公,最后只落得个饮弹自尽的下场。但同样是做空,彼得林奇一样在股灾中赚过钱,但他是富达基金的董事,所以多少人跳楼都不影响他拿着钱安享晚年“从事慈善”。
格林斯潘号称经济沙皇、美元总统,对整个世界的经济运转都能施加影响,是索罗斯无论如何都必须谨慎对待的人。
当然,有些时候索罗斯并不担心自己会惹得格林斯潘生气,因为或许他其实从始至终都是在给格林斯潘打工呢?
“一百五十亿!”格林斯潘用赞叹的语气重复了一遍,满意的指着自己身前的位置道:“坐吧,索罗斯先生。我们接下来可有一场硬仗要打,希望你和你的军队能够承担起责任来。”
索罗斯在格林斯潘的授意下坐在了他的对面,然而却有些迟疑起来:“格林斯潘先生,认真的说,我认为现在对英镑操作,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时机。”
“哦,说说你的想法吧。”
格林斯潘并没有索罗斯想象中的不悦,而是露出了有些赞赏的笑容。
格林斯潘喜欢聪明人,当然,他并不总是喜欢聪明人,但在做正经事情的时候,谁不希望手下干活的人是个聪明人呢。索罗斯能够不单纯的按照他的指示做事,这说明他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
索罗斯松了口气,给自己倒了杯水,捧着水杯思索了片刻:“我最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