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江山宫略 作者:一初y >

第38部分

江山宫略 作者:一初y-第38部分

小说: 江山宫略 作者:一初y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你这有模有样的唱腔,到不像临时练的。”萧桐道。
      “才不是临时呢,我从小就爱听黄梅戏,背书背不下来了,就把书里的内容当成戏词,用黄梅戏唱,不一会儿就背了下来。”孟清浅得意地道。
      “哦?”萧桐挑眉:“我们孟大才女也有背书背不下来的时候?”
      “当然啦。我小时候调皮捣蛋的,爱医书爱骑马爱学武功,动不动就离宫偷跑出去玩,父皇和姐姐都拿我没办法,每次都得二表哥把我抓回去。”
      萧桐想起雪霏曾说过孟清浅活泼开朗,这到跟她现在描述的性格很像,不过萧桐又回忆起了第一次见她的时候,总觉得她说的跟他认识的不是同一个孟清浅。
      看出他的疑惑,她立刻解释:“小时候我真的很调皮,对诗词歌赋一点兴趣都没有,可是没办法啊,我是一国公主,父皇又没有儿子,我身上的责任就更重了。”说着她低下头,声音也低沉起来:“尤其是姐姐死了以后。”
      “抱歉,我无意揭你的伤疤。”
      孟清浅颇为豪迈地摆了摆手:“没事。”
      萧桐看了她的动作忍不住轻笑:原来真正的她是这个样子的,还真是跟以前的孟清浅公主有着天渊之别。
      “你小时候呢?也像现在这样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孟清浅问完就觉得形容的不对,也许以前他真的不苟言笑,喜欢垂着眸子掩饰自己的情绪,可从萧关逃难至今,他笑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我跟你可不一样,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读书,反而不喜欢练武,总觉得舞刀弄剑的没什么意思,不若练练书法,读些史书更让人充实。小时候我最喜欢跟比我大的皇子甚至太傅辩论,每当我引经据典,把对方说得哑口无言五体投地的时候,就觉得格外的自豪。”
      孟清浅轻笑:“看不出你小时候还挺狂的嘛。”
      “嗳,这可不叫狂,”萧桐颇为得意地道,只恨此刻自己手中少了一把折扇:“这叫腹有诗书气自华。”
      孟清浅想起,金玉楼的刘掌柜也曾说过,三皇子萧桐是个传奇的人物,三岁识千字,五岁背文词,七岁就能成诗。可看着他颇为得意的样子,她却偏偏不想夸奖他,挑眉道:“那我们才华横溢的三皇子又是怎么变成现在这副沉默寡言,韬光养晦的样子的?”
      孟清浅话一出口就后悔了,萧桐九岁时遭逢巨变,她不是不知道,只是一时忘形,没想到这事,如今再要收回刚才的话,却是不可能的了。
      比之她的紧张,萧桐却很坦然:“我生身母亲遭逢的变故,你应该听说过。”
      孟清浅点了点头,有些心疼地握住他的手。
      萧桐微微一笑,连带着她也稍稍放松了些:“是母妃执意要我习武的,她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学了武功,上可以保家卫国,下可以有益自身。我虽然不喜欢,但还是听母妃的话认真学了。遭逢变故之后,我更加清楚的明白,只有手中执剑,才能保护至亲之人!”
      他越是若无其事,她就越心疼。最后是萧桐泰然自若,孟清浅反而红了眼眶。
      他一时兴起,突然伸手捏了捏她的脸:“你这是什么表情。”

      ☆、第57章 瀚海阑干百丈冰

      ?
      孟清浅撇了撇嘴,收回了眼泪:“我只是没想到,小时候的你跟现在的你,性格差别这么大而已。”
      萧桐歪着头看了她一眼:“难道你不是一样?”
      孟清浅忍不住笑笑:“也是,难怪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就觉得酒逢知己千杯少,高山流水遇知音。”
      萧桐想起在洛阳广为流传的一段话:萧国皇子,南国公主,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于是笑着挑眉道:“那你我岂不是天作之合?”
      话已出口,才觉不对,但已经晚了。
      孟清浅忍不住抬头看了他一眼,恰好萧桐也在看她,两人视线相交,孟清浅飞快地低下头,满脸红霞,萧桐也赶紧扭头,奇怪的气氛下,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心底疯狂生长。
      天山的大雪持续了两个月,天寒地冻,呵气成冰,只要一踏出帐外,似乎全身的血液都结了冰似的。
      好心的大娘拿了儿子的冬衣让萧桐穿着御寒,又用雪狼的皮毛给孟清浅新作了一件衣裳,两人入乡随俗,换上了一身地道的苗国服饰,只要不开口说话,当真跟苗国人没什么两样。
      这两个月里,孟清浅仿佛做梦一样,过上了她梦寐以求的平静生活。白天跟大娘学做饭,学习苗语,晚上偶尔做些针线活,等萧桐打猎回来。如果当天他收获颇丰,那么两人就会温上一壶青稞酒,把酒相庆;如果当天一无所获,孟清浅就会做新学的烤狼肉给他吃——北疆人迷信,认为狼是一种英雄的象征,晚上吃过烤狼肉,第二天就会狼王附体,所向披靡。
      不过也有不方便的。蒙古包里十二个时辰都要烧火,因此每天都要出去寻柴火,洗澡也非常不方便,加上地方小,两人只能挤着相拥而眠,若是萧桐想早起打猎,一定会把孟清浅也吵醒,不过幸好她素来是起得早的。有时候萧桐回来的早,两人也会切磋一下苗语。
      苗语的发音部分跟中原的语言不完全相同,发音方法也各有特色,学起来很困难。但幸好两人都是过目不忘的聪明人,加上又生活在这个人人讲苗语的大环境下,两个月时间,竟然也足够让两人用最基础的苗语与人交流。
      本以为日子会一直这样简单而快乐的过下去,但随着冬去春来,久违的阳光还是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光明和生机勃勃的希望也在天山脚下绽放,更可喜的是,蔓延在城内的寒痨也终于因为阳光的出现而好转。
      大娘兴冲冲地走进来的时候,孟清浅理麻线——本来这些粗活儿她是一点儿也不会做的,在这里呆了半个月,不但学会了做饭洗衣,还学会了做些粗活,倒成了个贤妻良母了。
      大娘忙把她手中的麻线放到一边,开心地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戒严解除了!”
      “真的么?太好了!”孟清浅兴奋地用苗语道。
      大娘开心地点头:“寒痨病症虽然没有完全根治,但已经找出了压制病症的药方。更何况幽州战场上苗国失利,损兵折将,这次解除戒严一定势在必行,因为要征集新兵奔赴幽州战场了!。”
      孟清浅微微一愣,听到苗国战场上失利,一时间不知该喜该悲——喜的是南国终于打了胜仗,二表哥和父皇一定很高兴;悲的是苗国的百姓除了要在生存线上挣扎,又要经历残酷的战争。
      “这下真是太好了,戒严解除,我儿子一定会很快回来,还会带来从城里换来的粮食,我们家有好长一段时间都不必再担心没有吃的了!”大娘自顾自的兴奋道。
      孟清浅微微一愣:是啊,大娘的儿子要回来了,她和萧桐也该走了。只要到了幽州,二表哥一定会把她和萧桐安全的送回洛阳,以后再也不必忍受颠沛流离之苦,可为什么她心里竟然有一丝舍不得这里呢?
      很快,萧桐就打猎回来了,今天的战果颇丰,他一边把食物拎进来一边道:“清浅,今天运气不错,快些温一碗青稞酒,小庆一下。”
      孟清浅立刻上前接过他手上的东西,扯出一个笑脸,把戒严解除的事告诉了他。两人当晚就收拾了细软,把金银全留给了大娘一家,然后跟天山挥手作别。
      其实在天山脚下的这段日子,可以算是孟清浅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了。挥手作别时,她多少还有些不舍,但只要一想到马上就可以回到洛阳,还是忍不住欢喜地加快脚步。因为洛阳,是她的家啊!
      很快,两人就进了城。
      萧桐早就探好了去幽州的路线,这一走山高路远,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他先把玉佩当了换成银钱,又买了两匹马和一些干粮,最后进了一家成衣店。
      在天山住了两个月,孟清浅和萧桐都没有换过衣服,只因山里物资匮乏,这次进了城一定要储备好必须的物资才前往幽州。
      萧桐到是方便,直接买最大号的成衣也能穿了,可孟清浅比一般女子都要高挑,偏偏又腰身纤细,要找到一件合适的成衣并不容易,试了好几件,不是衣服太短就是腰身太粗达不到保暖的效果,伙计只好带她进里屋找那件压箱底的最大号衣服试试,孟清浅便依言跟着伙计进屋。
      萧桐在店里一边等一边旁敲侧击地跟掌柜聊天:“掌柜的,向您打听点事,我想要去幽州,只是不知该选择什么路线,您能否指点指点?”
      掌柜的看了他一眼:“幽州现在可不太平啊,前段日子咱们才吃了败仗,这会子正战火纷飞呢。”
      “这我自然知道。”他迟疑了一会儿,小声对掌柜道:“我就是想去幽州应征的,如今正值战乱,虽然危险,但也是机会啊,富贵险中求嘛。”
      掌柜给了他一个会意的眼神:“一般人都走官道,要交点税钱,路程也长上一些,不过胜在安全,出城便是通往幽州的官道。不过嘛……”
      掌柜的欲言欲止,萧桐立刻会意,往掌柜的手里塞了一块银锞子。掌柜的掂量掂量,便道:“我知道有一条小路,沿着山里走,穿过去就能直达幽州,不过那里盗匪出没,私盐军火买卖人也常往那走,龙蛇混杂,小心小心呐。”
      “多谢掌柜提醒。”说着,萧桐又塞了一个银锞子给掌柜的,又打听了一些幽州的战况,掌柜热情地一一告知,还跟萧桐天南地北地聊了许多,他终于渐渐发现不对。
      “我家夫人怎么还没出来?”萧桐问。
      掌柜的也觉得不对,试个衣服而已,应该早就试好了,于是立刻大叫:“伙计!”
      却久久没有人回应。
      掌柜的隐约觉得不对,立刻让楼上的夫人守店,带着萧桐进里屋找人,却发现自家院子后门大开,伙计昏倒在门口。
      萧桐大惊,立刻在后院的井里打了个一桶水,把伙计生生泼醒。
      伙计冷不丁被泼了一身水,正要破口大骂,萧桐却先一步扣住了他的脉门,严厉地质问:“我夫人呢?”
      苗国人崇尚武力,遇见了高手自然就会肃然起敬,眼前这人比城里的大力士还要厉害,轻轻一扣却让他根本动弹不得,一定是个高手。想着,伙计立刻如实地道:“夫人进屋换衣服,小的在外把守,听到后门似乎有响动,便过来看看,就瞧见后门大开,正要追出去看看就被人打晕,人事不知了。”
      萧桐一探他的脉门便知他不会武功,决然不可能无声无息的带走孟清浅,再说这人神情坦然不似作假,萧桐便放了手:“带我去试衣服的房间看看。”
      “是!”掌柜的和伙计连忙带路,引者萧桐去了被临时改成试衣间的小杂物房。
      这里地方很小,堆满了衣裳,三个人站进来都嫌挤。这里虽然东西杂多,但是并没有挣扎过的痕迹,若是有人在这里抓走了清醒的孟清浅,那一定是个武林高手。是劫财?那应该去门口掌柜那。劫色?那也不会选在光天化日。寻仇?孟清浅初来乍到,当然不可能。
      短暂地分析,却毫无头绪,萧桐心中警惕起来,疾言厉色地对掌柜的道:“我家夫人在你这试衣服竟然不见了,你身为掌柜,要负全责!”
      掌柜的大惊,他这家店不大,靠得就是信誉良好才能维持生计,若是这事传开了,哪里还有人赶来光顾?于是他立刻道:“我立刻关门,让全店的人都帮着找令夫人,一定竭尽全力早日找回夫人,这位公子您可千万别报官啊!”
      萧桐当然不敢报官,他和孟清浅身份特殊,报了官还了得?于是便答应了掌柜,带着伙计四处寻人去了。

      ☆、第58章 愁云惨淡万里凝

      孟清浅睁开眼睛的时候,隐隐感觉后颈还有些疼痛,眼前映入的景物是完全陌生的——石木交错的建筑;统一花岗石的墙身;木制屋顶及窗檐的外挑起翘设计;全部的铜瓦鎏金装饰,以及由经幢、宝瓶、摩羯鱼、金翅鸟做脊饰的点缀……这一切完美配合使整座宫殿显得富丽堂皇。孟清浅能认出大殿内的壁画上刻着的是上古传说中的战神蚩尤,是苗国人心中的神祇。
      这应该就是苗国皇宫了。
      “我怎么会在这?”她自言自语。
      侍女们闻声立刻过来,不由分说地为她梳洗打扮,她抗拒地挣扎着,可苗国人向来剽悍,不说两个侍女,就是一个侍女单手也能制住手无缚鸡之力的她,孟清浅也只好任由她们摆弄。
      苗国是一个地形复杂、民族众多的国家,建国之初由苗族人统领,便称为苗国,以苗语为共同的语言,但经过百年的时代变迁,蒙古人、苗族人、藏族人和汉人都曾登基为帝,因此建筑也好人文也好,都集聚了几个民族的特色。如今的皇帝宇文恪是蒙古族人,因此侍女们便把孟清浅打扮成蒙古女子,然后带着她去前殿。
      孟清浅博览群书,对各地的民族有一些了解,近年来南国跟苗国打仗,她自然没少看关于苗国的书,因此看一眼便能大致猜出殿上人的身份。
      正坐殿上的那个人一身黄色蒙古样式龙袍,他有着明显的外族人特色——五官轮廓深刻,鼻梁高挺,眼眶深陷,不过二十七八的年纪,却略显老态,他应该就是苗国皇帝宇文恪;御阶之下,左侧站着一个老者,他头包布帽,身嵌银饰,一副苗族人打扮,虽然满脸皱纹,但是依旧精神抖擞,他应该是苗国的国师;右侧站着一个女子,头戴白色帽子,弯弯如月的造型,上缀艳丽的花饰,下有穗子垂下,是典型的白族服饰,她应该就是苗国的女相白金花。
      孟清浅还没打量完殿中人,就见宇文恪起了身,一步一步地往御阶下走,每走一步双腿都要颤抖一阵,脸上露出狂喜的神色,让人不寒而栗。她下意识后退,却立刻被身后的两名宫女挡住去路。
      宇文恪走到她面前,看着这张让他思忆成狂的脸,双眼噙满了泪水。
      他颤着伸手,却不敢碰她一下,唯恐她会化成泡沫消失在他眼前,最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