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穿农家种好田 >

第120部分

重穿农家种好田-第120部分

小说: 重穿农家种好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卖了多少钱呀?”

    “有两百多块钱吧!”

    “知道你就猜不着。三百七十三块五毛六。”

    “这么多。那,明年咱一家子齐上阵,保准比今年卖的多。这不又有钱了嘛。往后哇,咱多采纳青青的意见。这孩子,办事有准头。”

    “嗯哪。其实早就看出来啦。就是她一说出来的时候。有点儿接受不了。”

    “往后哇,甭管接受得了接受不了,咱一律听青青的,准没错。”

    “…………”

    进入农历九月份以后,田达林家的建房工程启动起来啦。

    这个时候物资虽然贫乏。但由于是集体经营,可信度高,没有伪劣假冒产品,也没有被骗这一说。这让老实巴交的田达林办事效率特别高。给预先定下的说了一声,交了要求的定金,砖、沙子、水泥,齐大呼地全送到了。一点儿也不耽搁工程进展。

    由于是包工,又都是坐的沙子灰,村里的人也就帮不上忙了。一切全由建筑队安排。

    为了节省时间,田达林与建筑队说好,中午管一顿饭。

    “不用很好,玉米面窝头,鸡蛋汤、菜汤都可以,管饱就行。”领工的队长说。

    “妈妈,咱蒸馒头吧。反正人们都知道咱家的麦子多。我扫面袋还能白捡。”田青青建议。她深知卖体力的人都朴实,一顿好饭好菜,他们都会感激涕零,拼着全身力气给干活。

    郝兰欣一时拿不定主意,又跟丈夫田达林商量了一下。田达林自是尊重田青青的意见,郝兰欣也就同意了。(未完待续)

第202章 酝酿温锅(一)() 
“我来蒸。干粮上你们谁也甭管。”田青青高兴地摩拳擦掌。

    “白面干粮吃的多,十二、三个人呢,你能行?”郝兰欣不放心地说。

    田青青:“咱的七印锅一锅能蒸六十多个。我提前蒸出一锅来,然后每天蒸两锅,一百二十多个。不够了再添先前蒸的,保管没问题。”

    郝兰欣见田青青说的信心满满,也只好点头。

    于是,田青青主动承担了蒸干粮的任务:暄腾腾的白面馒头一上午蒸两锅,自第一锅熟了开始,满庭院便飘起馒头的香甜来。

    郝兰欣、杨老太太、田卢氏、老五奶娘、四奶奶,则负责烧水、做菜做汤。

    一上午的体力劳动,大家都饿得前胸贴后背。院里飘起馒头香的时候,他们的食欲就膨胀到了极点。待一坐下,便呼啦呼啦地吃了起来,满桌的汤水,跟小猪崽抢食一样。

    建筑队上的人们,大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家里的日子并不富裕。平时也很难见到白面馒头。没想到出来干活倒吃上了。工人们都夸东家的水甜菜香馒头白,是他们在外面吃的最好的饭食。

    “那你们就多吃点儿。都是卖力气的活儿,别顶不到时候。”郝兰欣笑眯眯地说。

    “很饱了,很饱了”一个小伙子呼拉着自己鼓起来的肚子说道。一个不经意间打了一把饱嗝。大家都笑了起来。小伙子尴尬地挠了挠头。

    一个穿戴不怎么样的小伙子拿着一个馒头,对郝兰欣说:“东家,我已经吃饱了。但这个馒头我还能饶下去。我不吃了,晚上拿回去给我奶奶吃行吗?我奶奶七十多岁了。我记事以来,就没见过她吃过这么白这么香甜这么暄腾的馒头。”

    郝兰欣大大方方地说:“你尽管吃。晚上回去的时候,我再给你拾几个,给你奶奶带回去。”

    啊呵,家中瓮里有的是麦子,郝兰欣说话底气也足呀!

    田青青见状。便从代销点买来几张包装纸(这个时候还没有塑料包装袋,这让田青青有些折手),按人头包了份数,每包四个。走时每人带回一包。

    第二天,两锅干粮改成了三锅。

    别看不起眼儿的小恩小惠,却大大地鼓舞了建筑工人的干劲儿。连北房带院墙带大门,不到半月就完工了。

    风干了一个多月后,在十一月初,一家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大北房屋里。

    房子的格局正如田青青计划的那样:一拉溜四间平房,每间南北长六米,东西宽四米,室内面积都是二十四平方米。

    北房的东头是一个大单间,对外开着门。

    西边是相连着的三间。中间是堂屋,两边是东、西里间。

    东、西里间里都打着断间墙,隔成了一大一小两个单间。南边的大,十六平方米,北边的小。八平方米。都冲堂屋开着门。

    田达林和郝兰欣夫妇俩,住堂屋东边南间;为了方便田幼秋做作业,兄弟二人住堂屋西边南间;田青青和田苗苗,住堂屋西边的北间。虽然只有八平方米,放上一张双人床、一张小书桌和两把椅子,剩余的空间还很大。

    杨老太太一个人住了最东边的大房间,二十四平米的间量。北边是卧室。南边是客厅,宽敞的很。

    堂屋东边北间屋,则做了客房,预备着亲戚朋友来了住。

    还别说,田达林一家刚搬进去,田青青的姥姥——郝徐氏就来住了几天。

    过去因为住房紧。郝徐氏除了侍候郝兰欣月子(她来了田达林就搬出去)来住过几次外,别的时候从来没在这里住过。这一次见二女儿盖了大房子,高兴地住下了。还对郝兰欣说:“二妮儿,你盖这么好的房子,连妈都羡慕嫉妒你了。”

    郝兰欣笑着说:“妈。你别嫉妒了。这间房子就是你的。你和我爸常在这里住都可以。我们养活的起你们二老。”

    郝徐氏也笑着说:“等你爸不给花厂看门了,挣不动工分了,我们就来常住。”

    郝兰欣:“妈,咱这就说好喽,不许变卦。“

    郝徐氏:“一定。有我外孙女这个小能耐人儿,我巴不能够呢。”

    母女俩把脸都笑成了一朵花。只不过郝徐氏的是菊花。

    田达林家的房子,在整个田家庄也引起了轰动:一是样式新颖,利用率高,比老式房子提高了一倍;再就是关于资金。

    老实巴交的田达林,春天还借住在场院屋里,秋天一下子家雀变凤凰,住上了全村最大最好的房子!他们家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呢?!

    “闹鸡瘟时挣了不少。”

    “钓鱼也不少落钱。一天几块,滴水成泽,时候长了就有了。”

    “田达林的婆娘过日子细,舍不得花钱。听说她从来不买东西。”

    “还有摘知了皮儿。听说也挣了不少。别看不起眼儿,多了,时间长了,也能卖出钱来喽。”

    “嗯。那明年咱也学着人家的样子,摘知了皮儿卖个钱儿。”

    “美得你们吧。就凭这些,攒到猴年马月,也攒不起这么气派的四间大房子来。没听说吧,杨家洼那桩强jian 杀人案,他家大女儿青青揭了告示,举报了罪犯,才破获的。得了一千块钱的悬赏金。不过,这个公安局里不让说。是从内部悄悄传出来的。”

    “老天爷,这小闺女儿真厉害,这钱也能挣到手?!”

    “一开始我也不相信。等房子盖起来了,也只能信其有了。要不然,钱就更是个迷了。”

    “还有那个老太太,来的也蹊跷。一家人像亲人一样待承。难道说这里面就没有一点儿说道?”

    “你是说老太太带东西来了?”

    “大家都这样猜测。不过,没见影儿的事,不好说。”

    “反正有外快。要不不会盖起这么大的房子,还是沙子灰,预制板。在咱村盖了帽了。”

    “…………”

    一般来说,搬新居是要温锅的。一是图个吉利——人缘旺;二是告知人们一声。

    郝兰欣却不同意温(锅)。因为大凡来给温锅的人们,都不空着手,多多少少都得带点儿礼物,让大家破费。再一个理由就是又不是新居,只不过从偏房搬到了正房而已。又没出院儿,也就免了告知这一说。

    其实,郝兰欣还藏着一个小心眼儿:整个院落里的工程完工后,她手里就剩了几十块钱了。哪怕是省着花,温完锅后,她也会成为一个无钱者。更甭说再因此而落下饥荒。

    田达林向来尊重郝兰欣的意见,何况又是个不爱热闹之人,也就认可了。

    田金河觉得三儿子给自己脸上贴了金,高兴地了不得。一心想在温锅的时候大放厥词,把三儿子赞美一番,以弥补这些年来对三儿子一家的亏欠。然后痛痛快快痛饮一场,与老哥三个(四弟田金江已经去世)一醉方休。

    见三儿子夫妇紧着不提温锅的事,忍不住问道:“三儿,什么时候温锅呀?打算叫多少人?”

    田达林吭哧半天说:“我和兰欣商量了,不准备温锅了。要不,还得让大伙儿破费。”

    田金河一听急了,说:“别人家搬新居都温锅,你们凭什么不温?你们亲兄弟叔伯兄弟一大群,就你盖的房子好。就你不温锅!你打算破坏这里的规矩不成?”

    田达林一听说“规矩”二字,不由想到:是啊,搬新居温锅已经成了不成文的规定,自己不温,下一家就不好再温。自己还真的破了这里的规矩了。便说:“我回去跟兰欣商量商量再说。”

    当田达林对妻子说了父亲的说道后,郝兰欣也没了主意:“其实温锅是两破费的事。我想省个儿,也让大伙儿省个儿,没想到还有‘规矩’这一说。你说,咱是温呢还是不温?”

    这时,田青青正好走过来,听了郝兰欣的话后,问道:“妈妈,温什么呀?”

    “温锅。“郝兰欣说:“我和你爸爸不打算温了。你爷爷说不温就破坏了这里的规矩。你说,青青,这锅咱温不温呀?”

    田青青三世为人,自是知道温锅是怎么回事。前世凌媛媛时期,人情份子泛滥,有的人把温锅当成了收取钱财的机会,大肆请客,捞取钱财。她曾对此嗤之以鼻!没想到这个时候也有这一说道。

    “那,要是温锅的话,人们都拿什么礼物来呀?”田青青问道。

    郝兰欣:“也不多。有的拿二十多个鸡蛋;有的给买个洗脸盆、暖壶、锅什么的,有的还给买荮碗。要好的妯娌姊妹们,有的就事先与主家商量,看看缺什么,然后买什么。挺随意的。”

    田青青闻听心想:原来都是手使家什!大凡人们搬了新居,势必要添置一些用具。来温锅的人们拿了来,吃顿饭,既增加了亲情,还解决了主家手使家什的匮乏,并且花钱还不多。这才是原汁原味儿地温锅呀!

    只可惜后世的人们搞得变了味儿,一切都用钱说话。动辄就是一百、二百甚至几百上千,越掏加码越高。成了让人们唾弃、避之唯恐不及的恶习。

    “既然这样,那咱就温。我觉得这规矩不错呀?!大家给咱拿来些生活用品,咱管顿饭,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的,既增加了友谊,咱还显得体面,有什么不好!。”田青青说。(未完待续)

第203章 酝酿温锅(二)() 
【鞠躬感谢好友壬女吉祥的粉红票支持!作者捡贝拾珠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顺便和大家打个招呼:拾珠新书,求首订及各种票票!谢谢!】

    【预告:今日双更。第二更在下午5点左右。】

    ……………………………………………………………………

    “你还认为是好事呀!”郝兰欣皱皱眉头说:“过去给人温锅的时候,总发愁。不知道买什么好。贵了,买不起;贱了,又怕人家笑话。我不想因为咱家温锅而让别人发愁。咱家里现在什么也不缺,白让人们花趁子钱,还不如不温的好。”

    田青青:“你要是觉得人们花钱多,破费了,咱把饭菜搞得好一些,让人们吃的滋润些,走的时候,再让他们带回一些去,这情不就补回去啦。”

    郝兰欣摇摇头说:“酒桌子上剩不下东西。要让人们带,得单另预备。说起来,这是两破费的事。”

    田青青听话听音儿,知道母亲又心疼钱了。便笑着说:“这样吧,妈妈。温锅的东西我预备。你们拉出单子来,我按着去买。不过,我买的贵了,多了,你们也不要心疼。我不花你的钱,用我倒卖鸡蛋的钱买,怎么样?”

    “你手里还有钱?”郝兰欣惊奇地问道。在她印象中,女儿把钱全给她了。

    “有啊。”田青青诡谲地一笑,仰着小脸儿调皮地说:“你不是说了吗,倒卖鸡蛋的钱不让我交给你,用来供着家里吃鸡蛋。我就按你的说法,专款专用了。

    “可是,咱家吃不了多少鸡蛋,根本用不了。我就放着,预备着倒卖不了鸡蛋的时候用。这好几个月下来,攒了不少点子呢。”

    “你手里有多少钱呀?”郝兰欣欣喜地问。

    听说女儿手里还有钱,郝兰欣高兴起来。盖完房子垒完院墙以后。她手里的钱也剩的不多了。这也是她不愿意温锅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女儿手里还有钱,正好借来以用。

    田青青“嘿嘿”一笑,卖了个关子:“不给你说。反正准够这次温锅的。你和爸爸商量商量,需要买什么东西给我说一声。我想添什么菜。你们也甭管。咱不就盖这一次大房子,温这一次锅嘛。搞得丰盛一些,给大家留个口念,你和爸爸也风光风光。往后哇,你们就扬眉吐气地过日子吧!”

    郝兰欣被田青青说的眼睛发潮,动情地说:“闺女儿,这个家还不都亏了你!妈妈心中有数。”

    田青青一看勾起了母亲的伤心事,忙“哏哏”笑着扭转气氛:“妈妈,我是你的女儿啊,咱是一家人。一家人还分你呀我的呀!”

    郝兰欣点点头:“那,我和你爸爸商量商量,定个日子,看看都请谁。”

    日子很快定下来了,在十一月十六的中午。请的范围就是自己一大院里。也就是田金河的老哥弟四个及其儿子。再就是叫上小队干部,以后有什么事好有个照顾。大家都是这么着,田达林也不能例外不是。

    “十六、七个人,一张桌子坐的开吗?”

    郝兰欣问田达林。

    日子定下来了,一家三口:田达林、郝兰欣、田青青,共同商量起温锅事宜来。

    田达林:“嗯,要不放两张吧。太挤了不好。”

    田青青不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