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出闺阁记 >

第260部分

出闺阁记-第260部分

小说: 出闺阁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时候会看两眼,只不曾进去。”

    言至此,他忽似想起什么,“哦呀”一声拍了下脑门儿:“小的想起来了,那汤秀才走到一户人家门口的时候,差点儿摔个狗啃泥,小的听见他骂骂咧咧地,都不像个读书老爷的样儿。”

    陈滢眸光一凝。

    摔跤?

    这似乎也勉强可称得上是“不寻常”之事了。

    “你仔细说说,他是在哪一家、那一户的门口摔的,摔之前和摔之后又是怎么个情形?”她道,紧紧看向眼前少年。

    连着几个问题砸下来,猪头的脑门儿上开始冒汗,他拿袖子擦了擦,边想边道:“那个……小的记着,那户人家靠着巷子东头儿,他家……他家的墙里头,有棵很大的槐树。”

    他一时抓耳、一时挠腮,显是在拼命挖掘记忆,又续道:“那汤秀才摔跤之前,好似……好似也没甚么,摔的时候他恰好走到那家墙边儿上,扶着墙才站稳,小的那时候怕他出幺蛾子,离得近了些,就听见他在那骂人。”

    “他平常也骂人么?又或者他平常走路是不是也不太当心?”陈滢问道,视线扫过猪头,又看向马猴儿。

    马猴儿反应极快,立时回道:“回校长的话,小的跟了汤秀才好几回,从没听见他骂人,他走路都是迈方步儿,走得挺慢的。”

    他歪着脑袋想了会儿,又补充道:“汤秀才很爱干净来着,每次出门儿都穿得整整齐齐,下雨天还穿木屐,脚底下都不沾泥。”

    陈滢点头不语。

    马猴儿的观察力很仔细,而结合他所言,汤秀才平素似是很注重仪表风度,亦即是说,在公共场合摔倒、骂人这种举动,十分罕见。

    看起来,他摔跤的那户人家,有必要好生查一查了。

    陈滢将之记在简报上,复又继续向猪头问话。

    只他所知也就那些,问来问去,并未拿到有价值的线索。

    陈滢却也不急,将此事暂放一旁,又问起汤秀才与那疑似太监之人会面的情形,尤其是那人的样貌,问得格外细致。

    这个人,陈滢打算请裴恕帮忙查一查。

    若他真是皇城内侍,只消将之查出来,便能顺藤摸瓜,挖出更多信息。

    也就在这段讯问中,陈滢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细节:

    那天跟踪疑似太监之人,恰是猪头,而因下雨,那人在回去的路上买了把伞。

    也正因了此事,猪头才发觉他行止有异,又因其前行方向似是皇城,是以疑心他是太监。

    “你当时怎么发现这人像太监的呢?”陈滢问他道。

    “俺见他说起话来怪模怪样儿的。”猪头似又忆及当时,面上现出好笑的神情,干脆翘起小指儿,捏着嗓子模仿那人:“‘店家,给我拿把伞,就拿那把葱绿的就行’。”

    半大少年,还在变声期间,却偏把那声音逼得尖细,十分好笑。

    马猴儿憋着一脸笑,再转脸时,却见陈滢竟毫无笑意,面色还很沉凝。

    “既然你看得如此清楚,可想而知,你离他很近,是么?”陈滢未去看马猴儿,视线只在猪头身上。

    察觉到她神情间的肃杀,猪头不免有些紧张,面孔发白,也不敢再捏着嗓子说话了,换回平常的声音,结结巴巴地道:“是……是的,小的……小的怕那杂货店的店家……也是个暗钉子,就……就假装在他家房檐儿下头躲雨,偷听到了他们说话。”

    “你在那他们两个跟前露了脸?”陈滢追问。

    没来由地,她对这店家、以及这疑似太监中途买伞的行径,有一些在意。

    猪头面色愈白,似也觉出不对来,幅度很小地点了一下头,又畏怯地看了看旁边冷着脸的裴恕,声音很低地道:“那店家是瞧见小的了,他还瞪了小的一眼,又招呼伙计赶小的走,因见那怪模怪样的人打伞走了,小的就假意骂了两句,过后还是缀着那个怪男人,直到见他往皇城方向去,小的没敢再跟着,这才回头。”

    “然后呢?”陈滢继续问。

    猪头愣了愣,似是有点不明白她何以有此一问,还是马猴儿机灵,抢先道:“然后,猪头就到提前约定的地方与小的汇合了。”

    他一壁说话,一壁引颈看向案上的月历,续道:“叶统领告诉小的,干盯梢这种活儿,如果是分开盯着好几个人,那就要分成两组或者三组,再提前定下三、五个汇合的地方儿,大伙完了差事,就各组归各组找地儿汇合……”

    他说得有些繁杂,不过陈滢还是听懂了。

    原来,一到达京城,马猴儿便在城东、西、南、北四处各寻了一个茶馆,做为汇合地点,盯梢的人则分成两组,互为掩护、轮流盯梢,换班儿后不许回住处,而是要先去汇合点集合,过后再分头回家。

第590章 可能暴露() 
“叶统领说,‘老底儿不能被揭穿,老窝儿不能叫人端’,又说‘狡兔三窟’。”马猴儿口齿灵便,说得眉飞色舞,又续道:

    “叶统领告诉小的,盯完了梢不能直接回家,得多绕几条路。小的牢记着她老人家的话,每次都是整组人在茶馆儿汇合,先看看身后有没有跟着尾巴,然后才会分开回住处。”

    随后,他又指了指案上月历:“小的怕弄错,早前就在这上头标着每天的汇合之处,小的学的字儿不多,就拿记号儿标上了”

    陈滢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很快便弄明白,他是以四种图案分别代表东、南、西、北四处茶馆,每天选择其中两个为汇合地,分配给不同组的成员,大家收工后便在指定地点集合。

    “那天猪头与你汇合后,你们就分头回家了吗?期间有没有发生什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被人跟踪之类的事?”陈滢问道。

    前有太监买伞、后有汤秀才摔跤,这两件事接得太近,且每一次猪头都停留在目标人物附近,陈滢怀疑,猪头可能暴露了。

    听得此问,马猴儿皱眉思索,那厢猪头却突地仰起脑袋,惶惶地道:“小的小的想起件事儿来。”

    他咽了口唾沫,说话声儿有点打颤:“那天和小猴儿汇合之后,小猴儿先走了,小的又呆了一会儿才走,在出茶馆大门儿的时候,小的差点儿被个混混给撞着,那混混面相很凶。”

    众人皆一惊,马猴儿当下便急了眼:“这事儿你怎地不早说?”

    猪头抓抓头,样子有点委屈:“委实是委实也没出什么事儿,就是两下里险些撞上,我一眼瞧出他不对劲儿,提前躲开了,他骂人的时候我一直朝人后躲,没叫他瞧见我的脸。”

    此时他亦察觉,很可能漏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小声儿辩解地道:“后来我我见他骂完了就走,又不是什么大事儿,我就没和你说。再说,我那天也是绕了好几里地才回的家,东坊市人多路杂的,我一直注意着后头,绝没人跟着我。”

    马猴儿见他还嘴硬,急得红头涨脸,上前欲骂,却被陈滢拦住了:“事情尚无定论,现下说什么都太早。”

    也亦太迟。

    仅凭推测,并不能确证猪头被对方发现。而反过来,汤秀才已死,马猴儿他们如今收缩在家,并不能再往外派遣,如今再来讨论责任问题,并无意义。

    房中安静了下来。

    雨急风紧,院角的石榴树在风中摇晃着,甩下一篷一篷的水滴,地上凋零着几片翠叶,缺了瓦的屋檐似承不住这秋雨,漏下大片水线,灰条石阶已经湿了大半。

    陈滢收回远眺的视线,敛眸看向手中简报。

    简报上只记了两个要点,一为汤秀才摔倒的那所民房,另一个,则是卖伞的杂货铺。

    至于那间热汤面馆,陈滢并未考虑在内。

    那家面馆乃是京城老字号儿,名声颇着,虽隐于市井、卖的又是最普通的汤面,却是京中老饕们津津乐道的美食,每日里食客盈门,更有不少远道而来的食客登门,只为一尝那传说中鲜美的汤头。

    如此扎眼之处,以风骨会惯来低调的风格,应当不会将之视作联络点。

    再者说,这面馆少说开了也有五、六十年,其历史远比陈滢推测的风骨会的历史要悠久得多。

    这也是她根据莫子静的口供推算出来的。

    风骨会拉拢的成员很不一般,如陈劭、陈励、汤秀才这样的官员或读书人,皆在其列,可见其对成员背景很重视,寻常市井小民,怕还入不了他们的眼。

    而当年康王之所以会注意到风骨会,很可能便是从这些士子官员的身上,察觉到了种种迹象。若以这个时间为节点倒推,则风骨会成立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十年。

    无论时间还是背景,面馆与风骨会皆无交集,所以陈滢才未将之考虑在内。

    当然,查还是要查的,但在她眼中,那家民房与杂货店,才更可疑。

    盯着简报看了片刻,陈滢启唇问道:“卖伞的那家杂货铺,你们后来可曾去查探过?”

    马猴儿与猪头对望一眼,齐齐摇头:“没去过。”

    陈滢暗松了口气。

    如果猪头暴露了,那家店铺很可能便是源头,而若此推论成章,那么,马猴儿他们彼时的处境,相当危险。

    被目标人物反跟踪、从原本的暗处转为明处,双方所处位置悄然转换,而己方却毫不知情,这情形无疑不妙,如果马猴儿他们的落脚点被查出,后果难料。

    所幸他人机灵,又得叶青悉心教导,防范工作做得很到位,无形中堵住了对方的进一步行动。

    其后,老常接手此事,又有赵仵作这个地头蛇相助,风骨会那帮人自是占不到便宜。

    至于汤秀才之死

    陈滢眉心轻拢。

    她总觉得,杀人灭口这种判断,似有些草率,且与她所知的风骨会,不太吻合。

    静默片时,她又问及另一个问题:“来到京城后,汤秀才有没有去过钱庄之类的地方?”

    汤秀才的住处,只搜到十几两碎银,原本握在他手中的那笔钱财,至今无有着落,陈滢推测,他或许是提前将之转移了。

    马猴儿闻言,抻长脖子去看那月历纸,随后便道:“回校长的话,汤秀才在京城没去过钱庄,倒是在济南府的时候儿,他卖掉家产的那些钱,都换成了银票。”

    “这我知道。”陈滢颔首轻语。

    汤秀才在济南的一切举动,皆在她视线内。

    那么,这些银票,如今到底去了何处?

    思及此,一个念头忽地划过脑海,快得几乎抓不住。

    “那个太监!”陈滢道,视线在两个少年脸上来回扫视:“那个像太监的男人与汤秀才见面时,汤秀才有没有交给过他什么东西?”

    马猴儿闻言,登时苦下脸来,抓抓脑袋道:“汤秀才包了个雅间儿,他与那怪男人在里头讲了好一会儿话,小的们没法子进去,也不知道他们在里头干了些啥。”

    

第591章 竹桥灯火() 
约莫以为这答案不能叫人满意,语声未了,马猴儿已然低下头去,很是懊丧。

    陈滢却是面含浅笑,和声道:“这已经很好了,虽然你们不曾亲见,但这个信息于我而言却很重要。”

    虽然没有目击证词,但据汤秀才之行为,有极大可能,他将银票转交给了那个疑似太监。

    他寻常与人接触不多,除了汤面馆(已排除)、木器行(正在查)之外,便唯有与这疑似太监见过面,两个人关起门来,无论说话还是递东西,都很方便。

    再问了几个问题,讯问便即结束,陈滢他们离开坊市时,天已将擦黑,雨丝绵密,在风中飘摇。远处有人奏起胡笳,断续的三两声,低咽着,拂过窄巷与矮檐。

    巷中人家有些点了灯,有些窗户却还黑着,也不知是省灯烛钱,而是家中本就无人。

    陈滢安静地走在人群当中,并不说话。

    风自四面八方涌来,稀疏的灯火在雨丝里越发黯淡,坊市也比来时空寂了好些,不少铺子都上了门板儿,唯酒楼里还传出猜拳吆喝声,通亮的光线照出来,檐下缩着几名衣衫褴褛的乞儿,手里拿着讨饭的破碗,眼巴巴瞅着里头吃酒的人。

    他们单薄的衣裳早被风雨吹透,散乱的头发湿搭搭地披了满脸,那一声声“行行好儿吧”,被这夜雨寒风打散,须臾消逝。

    “纵是盛世,这天子脚下,也有这样的地方。”坐在回府的马车上,陈滢轻叹着道。

    车帘半卷,小木窗覆了两层薄纱,车顶下头便是灯笼,恰照见裴恕策马而行的身影。

    陈滢的这一声叹,他亦听见。

    “陛下励精图治,总有一天都会好的。”清醇悦耳的声线,自他的斗笠下传出,有些低沉。

    语罢,车内车外,同时一叹。

    陈滢倚窗坐着,望窗外暮雨纷纷,说不出是何心绪。

    即便是在消除了大部分贫困的二十一世纪,在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首都,也会有流浪汉与贫民窟。

    贫富差距、阶级固化,这似乎是所有已知并付诸现实的体(啊)制都无法避免的,尚还处在封建时代的大楚朝,自更难消除。

    一路无话。

    回到府中时,正当摆饭,陈滢略作梳洗,便在丫鬟妈妈的围随下,去了李氏院中。

    临水照花馆外,竹子桥格吱格吱地响着,婢仆们往来不息,抬食盒儿的、传话的、递东西的,倒将这冷雨凉秋的夜也变得热闹,各色油纸灯笼缀于桥栏,桥下流水映一带灯火,水中光影被雨点开,涟漪如星,缓缓散荡开去。

    “姑娘回来了,太太并大爷都在呢。”梳双髻、穿比甲的小丫鬟打老远迎上来,巧笑着将陈滢让进游廊,轻细的南方语声,水灵灵、脆生生,像才切的翠皮红瓤瓜,入耳又甜又沙:

    “今儿太太特意吩咐厨下做了姑娘爱吃的海棠胭脂嫩鹅脯,蒸得香喷喷的,食盒儿提来的时候婢子都闻到了,可香了呢。”小丫鬟笑出两个酒窝,头上丫髻往旁歪了歪,格外娇俏。

    她是罗妈妈才提上来,名唤青丫,因说话娇憨有趣儿,李氏便也不许人禁着她,就爱听她这沙甜娇脆的口齿,并她那几句孩子话儿。

    陈滢也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