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奶娘的奋斗-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走,虽不是十万八千里。但是今生却并不一定再有相见的机会了。能在临走时看见其他人,史湘云是激动的。所以在见了黛玉派来的婆子后,哭成了泪人。
这些日子,婆家多少人都说自己身带不祥,刚嫁进府来,府中便有了这波天的祸事。就连自家男人也是冷一阵热一阵的。
千里下湖州,除了林黛玉竟然没有一人前来相送。岂不是让婆家更是小瞧了她。以后指不定要如何磋磨于她呢。
其实人情冷暖,自来便是如此。史湘云不等张氏喜欢,史氏那里对她也是淡淡的。下面的媳妇们,见风使舵,自然知道什么该提,什么不该提。
尤其是张氏觉得老太太年纪大了,这样的事情以后少传进来的时候,所以压根史氏就不知道史湘云一出嫁就摊上了这么件事。
而就算是哪一日,老太太突然想起史湘云了,众人也只是说跟着夫婿回老家了。其他的事情,皆是不会告诉老太太的。
史家两位候爷倒是知道这件事情,只是亲闺女都不一定时常见得到,更何况是侄女了,因着自来规矩便是如此,所以感觉也并不深厚。而在他们看来,送不送行,却是内宅女人安排的。而史家的两位夫人,却是都齐刷刷地忘记了。
这厢史湘云感动了一把,转身送走来人,便笑着去了婆婆那里。说是荣国府派来的人,让到了地方,记得稍封信报平安,以免大家惦记。虽然这话不假,却是有拉大旗扯虎皮的嫌疑。
娇杏心里撇嘴,面上却是一团和气。
但是等到行至半途中,遇上了天灾,史湘云的嫁妆十去七。八后,娇杏的嘴脸立时就变了。
贾雨村发迹晚,家里并没有多少银钱。此次为了节省路上的耗损,能卖的都卖了。只带着银票和轻便行李上路。而史湘云却不然。
她上路的时候,成亲还不到一个月,好多的嫁妆都是崭新没开封的。所以一路上就属史湘云的行李最多。而发生天灾的时候,史湘云也不过是保住了压箱的银票和一匣子贵重首饰。
银票是私房,那是贴身放在一个牛皮口袋里的。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而众人也只以为史湘云只抱出了一匣子的首饰,再无其他。
天灾**,水火无情。先是连天大雨,然后便是惊天的闪电,巨大的雷劈开了树干,大火不期而然的到来。
贾雨村一行人住宿的客栈立时便被水火淹没。
虽然到最后,除了贾雨村在逃跑时,摔伤了右手外,其他人都是安安全全的。但是财产却是损失的不能再损失了。
史湘云陪嫁的家具,瓷器布料,最后挑挑捡捡不过剩下三五箱子的东西,噢,这是没算她一直抱在怀里的首饰匣子。
贾雨村这边呢,倒还好一些,本来带的东西就不多,都是是一些衣服料子和贵重的古董。这些东西,归整起来,便是还有十多箱子。
而史湘云也从行李最多的,变成了行李最少的。谁让她的行李是最易燃烧的呢。
之后的事情,也不过是重新收拾行李继续赶路。不过这一回倒好,算得上是轻车简出了。短短数日便到了湖州。
贾雨村的祖宅倒是在他当了官后,多次修整过了,摆上器具便能住人。而史湘云的日子,也在到了湖州后,而慢慢的平淡下来。
只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天天在发生。
三弟妹要借她的首饰出门做客,二弟妹嫌弃分家的时候大房和三房得的多。婆婆贴补自己亲生的儿子,却让他们小夫妻养老什么的,那真真是一本难念的经。
史湘云的离开,并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的生活。日子依然平静地走着。一直到第二年秋天,走了整整一年多的宝玉几人,终于赶在入冬前进了京城。此番前去的几个人,凡是唐朝惦记的,都考出了个好成绩。等到唐净风尘仆仆的回了家。具体的事情,才一一被提起。
宝玉是什么人,神瑛侍者。只要用功了,还能考不出好成绩。一路顺顺当当的考到了举人。
而贾芝和唐净,虽然名次不显,倒也都挤进了举人的大名单中。唐朝是接受过大天。朝应试教育的,张氏是书香满门的张家出来的嫡女。经过这两人的影响,凡是在荣国府小书房上学的人,都不会觉得考试有多难。
一群自小就做‘考前模拟练习题’长大的孩子,对于考试需要运用的套路,那真真是门清的很。
尤其还有历年科举考题考卷做范例,如何书就一篇考试文章,真真是比那些传统学子要轻松得多,也容易得多。
张氏开始是不想弄这取巧的办法的,可是能够让自己家的孩子有捷径不走,谁又能放弃这种诱惑呢。
至少张氏拒绝不了。
尤其是在看到贾瑚等第一代实验班的成功以后。
说来,成了举人,朝。廷也是要按月按人头给贡米的,唐净从此就有了一份糊口的保障。
因着孩子们都还小,今年也不过是十五岁上下。所以唐朝还是跟着张氏的行事来要求唐净的。别说明年的春闱,便是三年后的春闱也不一定让儿子去考。
可孩子大了,也不能天天让他读书备考。所以想来想去,唐朝便将唐净打发到了西山的庄子那里,让他开一家私塾,专门给小孩子启蒙。
既有事做,还能挣些束修。最重要的是还不会脱离了书本子。可谓是一举数得。
黛玉好为人师,在听到宝玉提起唐净的事情后,竟然也在心中动了主意。自家弟弟是个会读书的,这一次他的年纪最小,但是成绩却不是最靠后的。现在按着家里的规矩和习惯,大舅妈,噢不,应该是大伯母是不会让弟弟这么小的年纪就去考进士,怕伤仲永呢。
既然这样,还不如将弟弟拜托给净二哥一起去西山玩一阵,请净二哥帮忙照顾一下呢。当然这都是后话,现在让整个荣宁两府震惊不已的便是探春找到了下家。
“三姑娘订亲了吗?怎么这么快?是哪家的哥儿?”
第118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唐朝正在给晴雯相看人家,就听见儿媳妇傅秋芳从外面进来,张口便告知了荣国府贾探春的婚姻情况。
晴雯今年都十七了,也到了出嫁的年纪。越长越漂亮的晴雯可是迷了不少家里下人的眼。就算是如此,李家的男人们,也有一套自己的审美标准。
尖下巴的女人,以及太瘦的女人都不招他们喜欢。
这一点,唐朝非常不想承认和自己有关系。要知道家里的女主人除了她‘稍微’有点胖外,其他的,如大家长唐婆子,李二婶子张云姬,大奶奶傅秋芳都不是一丁点的胖呢。
唐婆子是这么多年就没有瘦下来过。张云姬是在生了她家二小子以后,才开始发胖的。而傅秋芳呢,是一年胖一点,到了今年,就是很大一点了。
李家的男人,多年如一日的对待这些个比别人大一号的家人,审美什么的,也在随着家人的体重而渐渐的变态,不,是改变。
所以经常在李家男人面前出现的晴雯,就是最不讨喜的,吃的比谁都多,干得比谁都少,竟然还那么瘦。
至少这么多年过去,李狗蛋认为应该让晴雯去厨房烧火的想法,一直没有改变过。
所以面对一家子的爷们嫌弃的眼神,晴雯心里的苦,又有谁能知道呢?
因此嫁人,一定要找个眼光正常的。
当然,在嫁人这件事情上,唐朝是先问过晴雯的意思,是要外嫁还是要嫁在府里。晴雯羞红了脸,却仍是把自己的意思说明白了。
她想嫁进府里,还是侍候老太太。
晴雯绣花好,又识文断字。性子也爽利,人也不藏奸。到了唐婆子那里,非常得唐婆子的喜欢。
唐朝听到晴雯的选择,心中也是大定。不说别的,就晴雯这副容貌,就够招人眼的。京城达官显贵何其多,就连薛蟠那么个大傻子也都做得出来强抢民女的事情来,何况真的贵人纨绔子弟呢。
晴雯虽然样样出挑,但就是没有个好出身。若是嫁到外面,最多也不过是个秀才娘子,或是铺子老板娘。
这样的人,如何能护得住晴雯呢。
若不是晴雯小的时候在荣国府,大了又一直跟在唐婆子身边,顶天去一去西山的庄子。不然她都不敢肯定能不能护得住晴雯。
毕竟真到了动真格的,谁也不会为了一个下人丫头与人交恶的。
现在说来晴雯依旧会嫁在府里,那么在府中挑一个能干的,可比嫁到外面强不是吗?
就在唐朝和张云姬扒拉自家男员工时,竟然听到这么劲爆的消息。
傅秋芳坐下,喝了口热茶。“刚大妹妹派了人回来要,呃,问安。听下人提起的。”李凝爱吃李狗蛋做得那种带着大西北风味的肉干,总会让人回来取一些。这件事情,唐朝是坚决反对的。所以傅秋芳连忙把话咽了下去。
唐朝瞪了一眼傅秋芳,当她不知道她没说完的话是什么吗?她好歹也是亲妈。不过是看这两年姑娘胖得太多,担心以后女婿变心嘛。至于一个个把她当后妈看吗?
“呵呵,嫂子是不是有日子没看见琮哥儿了?”张云姬想起来那和李凝有的一比的身材,也不禁有些好笑。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是有阵子没见着了。琮哥儿怎么了?”
往常去那府里,见的都是各路女眷。正经长大的爷们,却是见的少了。别看贾琮是她女婿,但是这两年见面的次数却是没有宝玉来的多。
张云姬抿嘴一笑,“琮儿现在可比刚成亲那会胖了不少呢。”何止是胖了不少,差不多都有二三十斤的样子。
唐朝:“。。。。。。”,和着不是她闺女一个人胖,是全家奔小康呢。
“算了,她的事我也懒得管了。你刚才说那府里三姑娘的亲事定下来了。是哪家的哥儿?”
“大同府孙家的。听说还是个五品的武官呢。”
唐朝刷的一下站了起来,“谁?你说谁?”不是那个中山儿狼吧。
“孙,孙家。大同府人士,在京中候职的。”傅秋芳头一回看到自家婆婆这么激动的神色。有些个被吓着了。说话都有些个磕吧。
天呀!刺玫瑰对上中山狼,那是一种怎样的销。魂的节奏。在唐朝的印象里,中山狼的绝配应该是夏金桂呀。
对了,夏金桂呢?
“老大媳妇,你听没听说过桂花夏家?我记得她们家好像还有一个姑娘呢。”
傅秋芳一怔,这谁呀?没听说过呢。
看到傅秋芳的神情,张云姬笑了,“决哥媳妇可能没听说过。我倒是有耳闻。”
唐朝转过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张云姬。
“嫂子可能不记得了。那年国孝里,最出名的一场和离案子,说的就是这桂花夏家的姑娘。”
唐朝皱眉,好像有点印象,但是她怎么会不清楚呢。
“我记得,母亲好像跟着老太太去了庄子小住。”一说这话,傅秋芳就想了起来。那年鸳鸯做完了月子,家里也没有什么事,唐朝就跟着唐婆子去了庄子上小住了一阵子。
“没啥印象了,快说说是个什么情形?”
张云姬摇头笑了笑,“那夏家的姑娘嫁了出去,头几天还好,谁知道过了没几天,就漏了本性出来。跋扈骄悍,泼辣狠毒,将那房里人整治得大气都不敢出。出嫁不过区区岁月,就将婆家闹得个天翻地覆。最后实在无法,请了族长,写了和离书,这才算是清静呢。”
“这夏金桂夏嫁了谁?”这得是倒了多大的血霉,才把这么一尊菩萨请了回去。
“呵呵,说起这个人,嫂子还见过呢。”
唐朝用手指了指自己,有些诧异。“我见过?谁呀?怎么没听说过?”
“嫂子真真是贵人多忘事,那年咱们去荣国府,在二门处,不是见到个一个粉面油头的后生嘛。就是他。”
唐朝恍然大悟,“你是说贾瑞?”
张云姬点头,“就是他。家里祖父母守着这么一个独苗,天天的不学好。竟学人家偷香窃玉,哪成想,竟弄出一个搅家精。祖父母本来还高兴孙子成家了。哪成想,天天被人指着鼻子骂。最后若不是闹得实在不成了体统,也不会一纸休书,呸,是和离书分了的。”
“那贾瑞,还活着吧。”以夏金桂不管不顾的性格,估计也不比凤姐儿强到哪里去。
张云姬白了唐朝一眼,“嫂子这说的是什么话,真把那夏家姑娘比成母夜叉了。不过说来也是,那贾瑞自从和离了以后,竟然再也不近女色了。”
估计是一招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呢。
那贾瑞还真真是好福气,没有死在了凤辣子手里,竟然自己撞到了夏金桂那里。不过也是运气好,留了条性命。
贾瑞色胆包天,那是有目共睹的。贾代善管着京城贾氏一族的族学。但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故而时常让其孙贾瑞代有看管。
因着荣国府小书房的原因,族学并未受到重视。不过是一些旁系子弟附学而来。图的也不过是一点子银钱。宁国府贾珍并不在意花费了多少,再加之对族学也是不太上心。所以很是放任了族学中的一干人等。
贾瑞在族学里,本就因着贾代善的面子,过得很是悠哉。再加之上下不管的态度,更是纵容了他那颗不安份的心。
几十顷地种着桂花,城里城外桂花局,这才成就了桂花夏家的名号。可惜的是没生养下一个儿子,偌大的家业便成了闺女的陪嫁。动心之人,何其之多。
贾瑞便是其中之一。
而贾瑞打出来的名号,便是贾家的子弟,娘娘本家堂弟。
在贾瑞跟着一帮子纨绔子弟过来拜访时,夏家想着如今贾家势大,就要依附贾家,半推半就的应下了婚事。反正自家姑娘什么性格,夏家婆子如何不知道。听说人家就只有祖父母二人在。夏婆子也是疼闺女,自然是高高兴兴的同意了。
婚礼是没进国孝就办了的。开始两三天还好,夏金桂还装了一把贤惠。可第三天回完门,贾代善老妻让夏金桂站着立规矩,侍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