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香江教父 >

第131部分

香江教父-第131部分

小说: 香江教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桑,您觉得我们的诚意怎么样?”

    孙子明笑了笑,调侃道:“不怎么样,其实你们赚得更多。”

    伸之哈哈大笑,拍着孙子明的肩膀,大笑道:“孙桑,你是个精明透顶的商人,比我们上井君强多了。上井君,好好学一学,等光影院线改造完了,设计院就能扭亏为盈!”

    两人笑了一阵,伸之重新提起上次的合作建议,双方合作进入内地市场。孙子明不禁问道:“伸之先生,鄙国市场培育期至少要二十年,贵公司就这么看好?”

    孙子明见他微笑不语,心中暗道自己还是太嫩,日本人的坚忍是举世闻名的。他们通过宝钢、首钢用了三十年时间,最后在钢铁业里分到了最大的一块蛋糕,就更别说汽车、电子行业等其它行业了。

    “伸之先生,知道我北平的同学,给我戴了个什么帽子吗?带路党,带着你们这些帝国主义,进入内地市场。”

    伸之忍俊不禁,笑道:“孙桑,这个带路党是你自己取的吧?你是带路党,难道我们就不是?我们可是主动把光影带进了日本市场,还赚走了我们一百多亿日元。”

    孙子明嘿嘿了两声,这个确实是他自己取的,杨国忠来港的时候,也对这个名字笑得合不拢嘴。两人笑完,孙子明提出自己忧虑,经济是要双方开放市场,但这里有个谁主导的问题。

    光影公司进入了日本市场,但主导权在东宝手上。东宝想进入内地电影市场,那将来的主导权又归谁呢?要论实力,十个光影都没东宝强。

    伸之先生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个问题,也难怪这年轻人提出来。

    沉吟了半晌,伸之也说出自己的想法:“孙桑多虑了,贵国的文化、人口、资源,决定了贵国终将成为一个大国、强国。鄙国、南韩的文化源于中华文明,现在只不过是我们两家先走一步,只要等贵国追上了我们的脚步,东亚文明最后是要走向融合的。“

    孙子明惊讶地看着伸之,没想到中日经济实力相差如此巨大的年代,这位老人会有如此想法,不禁问道:“贵国的经济总量数十倍于我们,您怎么会有如此想法呢?这是您个人的,还是贵社的?”

    坐在后面的几个也震惊地看着这位老人,与光影有台下交易的上井都更觉得不可思议。

    伸之笑了笑,苦涩道:“孙桑,等你到我这个年纪,就能把所有事情都看清了。这些事,我们日本国内只要脑子清醒的,都能看得清楚。”

    日本恶劣的地理环境、贫乏的资源,决定了它想成为真正大国的唯一机会就是占领中国。几十年前,错失了吞并中国的机会后,日本已经没了成为世界大国的机会。与其沉迷于幻想中,还不如清醒地对待邻国的崛起,从中分一杯羹。

    “随着核子武器的出现,未来世界不可能再爆发大战,和平与发展将成为主流。孙桑,如果我们东亚,能借助文化的纽带融为一体。我们东亚将超过欧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最强的经济体。东亚民族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

    伸之先生的话很有道理,可以说是透过了历史的迷雾,看到了真正的历史趋势。孙子明失去'知觉'的时候,虽然有日本右冀政客的阻挠和美国的搅局,但这个趋势已经显露出来了。

    伸之笑得苦涩,上井和翻译也心中苦涩,副社长的话是客观的。如果理智地去看,这就是历史的趋势。仇恨和友谊,都会随着时间逝去,只有利益是永恒的。

    孙子明若有所思地笑了笑,伸之知道这年轻人目光长远,并不反感日本资本,索性待之以诚。

    “孙桑,我们也是出于无奈。自从签订广场协议后,我们日本经济就失控了。大量的富余资本涌入房地产市场,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泡沫……。“

    伸之对日本国内经济侃侃而谈,说的都是孙子明已经'知道'的事情。只是,眼前这日本老或许人没想到,这将开启日本人'失去的十年',从此进入长达二十多年的衰退期。

    “伸之先生,我有点想不明白,贵国资本家不是热衷于收购美国资产吗?我在美国拍《alonehome》时,洛杉矶到处都可以看到日本人的身影,就连我创办的北美分公司,都是租赁你们日本商人的房产。”

    伸之苦笑了下,沉声问道:“孙桑,你分公司的年租金多少,那位日本商人,依靠房租多少年能收回成本?我们是电影公司,对那些鲁莽的收购行为不感兴趣。”

    孙子明知道了日本人想干什么,笑问道:“伸之先生,您的意思我明白了。贵公司一是想分享我们公司的成长利润,二是曲线进入我国内地市场,三是想进行稳健的金融投资。我说的,对吗?”

    “哟西。”

    东宝公司打得就是这主意,在日本全民投资地产时,他们也投资了不少。如今,日本国内的地产业出现非常严重的泡沫,他们这些投机的企业,当然要开始从地产业撤离。但是大量撤离出来的资金,与投机所获得的赢利,必须要找到一个最佳的投资方向。

    光影公司除了在电影行业,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力,而且调查结果表明,孙子明家族在内地的连锁零售业、录像厅放映业,也有惊人的发展潜力。如果能与孙氏家族合作,对于东宝而言,就是最佳的投资机会,也是曲线进入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最佳途径。

    孙子明沉吟了会,知道日本人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自家公司的股份目前是肯定不能卖,但可以利用日本资本,去干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

    抽了两口烟,孙子明有点犹豫道:“伸之君,刚才您给我的方案,我非常喜欢。您也知道,我们公司的实力有限,不知贵公司有意持有一部分院线股份吗?”

    伸之欣喜道:“哟西,孙桑是个慷慨的合作伙伴,我们一定会合作愉快的。”

    后座的上井也欣喜若狂,只要拿到了院线股份,就可以参与光影公司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给社里那些富余资金找个投资渠道,只要光影院线使用了日本资金改造,其它院线也许会步其后尘的。

    曾叔和高莹在后面听得很兴奋,如果日本人真的能与光影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那么光影或许真能成为一个电影王国,而不仅仅只是一个理想。

    上井则是有些落寞,国内经济形势如此之好,谁知在公司高层眼里,国内经济已经危机四伏。丰田、索尼、松下的美国收购行为,在社长他们看来,都成了鲁莽之举。

    孙子明与伸之聊着天,心里也在盘算。这是一个快速壮大自己家产业的机会,但这又是个烫手的蛋糕,搞不好就会惹火烧身,日本人的心眼太多。现在国内正在引进日本资金,公允而论,日本资金确实对国内经济建设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人家也凭借技术和金融,切走了一块相当大的蛋糕。

    孙子明习惯性的摸口袋,拿出'大中华'才发现这是会客,不是自己办公室。

    “没关系,我年轻时也喜欢。”

    伸之先生不以为意,自己也从红色烟盒里抽出一支,陪着孙子明吞云吐雾。为了这项投资,他已经花了近半年的时间,可以说除了孙子明自己,他是最了解这个年轻人的人。只要这项投资能够成功,东宝株式会社未来二十年,都能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

    当然这个年轻人和他的事业,也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甚至成为中国内地的首富,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他,已经领先内地的富人们太多了。但是,这又有什么呢?商业从来是双方得利,只有一方赢利的,不叫商业叫掠夺。想让财富持续、稳定增长的最好办法,不是掠夺而是商业贸易!

第222章 日本人就是那只老母鸡() 
孙子明沉默了半天,终于答应了东宝的合作要求。这个借鸡生蛋的机会太难得了,只要有充裕的资金支持,三哥和二舅哥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而日本人,就是那只给自己生蛋的老母鸡!

    而至于自己的电影事业,孙子明倒不担心。只要那些‘记忆’还在,即使日本人吞了光影,自己也能随时东山再起。

    想到这里,孙子明向伸之伸出了手,笑道:“伸之先生,我们可以在院线建设、电影制作、发行、上映方面合作。至于其它方面,我们还是坚持我们的原则,贵公司只能获得股票的优先认购权。至于内地连锁零售业,我们可以使用贵公司的日元贷款,但不会出让股份,因为国家没有对外资开放这一领域“。

    曾叔听到孙子明这样答应,心里松了口气。电影公司和内地的零售企业,都在高速发展期,这个时候出售股份是最不合算的。

    孙子明的充诺也让伸之先生大喜过望,他们本来就没有指望能拿到光影和零售企业的股份,只是想要股票优先认购权。孙子明答应了院线建设、电影制作、发行、上映环节的合作,那就是曲线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最合适途径。

    伸之笑容满面,与孙子明握手道:“合作愉快!对了,上井君回国后,会兼任社长室副室长。如果贵公司有什么其它地方,要我们效劳的,随时可以联系上井君。“

    孙子明也笑容满面,笑道:“呵呵,一定一定。到时,伸之先生别嫌我烦就行“。

    伸之握着孙子明的手摇了摇,大笑道:“孙桑客气了,能和你这样的青年才俊交朋友,是我伸之出井的荣幸。贵国可有句老话,‘宁负白头翁,莫欺少年穷’,何况孙桑可一点都不穷。”

    达成了合作意向,剩下的工作就是曾叔和上井他们的了,两人掐灭烟头握手道别,仿如多年好友一般。

    ……

    酒店商务会议室外走廊的拐角处有间休息室,里面有沙发、茶几供客人商谈事务,刘佳玲、袁眉她们俩就等在那,见三人出来赶紧出门迎上去。

    孙子明指了指休息室,低声道:“曾叔,我们进去坐坐。”

    曾叔点点头,明天自己要谈判,子明要去制片人协会开会、投票。明天肯定是没时间碰头了,得趁着今晚两人都在,把底线重新定一下。

    孙子明也想跟曾叔交待清楚一些事,公司是他创立、由他控股,但也是大家努力做出来的。只有说服了曾叔、王京,其他人,才会跟着自己的脚步走。

    两人在沙发上坐下,孙子明挥了挥手,低声道:“你们去吧,我和曾叔商量点事,别让人来打扰。阿莹,这里没你的事了,先回家吧。把今天的谈话,整理出个纪要来,明天给股东们知会一下。“

    “是。”

    两个********的女人,赶紧沏好茶,站在门外面守着,高莹则挎着自己的包回家。这也是高莹与孙子明的默契,她不可能象刘佳玲她们那样,得到他的绝对信任,信任这东西是需要时间的。孙子明把刘佳玲、袁眉都支开,肯定是公司里的一些阴私事,让自己离开是理所当然的。

    伸之先生与上井也出来了,见那两漂亮女人守在休息室门口,会意地冲那边微微点头,刘佳玲她们也微微欠身致意。伸之打完招呼,低声吩咐道:“上井君,通知国内准备资金,孙桑可能要大举投资了“。

    上井能得到伸之的赏识,也不是泛泛之辈,略一思考就明白了,低声问道:“副社长,您的意思是,孙桑准备扩大他们的录像厅生意?”

    伸之点点头,低声道:“对,他们的录像厅,都选择在适合改造成电影院的场所。一旦政府向民营资本开放影院建设,他们就能迅速将录像厅改造成电影院,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院线,甚至能垄断内地大部分城市的电影院线。”

    “啊?”

    几个随从张大了嘴巴,看着那间休息室发愣,那位年轻人想得这么远?

    能跟伸之先生来香港的随从,都是他的心腹或是欣赏的年轻人,伸之拍了拍上井的肩膀,低声道:“你们要向上井君学习,不要老是盯着国内。大日本的经济是外向型的,我们的优势在于技术和资本,而中国则是我们最好的产品倾销地和资本输出地。上井君,给他们解释下。“

    “嗨”

    道理很简单,根据东宝派人到内地调查的结果,孙家的连锁电器行,已经基本扩张完毕。只是因为内地的金融业不发达,电器行一时无法产生大量的现金流,所以才需要日元贷款,进行各地录像厅的扩建,以求未来能赢得先机。

    ……

    确实如伸之和上井所调查的,孙子明他们的录像厅,地点和条件都适合改造成电影院。当初,孙家兄弟资助家乡的年轻人去开录像厅,根本就没有想那么多。大家乡里乡亲的求上门,象帮亲戚样帮他们开超市,又拿不出那么多资金,只好给他们找条成本低的发财路子。

    没想到,那帮小年轻们开的录像厅生意太好,后来开的录像厅,他们本能就挑营业面积大、交通条件好、人口聚集的地方。但是,这一点孙家兄弟自己都还蒙在鼓里,孙子明现在想的是,如何利用日本资金,去内地跑马圈地。

    内地的政局或许有反复,但改革开放是不会变的,经济将快速发展是不会变的。现在内地的地价就象白菜样,只要投入资金建设,用租金去承担利息,这里面的利益有多大,想想都吓死人。

    孙子明发了根烟给曾叔,低声道:“我想让出院线20%股份给日本人,然后将剩余80%抵押给日本人,你说能拿到10亿港币的贷款吗?”

    听到孙子明这么说,曾叔脸都白了,这不是把自己的命门往人家手上送吗?手头上没了院线的电影巨头,还是巨头吗?

    按他这么办,等光影将这10亿投出去,对方只要耍耍花招,就能将院线吞掉。再联合嘉禾、金公主,大家不给光影排片,公司就受制于人了。如果日本人,再在公司里一拉拢分化,公司都会成为别人嘴边的肉。

    见到曾叔脸色发白的样子,孙子明不禁好笑,这大公司里出来的人习惯了揣摩人心,却不擅长看大势。

    “没你想得那么严重,我手里捏着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