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傲视三国 >

第59部分

重生之傲视三国-第59部分

小说: 重生之傲视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扭头一看,只见寇邵手拿鹊画弓策马立在自己身后百步的地方。“糟了,不知道主公有没有听到我刚才的话~”赵云心里一阵紧张,毕竟刚才自己的行为要是计较起来的话,可是一个私放敌酋的罪名。
    “子龙妙极,若不是子龙急智要张燕单打独斗,张燕也不会犹豫,他不犹豫不定,本侯也来不及弯弓射他~”寇邵笑着策马来到赵云身边,轻抚赵云的肩头,赵云这才稍稍缓和了一下紧张的情绪。
    这时,一对骑兵从西面奔驰而来,为首一人正是张辽。只见张辽此刻浑身血污,披风缺了一角,手中的铁枪枪头还兀自滴血,连战马的胸前和脖子上都有许多凝固的血块,显然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禀报主公~~”张辽抱拳道:“张燕手下杨凤被军司马钟离且纵马踏死,尸体在乱军中已经被踩烂,难以辨认。张燕另一员小将王当被澹台恭所杀。”只见澹台恭骑着战马从张辽背后绕出,手里拎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小人澹台恭,进献敌将王当人头在此~”澹台恭抱拳行礼,朗声说道。
    “澹台壮士威武,初入我军旅就斩将刈旗,本侯擢升你为骑都尉,帐下听用~”寇邵显然对澹台恭的表现很满意。
    澹台恭同样对寇邵的豪爽很满意,只见澹台恭再拜道:“主公一诺千金,有季布之风。小人从今往后,愿为主公先登陷阵,攻城拔地,即使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
    “主公~~”赵云在一边说道:“张燕中箭未死,如今已经擒住,请主公定夺~”
    此时的张燕被反绑双手,拉到寇邵身边,“寇邵,你这无信小人,不宣而战,被逼下流~”张燕还欲再骂,“大胆,敢对我主公无礼~”说罢,赵云猛地一拳打在张燕的下巴上,只听咔嚓一声,张燕的下颚骨被打裂,只能痛苦的发出呜呜声。
    “哼~”寇邵冷哼一声,“成者王侯败者寇,你怨不得本侯~”说罢寇邵一挥手,张燕被小卒架到一边,寇邵对赵云说道:“子龙,你去城中收集一些张燕平时鱼肉百姓、横行乡里的罪证来~本侯要公布张燕的罪状,然后当着全河内百姓们的面将他就地正法~”
    “诺~”
    寇邵出人意料的偷袭打了张燕一个措手不及,杨凤、王当等一批首领全部战死,张燕被寇邵公布十大罪状后斩首示众三日。几天后,管亥、陶升两部人马也迅速占领了河内其余诸县,至此河内郡全部落入寇邵手中。本来,攻打同为得到朝廷认可的平难中郎将张燕是会被朝廷追究的,可是此刻的雒阳乱做一团,谁都没有功夫来搭理朝廷之外的事情,哪怕是近在河内。
    缺少干预的历史沿着它原有的轨迹发展着,先是十长侍设计诱杀了何进,借着袁绍、袁术、曹操等人攻下青锁门杀入宫中,打着为何进报仇的名义将宦官几乎屠戮殆尽。然后便是少帝和陈留王出逃、董卓进京,士人集团和党人集团的胜利果实被来自西北的军阀董卓轻易夺取。风雨飘摇的大汉帝国,开始进入难以挽回的颓势之中。
    这时中平六年八月的事情,寇邵本来打算抢先进入雒阳,取代董卓掌握朝廷的权柄,然后实行柔和的政策,避免出现分裂割据、军阀混战的局面,但是眼下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为了面对将来严酷的军事斗争,寇邵一回到冀州就开始在经济上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的厚积薄发方针,在冀州兴修水利,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屯田,进一步发展冀州的商业,加强盐铁专卖和奢侈品生产的控制。同时,为了应付将来可能的战争,寇邵还专门把一批年久失修的城墙进行了加固和维修,尤其是靠近幽州郡县。
    在军事上则加紧招募和训练新兵,同时寇邵又对军队的编制做了一次调整。首先把部队分为野战军和地方守备部队。野战军的士兵为正卒,是职业军人,食俸禄。郡国兵则是民兵性质的壮丁,打仗的时候无须随军出征。但是在战时负责城池守备时就能食俸禄,并且还要维护平时的治安。
    其次,把当时汉制实行的汉军军制改为新的军团制。汉军是以部、曲、屯、队、什、伍的组织系统来编制的。寇邵军制把组织系统改为:军团、部、曲、队、什。新的军制取消了“伍”的编制,但是保留了“伍长”的职位。
    军队基层编制:
    十人一什,十人,长官为十夫长,伍长为副。什长、伍长等同正卒,不算军官。
    十什一队,百人队,满编为100人,设百夫长一人,为军吏。百夫长可以自行在手下的十夫长里挑选一人为自己的副手。
    二队一曲,200人,设曲侯一人,假司马一人为副,曲侯可以挑选一个自己认可的百夫长担任。
    十曲一部,2000人,设校尉一人,军司马一人为副,由校尉从曲侯中挑选一人担任,旌旗兵一人(负责举带有将军姓氏的旌旗),军旗兵一名(负责举该部番号军旗),校尉有护卫兵10人。
    三部一军团,6000人,设偏将军一人,裨将军一人为副,属吏有:参军一人,即参谋;牙门将一人,负责日常操练;材官令一人,负责后勤;护军一人,维护军纪,执行军法;功曹一人,负责文书和记录将士立功或者处罚。偏将军有护卫兵150人,红翎信使3人,负责传达军令,旌旗手一人、军旗手一人,军鼓手二人,偏将军有护卫兵100人,护军有负责执行军法的士兵10人。
    一个完整的军团还要再配备一支骑兵部队、一支工兵部队、一支器械部队和一支后勤部队,以上四种部队以500人为一部,长官为校尉。所以一个完整的军团满编应该是8000人,但是此刻寇邵没有那么多人力物力来完善自己的军队,所以已经建成的军团基本都是一个步兵军团加一支骑兵部队,满编为6500人。
    一个寇邵军刀牌步兵的装备包括:头盔、铠甲、盾牌、宿铁刀。头盔顶部成一个碗状的圆形,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头盔在遭到击打的时候,让冲击力产生偏移,减少对头部的冲击,同时在头盔后部批下来的护颈部分加大了对脖子的保护。普通士兵的盔甲仍然以札甲为主。盾牌是用硬木制成,边沿包有铜皮,上端有V字形缺口,下端有V字形的突出,这种盾牌不仅仅是防御的护壁,也可以是进攻的武器。士兵使用的宿铁刀在形制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去掉了柄段的圆环,加上了护格刀鐔。如果是长枪步兵的话,就没有盾牌,但是铠甲是铁质的链环甲,而弓弩手则是完全不穿铠甲的。
    古兵器学者理查伯顿认为,在短兵器格斗中,刺要比砍更有优势,因为它更逼近对手。以相同的力量,刺比砍更致命,刺死砍伤。战国时代,秦军使用的剑就比东方六国使用的剑更长,也是出于这个目的。寇邵军使用的宿铁刀加强了刀脊的韧性,使得刺杀时更加有力,而不用担心刀会因为用力过大而折断。在训练的时候,士兵们被教导最多的就是如何刺击敌人的腹部,因为腹部是人体躯干面积最大的部分,在正面较量的时候难以躲避和掩藏,而且这个部位没有骨头的保护,却有很多人体的重要器官。刀刺进去之后没有什么阻碍,也不容易被卡住。士兵们训练时使用的器械是真实武器重量的两倍,在如此严格的训练下锻炼出来的军团士兵,实战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一支没有荣誉感的军队连盗贼都不如,每一个新兵在入伍的时候都会被灌输这样的思想,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为了树立士兵们的荣誉观念,寇邵给每个军团都配发了一面该军团特有的军旗。军旗上除了绣有部队番号外,还有这个军团曾经参加过的战役或者是打过胜仗、立过功的地方。此外,还有一面流动的优胜旗,奖赏给战斗中最勇敢的一个军团,谁得到这面旗帜,就俸禄加倍。
    军队也需要一个精神支柱,世界各国通常都有一个战神存在,例如古罗马人供奉战神马尔斯、希腊人尊崇阿基里斯。而中国亦有自己的战神,即蚩尤。《龙鱼河图》所言:“黄帝制服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逮至秦汉,民间尚有以蚩尤为兵主行礼祠之俗。以致秦始皇东游及高祖刘邦起兵,皆从民俗礼祠蚩尤,见载于《史记封禅书》及《史记高祖本纪》。南北朝任昉《述异记》中说“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后来民间流传的摔跤,又被称为蚩尤戏,就是源自蚩尤角抵的传说。角抵和蹴踘,都是秦汉军队中流行的游戏。蚩尤同时又被称为“兵主”。传说中蚩尤最早铸冶兵器,因此,蚩尤是不折不扣的战神。秦始皇东巡琅琊时曾经祭祀过兵主蚩尤,汉高祖刘邦初起时也曾向蚩尤祈福。古代军队中的角抵戏,多半是一种赛神的竞胜仪式,和其他许多宗教活动一样。
    《皇览墓冢记》:“蚩尤冢,在东平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绛,即赤红色的意思,所以寇邵军队的军旗皆以赤色,而当时的汉军军服也是绛红色,可能也是暗合此意。
    新兵入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军旗发誓,热爱军团如吾家,珍爱军旗如吾父。同时还要向蚩尤象发誓,奋勇杀敌、绝不后退,将以敌人首级祭祀战神蚩尤。每个军团都备有蚩尤的画像,在军团出征时,或者凯旋后,都要举行祭祀蚩尤的仪式。
    (蚩尤是我们中国人的战神,不是高丽棒子的桓檀,鄙视高丽棒子。)
    (本书正在参加““穿越历史游戏三国”——三国主题原创网络小说创作大赛”
    希望大家支持我,QQ几乎人人都有吧,记得点击上面的“推荐本书”,谢谢各位支持我的大大们)
第四章 糜子仲折价冀州绫 戏志
           这日寇邵正在府中休息,有侍从来报,说东海巨富、徐州赫赫有名的大豪商糜竺前来求见。
    “糜竺?”寇邵莞尔,“难道是来和我谈生意来了?”寇邵说罢整了整衣衫,“有请~”
    “诺~”侍者应诺而下。
    不一会,侍者就领着一个身穿蓝色绫纹儒袍,头戴远山冠、年纪大约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款步而来。
    “朐县糜竺,拜见州牧大人~”糜竺留着一抹小胡子,微微有些发胖的面皮很白,脸上带着的笑容象是一张面具一般,把糜竺真实的心理完美的掩盖了起来。糜竺给人的感觉雍容敦雅,是经商的一把手,不过不善带兵,缺乏处理繁重事物的能力,所以终其一生都没带过兵。不过糜竺家世代经商,家里有僮客万人,赀产钜亿。如果能将糜竺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中,对自己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助力。
    寇邵笑着向糜竺行礼道:“糜竺先生是天下知名的巨富豪商,听说先生最近一直往来于冀州和徐州之间,相比获利颇丰吧?”
    糜竺微微一愣,随即又笑着答道:“早听说大人与众不同,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说话都如此开门见山~”
    寇邵大笑,“糜竺先生是商人,于商人交谈当然是谈钱、谈生意了,难道~”寇邵富有深意的一笑,“难道还谈论天下大事,谁人主沉浮么?”
    糜竺也报以微笑,“确实,小人此次前来确实为了生意~”
    “生意?生命生意?”寇邵假装不知道。
    “绫~小人说的是绫布~”糜竺依旧带着掩饰性的微笑,“希望大人能把绫布的价钱再降低五百钱。”
    “是这样啊~~”寇邵做了个深呼吸,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
    绫是以斜纹组织为基本特征的丝织品,可分为素绫和纹绫。素绫是单一的斜纹或变化斜纹织物,纹绫则是斜纹地上的单层暗花织物。绫是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对于其他丝织物,绫的起步较晚,始产于汉代,盛于唐、宋。《释名。释采帛》解释绫的含义是:绫,凌也。其纹望之如冰凌之理也。通常称之为“斜纹凌”。汉代的绫一般以散花绫和几何纹绫为主饰。《西京杂记》记载:“绫出鉅鹿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霍显(光妻),召入其弟,便作之。蒲桃锦三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机用一百二十蹑(踏杆),六十日成一匹,匹值万钱。”西汉时期的绫十分珍贵,价比黄金,一匹绫可换五个奴婢。这种贵重的纺织品只有五侯才享受得起。如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只有对鸟纹绮,竟没有绫。连长沙王都没有绫陪葬,可见汉绫之珍稀。
    绫光滑柔软,质地轻薄,用于书画装裱,制作衬衫、睡衣等。用作装裱图画、书籍以及高级礼品盒等的称裱画绫。绫类丝绸按原料分为有纯桑蚕丝织品、合纤织品和交织品。绫类织物的地纹是各种经面斜纹组织或以经面斜纹组织为主,混用其它组织制成的花素织物,常见的绫类织物品种有花素绫、广绫、交织绫、尼棉绫等,素绫是用纯桑蚕丝做原料的丝织品,它制裁地轻薄,用于裱表裱图,其它绫类织物色光漂亮,手感柔软,可以做四季服装。
    当时的纺织物都是由经线(纵向)和纬线(横向)交织组成的。经线绕在经轴上,一千至几千根经线还要从“综眼”里穿过。综,是织机上使经线上下交错的装置。纬线缠在一只只梭子上。连在踏具“蹑”上的综,称“桄综”,织工用脚踩动蹑,牵引桄综,上下交错运动,梭子从经线中间投过去,使经、纬相织。这就是古代丝织机的基本原理。旧式绫机上有数十个综,每一个综连着一个蹑,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要使每一个桄综上下运动,就要不时地交替踩动每一个蹑,费工费力。
    因此绫是冀州官营工场里主要的产品,也是为寇邵带来滚滚财富的主要贸易品。有鉴于此,寇邵很早就对绫的制造加以改良。此时使用的绫机绝大多是五十综五十蹑的绫机,产量是以前的一倍,三十日就能出一匹。寇邵组织工匠参照水排的工作原理,将绫机和水磨坊相连。人力毕竟有限,累了要休息,饿了要吃饭,晚上还得睡觉。可水力磨坊就不一样了,可以日夜不停的工作。如此一来,绫的产量是提高了,只要十五日就能出一匹,但是质地和花纹的质量却有所下降。而且物以稀为贵,现在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