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天机-第3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有没有人手只是一个借口,这座城市也好,北方联盟也好,大人物是唯一的指挥者,是所有人的希望,那么,就算派一整队人马,用数百人甚至一千人保护他,也是完全有必要的。
由此,我很怀疑米哈恰夫的工作能力和对战争的判断能力。如果大人物盲目地信任他,这是非常致命的。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他问。
我摇了摇头,话不投机半句多,再说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
如果连大人物的安全都不够重视,那么在这个城市里就没有安全的地方了,也就没有绝对安全的人。这正是战争的大混乱造成的,也正是敌方愿意看到的。这样一来,敌方只要派出刺杀小分队,就很容易得手。防守一方就算能粉碎对方的十次百次进攻,总会有懈怠的时候,那么进攻一方总会找到机会。那片奇怪的云彩就是危险的预兆,我很清楚这一点。
很可惜,北方联盟的人对于传统的中华奇术根本没有接触过,他们眼中只有中原的宝贝。其实恰恰相反,中原最宝贵的东西不是眼睛能够看到的,而是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的那些文化和奇术。
当然,这些也是外国侵略者掠夺不走的,因为它们都在人的心里、人的头脑里,一旦转移了地方,根本不能发挥作用,对于外国人而言毫无意义。如此评价的话,八国联军抢走的只是帝王世家毫无意义的宝贝。他们当做宝贝的东西,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抛弃的部分。
“我们在钟楼上站了太长时间。”米哈恰夫有些焦躁起来。
我当然明白,现在时间对他来说非常宝贵,每拖延一分钟,首都的外层都有崩溃的可能。所以在他心里,非常希望由我去终结这一切,保护首都的安宁。同样,他心里对我并非完全信任,而是觉得我在大人物面前夸夸其谈,有江湖骗子的嫌疑。
以他的见识,当然不知道中原奇人有多么厉害,或者说根本没有意识到,真正能够在亚洲崛起的根本不是岛国,而是中国。
“我们就在这里永远地站下去吗?”他问。
“我在等待一个时机。”我低声回答。
“等待是没有用的,因为敌人的装甲车就要攻进来了。”他说。
“你有什么高见?如果你对这场战争有任何见解的话,就赶紧去告诉大人物。”我笑了。
米哈恰夫代表的是这场战争中毫无头绪、毫无智慧、毫无远见、毫无控制力的那群人,他们居于高位,却无法俯瞰全局,眼光只是盯在首都这一个城市上,却很少顾及全球的战争形势。
二战之所以能够胜利,就是因为美军的参战。岛国空军袭击了珍珠港之后,直接触动了没美国人的底线,所以才导致了盟军的力量成倍增大,同仇敌忾,一举消灭了三大轴心国,成就了二战之后的超级大国。
美国政府站在北美洲的立场上,合理利用战争中的牵制形势,不断壮大本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他们不是在打仗,而是在下棋,下一盘全球博弈的百年之棋。
有那样精明的领导者,国家何愁不富、何愁不强?
站在这里,我不想对北方联盟的大人物有任何贬低,但事实上,北方联盟的发展二战后远远落后于美国,根本没有大国风范,而是拘泥于局部的利益。
熟悉亚洲历史的人都知道,二战之后,世界大战的余波仍然没有平息,而是转移了战场,由欧洲来到东亚,战争的胜利者不是北方联盟,也不是中原,而是美国。
从冷战时期的第一岛链就可以看出,美国政府的眼光无限远大,跨越时空,将整个地球控制在掌心里。
我当然不会忘记51地区的存在,设立那样一个机构,恰恰证明美国人不但要统治地球,而且目光已经瞄准了太空和宇宙,要做未来的主人。
“我们真的必须一直在这里站下去吗?”米哈恰夫不耐烦地跺脚。
“一定会有事发生。”我回答。
“城外的战争正在进行,还会有什么比那更糟糕的事吗?”他说。
天上的云彩正在发生急速地变化,所有的鳞片都已经张开,仿佛预示着巨龙已经震怒,风暴即将来临。
东面突然传来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位置至少在三条街以外。
我向东望去,视线却被残垣断壁阻隔住,什么都看不到。
“你在看什么?”他问。
“是给这边送给养的汽车吗?”我问。
“没错,是军火和食物。”他回答。
“车队从哪里过来?安全吗?”我追问。
“当然安全,这是我们的生命线,我派了最得力的部队沿路护送,严格审查,不会有一丁点儿错误。”他说。
“这应该是唯一能自由出入首都的车,对吧?”我又问。
他点点头:“差不多是这样。”
我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只要有外部车队能够进入首都,就是敌方攻击的最重要途径。一个城市的防守即便是再严密,达到铜墙铁壁的程度,也必须从外面,向城内调度食物和清水。
民以食为天,如果城市内的居民和士兵超过五千人的话,每天消耗的食物数量巨大,必须从外面运进来。否则的话,弹尽粮绝,这个城池不攻自破。
“再去检查检查车队吧,如果防守出问题,就一定是从那里开始。”我说。
他轻松地摇头:“车队不会出问题,我敢打包票。”
第398章 纳粹铁甲(3)()
我无法说服他,因为他实在太固执了,或许这就是北方联盟高官的特征,过于高傲,以至于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劝告。
“我们下去吧。”我说。
这时候,他反而有些犹豫,紧紧地盯着我的眼睛。
“走吧。”我向下面指了指。
“我们上来这一趟,似乎没有什么收获,是吗?”他问。
“你期待什么样的收获呢?”我反问。
“至少你应该说出你的计划,我才能向大人物汇报。否则的话,我们出来这么久,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没谈到,我该怎样向大人物交代?他那么重视你,你总不会什么事都不做吧?”他说。
我又笑了,他太看重大人物的感受,认为什么事都能向大人物交代。这是完全错误的,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人无论面对什么工作,都必须有自己的主见,拿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来,而不是完全听命于某个人,机械地在上级和下级之间传达意见、转达命令。这样的话,把他去掉,换上一个传令兵就足够了。处在他这个位置,一定要能够给大人物一些正确的建议,而不是做应声虫。
“你在笑什么?”他问。
我反问他:“你希望向大人物有什么样的交代?”
他皱了皱眉:“当然是一个严密的军事行动计划。比如说何时出城、何时展开战斗、何时回来、预计杀敌人数等等,这才是一个详细的行动计划,不是吗?”
我摇了摇头:“我们需要的不是详细行动计划,而是一个效率极高、随机应变的方案。战争不是盖房子,按照图纸去做就足够了。战争是双方博弈,瞬息万变,你根本无法预计下一秒钟要发生什么,怎样做计划?”
很显然,他对我的回答并不满意,因为他想到的跟我心里想的南辕北辙。
他把战争想得太简单,认为只要消灭了城外的纳粹装甲部队,就是最大的胜利。
其实,只要打开世界地图看看,就知道城外的装甲部队对于纳粹的全部实力而言,只是一小部分。当前,纳粹在欧洲建立了无数军火工厂,正在大力生产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这些庞然大物将会在东方战场上占据绝对上风。
如果北方联盟只想自保的话,那么纳粹装甲部队失败了这一次,很快就会卷土重来,继续肆虐践踏这片土地。
“只要纳粹元首还活着,战争就不会结束,你明白这一点吗?”我问。
“那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据我安插在柏林的谍报人员说,纳粹元首的身体状况很好,三十年内不会有任何问题。我们的谍报人员也试图用袭击刺杀纳粹元首,但全都失败了。可以说,你说的毫无用处,我们只能全力应对眼下的危机。”他说。
从他身上,我能知道北方联盟之所以节节败退的原因,就是因为所有高官全都鼠目寸光,根本没有全局战争意识。
从地图上看,欧洲大陆是连成一体的,各国之间没有高山天堑等等自然屏障,非常适合纳粹展开闪电行动。这样一来,如果北方联盟的战斗思想仅仅是闭关自保,那么最终一定是国家灭亡。
从中原的历史看,闭关锁国是最愚蠢的做法。地球是一个整体,飞机和轮船能够克服所有的障碍。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面前,长城和海峡都没有用处。就像现在,当德国纳粹的装甲车部队兵临城下时,被动的防守仅仅能坚持一时。
“刺杀行动是对的,但你们缺乏坚持。在我看来,即使失败一千次,也要第一千零一次卷土重来。”我说。
他耸了耸肩:“是啊,这件事说着容易,但是做起来太难了。为了刺杀纳粹元首,我们已经牺牲了三百多个优秀的谍报人员,从前建立在欧洲的谍报网也损失了十分之九。不过付出这样大的代价却没有任何成绩,你说是不是应停止刺杀行动呢?”
我当然明白他说的意思,战争非常残酷,尤其是这种旷日持久的世界大战,每一方都疲惫不堪,整个国家都被卷入泥潭当中,这是一个令各方都很痛苦的事实。但是,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忍耐这种痛苦。
二战期间,对于纳粹元首的刺杀一直没有停止过。不仅仅是北方联盟在做这件事,盟军的其它国家、纳粹统治下的战败国同样有地下抵抗组织在做。虽然没有成功,却已经给轴心国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延缓了他们在各个战场上的推进。
所以说,即使是失败的刺杀也是有其进步意义的。如果像他说的这样,因为牺牲了很多优秀的谍报人员,就停止刺杀的话,那些人就白死了。
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越来越近,很快,长街尽头出现了第一辆车,然后是第二辆、第三辆……总共有六辆汽车开了过来。那些土黄色的军用卡车上蒙着厚厚的帆布,里面装的应该就是军需物资。
“那就是给我们送给养的车。”他说。
我没有再问,按他的想法,这些车是绝对安全的。从司机到押运人员,全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不会有任何问题。
我注意到,每辆车里乘坐三人,除了司机之外,还有两人并排坐着,胸前挂着。左右观察,十分警惕。
米哈恰夫对这些押运人员的表现非常满意,这是在战争中,即使是普通士兵,也要提高警惕,以防范随时可能的攻击。
我们下去吧,看看他们给我们送来了什么好东西。他笑着说。
车队驶过钟楼的时候,有人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向我们这边望。米哈恰夫向他们挥手,大声招呼。
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那些帆布上出现了一块又一块黑色的斑点。很明显,那是战争中留下的,鲜血痕迹用土和树叶擦过之后,就会出现那种难看的斑点和斑块。
我还注意到,车厢侧面留着不少弹孔。
如果这些卡车是刚刚从战场上撤退下来的,有鲜血和弹孔不足为奇,可是,他们只是送给养的车队,不是参战主力部队,是不可能跟敌人发生正面冲突的。而且,既然是运送军需物资的车队,一定要保持车内车外干净整洁,才不会弄脏了食物。即使使用遭到袭击的卡车,也会及时地清理干净。
“看那些车上,看看那些弹孔和帆布上的血污。”我低声提醒。
米哈恰夫不以为然:“这是战争,没法保持绝对的干净,只能降低要求。”
我摇摇头:“你最好能下去检查一下这些车辆,小心一点,总是没有错的。”
米哈恰夫也摇摇头:“不要小题大做,把精力浪费在这种毫无必要的小事上,还是多想想怎样消灭主城西面的敌人吧?”
他的警惕性很差,这一点让我心生怀疑。
很快,车队驶过了钟楼,在长街尽头右转,驶向大人物的住处。
米哈恰夫向西边眺望,枪声似乎小了一点,只是零星响着。按照战斗规律,这种短暂的休息酝酿着更猛烈的进攻。如果在此刻掉以轻心,那么接下来就会吃大亏。
“你刚刚说,想把你的同伴放出来,这一点我可以考虑。但是,你要给我一个理由,能说服我才行。”他说。
我相信,只要把顾倾城放出来,就会给这个城市带来希望。可是,此时此刻,我不想讨论这个问题,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刚才那些卡车上。
“没有理由,放与不放,都在于你。”我说。
“我怀疑你的同伴是间谍。”他说。
我不再犹豫,缓步向下,观察四周,寻找着通向大人物住处的捷径。如果车队有问题,战斗随时就会爆发,我能及时赶回去,或许就能阻止一场突变。这是我的第六感,无法用证据来解释。
“喂,等一下。”他在身后叫我。
我没有回头,也没有停步,一直向下。
砰的一声,一颗子弹射在我旁边的梯子扶手上,火星四射。
子弹是从背后射来的,而我背后只有米哈恰夫。
我停下来,听着他的脚步慢慢逼近。
“不要着急回去,一切听天由命。”他说。
我立刻明白了,车队肯定有问题,而米哈恰夫就是他们的内应。既然连米哈恰夫都已经反水,大人物就危险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问。
“是啊,为什么会这样?我也想问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强大的北方联盟一夜之间就被纳粹的装甲车部队冲击得七零八落、节节败退?到底应该由谁来负这个责任?我猜应该就是大人物。他,没有能力领导这个国家,更没有能力带领人民打赢这场战争。与其失败后遭到敌人的屠城血洗,那还不如直接投降,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