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第1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及原来是尾部自卫炮塔处的两部雷达。这两部雷达实际上都是直接从“侦察鹰”上移植过来的。采用了保型设计,只是当时无法直接移植“侦察鹰”上操控设备,所以还得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控制雷达的运转。
毫无疑问,这已经不是轰炸机了,而是世界上第一种预警机,或者说是指挥机。当然,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种在前线临时改装。以适应战争需要的飞机还算不上是预警机或者是指挥机,最多只是一座能飞行的空中指挥中心而已。当时,罗云冲甚至没有给这种飞机取名字,仍然继续采用了轰炸机部队的番号,甚至除了额外配制的八名人员之外,其他机组成员都是轰炸机部队的。
罗云冲搞出这种飞机的灵感就来自十一日那次轰炸。当时具备引导战斗机作战能力的“鹏”式轰炸机群的战损率远低于“狼鸠”,而且很多后来很多“鹏”式轰炸机飞行员都反映,正是他们及时的呼叫了附近的战斗机,所以才没有被击落。而一些“狼鸠”式轰炸机飞行员也反映,在进入与撤退的时候。他们往往能够比护航战斗机飞行员更先发现迎面飞来的美军战斗机。可是却无法呼叫护航战斗机,只能被动的防御。很明显,如果轰炸机飞行员能够及时地呼叫护航战斗机。那么轰炸机的损失率肯定会明显降低。
由轰炸机引导护航战斗机作战,这种战术以前没有出现过,而且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比如,轰炸机飞行员也只能依靠眼睛来搜索敌机,而目视距离是有限的,美军战斗机的飞行员肯定能够更早发现大得多的轰炸机,就更别说是编队飞行的轰炸机群了。其次,在轰炸投弹的时候,轰炸机飞行员都得注意地面的高射炮,而且在最后的阶段。轰炸机是由投弹手通过自动驾驶仪控制地,飞行员没有控制轰炸机的权力。最后,在轰炸机遭到防空战斗机攻击的时候,飞行员往往会惊慌失措,而且情绪激动,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规避,又有几个飞行员能够想到呼叫附近的护航战斗机呢?
毫无疑问,轰炸机绝不是引导护航战斗机作战的最佳选择。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罗云冲所想到的。专门搞一种在轰炸行动中负责引导战斗机作战的空中指挥机,简单地说,就是一座飞行地空中指挥中心。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飞机都适合改装成空中指挥机。
首先,空中指挥机在航程方面不能比轰炸机短,至少不能比护航战斗机短。其次,其巡航飞行速度必须要跟得上轰炸机的速度。第三其最大升限要达到与轰炸机同样的高度。第四必须要有足够的内部空间,可以容纳空中指挥人员,以及相关的设备。显然,只有用轰炸机本身改装的飞机才具备这些性能。
确定了这个想法后,罗云冲就立即找到了当时正好在前线负责改装护航战斗机的哈飞的工程师,然后组织了一批技术熟练的地勤人员负责配合工程师对“鹏”式轰炸机进行战地改装。因为条件有限,而且罗云冲给的时间也不多,当时那几个哈飞的工程师也就只能因陋就简,尽量采用简单的办法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为罗云冲改装出几架这种奇特的飞机出来。
新增加的增压设备是备用的,发电机是从机场电力输送车辆上取下来的,电台是直接用的战斗机上的电台,雷达是直接从报废的“侦察鹰”上移植过来的,甚至连提供给航空引导军官的座椅都是直接焊接在了地板上的。反正,能简单就简单,只要能用就行,别的工程师也没有考虑那么多。
也幸亏“鹏”式轰炸机最初是为海军设计的,大量采用了海军的制造标准,而移植的大部分设备也都是海军的标准装备,在接口,以及配套设备的标准上问题还不是很大。另外,当时哈飞也正在着手准备在前线设立飞机大修厂,很多设备都送了过来,不然的话,在十多天里。就算工程师们不吃不喝不睡觉,也不可能完成罗云冲下达的任务。
二十二日,这8架怪异的轰炸机的改造工作完成。当时没有任何人认为这种飞机能够派上大用场,甚至连罗云冲本人都没有多少信心,而且很多人甚至怀疑这种飞机能否飞起来呢。当然,最有效的检验办法就是实战,而在实战之前,至少得知道这几架飞机能不能飞起来。以及能不能执行最基本的任务吧。
二十三日,罗云冲组织了一次测试。首先是测试这8架内部结构已经变了很多的“轰炸机”能否正常起飞与降落。工程师在改装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轰炸机的重心问题,因在配制内部设施的时候就比较小心,加上轰炸机的外部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化,就多了两个雷达罩,以及几根天线,对气动外形没有太大的破坏,最后8架轰炸机都顺利起飞,而且在降落前还都进行了飞行高度与速度的测试,证明完全可以跟得上“鹏”式轰炸机群。
最重要的还是其探测搜索能力。以及引导战斗机的能力进行的测试。
“侦察鹰”上的雷达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而且在经过了连续8个小时的工作后,16部雷达中,只有1部出了故障。别的都没有问题,这反而要比“侦察鹰”上的故障率低得多。后来在经过了电子工程师地测试后才发现,“鹏”式轰炸机上的空间更大,以往在“侦察鹰”上拥挤在一起的很多设备都分散开了,因此电子设备地散热性好了很多,而雷达故障率高,就主要是散热不好造成的,因此在装上轰炸机之后,故障率反而低了不少!
雷达的探测性能也没有降低,而且“侦察鹰”根本就不可能飞到8000米以上的高度。而轰炸机则可以轻易的飞到8500米的高度,因此雷达的对空探测能力反而提高了,只是在陆地上空飞行的话,会受到地面杂拨的干扰,而“侦察鹰”上的雷达是针对在海上搜索时设计地,因此抗杂拨干扰能力很差,这会影响到雷达的探测能力。
最大的问题不是雷达的探测距离,而是只能探测前后各120度的范围,而对两侧各60度的范围是没有探测能力的。这主要是因为雷达没有装在轰炸机的肚皮上。而是装在了机首与机尾,因此不具备环向探测能力。这个问题还不算很严重,可以利用两架飞机相互弥补探测方向上的缺陷。
最后测试的就是引导战斗机作战的能力,而最终也证明了指挥机上的航空引导军官在依靠雷达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引导战斗机作战。只是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这几架飞机不能位于轰炸机群编队的核心,而应该在外围,不然其他的轰炸机将挡住雷达的探测方向。
最后得出的测试结果让罗云冲很满意,至少他的设想是可行的,而不像以往其他人所认为的那样,这只是“上将的高级玩具”而已。可以说,好架飞机就是现代预警机的鼻祖,很多现代预警机所必须具备的功能,608架飞机上都有。只是,这8架飞机从来就没有被正式编为预警机,而且当时也没有这个称呼。更重要的是,这8架飞机很快就被淘汰掉了,因此在帝国航空兵的历史上也没有留下多少印记。还有,当时这6架飞机的性能是相当落后的,而且在实战中的表现也差强人意,不说别的,仅30海里的探测距离,不完全的探测能力,还有仅仅能够引导六架战斗机的指挥能力,这都远不及后来出现的第一种预警机,就更不可能让更多的人记住它们了。
在专业的航空史里,这8架飞机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后来,西飞的工程师就是通过这种指挥机获得了灵感,在战争结束后不久就制造出了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预警机,“预警指挥机”这个机种也随后正式出现在了帝国空军里。后来西飞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预警机生产厂,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打下了基础。
罗云冲交给这8架飞机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伴随轰炸机群出发,负责引导防空战斗机作战。为了具备全向探测能力,每个机群至少需要两架指挥机,因此8架指挥机只能够掩护4个机群。而当时出动的1000余架轰炸机至少将组成12个机群,也就是说,只有三分之一的机群能够获得支持。
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些指挥机必须要伴随轰炸机群一起行动,而且还必须得在轰炸机群的外围飞行,不能在轰炸机群的中央飞行,而防空战斗机肯定是首先攻击外围的轰炸机,而不是直接去攻击核心处的轰炸机。罗云冲当时忽略了这个问题,而导致的结果连他自己都有点无法接受。
不论如何,在28年12月25日的轰炸中,世界上最早诞生的8架指挥机参加了轰炸波士顿的行动,这8架指挥机分别编在了第1,第2,第5,以及第10轰炸机群。每架指挥机负责引导一个战斗机小队,即引导六个双机编队。而当时出动的护航战斗机有5个中队,只有大概一半的护航战斗机能够得到直接引导。
28日中午,这8架指挥机混编在轰炸机群里离开了古巴的机场,踏上了前往轰炸波士顿的航道。部署在百慕大群岛上的战斗机晚了大概三个小时起飞,将在飞行途中追上轰炸机群。
罗云冲当时就在关塔那摩附近的一座正规机场,他目睹了最后一架轰炸机离开跑道,向着东北方向飞去。轰炸行动都是安排好了的,轰炸机群的绝大部分航线在海洋上空,将尽量避开美国的雷达网。另外,各中队的领队长机都接到了具体的任务,可是罗云冲仍然有点不很放心,他不是不放心那8架第一次参加作战行动的指挥机,而是不放心整个轰炸行动。
这是战略轰炸机第一次打击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城市,也是第一次打击大城市,更是第一次在海洋上空进入美国本土,护航战斗机也是第一次从百慕大群岛,双方是第一次在远离后方指挥所的地方会合。太多的第一次了,行动能否顺利,能否成功,这些都没有人可以给出肯定的答复。
第二十五卷 以海制陆 第二十七节 万吨燃烧弹
更新时间:2008…11…24 23:57:22 本章字数:4297
轰炸波士顿的行动很大胆,也很有突然性,可同时,这又是对罗云冲,以及由他指挥的帝国战略航空兵的一次严峻考验。
首先是导航的问题,以往轰炸机群在陆地上飞行,可以借用地面上的标志性物体,比如山脉,人造建筑等确定轰炸机群的航线是否正确,只要导航员不犯低级错误,轰炸机群在陆地上空飞行时的航线精确度是相当高的。而这次轰炸机群要在海上飞行2500公里,在离开了巴哈马群岛海域之后,还至少要飞行1800公里。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航向偏差了一度,那么最终就会偏离目标大概30多公里,而波士顿市区从东到西的最大宽度在10公里以内,而轰炸机群在六点左右到达,天色已经比较暗了,很有可能导致轰炸机群错过目标。更严重的问题是,当时的导航系统的精度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陀螺导航仪的方向精度肯定无法满足要求。
除了让安排拥有最优秀的导航员的机组领飞之外,还得依靠三角定位法来确定轰炸机群的位置。即轰炸机群在到达了百慕大群岛西部海域之后,发出一个短暂的,特殊的电磁波信号,这个信号在被百慕大岛,以及大巴哈马岛上的无线电监听电台截获之后,迅速解算出当时轰炸机的大概位置,然后将这一消息发给领队长机,由导航员对比导航仪上确定的位置,然后进行综合修正。以提高导航精度。
各机群的进入时间,方向,以及轰炸目标的安排也是个问题。波士顿是美国东北部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小市区面积有三十多平方公里,而且人口集中地市区是比较分散的。另外,1000余架轰炸机不可能同时到达,也不可能同时投弹,必须要分批到达。去轰炸不同的目标。任务安排很容易,可是各机群能够准确到达目标上空,领队长机能否准确的识别出其轰炸的目标吗?
从高空俯瞰城市,如果没有特别高大的标志性建筑物的话,几乎都是一个样。而这次轰炸的重点是居民区,美国城市地居民区都以低矮的平房为主,从高空俯瞰,那就没有什么区别。在安排任务的时候,参谋尽可能的为领航长机找到了标志性的建筑物,比如工厂的烟囱。比较高的大楼。开阔的荒地等等。可问题是,在前几批轰炸机投下了炸弹之后,浓烟就将密布在城市上空。而且有些标志性建筑物肯定会被浓烟笼罩,或者是已经被摧毁了,那么后面到达的轰炸机群能够找到目标,而不出现重复轰炸的情况吗?
因为波士顿地区在傍晚十分,风是从大海向陆地上空吹地,也就是东南风,参谋将这个因素考虑了进去,在轰炸机群地进入上做了特别的安排。即轰炸西北部失去的轰炸机群最先进入,最先投弹,这样燃烧弹产生地烟雾就将被吹到郊区去。而不会影响到后面的轰炸机群。同时,首先轰炸外围市区,然后才是核心市区。
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是首先进入的轰炸机群要冒险突破设在市区周围的美军高射炮阵地,其战损率肯定不会很低,而且在返航的时候还必须得先飞到海面上空去,避免与后面的轰炸机群遭遇。如果当时的领队长机带错了路的话,那么波士顿上空肯定会混乱不堪,甚至会导致后进入的轰炸机群无法到达目标上空。
当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参谋在安排轰炸战术方面是非常入微的,这就限制了前线指挥官的作用,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当时轰炸机飞行员最关心的还不是能不能到达波士顿上空,以及能不能找到目标投下炸弹,而是伴随飞行的护航战斗机能否陪伴轰炸机群完成轰炸,然后再掩护轰炸机群返航。
在以往的作战中,护航战斗机与轰炸机的数量比一般在1比纺右。这也是通过实战证明了的比较合理的配制,太少了,护航战斗机难以有效的掩护轰炸机,太多了,就等于浪费力量,而且会使拦截作战更为复杂。可是这次只有5个中队地护航战斗机,与轰炸机的书数量比是1比6,比需要的护航战斗机数量少了一半。
数量还不是大问题,主要是,波士顿在护航战斗机的极限作战半径上。说明确一点,那就是护航战斗机在到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