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歌王 >

第311部分

重生之我是歌王-第311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是歌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峰的遗像,而身后又是成千上万的歌迷和各界前来参加葬礼的人士,李悠扬将一杯好酒撒在白晓峰陵前的时候,他还在不断的想着这些问题。

    何谓朋友。

    一首歌唱的好,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

    当你享受幸福请你离开我。

    当你承受不幸请你告诉我。

    ……

    只是,这个世上又有多少真正的朋友会把他的不幸告诉他的朋友呢?而只希望他的朋友可以一辈子的幸福……

    “悠扬,时辰到了,吊唁该正式开始了,你得开始致悼词了。”

    作为这场葬礼活着的一方绝对最重量级的主角,这份悼词由李悠扬来宣读自是当仁不让的,所以,当时辰到了,作为经纪人,季若琳连忙提醒李悠扬可以开始了,同时又递给他琳音集团秘书室仔细推敲,集众笔杆子之力写出的一篇洋洋洒洒,道尽白晓峰平生事迹的祭文,足以达到听者落泪,闻着伤心的境界,用众笔杆子的话来说,只要李悠扬今日念出绝对可以千古流芳,就像古时著名祭文《祭妹文》那般。

    “哦。”

    李悠扬点头接过,然后打开这篇祭文看了一下,然后又合上了,并叠的整整齐齐的放在口袋里之后,这又才蹲在白晓峰的墓前,点燃纸钱,一边烧纸,一边却在众目睽睽下开始絮叨,就像白晓峰生前一般,两个好友聚在一起絮叨开来。

第606章 墓志铭() 
他在说什么?

    由于李悠扬没有拿着麦克风念季若琳给他的那篇祭文,而是蹲在地上开始给白晓峰烧纸。

    他身边的人还好点,但是后面的人群,特别是一些媒体的记者们可就听不清他再说什么了。

    不过这也难不住一大帮子的记者们,一时间再次祭出凡是在李悠扬的现场都必须准备神器,一时间各种小型的微型的航拍器又开始在李悠扬的身边旋转开来。

    当然这些航拍器也不是随便飞到李悠扬身边的,都是经过琳音娱乐的层层安保检验之后,并登记在册后,才允许飞到李悠扬身边的。

    所以,每当这些航拍器飞到身边的时候,李悠扬自是不以为意,今天亦是如此,航拍器在身边飞舞着,李悠扬则自顾自的在白晓峰的墓前说着。

    “你小子这次这件事情真的很突然,让我措手不及。你说,一个好好的大活人怎么说没了就没了呢?”

    李悠扬又扔进火里几张冥币,看着冥币化成灰烬随风至上天际,然后继续叨叨:“但是,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也无法怪你,但是这几天我是真的一直在怪我自己,你这人忒不敞快,而我呢,这半年来发生的事情,又真的让我忽略了你这个老朋友,而如今一旦想起来,却又都来不及了,这一辈子就算是天天人永隔了。”

    “我记得当初我们在康城的时候,咱俩当真是臭味相投的可以,吹同一把萨克斯风不说,更是凑在一起古往今来大千世界无所不谈,谈三国雄主,谈唐宋风流,谈神仙志怪,你喜欢孙权,我喜欢刘备;你大赞盛唐风骨,我向往两宋名士;你热孙悟空,我喜聊斋众女鬼;但是咱俩却又对音乐这东西爱到骨子里,我们谈摇滚,都喜欢摇滚,我们谈民谣又都喜欢民谣,喜欢一切乐器,比如萨克斯风,再比如钢琴;当然一生当中你对萨克斯风的热爱更是我都不及的…。。”

    “可惜的是,如今这些你都听不到了了,但是,这辈子就算你走了,可是我还是真的欠了你一个承诺。”

    “《回家》,我听小玲说,你一直认为是我写来也是送你的,但是,今天在你的灵前我也不怕你生气,这首曲子真的是我送给席霜老师的,只是我得承认正是在这支曲子的时候,我才一下子想起了你,这一点我必须请你原谅,否则的话这辈子我心难安。”

    “不过,今天在这里,我并不是没有为你做一些事情,你看,你这墓碑上的墓志铭,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这墓志铭可是我送给你的,请当今最好的雕刻大师一笔一笔为你刻上的,这墓志铭可了不得,概括你这一生绰绰有余,你如今不过就是逝去了而已,死者为大,我就不和你斤斤计较了。你要是还活着的话,我才不舍得轻易拿出来送你呢!”

    李悠扬一面烧纸,一面看着墓碑上的墓志铭和逝去的白晓峰逗闷子。

    只是逗归逗,关于这段他写给白晓峰的墓志铭却是真的没有言过其实。

    …。。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istovewithnone,

    fononewaswothmystife;

    natueilov’d,

    andnexttonatue,at;

    iwam’dbothhandsbefoethefieoflife;

    itsinks,

    andiameadytodepat。

    ……

    这段汉英双文的小诗真的大有来历,如今作为墓志铭配上白晓峰这样普通人的一生,真是绰绰有余。

    在地球上这段小诗的原作者是英国著名诗人瓦特?兰德的名篇《生与死》,但是真正让它在国内风靡一时的却是大家杨绛的这段汉语译本,这首《生与死》的译本很多,最受推崇的则是杨绛的这个译本。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

    杨绛的文学作品,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有时明净到有些冷,但由于渗入诙谐幽默,便平添几分灵动之气,因而使静穆严肃的语言自有生机,安静而不古板,活泼而不浮动,静中有动,动还是静。沉静诙谐中有沉着老到、雍容优雅的气派,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有种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

    这绝对是地球上中国近代文坛巨匠级的人物,而这首《生与死》的译本莫过于杨绛先生译过的最美的一首小诗。

    因为这首小诗表现了一种通达从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宁静淡泊铅华洗尽的人生境界。其沉定简洁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所以此文一出,地球当时的国内,便引来热爱者无数,就连杨绛先生本人也多次将之置于其作品集的卷首。

    所以,如今李悠扬用这样一位文学泰斗的名篇送给这个世界的白晓峰,当真是从本心给这位昔日老友最崇高的敬意和缅怀了。

    但是,只送上这样的一首墓志铭显然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个世界的人们并不知道这首小诗的伟大之处,就算知道,那也是因为在他们眼中李悠扬的伟大才让诗也跟着伟大起来,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李悠扬现在还不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或者文学家,而是一个伟大的歌者和音乐家。

    所以,如今絮叨完,李悠扬准备回归自己的身份,做一件音乐家该做的事情。

第607章 又一首萨克斯风() 
“依依,把萨克斯风拿给我。”李悠扬自白晓峰的墓前站起身来,向身旁的李依依伸出手说道。

    刚才李悠扬烧纸的时候,其他人包括小玲母女和白晓峰生前的亲友们都没有动,站在他身后静静的听李悠扬和逝去的白晓峰絮叨。

    李依依七女也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李悠扬这些举动,不过和其他女孩儿不同,李依依身边却有两个箱子,整整齐齐的摆放在白晓峰的墓前,此时听李悠扬如此一说,李依依先是把手放在了第一个箱子上面,但是刚要打开的瞬间,李依依想了想,又将手移到第二个箱子上面,然后很是迅速的打开箱包,并从里面拿出一把保养的很好,只是略微显得有些古旧的萨克斯风,然后递给李悠扬。

    看着李依依递给自己的是这把萨克斯风,李悠扬看向李依依在连日来的心伤之于,终于露出一个会心的微笑,并给了李依依一个赞赏的眼神。

    这么多年一起走过,李依依对李悠扬的性格乃至一举一动都是再熟悉不过了,两个人之间养成的那种默契甚至让一起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水到渠成起来。

    今天在白晓峰的墓前,李悠扬并没有特别交代李依依要带萨克斯风,但是就算他没说,李依依还是带来了,而且是两把。

    一把是当初李悠扬让季若琳买来演奏出《回家》的那把,而第二把则就是昔日他和白晓峰一同吹过的白晓峰的那一把。

    当李悠扬一行来到蓉城之后,按照白晓峰最后的遗愿,他的这把萨克斯风则留给了李悠扬,算是给李悠扬最后的礼物,至于他女儿丫丫那里,作为母亲,邵月玲则很好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她说丫丫目前还小,肺活量也小,还不适合开系统训练萨克斯风,所以这把萨克斯风既然是晓峰的遗愿,那么就作为你们友谊的见证好啦,等丫丫过了七岁之后,再给她量身定制适合儿童专门训练用的萨克斯风吧。

    所以,白晓峰的这把萨克斯风目前就已经完完全全的属于李悠扬了,然后,包括那把演奏出《回家》的萨克斯风,两把放在一起,李悠扬就全交给李依依来保管了。至于,让李依依保管两把萨克斯风这件事,所有人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其中也包括里李依依自己。

    因为,那段生活中有萨克斯风的日子,非但是李悠扬和白晓峰的兄弟情谊,更是女孩儿中李依依独有的记忆,因为那段日子还是她陪在李悠扬身边一起经历的。

    所以,此时作为萨克斯管理员,李依依听到李悠扬要萨克斯风,下意识的就去摸身边的萨克斯风箱包,只是一瞬间又反应过来,今天李悠扬要是演奏的话,还是用白晓峰的这把最合适。

    而李悠扬接过之后更是觉得特别的满意,这才对李依依会心一笑,李依依也是展颜一笑,然后李依依又微笑着看向身边的未亡人邵月玲,邵月玲在她的感染下,也终于露出了一丝难得笑意,然后又像想起来什么似的陷入了某种思绪当中,想着想着才又落下泪来。

    在死者目前笑,如果认真说来,是一件大不敬的事情,但是对于李悠扬、李依依,乃至邵月玲的这些笑容,人们却没有感到有任何的不妥和突兀。

    因为,这几日下来,关于李悠扬和白晓峰在康城那间名字里有很多c的小酒吧里学习萨克斯的事宜已经人所周知,同时也都知道那时陪伴在这两个男人身边的女孩儿正是李依依和邵月玲,可以说李依依和邵月玲是这段兄弟情义最直接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同时两个女孩儿之间也建立了很深的友谊,四个人之间的友谊早已经牢不可破,并在这几天内更是获得了所有歌迷的认同。

    所以,此时几个人虽然在笑,但是每一个看到这一幕的人,却都疏忽的感到,这样的笑意才是原先四个人在一起时最真实的写照,因为,当四个好朋友聚在一起的时候,不去笑,难道还要去哭吗?

    当然,今天这个场合必将是一个不得不哭的局面,但是至少在这一刻,当李悠扬说把萨克斯风拿给我的时候,当三个人都面露笑容的时候,就像有一种魔力一般,这一刻,每个人都仿佛看到白晓峰好像从未走远过,如今这场面仍是四个好朋友聚在一起谈笑风生,聚在一起,以萨克斯风为纽带,天地间飘荡着浓浓的友谊之情。

    特别是李悠扬接下来的一曲,更是让这段虽然阴阳两隔却始终未了的友谊不断的升华升华再升华,并在所有人的目瞪口呆里,这段友情已脱离故去的一人和在世三人的本身,转而又像《回家》一般,刹那间席卷全球,真真正正的感染到每一个人。

    “以前,我们几个在一起的时候,虽然我总是抢你的萨克斯风,但是当时的我吹的实在是不咋地,酒喝到高兴的时候,还是得你给我们吹上一曲助兴。但是,今天,你小子算是临阵逃跑啦,想让你吹都吹不着了。”

    把白晓峰留给自己的萨克斯风在身上挂好,李悠扬一首把这萨克斯,一手又打开了一瓶好酒,先是自己抬起脖子灌了一大口,然后将剩下的一大瓶再次全部倒在了白晓峰的墓前。

    “好酒!真的是好酒!可是,今天这酒喝的依旧是很高兴,但是却不能指望你再吹给我们听了。所以,没办法,今天这一曲儿只好由我代劳了。特别是,我还想说给你听的,下面这一曲才是我要送给你的,至于那首《回家》,却真的是送给霜姐的……”

    什么!难道李悠扬要在白晓峰墓前吹的不是《回家》,而是再有新曲?

    所有人在这一刻都目不转睛的看向李悠扬和他手中的萨克斯风。

    当李悠扬要萨克斯风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心说,来了!李悠扬这一定是要送给他这位好朋友一首萨克斯风作为最后的送别,而这送别之曲十有八九还会是《回家》,因为这首《回家》如今真的太过有名,同时,曲中的意境就含着落叶归根的感觉,就算是送给逝者,让逝者安息也是很好的选择。

    只是……

    只是大家又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

    “这首曲子叫《友谊天长地久》,胖子,这一首才是我最想送给你的。”

    说完这句话,李悠扬才双手扶住萨克斯风,认真的吹响这首在地球上鼎鼎大名的《友谊天长地久》。

第608章 友谊天长地久() 
友谊天长地久,又作友谊地久天长,但是,无论是天长地久还是地久天长,都是同一支曲子,都是同一首歌,同一曲经典。

    在地球上,友谊地久天长,即苏格兰盖尔语:auldlangsyne,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直译为逝去已久的日子。auldlangsyne是由十八世纪苏格兰诗人罗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