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扶明录 >

第243部分

扶明录-第243部分

小说: 扶明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院中正房一个大木桶内,常宇眯着眼泡在热水里,身上伤口已全部愈合,只是微微隐隐作痛而已,刚才军营大显神威,实则一身泥泞狼狈如流浪狗。

    外边寒气袭人,室内木桶热气腾腾,锦衣卫头目萧然躬身在侧低声汇报工作:宁远城内明处人手一百二,暗处六十七,派去北边打探军情一共三组四十六,另,总兵府和军营以及各城门均有暗哨盯着,吴三桂手下排的上名的将领都在监视当中。

    “即便发现某人有异常,若非紧急情况下不要贸然动手”常宇仔细叮嘱,身处关外,大战在即,军心是关键,他可不想如袁崇焕当年那般冲动一刀砍了毛文龙,爽是爽了,却把整个辽东弄的大乱。

    萧然离去,常宇穿戴整齐,走到大堂坐下,看了桌上一眼,又看了坐在门口望着外边风雪发呆的吴中眉头不由一蹙。

    这次出宫离京,一直鞍前马后的方三却突然不见了没有跟过来,春祥又要坐镇锦衣卫,以至于他身边没个人伺候,现在连壶热水都要自己去烧,眼前那个吴中武技惊人,但时而感觉是个二愣子,时而又高深莫测似是个有故事的男同学,但不管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绝不会是个会伺候人的人!

    从火炉上拎起水壶冲了杯茶,然后安静的坐下,望着门外不大不小的风雪,一主一侍发呆无语。

    范家千急匆匆的进来,打破这少有的宁静:“吴三桂调兵出城操练!”

    小太监嘴角一挑,露出笑意,蹭的起身:“走,去看看!”

    宁远军全军出城,冒风雪操练,引得城中百姓议论不休,不知是何意。

    为了让宫字营的人马开开眼,见见真神?吾等关宁铁骑岂是尔等可比!

    又或者是真的临阵磨刀,让将士醒醒神,以备即将到来的血战。

    两万余宁远军背弓挎刀列队出城,直奔西山下的点将台,杀气腾腾引得城外民夫驻足观看,心忧难不成要开战了。

    骑兵练弓马,步兵演练阵法,战马奔腾,官兵怒吼,数万人的大场面气势磅礴,杀气滔天,怒吼之声数里外可闻,听的人心神激扬。

    吴三桂站在点将台上,表情凝重,目光扫来扫去,终于落在二里地外那数百人身上,脸上逐渐露出一丝很玩味的笑意。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宁远军操练这等大片,小太监自然不会独享,一声令下,宫字营及家丁战队集体出城观摩。

    关宁铁骑,名不虚传。

    从宫字营那些太监军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已被眼前宁远军那庞大气势所震慑,便是常宇也眯起了眼睛。

    他心中有个很大的疑惑。

    大明此时有三支人马在混战,简单分为贼军(最大两支闯贼和献贼)清军,然后明军,论军纪贼军最差,论装备贼军最差,论军心松散不齐还是贼军最差,然则谁能想到论战力贼军却是最强的!

    贼军造反数十年,朝廷军马前赴后继死伤无数然则皆无功,清军入侵十余年,明军浴血奋战,节节败退!

    败的总是明军,即便眼前大明最强的一支人马,论装备全军好,论气势万马奔腾,排山倒海,若说对战弓马精良骑射无敌的清军败了也就认了,可是对战闯贼依旧一个鸟样。

    内路明军遇贼不堪一击也就罢了,这大明最精良的部队遇到贼军竟也是屁滚尿流。

    史载山海关大战,闯贼兵六万余(有说二十万,十余万,最中肯估计在十万以下)对战明军六万(吴部两万余,高第一万余,乡勇三万)以关城相抗竟还落下风,一片石决斗时更是不敌,若不是清军出手,恐怕直接完蛋。

    可即便是清军当时以最精良的铁骑介入,还是在贼军和明军大战一天精疲力尽的时候,依旧短时难以撼动贼军攻势,后多尔衮改变战术,利用骑兵不停的冲阵,冲乱贼军阵势,最终趁人之危才败了李自成。

    由此可见,贼军的实力是多么的强悍,也难怪朝廷剿贼那么多年无功。

    然则常宇和周遇吉联手却把李自成打的屁滚尿流,所以是军纪重要,还是军心重要,又或者战力,战术,或者合二为一才是无敌。

    所以眼前的宁远军,只是纸老虎中看不中用么?

    常宇很是疑惑,论气势,装备,这支人马远远高于周遇吉部。

    既然他和周遇吉联手能击溃大明境内最强的一支人马,那和吴三桂联手能否干翻清军呢?

    一切都是未知!

    

第433章 棘手() 
风雪萧萧,宁远军城外数万人马演练,声势浩大,地动山摇,嘶吼声穿破云际直入九霄,吴三桂策马阵中,挥旗点将,号令全军。

    阵外百米外,宫字营一马排开,静默围观,一语不开。

    常宇表情凝重,时而驻足静观,时而打马近前绕阵围观,时而和近侧几个心腹指指点点,低声细语。

    “实难想象,这么强悍的一支军马怎会不敌清军,若是如此,那清军得有多凶猛啊”胡岭小声嘀咕着。

    常宇冷笑:“一支人马能打不能打看气势只是其一,再者兵家胜败原因诸多,将帅指挥,将领受令,战术配合,情报准确,后勤支持等等,若其中一个不当,都会造成失败后果”。

    好像怕这种对清军的畏惧心理会传染,常宇又故作轻松笑道:“清军实则连贼军都打不过,而你们却是打的李自成狼狈而逃,所以嘿嘿”。

    贼军什么时候和清军打过,几个心腹皱眉,但也许打过自己不知道吧,反正督主大人说是就是了。

    “都说边军善战,十余年前倒的确名副其实,拉出去砍贼绝对一个顶俩,如今都成了空架子只是还不自知,所以每每被清军暴揍。就刚刚不也被你们揍的如丧家犬”小太监继续给部下建立信心。

    “所以说,他们打不过清军,不代表你们不行你们可都是爆过李贼菊花的宫字营,说句嚣张但又中肯的话,咱宫字营才是大明第一军,那些人”常宇一直正在演练的边军:“比绣花枕头好那么一点点”。

    “所以说咱们此番有必胜把握打败清军咯”李铁柱一脸轻松。

    小太监摇摇头又点点头,胜败关键还要看他和吴三桂如何配合,配合到什么程度,能否如周遇吉那般齐心合力默契如一的配合。

    要知道周遇吉对大明忠心无二,为人忠厚方正,一生以杀贼报国为己任和此时墙头草般的吴三桂大不同。

    “吴三桂若能把腰杆挺直了,咱们胜率就大多了,若是还总摇摇晃晃,嘿嘿,只恐他家里那美娇娘要便宜别人了”常宇冷笑。

    一提到女人,心腹们就不怀好意的笑了,吴三桂家的陈圆圆艳名天下,他们自然知晓,即便都是太监,但男人嘛

    “吴总兵听了估摸又要找督主单挑了!”

    吴三桂自不是那么小气的人。

    因为他很大气,生很大气的那种大气。

    夜幕降临,宁远军操练完毕回城,吃瓜群众宫字营也随即回军营休整,吴三桂回了总兵府洗漱一番后,独坐发呆,未及多时,突然拎刀到了院外舞了起来。

    他气,他恨,他羞愧!

    堂堂武将,呵呵有名的边军统帅,竟然一招间被一小太监放倒,众目睽睽之下,脸面何在!

    小太监武技惊人,非短时内可敌,如若雪耻只能那个赌约上有把握压他一筹,若赢了那赌约,不但寻回了脸面,而且名利双收!

    想到这里,吴三桂突然住手,单刀拄地穿着粗气,终于意识到,原来他这个激将法连我都算计进去了,这小太监心计真的不是一般深啊!

    若是正常情况下,客人哪有不给主人家留脸面,众目睽睽之下,一招放倒这种事,但凡懂一点人情世故的也做不出来。

    “将军,东厂那小太监求见”这时家丁来报。

    吴三桂长呼一口气,揉了揉自己僵硬的脸,笑了一下:“快去请”。

    总兵府设了私宴,吴三桂招待常宇吃晚饭,两人一见面,小太监就观摩宁远军操练被其气势强悍所震撼,边军实力强大果真名不虚传等等各种恭维。

    吴三桂连连自谦,却难掩得意,应是感觉虽没扳回一局,但脸面上好看多了吧,当然他也知道小太监来找他不仅仅是来拍马屁的。

    眼下局已设了,各项准备都在按部就班,头疼的事也接踵而来,需要磋商解决,比如吴三桂最着急的是饷银何时发,常宇那五万两银子虽少却能解燃眉之急,特别是大战前夕,白花花的现银比任何承诺都激励人心。

    什么时候发饷银是有讲究的,比如在清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小太监是这么说的:“好钢用在刀刃上,银子也要花在节骨眼上”。

    那么问题来了,一部分饷银仅能给将士提提神,至于激励他们视死如归去杀敌紧靠承诺是不现实的,你丫欠饷都没银子发,那承诺谁信,豁出性命杀敌为了一个口说无凭的承诺?

    这的确是让人头疼的事情,常宇一时间也为难,从哪搞银子他苦思冥想几日尚无头绪,只得暂时拖后,说不定哪会灵光一闪呢!

    除此之外,吴三桂还有一件头疼大事,如何安置援军。

    宁远城下,城内吴系两万军马已把军营塞的满满的,接纳数百宫字营尚可勉强,但唐通的八千人马可就万万住不下了,只怕要征用民房或者露天扎营,然则后边还有山海关的三千骑兵,火器营的五千人马,以及千里迢迢来当炮灰的李岩万余人,这么多人往哪儿放,何况援兵中还有大批军马要安置。

    更棘手的是除了人马安置还有粮草的供应,那么多人和军马吃喝,岂非小数目,而且存放何处也是头疼大事。

    常宇也头疼!

    很显然他现在面对的困难远不是太原时可比,虽然去太原时候无兵无粮无银子,但一路上连哄带骗带抢,硬是凑足了人马粮饷,且太原城高墙后,容个十余万人马根本不是问题。

    可眼下宁远这个关外孤城,要人没人,但各方凑一下总算凑齐了却没地方住,要钱没钱,想骗想抢想偷,却没地方去干这营生,就问你苦逼不苦逼,上火不上火。

    军饷一时难断,又非当急必行之事暂且搁置,粮草乃当务之急,当务之重,必须立刻解决,不过常宇对此其实已有准备,十二太保拿下采购军粮这个大项目后,正四下购粮草供应南北这两条线,其中已有近万石运往这里,加上宁远本就有可供二十天之用的囤货,若能快刀斩乱麻,给清军闪电一击,重拳击溃让其撤军,则粮草无忧,但若打持久战,那压力非一般重,若是供应不及时,杀人吃肉啥的也未必不能亲眼所见。

    至于人马安置,两人商议半响后,决定改变战术!

    既是按照袁崇焕的那个里外配合反正城外都要扎一支军马,那索性就多扎些,或许还可以分兵多处,缓解城内压力。(袁崇焕当时里外应和,祖大寿部并未驻扎城外,而是大战时出城决战配合城上炮击清军后阵而已)

    常宇告知吴三桂自己在山中无意间寻了一天然溶洞,可容数千人马,易守难攻还有退路,他可率兵藏于山中,适时出击给敌痛击,甚至即便被清军发现,以地势之利,清军未必占得便宜。

    吴三桂闻言惊喜不已,他驻守宁远数年竟然不知道山中有这么一个大洞,实则不可思议,这小太监初来乍到,进山逮兔子轻轻松松便发现了,这难道是天意么。

    不过想想又觉得就那么回事,那洞口隐蔽,夏日山林枝叶茂密不易发现,且又在深山中,山民都少去,冬日大雪封山,更无人踏入,再者即便有山民知晓有洞这种事又怎么会传到他耳朵里。

    但仅能藏兵数千,这远远不足,余下兵力如何安置?

    感谢各位书友的大力支持,请多多投票,喜欢的关注收藏,感谢!

    

第434章 误判() 
京城无雪,寒夜风劲,承天门外少见的停留几辆马车,几人在车旁低声说着什么,不时缩着脖子跺着脚。

    这时一辆马车从正东驶来,车在承天门东侧停下,一个老叟颤巍巍的在车夫的搀扶下了车,原本候着的几人赶紧向前施礼“阁老来了”

    这老头不是别人,七十岁的内阁首辅李邦华,此时身边几人来头也不小,东宫李明睿,京营总督王家彦,户部尚书倪元璐,都御史施邦昭,驸马巩永固。

    崇祯勤政,遇大事急事夜召重臣入宫商议也非偶然,不过一下召这么多人可就少见了。

    几个太监在前掌灯带路,李邦华等快步急往乾清门行去,从府上来时他已经从传旨小太监打听点了消息,说是皇上收到一封从北边传来的密信后,立刻坐立不安令人召他入宫。

    北边,那绝对是清军入关的事了,一提这事李邦华心理也是七上八下不踏实,此时南边闯贼闹的正凶,而清军却趁机企图入关,无疑是火上浇油。

    明廷应对闯贼已是力不足,现在清军大军集结更是让群臣措手不及加上无计可施,无兵无粮无钱无将如何去挡。

    然则总不能就让清军这么大摇大摆的吃了宁远城,破了山海关入中原吧。

    于是乎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原本对东厂那个小太监诸多叱骂的朝臣竟然集体住嘴,全力举荐让他督军宁远。

    李邦华对常宇这人不甚了解,没有实际接触,但因太子和巩永固以及得意门生李明睿都对其一向赞誉有加,且这小太监没有任何真凭实据的恶迹,反而在太原力挫闯贼一战成名让他另眼相加,是朝臣中少有的对常宇持客观态度的大臣之一。

    有勇有谋,空手套白狼,在太原集了大军,凑齐了粮饷,这份本事整个朝堂也没人敢拍胸脯说自己能做到。

    而此时边关吃紧,情况和太原情形差不多,人马钱粮皆不足,最佳人选非小太监莫属了,反正本也无人可派!

    小太监既有这通天彻地之能,那也许又给个大惊喜呢,所以当崇祯提出让他去督军的时候,内阁竟然少有一致赞同,就连朝堂上也无人反对!

    原因都很简单!有人认同常宇的能力觉得唯有他可以一试,有的人知道那是死地,死了最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