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扶明录 >

第378部分

扶明录-第378部分

小说: 扶明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义县如何了,您们兵至于顺义时未逢鞑子大军么?”崇祯皱着眉头问道。

    王家彦用力点点:“隔城逢而未战”

    崇祯帝大惊:“真碰到的了,怎么没打呢……”话出口他就感觉后悔,为什么没打心理没点b数么,这些菜瓜以多欺少猎杀小股探马还行,和人家的主力部队打是嫌己方人头多么。

    王家彦略显尴尬:“臣等进入顺义县境十余里时,本欲去城下走一遭,却得报情报,鞑子万余主力在顺义城北十余休整,率队的宫字营几个公公略一商议,便下令回京……皇上,臣当时所率京营人马仅分散四下加上跑了三四十里地……”

    “别说了,朕知道了”崇祯打断他:“行军打仗的事满朝无人能出常宇之右,他怎么说你们听令行事便可”。

    随即挥退王家彦,令人召常宇进宫。

    一个下午发生了太多的事,城外的官兵狩猎所获喜人,城内也快被吴孟明的热度给掀翻了,但这些丝毫都不影响东厂的小督主常宇睡觉,当真是睡的个自然醒。

    直至傍晚时起来洗漱,方三送来可口饭菜,春祥在旁边汇报各路情报,常宇边吃边听,闻的清军西路打退马科逼近昌平,东路把唐通围在平谷,中路下顺义竟面无表情,急的春祥嚷嚷:“大哥,都这当口了,您还吃的下?”

    常宇抬头看了春祥一眼,呵呵笑着:“我饿呀,鞑子来了我也得吃饱饭才有力气打,行了,说点城中的事”。

    “城里的事?哎呀我去,简直翻天了”春祥把八达通商会联手数十商家募捐以及吴孟明搭台唱大戏挟舆论道德绑架逼勋贵捐款的事说了,听的常宇快笑出眼泪了:“吴孟明这厮,我就一直很喜欢他,贪钱会来事”。

    春祥也是苦笑摇头:“之前以为他只是个爱财小人,现在才知道会来事,大哥您知道么,这厮真的挨家挨户去要银子了,他说个数少一个字都不行,谁不给就是不给他面子,他也不给谁面子,就在谁府上闹,堂堂一个锦衣卫指挥使,成了个泼皮,偏偏还没人管的了,敢去管”。

    常宇摇摇头大笑:“他现在不是指挥使,是吴孟明,若是指挥使的话此时那些朝堂上的大佬弹刻的奏折走能堆满乾清宫了,他越是无赖,那帮人越拿他没办法”。

    正说话间,便有宫内太监至于衙门:“常公公,皇上召您入宫”。

    乾清宫中,常宇束手而立,崇祯帝让王承恩给他搬了个凳子,推辞几番后常宇落座,崇祯帝强颜欢笑:“睡的可好?”

    “臣近日太过疲惫还请皇上恕罪”常宇赶紧起身道,崇祯微微一笑:“朕知你劳累并非有责怪之意”说着挥挥手示意常宇坐下又道:“据最新情报鞑子从密云南下先占怀柔又分兵三路入昌平,平谷,顺义三县境内,怕是明儿一早便会兵临城下了,你为何按兵不动?”

    “以逸待劳,京中官兵不堪重用……”常宇把他的全盘计划托出,崇祯听了沉默半响,长叹一声:“你是打算牺牲京畿数县来下这盘棋”。

    “皇上,鞑子数次入关,哪一次不是盘旋数月半年之久,荼毒府州不计其数,孰大孰小一目了然,何况眼下吾等兵力不济,硬碰硬实乃下策,只能围追堵截,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常宇耐心解释。

    崇祯帝长叹:“起身走到窗边,一草一木,一子一民皆朕心头肉,失之痛心,但朕也清楚有些事避免不了,朕非责怪之意,行军打仗怕是此时大明无人能比的过你,该怎么做你就做,朕信你!”

    一句朕信你,差点让常宇飙泪,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的洗洗刷刷缝缝补补为了啥,为的不就是大明江山,为的不就是你老朱家。有崇祯这句话,再辛苦些也算值了。

    “守株待兔也罢,以逸待劳也好,此时鞑子就在咫尺之遥,难道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在城外耀武扬威,还有周遇吉黄得功的援兵何时能到,为何南边没了消息,那闯贼可是已逃出包围圈了?”崇祯说着说着便显得急躁起来。

    常宇起身安抚:“一切皆在掌握之中,最快的一支援兵已至五十里外休整,至于闯贼那边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而且他已经传令在河南境内徘徊遛弯的刘良佐北上堵截,即便闯贼闯过高杰那关,前边还有一关,这千里回家路,不可能让他轻松,不死也要扒层皮”。

    “至于鞑子最快明日可兵临城下”常宇则嘿嘿一笑:“不临城如何募银子,皇上是要那几分薄面呢,还是要银子?”

    “要银子”崇祯很果断,不过心气还是不那么的顺。

    “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崇祯帝有时候真的想指天怒骂,老子到底得罪你啥了,大明到底怎么你了,非要搞出那么多事,冬天冷到窒息冻死冻伤无数,夏天干旱千里失收,饿殍遍野,又有鼠疫肆虐,蝗虫成灾,加上贼人造反,鞑子入侵,搁谁谁受得了啊。

    常宇见他一脸悲恸之色,心下不忍连连安抚:“皇上您气色不好,一定要多休息,您和那些朝官管好民政,用兵之事,只要臣不死,不管是李自成,张献忠,还是那多尔衮早晚有一天臣提着他们的狗头挂在城头给您瞧着”。

    崇祯闻言面露喜色:“朕等着这天”随即又是叹息:“兵事虽急,民政亦是火烧眉头,各地干旱蝗灾不断,山西,河北,京城鼠疫肆虐不断,还有数府受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如何安置,朕真的要承受不住了”。

    干旱蝗灾这是看天吃饭,这年头抗旱救灾只是个口号,毕竟没有后世的机械化挖井掘渠引水,也无农药灭虫,仅靠人力无疑杯水车薪。

    至于让人束手无策的鼠疫,这玩意更是雪上加霜,以此时医疗条件,治疗是不可能的,只能预防和隔离。

    这一段时间京城大搞环境卫生,修垃圾站,公共场所杀虫灭鼠取的很好的效果,但依然不可能杜绝鼠疫的传播,只能发现后立刻隔离,最大化减少传染。

    ………………………………………………………………………………………………………………

    喜欢本书的朋友记得收藏投票,谢谢大家。

    。顶点

第681章 大番薯和大土豆() 
然则即便这样,每天因为鼠疫死亡者达到数十近百,听上去是不是觉得恐怖,可较之真实历史这已经小巫见大巫了,据记载街当时北京城:“坊间小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已二十余万。”??北京城在1643年的8月到12月间,保守估计死亡人数已高达全城的五分之一。

    所以当次年的4月,李自成攻进大明帝国的都城北京时,他面对的是一座“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

    可这刚刚因卫生环境改变而见了点效果,却又因鞑子兵入关,城内百姓涌了进来,使得才刚焕然一新没多久的京城又变得乱糟糟。

    “难民皆不准入内城”常宇想了想,决定划分区域隔离,不是搞地域歧视而是为了减小传染源。

    崇祯准了,又道:“河南河北山西三地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不计其数,他们将如何生计又令人头疼,怕是今年要饿死不少人。管,朝廷无能为力,不管,任其饿死么,更会激的纷纷揭竿而起”。

    常宇也是人头,低头沉默半响:“先拖再熬”。

    崇祯一时不明白,常宇详述:“朝廷先免赋,再免费提供粮种,然后尽最大能力赈灾接济,熬过两三年便能恢复生气”。

    崇祯苦笑,先不说朝廷此时能力有限,能否提供那么的粮种和赈灾粮食外,以当下这老天不赏饭吃的尿性天气,能否有个收成都是问题。

    土豆和红薯,常宇灵光一闪。

    其实这两种作物都在明末传入中国已有二十余年,只是并未受到推广,多在福建那种山区当做副粮栽种,就拿番薯来说,十年前才由徐光启从福建引进到松江府一带(今上海)到了康熙年间由陈川桂引到浙江,他儿子陈世元引进到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现在,常宇要提前推广这两种作物的种植范围,原因很简单,耐旱耐寒亦栽种且产量高,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加之“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

    简直就是饥荒必备的神物。

    崇祯帝又惊又喜,竟不知世间还有这等作物,可恨那些西南的官员竟然不知往内陆推广,便想着要下旨让福建巡抚尽快办理此事购置种子。

    常宇言之如此速度太慢,土豆已经过播种期,番薯恰好就在四五月分播种,当是越快越好,可官方办事太过繁琐拖拉拉,等他们弄过来差不多入秋了。

    “臣月前遣人走去广州办事,可让其回程走福建时大肆收购走海路送回,最多月余便可至,尚能来得及播种”。

    “速办此事,让锦衣卫专门办理此事,愈快愈好”崇祯听到有这种饥荒克星,龙心大悦,连连夸赞常宇能干,简直大明福星,夸的常宇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倒不是崇祯帝为了拉拢他昧着良心夸,和之前对常宇的半信半疑甚至暗中防备不同,此时他对常宇是真的宠信有加,因为他觉得这小太监简直就是个全能,文武双全,能打仗能捞钱,现在甚至都能提他分忧民政之事,便拿番薯来说,可笑天朝有这等作物已十余年,他是皇帝不知此物罢了,朝中大臣竟无一人不知?至少福建的官员知道把,多年间竟无人提议推广!

    不知道为何崇祯帝觉得再棘手的事情到了常宇这里总是迎刃而解,潜移默化中让他对小太监有了一种依赖感。

    “河北,河南因兵灾大乱,各府州官员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整个乱做一团,加上这数府百姓流连失所,需派一能吏前去主持大局,你可有推荐人选”崇祯帝这是第一次主动问常宇。

    虽说之前常宇在幕后推波助澜举荐一些人上位,比如李邦华,王家彦等,崇祯也是知道的,只是未挑明,毕竟他还记得祖训,太监不得干政,虽说这个祖训早就成了摆设。

    而如今直接了当的问,无疑说明已把常宇当成心腹,心腹中的心腹。

    “于成龙”常宇没有一丝犹豫!

    崇祯帝一怔,他好似听说过那么一个人,吴孟明曾说过常宇从山西哪个山沟沟带来的一个放羊倌,此时好像在东宫任个闲职。

    “此人默默无闻,能堪大用?”崇祯略显迟疑。

    “皇上用的是他的才能,又非他的名气,臣可以性命担保,非此人不可”常宇斩钉截铁,崇祯帝沉默半响,终是默默点了点头。

    常宇从皇宫出来已近亥时(晚九点)匆匆至东厂衙门立刻召集东厂和锦衣卫一众千户,连下数道命令,随即数股人马出城南去,很快各城兵马司也接到命令,明日起内城禁止难民进入,从兵营至城门各主干道实行道路管控。

    夜深人不静,常宇睡了一个下午精神特好,衙门里处理完公务,便率半百亲卫出了衙门上街,和春祥一起坐在马车里绕着皇城走了一圈,便又去了东城,露宿街头的流民见其车队纷纷躲避,道旁酒肆勾栏里丝竹入耳,常宇冷笑:“我猜里边很多人正拍案大骂朝廷无能呢,说不定也在吗咱俩”。

    “恨不得进去打他个满地爪牙”春祥恶狠狠的说道,常宇摇头:“咱们是文明人,东厂也是文明单位,这事千万不能干,至少不能明着干”。

    马车路过黄宅,春祥低声问要不要进去看看,常宇想了想:“等你几天吧”这里是他家,属于自己的港湾,一入这个家门既能让他安心,也能乱心,此时大战在即,他不想心乱。

    车至东直门下,常宇下车上城,此时城门和上城口均有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当值,这是常宇下的命令,特殊期间东厂和锦衣卫负责监管京营的城防任务,但凡发现渎职立刻拿人查办。

    上了城往北行去,天阴空中无光,城上风大略有凉意,登高望远依稀可见有点点火光,不知何谓,低头看城下尚有来不及入城的难民,常宇皱眉,轻声对春祥道:“明日再放行一天,后天起禁止入城,让他们南下躲避兵祸”。

    春祥苦笑:“怕明日鞑子就兵临城下了,他想入城也来不及了”。

    常宇望北看去,冷冷一笑:“兵临城下未必就是什么坏事”。

    这时,亲卫低声汇报,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来了,常宇扭头望去,正见吴孟明摇摇晃晃的走了过来,未及三尺便闻酒气冲天,不由挑眉道:“吴大人这么好的雅兴”。

    “p的雅兴,借酒壮胆罢了”吴孟明一张口嘴巴都大舌头了。

    常宇哈哈一笑:“所得如何?”

    。顶点

第682章 分赃() 
吴孟明面红耳赤扶墙躬身,一怔凉风吹来让其精神一震,扬起双手对着城外长长呜呼一声,看上去特别的心旷神怡,常宇在侧看着他轻笑不语。

    “意料之中的难,但却有意料之外的收获”吴孟明难掩一脸亢奋之色,常宇嘿嘿一笑:“勋贵个个人精又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铁公鸡,想从他们兜里掏银子哪有这般容易,不过瞧吴大人这神色却是乐在其中啊,银子虽不好赚,这人气和名声可是赚足了哦”。

    吴孟明哈哈大笑:“实不相瞒,卑职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名头能这般如雷贯耳,人人称颂”。

    他倾家荡产捐助朝廷抵御鞑子,以个人名义号召京城勋贵募捐,对那些食君之禄不忠君之事的蛀虫措辞激烈甚至破口大骂,更甚是一度率百姓上门围堵逼捐,一时间京城哗然,百姓皆赞其大义凌然忠君爱国不畏强权……可谓名声大噪好评如潮,除此以外自然更得崇祯帝的欢心,当然募银里也少不了他的分成,可谓一举三得名利双收。

    “好事都被你捞着了,那就尽心做事吧”常宇微微一笑,吴孟明情绪一时难以平复,加上酒意更显得亢奋,满嘴胡言乱语说了半天,言之那些勋贵当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常宇听了一会便打断他:“明日鞑子兵围城,可助你一臂之力”。

    吴孟明猛的打了个激灵:“鞑子明日便要临城了?怎么这么快……厂督,您说鞑子会不会打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