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野史之棣允之恋(第一部上)-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王爷,奴家是刚好遇见了雯,雯说可以带郁鸢见王爷。而且……而且,郁鸢是真的想念王爷了。”郁鸢越说声音就越想,仿佛受了十世的委屈。
“雯?你居然叫他雯。” 朱棣心想:你和允炆竟然熟悉到了直呼名字的地步,“是他让你这么叫他的的?”这时候的朱棣简直可以用妒火中烧来形容。
而郁鸢以为,王爷只是不喜欢自己叫他的人叫的如此亲密,“奴家逾越了,逾越了。”
“哼。”朱棣从鼻子里挤出一声“哼”,“知道就好。”
“王爷,奴家不明白,为何王爷把奴家带进府中却不闻不问?”其实郁鸢是想问,为何王爷这些日子都不在进自己的房里。
“你这小倌,不觉得自己已经管到本王的头顶上去了!”
“奴家……奴家……”郁鸢半天也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些什么了。
“下去吧。以后除非本王亲自传你,否则你不许出玉园半步。”
看着郁鸢退下去的背影,朱棣摇了摇头。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带他回来呢?因为他的声音和允炆好像。因为他的样貌也和允炆有几分相似。回想允儿醉酒的那一夜,回想自己在郁鸢身上寻找允儿的味道才达到高潮的那一刻,自己是怎么了呢。难道,真的是……爱上,他,了吗?
越想越头疼的朱棣放弃了胡思乱想。快步追上了还未走远的郁鸢,一直把他抱进房里,摔在了床上。
被摔在床上的郁鸢一看朱棣如此对自己,不但没有伤心,反而开心了起来。他的全部经验告诉他,当又一个男人如此对待自己的时候,就证明这个男人对自己有兴趣。像自己这样的人,早就学会了如何在一个比自己强大的男人的臂弯下存活。
“王爷,奴家这些日子可想死您了。”
“闭嘴。”朱棣只是想在郁鸢的身上找寻让自己放松的感觉,对他完全没有半分感情,因此任何从郁鸢嘴里说出的话都是多余的。“把腿张开。”朱棣想的只有如何发泄。
“棣,”郁鸢柔柔弱弱的叫,他记得那一夜自己这么叫朱棣的时候,朱棣是如何的开心,如何的忘情。
“本王,恩……”将自己的硕大□□了男孩儿的股间,“叫你闭嘴。”
随着朱棣的进入,郁鸢也真的发不出任何语言了,只能“恩,啊……”的发出让人脸红的□□声。朱棣并不喜欢这□□声,所以故意忽略它,只一心将所有心思和力气用在侵略身下人儿上。也正式因为如此,他完全没有注意到去而复返的朱允炆此时已经出现门外。
更要命的是,房门没有关好,一屡冬日温暖的阳光从缝隙里照射到屋子里,照射到正在进行某项运动的两人身上。
朱棣的心思全都放到了侵略身下人的身上,但郁鸢的位置恰好能够看到去而复返的朱允炆。郁鸢并不觉得有什么难为情,甚至刚才还没有偃旗息鼓的醋意此时得到了释放。
郁鸢充满情和欲的眼睛,透过朱棣的肩膀看向门口的朱允炆,仿佛诉说着胜利,诉说着‘我才是王爷的枕边人’一般。
朱允炆先是楞楞的看着郁鸢,又看了看郁鸢身上的四叔,终究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转身离开了翠庭园。
朱允炆离开燕王府
第二天晌午,睡的迷迷糊糊的朱棣一睁开眼睛就看到自己臂弯里一张酷似朱允炆的脸。先是一阵迷茫,随后是开心,但后来又开始失落。朱棣的心里就像是一个油米铺,酸甜苦辣咸的滋味一起涌上心头。许是朱棣的动作扰到了熟睡的少年,少年也睁开眼睛,“奴家这就起身为王爷更衣。”
“不必了。” 朱棣起身,不紧不慢的穿好了衣服。看了一眼还在床上的郁鸢,郁鸢霎时间明白了朱棣是在催促自己离开。于是三下俩下穿好衣服,上衣的修带系得歪七扭八的就逃似的冲出了屋子。
“来人啊。”朱棣叫了一声,立刻有一个下人出现在朱棣面前。“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太子可曾来过了?”
“回王爷,太子殿下今天一早天还没亮就上路回京了。”
“什么,为何没人通知本王!”
“回王爷,太子殿下走的时候吩咐过奴才们,说是怕扰您的清梦。”
“滚!”说不上为什么恼羞成怒的朱棣一脚踢在下人的肩膀上,“给本王滚出去!”
“是,小人这就滚。”忍住疼痛,被踹了一脚的下人不敢哼出半分声音来,恐怕王爷在将怒火撒扫他身上。
看着下人出去把门关上,朱棣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自问:为何允炆走的如此匆忙?竟连知会自己一声的时间都没有了吗?难道是皇上那边有什么动静?若是这样,为何自己插在皇帝身边的眼线没有任何消息传来呢?
朱棣思来想去也找不到原因,却越想越生气。于是开始责怪自己为何只是个王爷!要是自己是皇帝就好了,若自己是皇帝就不用愁见不到允炆了。若自己做了皇帝,允炆他一样还可以当他的太子,也能时时刻刻都能陪在自己身边了。
朱允炆回到京城的第一件事就是书信给燕王朱棣。朱允炆明白,不管自己是因为什么原因离开的,毕竟没有拜别四叔就擅自离开他的府邸就是自己不对。也不管自己在北平的时候和四叔是多么的亲近,但是毕竟是身在帝王家,事情的处理方式关乎的不仅仅是自己,更关乎政治局势。
那第二件事就是去拜见皇爷爷了。
“允炆拜见皇爷爷。”朱允炆站在金銮殿下,由于许久未见,朱允炆向朱元璋行了最隆重的皇家礼节。
见到许久未见的长孙儿,饶是有再多国事需要处理的朱元璋还是笑得合不拢嘴,“允炆,过来,让皇爷爷看看。”
朱允炆登上几步台阶,来到了朱元璋的身边。朱元璋笑眯眯的盯着朱允炆,问道:“孙儿这一去北平可有什么收获?”
朱允炆心想:此去北平和四叔的关系相处的还算融洽,除了回京的前一晚自己看到的……让自己心有一阵刺头的感觉外。但朱允炆明白,皇爷爷是皇帝,一个普通的爷爷可能想听到自己一家人相处的是多么的和睦,但皇帝却恰恰相反。“回皇爷爷,允炆此去北平看到了四叔奉行皇爷爷您的思想,将封地治理的一片繁荣。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呢。”
“哦?我的儿子竟如此能干。”
“皇爷爷,允炆觉得大明建国二十余载,四周邻国无不称臣,在武力保护我疆土的前提下,农业、商业也是时候得以发展了。”
“恩……”朱元璋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我孙儿是真的长大了。”
“皇爷爷您说过,成了家就是大人了。”
“那,我的好孙儿什么时候能让皇爷爷抱上重皇孙啊?”朱元璋大笑。
“皇爷爷。”朱允炆叫了一声,语气满满的都是不好意思。自己却也在思索着:是啊,已经成家了,就是大人了。自己的妃子马氏自从结婚的那一晚后,自己便再未见过她。直到现在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娶回家的女子,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朱元璋听出了朱允炆的不好意思,大笑起来:“允炆不必不好意思,若是那女子伺候得你不顺心,皇爷爷大可在为你寻觅其他女子。”
朱允炆不想朱元璋在围绕着这个话题打趣自己了,便说道:“皇爷爷,允炆会争取早日让皇爷爷抱上曾孙的。”
“哈哈,好啊,等允炆什么时候让皇爷爷抱上小曾孙,皇爷爷就把皇位让给允炆,自己享享福去。”
“皇爷爷说笑了,您还正老当益壮呢。”
此时,站在皇帝身边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不起眼的小太监耳朵一竖。
十日后,朱棣正在与自己手下的一员大将李啸对弈,一只鹰飞到窗台上。李啸将鹰脚上的细小信笺取下,将鹰放飞。
“王爷?”
“念。”
“是。”李啸将信笺打开,“王爷,秘信上说,皇上已经有退位之心,欲将皇位在曾太孙出生之日传于太子朱允炆。”
朱棣听后怒火中烧,攥紧了拳头,黑着一张脸,仿佛要将谁吞进肚子里一般。
李啸见此情形问道:“王爷?是否需要在太子身边安排眼线,以备后患。”
朱棣眼眸一转,透过窗户外那斑驳的树叶欣赏着夕阳。“小心行事。”
李啸会意道:“是,属下这就去办。王爷放心。”
允炆的齐泰哥哥
话说另一边,允炆太子自回京后日日陪朱元璋批阅奏折,过上了枯燥的帝王日子。
这一日,好不容赶上了一个国事较少的日子,还未到申时就审阅好了奏折的允炆在告别了皇爷爷后,随即换上一了身便服,吩咐下人不必跟随后便出了宫门,直奔京城最有名的天仙居。
此时天仙居的二楼雅间一名为齐泰的男子目不转睛的盯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忽然肩膀被谁从后边轻拍了一下“齐泰哥哥。”
“小炆来的甚是突然啊,我一直盯着街上也未见你出现,以为你爷爷舍不得你,把你留在家里了呢。”
“泰哥哥这说的是哪里话,爷爷他政务繁忙,怎会有时间给我。”
齐泰盯着允炆腰间的玉佩,而后附耳到允炆身边小声说道“我的太子殿下,您腰间的九龙玉佩还真是别致啊。”
允炆听闻,知道这是齐泰在告诉自己,自己又忘记在市井间隐去身份了。于是赶忙把腰间的玉佩收到袖口中,贴耳道齐泰耳边道:“谢谢泰哥哥,我又忘记了。”要说这泰哥哥就是心思缜密,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就凭自己的真本事做到了尚书一职,不是?
齐泰呵呵一笑,端起茶案上的香茗,凑到鼻尖闻了闻,“小炆也快尝尝。”说完,自己轻啜了一口。
朱允炆对案子上的茶,兴趣缺缺,端起小杯子喝了一口,苦涩的气息直撞口腔,随后一股清香停留在齿缝儿间。“真不知道齐泰哥哥对这茶,竟如此的情有独钟,简直苦死了。”
“小炆,你还太小,不懂得这茶水就如人生一样。忍不了前面的苦涩,就留不下后来的清香啊。”
齐泰说的意味深长,朱允炆却不以为然。于是调笑道:“齐泰哥哥也未见得年长我几岁,竟像个老头儿似的。不知齐泰哥哥差人把允炆叫来所谓何事?”
本来还一脸轻松的齐泰忽然严肃起来,“允炆,你从北平也回来数日了,可曾留意过燕王府正在招兵买马?”
“泰哥哥可是看出什么端倪?”允炆也严肃了起来。“前几日批阅奏折时,皇爷爷也问过允炆对四皇叔以开垦田地为由,申请拨款四百万两一事的看法呢。”
“你怎么想?”
“我觉得,不可不给也不可全给。北平的商农状况都比京城要好的多。土地也多为良田,交易买卖也井然有序。这些年,国库因修缮行宫已没有那么充实了。”
“是啊,若是全给恐怕北平的金库要堪比国库了,若是不给,燕王日渐雄厚的兵力,若真是造起反来,最后遭殃的还是人民,损失的还是大明的江山。”
“泰哥哥,”允炆端起苦茶啜了一口,“这皇位允炆从未觉得好,也更不稀罕。”
“允炆,这皇位虽然你我都不稀罕,但觊觎之人数不胜数。即便你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做这个皇帝,也万万不可把这想法示于人前。一旦你让人察觉你的想法,他们必然会把你处之后快。”
“泰哥哥……”
“允炆,即便你放弃帝位,那些人也会把你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既然,你已是大明的太子,就必须义无反顾毫不懈怠的往上爬,登上帝位!”
“泰哥哥……”朱允炆听闻齐泰一席话,方才觉得,这皇位是自己如何也拜托不掉的束缚。朱允炆有种窒息的感觉。
可能是见自己把朱允炆逼的太紧,语气又太过凝重,齐泰故意装作轻松的语气,调侃道:“允炆不是已经大婚了吗。何不趁皇上身体康健,赶快为他生个曾孙。如果孩儿争气的话,说不准能代替你做了这个皇帝。好了好了,也快到酉时了,尝过这天仙居最有名的水晶猪肘在回去吧。”于是就招呼了店小二上了店里有名的特色菜。
但虽是说者无心,但听者允炆却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或许在旁人看来王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日日陪伴朱元璋左右的允炆却已在他十六岁那年的盛夏,深感作为帝王的无耐与艰辛。如果要让自己的余生都与朝廷为伴,那活着有什么意义呢。为了大明的江山,为了皇爷爷,为了对得起仙逝的父皇,生育一个孩儿没准是最好的选择了。
之后的二人抛开了朝廷,抛开了彼此的身份地位,允炆和齐泰就像是一对兄弟一样,在天仙居品尝着完美的水晶猪肘,允炆向齐泰讲述着自己幻想的生活,“如果我只是个寻常人家的孩子,或许这个时候会在农田里劳作,又或者会有自己的生意买卖。闲暇时能和自己喜欢的女子郊游野外。泰哥哥呢,希望过得是怎样的生活。”
“或许,我还会遇见你吧,允炆。我们可能是为了一桩买卖而相识,可能是我去你的买卖摊子买东西而结识你也不一定呢。”
吃着聊着,说者不着边际的话,日头已经落下了大半。但梦想毕竟只是梦想,最终都要回归现实。
回到府邸的允炆看着府衙中熟悉的一草一木,却有些怅然若失。低低的叹了一口气。正准备回房,一女子从他身后轻轻的唤了一声:“太子殿下。”朱允炆转过头,一个面容娇好身着凤冠霞帔的女子立在眼前,衣服的两根系带和几缕发丝随着晚风轻轻的拂动着。此女子正是太子妃。
“臣妾已入府数日,但太子殿下一直公务繁忙,并未召见臣妾。今日在此偶遇太子殿下,臣妾失礼了。”语毕,微微半蹲行了礼,转身欲走。
朱允炆赶忙拽住了她的衣角。虽说女子新婚无召不得与夫君相见是皇家的规矩,但已进门数月自己也未曾见她一面,说起来还是自己不对才是。“本太子近日着实不得空,不知在府中你可过得舒坦?”
“回太子殿下,孝贤在府中犹如在家中一样。太子府中的家奴也很有规矩。多谢太子关心。”
四目相对,一时间竟是无语。朱允炆是不知该如何面对眼前的女子。果然娶妻对16岁的自己来说还是太早。而马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