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156部分

汉皇刘备-第156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淹馀垡煌眩冻鼋羯矶檀颍闱嵘硪蛔荩教校溃骸澳忝且黄鹄窗眨 

    几个於夫罗部的勇士大怒,便是你吕布遐迩闻名,也不能看轻我草原的雄鹰。一个披头散发的巨汉跃了出来,怒喝一声,张开双臂,便往吕布抱去,一双蒲扇般的大手张开,甚是吓人。

    吕布意欲立威,竟也不让,双腿稳稳扎了个马步,亦是伸出双臂去格拦,竟然是想硬碰硬。咚的一声闷响,吕布纹丝不动,那大汉双臂却被荡开,整个人也似喝醉了似的,摇摇晃晃往后退了好几步,吕布占得上风,往前一窜,右掌竖立成刀,只往那大汉胸膛轻轻一劈,那大汉便轰然往后倒下。

    吕布双眸神光湛然,负手而立,笑道:“早说要一起来!”

    於夫罗站了起来,喝了一声彩,便瞪向诸健儿,作色道:“吕将军威震九边,岂是虚名?如今难得指点你们一二,还不上前求教?”

    话说得如此直白,匈奴勇士便是再傻,也知道这是单于让他们群殴了。于是怪叫一声,一涌而上,掰手的掰手,绊脚的绊脚,抱腰的抱腰。

    好吕布,气沉丹田,双臂一抖,两个方才近身的大汉便不知怎的,往两边飞了出去。又把腿一振,两个抱住大腿的家伙双膀酸痛,跌坐于地。后面那个抱住吕布虎腰的家伙,被吕布虎吼一声,抓住那人腰带,拦腰拎起,来了个过肩摔。还有些未近身的,见了吕布威势,不由止住脚步,吕布哈哈一笑,竟也不放过,欺到身前,拳打脚踢,一个个放翻在地。不多时,厅中便躺倒一大片。

    於夫罗等人看得都傻了,半晌,於夫罗才回过神来,道:“吕将军神威,某深服之!”於夫罗可知道,这些躺在地上叫唤的家伙,可是他打小培养的卫士。在草原上都是数得着的勇士。没想到竟然被吕布如此轻易的击倒。

    吕布脸不红气不喘,笑道:“微末之技,让单于见笑了。”于是又重新开席,席上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吕布见今日那文士亦在席间,位于於夫罗下,想来是於夫罗寨中数一数二的人物,只是此人相貌清奇,却显得有些郁郁寡欢,入席之后,便没说过话,只是一直埋头饮酒。吕布心下好奇,便笑道:“单于,不知座中这位先生高姓大名?我观单于麾下勇士济济,独有先生气质风范过人,心实仰慕之!”

    那文士闻言,鼻子里冷哼一声,却也不吭一声。吕布脸色一变,心道,汝是何人耶?敢如此待我?那於夫罗哈哈大笑,道:“吕将军神目如电,我有今日,全赖荀先生。来来来,我向吕将军介绍下,这位先生,便是荀攸荀公达,先帝时曾为黄门侍郎,后京师大乱,公达护了家小弃官回家,途中遇匪,被我所救。蒙先生不弃,一直留在身边,为我出谋划策,以至今日。”

    吕布一惊,道:“可是颖川名士当面?”

    於夫罗得意洋洋,笑道:“正是!”

    荀攸早年就海内知名,于是大将军何进秉政时,在中平元年便征海内名士等入朝,荀攸名列其中。后来董卓之乱时,因与诸名士讽董卓之政,又打算密谋除董,结果走漏风声,于是荀攸一不做二不休,弃了官,护了家小出关南归。本来打算是护了家小到颖川后,自己便去投奔侄子荀彧,听说他在刘备那里君臣相得,干得不错。结果谁知道阴差阳错,竟然为於夫罗所掳

    荀攸任凭吕布与於夫罗一唱一和,也不搭话,只低头看着自己席上酒杯。心中却是郁闷异常。

    散席后,高顺道:“主公,何为以千金之尊,与匈奴人比试拳脚?有我与文远在,何须主公下场?”

    吕布笑道:“无妨,我亲身试之,显以武勇,震慑於夫罗。便是想告诉他,别起别的心思,否则,吕某人发起怒来,却也不是他能吃得消的。”

    吕布又叹道:“想不到荀攸荀公达竟陷在此处。怪不得一脸郁郁。”

    张辽道:“将军,荀公达乃青州长史荀文若之侄,我等欲返青州,只怕要救一救他。”

    吕布沉吟了会,道:“且再看看。”

    一路行至宿营处,再无余话,各自散去。

第二百四十一章 单于说吕布() 
感谢书友狮之心666的打赏。

    荀攸出京的时候,於夫罗正率着部曲四处流窜。可以说大汉帝国对它曾经的敌人,很不友好。哪怕是匈奴人已经臣服了很久。

    南匈奴自从归顺大汉以来,便一直充当大汉忠实的打手。经常被大汉征调兵马,一起打击北匈奴、鲜卑。而每年从大汉朝廷所获得的,不过是那么一些钱粮绢帛而已。

    看看近几十年来南匈奴对大汉的贡献吧,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当年被派去和中郎将夏育、臧旻等出塞征讨鲜卑檀石槐,结果大败,单于重伤,第二年伤重不治而亡。继任者呼徵单于屁股还没坐热,与当时的护匈奴中郎将张修不和,被斩杀。张修擅立右贤王羌渠为单于。

    中平四年,前中山相张纯等反,汉灵帝征南匈奴大军平叛,于是羌渠遣子左贤王於夫罗率军出征。结果於夫罗前脚一走,后脚南匈奴部众就造反了。原因是汉廷征召不断,南匈奴的勇士儿郎们死伤过重、抚恤过低,害怕将来南匈奴将不存于世这个理由很充分,于是十万人同心,一起把羌渠给干掉了,另立了单于。

    等於夫罗得信,已经晚了,想回去,南匈奴派大军临界,说你再往前一步,就打你。于是於夫罗委屈得向汉灵帝申诉,说伟大的天子,天下的共主啊,你可得救一救你忠实的臣民。小臣为国出征,结果部落里的人民造反,杀了我的父亲,另立了单于。让小臣无家可归,陛下可得为小臣做主啊。

    汉灵帝哪有空理你,尚书们心想,巴不得你们自相残杀。你快带兵回去和那些造反的人打起来啊!于是七拖八拖,这事就这么给拖了下来。

    再后来,汉灵帝驾崩,董卓入京,另立天子,诸侯反董一系列的大事发生,朝廷和大臣们,早就把於夫罗给忘得一干二净。

    於夫罗人马驻扎在河东、河内,又缺军饷又缺粮,没人搭理,早就怨气冲天了。于是黄巾之乱时,索性就跟白波贼们搅在一起打架劫舍了,反正这手法,他们熟。就这样,一支堂堂的朝廷军队,转身一变,变成了流匪。

    越干越熟、越干胆越大的匈奴人,仗着马多,来去如风,活动范围不仅仅限于河东、河内了,兖州、冀州,都是他们的活动地盘。反正抢一把就走,等汉军反应过来,他们早就溜之大吉了。

    荀攸与於夫罗的相遇,就是在一次於夫罗率部劫掠后的返途中。

    当时荀攸跟随着一支商队走,好死不死就偏偏撞上於夫罗了。乱世之中,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在於夫罗眼中,这些人都将是他的奴隶。于是,悲催的荀攸就这样被掳到了於夫罗营中。

    本来荀攸还打算隐瞒身份,待看守稍松时,再趁机逃出。结果荀攸在看到於夫罗欲斩杀那些老弱病残以减轻其负担时,荀攸还是义无返顾的站了出来阻止。

    粮食越来越少,掠来的人口却越来越多,自然是要把那些没用的老弱给清理了,以提高己军的生存质量。就是在草原上,灾难来临时,老弱也是第一个被抛弃的。这是生存的法则。於夫罗从未想过有人敢忤逆他的意思,当时便勃然大怒。

    不过在听到眼前这个中年男子自承是荀攸荀公达时,於夫罗便立马转怒为喜了。好歹也是半个官场中人,荀攸的大名,他又岂能没听说过?

    他正头疼诸多杂事无人打理,当初出兵时,汉廷指派的随营文官早就走得一干二净。如今天上掉下个荀攸来,那还不赶紧给抓住了。

    于是,荀攸就被於夫罗这个粗人半恳求、半威逼的留了下来。只要荀攸一动离开的念头,於夫罗便拿满营掠来的汉人老弱来威胁。行,你要走可以,不过大营没了公达你的打理,养不起这诸多闲人,还是一个个杀了的好!荀攸又急又怒,这真的是典型的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空有一颗仁心,却拿这个粗鄙之人毫无办法。

    既然留了下来,荀攸为了自己,以及诸多汉人的生存环境,不得不为於夫罗出谋划策。于是,有了击退白波贼的大胜、有了这座山寨、有了田地、渔猎耕织荀攸呕心沥血,只是想让於夫罗尽量减少流寇般的劫掠,有了一个稳定的基业,不再四处祸害大汉的郡县。

    随着山寨的兴旺,以及屡次在荀攸的谋划下,以最小的伤亡击退数次流寇的攻击袭扰,於夫罗对荀攸越来越倚重。这也是荀攸今日宴会上,位居次席的原因。

    一连数日,吕布等就在山寨中,每日烹羊饮酒为乐。这个时候,吕布才知道,这里处于东郡与魏郡之间,兖州、冀州的交界处。於夫罗说是看中此处形胜。其实吕布觉得,这个地方能打能跑,这才是关键。

    又过了数日,休整得差不多了,吕布觉得也是时候离开了。再不走,身上都长了好几斤膘了。结果於夫罗热情无比的挽留,非得让吕布再多歇几日。吕布却不过情面,只好答应了下来。

    这日,张辽却是与吕布私语道:“将军,於夫罗不放行,只怕事出有因。”

    吕布听罢,眉头一皱,道:“於夫罗还敢强留我不成?”

    张辽道:“非强留,只怕是刻意热情挽留,然后邀请我等入伙?”

    吕布嗤笑一声,道:“吕某再不济,也不会与流贼为伍。”

    张辽便道:“将军所言甚是,只是我方势小,还得多加提防。”

    吕布深以为然。隔了会,吕布便道:“荀公达在此,不如向他请计。”

    荀攸是整个寨子中最忙的人,行踪飘忽不定,想找他还真不好找。好不容易在个没人的地方把荀攸给堵住了。

    结果荀攸一看是吕布等,脸便拉了下来,黑着脸道:“吕将军有何事?”

    吕布心想,这名士脾气还真不小。不过我有底牌,于是满脸堆笑,道:“久闻荀先生大名,吕某不胜向往之”

    客套话还没说完,荀攸便不客气的打断了:“行了,吕将军有事便直说罢,我很忙。”

    吕布心中便不舒服了,名士了不起啊,老子手中剑不知斩了多少名士的脑袋。不过有求于人,便只好强笑一声,道:“荀先生,吕某诛董之后,西出武关,便想前往青州,不意山中失道,流落至此。今单于好客,久留不放,虽感单于盛情,然上下将士,一心东返,往见刘青州。不知荀先生可否在单于面前,替我等美言几句,好放我等前往青州?”

    荀攸听完,上下打量了吕布几眼,道:“行,我知道了。”

    说完转身就走,隐约间,有低语声传来:“反复之狡徒,也想往青州?”

    吕布气血强盛,六识过人,自然听得一清二楚。当下差点就气炸了。本来还想着日后同殿为臣,临走时一块把荀攸带走呢。想不到他竟然是这种态度。换以前吕布这脾气,早就抽出剑来,把荀攸剁成几十块了。

    吕布气完,又悲哀的想道,难道在世人眼中,我就如此不堪?荀公达如此想,其叔荀文若是不是亦如此?唉,完了,看来以后在青州的日子不好过喽。

    吕布郁郁回到房间。又过了数日,毫不见动静。吕布想道,不会荀攸没把这事放心上吧?吕布倒是冤枉荀攸了。本来荀攸是不打算说的。做为一个正统的儒者,荀攸最恨的就是吕布这种武夫,反复多变,轻义重利。吕布在董卓夺取政权,祸乱天下的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极不光彩的角色。甚至可以说,荀攸以至于有今日,全是董卓、吕布间接所赐。荀攸简直恨不得吕布就和董卓一块死了算了。又岂肯帮他。不过,君子重信义,人无信不立。荀攸既然答应了吕布,便没有不为其进言的道理。

    结果於夫罗听完之后,却是半天没说话。待荀攸走了之后,才喃喃道:“原来吕布你想去青州啊。”

    又数日,复饮宴。座间,酒过三巡,吕布实在憋不住了。乃道:“多谢单于盛情,不过吕某已与刘青州约好,往投刘青州。今在此盘桓已久,不宜再拖。吕某决意明日拨营,率部前往青州。还望单于放行。”

    於夫罗哈哈大笑,道:“将军欲去青州,那是好事。刘青州允文允武,名震天下。我亦是佩服得紧哪,来来来,同饮此杯,祝吕将军此去鹏程万里!”

    吕布听了,放下心来,于是与诸人痛饮,喝得晕晕乎乎。

    喝到差不多的时候,便听得醉态可掬的於夫罗道:“吕将军,我匈奴人,最服的就是你这种勇士,好汉!你太对老子脾气啦,这才留你住到如今。”

    “吕将军、吕兄弟,我也不和你说见外的话。刘青州无论人品、本事,咱都是极佩服的,我也在困境的时候曾经想过要去投他。只是后来一想,刘青州麾下,多是些儒家子弟,一个个讲究仁义道德的君子。听说就是他手下大将,也是饱读诗书。若是我去了,他们岂能看得起我这个粗人?与其去了,受排挤被闲置,还不如率了儿郎们啸傲山林?”

    “这几日我也在想,如今天下大乱,诸侯自顾不暇。此正英雄建功立业之时也。若吕将军和我合作一处,大好河山就在眼前,任我等驰骋。以吕将军之能,日后诸侯,又岂少得了将军一席?刘氏式微,这天下,将会是何人之天下?”

    说完,於夫罗便摇晃两下,往案上一栽,沉沉睡去了。

    吕布人醉心不醉,一听完於夫罗所言,胸中一颗沉寂已久的雄心又顿起波澜。

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发河内() 
一间屋子里,并州系诸将围成一圈,吕布坐在中间。吕布见人齐了,也不废话,单刀直入的道:“我不想去青州了。”

    大家吃了一惊,什么,这商量得好好的,怎么一路辛苦从三辅跑到这了,眼看马上就要到目的地了,现在却反悔了?

    张辽屁股坐不住了,马上道:“将军,这是为何?”

    高顺双目亦是直直看向吕布。

    吕布叹道:“我乃一介粗人,生长于并州,为了功名、为了保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