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170部分

汉皇刘备-第170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

    不过刘备也没法深思细想了,他留了孙乾在徐州,与徐州方面沟通曹操诸事,自己便率了亲卫,速速往青州而去。

    袁绍终于提前撕开了他伪善的面纱,向昔日故友曹操亮开了他锋利的獠牙,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颜良、文丑、高览、张颌河北四庭柱倾巢而出,率数万精锐步骑,趁曹操大军出征在外,直捣空虚的兖州。

    进入东郡之后,颜良与文丑一路直扑济北国,高览率部攻打濮阳,张颌率部攻打东平国。袁绍知道,兵贵神速,只有快得让曹操、刘备反应不过来,到时就算拿不下整个兖州,他也捞足够了实利。这次出兵,就算是基本上达到了目的。

    当袁绍率众将兵出魏郡时,兖州众将士确实没有反应过来。他们还在为远在徐州的曹操所忧心。是以当冀州大军出现在东郡的时候,夏侯惇措手不及,被袁绍以众击寡,兵败东武阳,只能一路东撤。而夏侯渊在濮阳,先失顿丘,后失卫国,只好在濮阳固守待援。

    在昌邑的程昱和毛玠,在接到东郡告急的时候,也是大惊失色。实在没想到四世三公、名重天下的袁绍,会干出这种近乎偷袭的事,而且,还是向故友曹氏出手。当年酸枣盟誓犹在眼前,如今袁绍却赤。祼祼的翻脸了。看来这世间,还是无人能逃脱名与利的羁绊。

    好在程昱与毛玠等都是一时之选,惊慌过后,便迅速镇静下来。一面遣使加急报与曹操,一面知会各郡国,稳定人心,收集粮草、木石,整备城防,修缮器械,严防死守,以免为冀州所趁。又大肆宣扬曹操在徐州大捷,不日将归的消息,如此,方才让昌邑城有些散乱的人心给稳定下来。

    曹操回到山阳郡的时候,兖州各处已经是风声鹤唳。各地百姓传播着袁绍大军进击兖州的小道消息。更有饱经战乱蹂。躏的吏民,在第一时间得到这个消息时,便携了家小,仓皇出逃。乱世人命贱如草。能活下来,便是最好的奢望。而在这一场战争中,没有人看好曹操。毕竟,袁氏的声威就摆在那里,而据有冀州的袁绍,也不是刚开始经营兖州的曹操可比拟的。冀州素来殷富冠于诸州,虽然几经战乱,但毕竟根基深厚,家底尚在,战后恢复得也快。而兖州,一直在经受贼匪的折腾,数任刺史不是因治理不力而离任,便是战殁。一州精华尽散。曹操接管兖州不久,如何能敌得过冀州?

    兖州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了。

    刘备风尘仆仆回到临淄城时,平原相、青州第一军指挥使关羽已经等候多时。见了刘备,便禀道:“主公,袁绍悍然兵进兖州,此乃我青州之良机也。末将已经整顿好兵马,只待主公一声令下,便可自高唐进伐清河。到时,袁绍必然慌乱。主公再与曹孟德联兵击之,冀州唾手可得!”

    刘备看着关羽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有些想笑。事情哪会如此简单,袁绍是率了四将齐出,但家中还有淳于琼,还有麴义等宿将,更加重要的,是情报中说明田丰、许攸、沮授等谋臣,袁绍一个也未带,全部留在冀州镇守。刘备虽然不知道袁绍为什么不带田丰和沮授,但有这两人坐镇,冀州可以说毫无破绽。自己能想到的,田、沮又岂能想不到?兵无常势,不是说有了强大的力量,就可以横扫一切。否则,还要兵法何用?刘备纵然自负麾下文臣武将不输于任何诸侯,却也不敢拍着胸脯说就一定能纵横天下了。没有绝对的把握,便去图谋冀州,万一打成拉锯战,那就得不偿失了。

    而且,在刘备心中,冀州四战之地,真拿到手了,要面对并州、幽州、兖州、司隶四处的防守压力。还不如好好的规划下,如何把陶谦的徐州给骗到手。毕竟,徐州牧陶谦当众和诸文武说了,欲以徐州相托不是?当然,陶谦或许是老谋深算,用言语逼得自己不得用武力图徐州,但自己可以和老曹联手啊。

    当然,当下最最重要的,是要召集诸臣商议,如何助兖州一臂之力。早就看袁绍不爽了,如何让他吃点亏,自己心里也舒服不是。

第二百六十三章 诸葛来投() 
刘备之前还在为徐州百姓担忧,唯恐曹操因父仇而迁怒徐州百姓而施杀戮。火然?文 ??? ???。ranen哪曾想历史在这里又拐了一个弯,袁绍竟然趁机悍然出手,直取曹操根本。刘备暗叹袁绍臭不要脸的同时,也在心中给自己提了个醒。千万别小看了袁绍。别为历史上的那个被评为“色利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亡命”的袁绍给迷惑了。这次袁绍出手便可谓是雷霆一击,何等果决!若是真让他成功了,天下局势将会彻底改变。幸好有自己在,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袁绍夺取兖州的。

    当然,老曹也不是那么容易就会被袁绍打败的。这二位都是人中英杰,乱世枭雄。要不让他们先打打看,斗个两败俱伤了自己再出手,这样的话,有没有可能一鼓作气收了兖、冀两州?清风吹过,书卷哗啦啦作响,刘备自幻想中醒来,不由一声苦笑。青州一派兴旺,可惜想要一口吃成个胖子,还是有些力有未逮啊。再说就算真成了,自己在袁绍、曹操绝地反击之下,起码也得是元气大伤。到时怎么去面对周围那些虎视眈眈的诸侯们?得不偿失啊。所以,还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罢。低调发展才是王道。

    第二日,府中议事,诸臣齐至。刘备便道:“今袁本初趁孟德攻徐州,发兵击兖。孟德虽回师相救,然兖州半数已尽入袁本初之手。我青州素与孟德交好,欲起兵相救,诸君以为如何?”

    阶下,关羽出列请战:“主公,若要伐冀州,某愿为先锋!”

    关羽一抢先,其他武将不干了,纷纷站了出来,大嗓门一个个嚎着要请战。乱世,才是军人价值体现能够最大化的年代。

    刘备看了看阶下这群好战份子,沉吟着没说话,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此时军心可用,将不畏战,刘备心里还是很舒服的。

    荀彧与诸同僚对视一眼,而后出列道:“主公,袁本初枉顾信义,攻打兖州。其师出无名,纵使其此时占些便宜,日后也必定为曹使君所败。”

    刘备闻言,道:“世人皆道兖州必败,想不到文若却有新见解。还请文若试与我道来。”

    荀彧道:“主公,袁本初师出无名,曹使君则是保家卫土;袁本初跨州而战,曹使君则占尽地利;袁本初自来冀州,无惠爱加于军民,却连番大战,冀州疲惫,军无战心;反观曹使君,虽然新得兖州,又法度严苛。但其用我青州之法于兖州屯垦,分田于饥民。又引军击匪,绥靖地方。甚得兖州之望。且曹使君麾下文武济济,上下一心。非冀州可比。此间数利数弊,此消彼涨之下,袁本初岂能得尝所愿,占据兖州乎。”

    刘备笑道:“文若此言深得我心。”

    又道:“昔日吾闻兖州之事,问孟德可欲吾相助。可惜孟德先遭太尉之变,后又被故友相背,心中见疑,不敢信我。乃自引军匆匆而去。诚可惜哉!既如此。青州第一军可屯兵高唐,牵制冀州。平原、济南诸郡,多备粮草、衣药。两家交战,百姓受苦。若有流民受战火之扰而来青州,两郡官吏须得与我安置好。若有愿在青州安家者,依旧例分给田地。不得有误。”

    诸臣赞曰:“主公仁德。”

    诸事毕,诸臣自散。刘备留下荀彧议事。

    刘备道:“文若,中原纷乱,诸侯混战。不知何日方休。幸赖诸君之力,我方能得享青州这一方乐土。然则天下纷扰,百姓流窜亡命多往来我青州。青州地少,不足以养军民。我闻辽东虽然寒苦,然则地多民寡,我欲大力开发辽东,以养青州。不知文若有何可以教我?”

    荀彧道:“主公早有定计,何必问我。”

    刘备苦恼的揉了揉眉头,道:“汉升来信,已拒太守之位。说是辽东地广,政事非他所长。请我另派贤明。他则愿为辽东都尉,率军辅佐太守为我镇守一方。唉,我现在也是为太守人选苦恼。”

    刘备确实是在为辽东太守的人选苦恼。他的夹带里允文允武的人才不少。但是辽东情况特殊。地处边郡,形势复杂。不但要防刘虞,还要防高句丽人。且陆路又有幽州阻隔,与青州往来只能走海路。这样一来,想要全面开发辽东,把辽东打造成青州的大后方和粮仓。那就需要一位经验丰富、足智多谋的能臣了。之前委任黄忠,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黄忠在辽东日久,熟悉情况。且他最属意之人选荀彧,他又舍不得放其去辽东。毕竟中原正多事,正是用人之际。

    荀彧闻弦歌而知雅意。眉头一展一舒,笑道:“主公无须烦恼。某保举一人,可为辽东太守。”

    刘备闻言大喜,道:“文若快说,此乃何人?”

    荀彧笑道:“主公真是当局者迷也,卢中郎昔年平九江,击黄巾,功勋赫赫,又曾为九江太守。主公欲治辽东,舍卢中郎其谁?”

    刘备听完又好气又好笑,荀彧竟然把主意打到自己岳父头上。不过,岳父卢植确实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他上马能率军杀敌,下马能施政治民。政治经验丰富不说,又能临事不乱。放在辽东主政一方,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只不过,卢植现在不在自己青州体系中任职,每日里除了在学院授课,就是与三五好友品酒论文。现在再请他老人家出山,他身体吃得消吗?九娘愿意吗?

    刘备心中矛盾重重。转回内府用完晚膳后,逗了逗几个孩儿。就拉着九娘沿着内花园散步了。九娘这些年,体态渐趋成熟,就像成熟的果实,越发的诱人了。刘备就随在九娘身边,看着娇妻的云鬓花颜,一时之间不禁有些意乱情迷。好半晌才听到九娘的娇嗔:“夫君!”

    九娘看着郎君发呆的模样,心中甜如蜜,脸上却仍是红霞阵阵。刘备看着九娘霞飞双颊美不胜收的模样,刚想和九娘聊聊卢植的想法早就飞至九霄云外。芙蓉帐暖,一夜春风。金风玉露,人间至乐。

    翌日,精神抖擞的刘备又寻来荀彧,道:“文若,我欲请外舅助我。然恐外舅年迈体弱,辽东又孤悬海外。为之奈何?”

    昨晚享受到了极致温柔的刘备在临睡前把欲请卢植到辽东主持军政之事和夫人一说。卢珻就蹙起了娥眉。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担心自家阿父年迈,远赴辽东也没什么,若是身子骨吃不消,坏了夫君大事怎么办。

    刘备一想也是这个理。现在到辽东只能越海而渡。听说之前许多将士晕船,吐了个天翻地覆。而卢植今年五十多了。历史上的卢植本来在去年就逝世了。如今他来了,也改变了卢植的命运。现在的卢植不但没事,还活蹦乱跳的过得很滋润。和一班旧友故人授徒饮宴,忙得不亦乐乎。可是要真的让卢植去辽东,他能适应一路的折腾吗?要是卢植在去辽东的途中,有个什么三长二短,自己怎么面对夫人和大舅哥?

    荀彧这下也犯了难。要是普通的僚属,直接让刘备下令就行了。可是卢植身份特殊荀彧便道:“主公,不若某先往卢府,看看卢中郎可有此意,如何?”

    刘备挥了挥手,道:“先如此罢。”

    两人又谈了会其他的事,便就先散了。刘备一人在房中,思量其余诸事。嗯,冬季要治河防,重中之重。刘备提笔在文件上画了个圈。正忙间,忽有人来报:“主公,府外有人求见,其自称乃是荆州使者。”

    刘备眉头一皱,想了想,道:“且请他进来。”

    不一会,一个面容微胖的中年儒士被引了进来。刘备端居主位,道:“阁下乃是何人,竟敢诈称荆州使?”

    中年儒士拜曰:“琅邪诸葛玄,拜见刘使君。确为荆州吏,不敢有瞒刘使君。”

    刘备道:“我与刘荆州虽神交已久,然却毫无瓜葛。荆州太平无事,刘荆州遣使作甚?且自荆州至此,沿途战乱纷纷。商途早就断绝,何况一使者乎?君自何来,休得瞒我!”

    诸葛玄再拜,叹服道:“使君明鉴。某为刘荆州帐下佐吏。前番家兄病故,是以返家料理。侄儿年幼,某放心不下。本欲想举家迁往荆州。谁曾想徐州下邳贼作乱,路途阻塞。徐州非是善地,不可久留。某放眼天下,也只有使君处乃是世外净土。于是举家来投。途中思及使君麾下诸臣,无不是一时之选。恐使君不知我诸葛玄,乃自称荆州使。还望使君恕罪、勿怪。”

    刘备听得呆了。什么情况这是?史上诸葛玄不是拖家带口执意要去荆州投刘表、最后病逝在途中吗?怎么拐了个弯跑我这来了?喂,你不打招呼就辞工换老板,这样好吗?

    其实刘备想错了。历史上诸葛玄执意要去荆州,不是他对刘表有多忠心。而是当时的天下,真的只有荆州很安定,几乎没什么战乱了。当然,益州除外,那地方太远了。诸葛玄没想要在刘表麾下当多大的官,就想着把一大家子安顿好,把兄长留下来的几个娃照料大。当时冀、兖、青、徐、幽乱成一锅粥。诸葛玄当然要往荆州跑啦。这基本上也是当时士大夫的本能选择。在荆州避祸又不出仕刘表的人不要太多

    当然,现在有了刘备这个更好的选择。诸葛玄怎么选择,还用想吗?

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将出山() 
诸葛玄来投,刘备喜笑颜开。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诸葛玄估计一生精力都放在下一代,所以官位不显,最高只做过豫章太守。可是架不住他两个侄儿厉害呀。诸葛亮就不说了,名震寰宇。诸葛亮他兄长诸葛瑾也是个不得了的人物。后来在江东,深受孙权器重。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

    看看历史上东吴君臣是怎么评价诸葛瑾的。孙权是这样说的:“子瑜与孤从事积年,恩如骨肉,深相明究,其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言。”

    虞翻是这样说的:“诸葛敦仁,则天活物,比蒙清论,有以保分。”

    孙登是这样说的:“诸葛瑾、步骘、朱然……忠于为国,通达治体。”

    陆机是这样说的:“风雅则诸葛瑾、张承、步骘以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