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181部分

汉皇刘备-第181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鬃约旱牧α俊V劣谂玻幢簧痛透泄浚幢环仿簟

    而辽东的开发热潮,又引起了中原乃至南方的商人前来。这里的人参药材,还有各种动物皮毛,宝玉名珠,甚至是深山老林中的巨木,早就享誉全国。以前这里人烟稀少,所以交易量少,现在辽东到处都是人,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更何况,辽东方面还招募了乌桓苏仆延部为自己打工。畜牧业这一块,也不成问题了。苏仆延部可以保证海量的牛马羊等牲口的供应。

    于是,各地的商队络绎不绝,他们带走了辽东的特产,又为此地带来了西川的锦,南方的丝绸瓷器,中原的细盐,茶饼。这样的繁荣场景,将会持续很久。

    辽东的大好形势,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尤其是手艺人。青州方面,在针对匠人待遇方面,绝对是全天下独一份。工资、福利、政治地位,只要有你有本,该有的全都有。左伯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随着左伯纸的行销天下,左伯大名也流传四海。更不用说左伯所占的份子更是让他赚得盆满钵满了。有了左伯的例子,无数的匠人,拖家带口,往青州,往辽东迁徏。有独活的,入青州牧府工曹,手艺一般的,自己开个铺子。总之在这里,只要肯干活,就不会少自己那一碗饭吃。也没人会歧视手艺人。

    辽东的繁荣,间接的推动了青州钱币的交易量和发行量。货币在严格的计算和控制下,每个月都有新筹钱币投入市场。光这一项,就让青州牧府赚翻了。钱币的大量交易,证明着青州牧府被世人所看重和信任。后世的纸币,不就是以政府作信用担保的吗?不然一张纸,它本身能值什么钱?

    兴平二年秋,张飞、太史慈率军围丸都城。高句丽王子高拔奇率三万众来援,汉军大破之。张飞、太史慈闻高拔奇来援,出营观敌。良久,张飞道:“子义,我观敌旗鼓未整,刁斗未习,可一战而下也。”

    太史慈颌首道:“益德所言不差,然我军少,敌势从。不如我军分成两部,一当敌先,一隐敌后,夹而攻之。如此,敌军必亡。”

    张飞道:“善。”

    于是自引兵来战高拔奇,太史慈则率骑绕敌之侧。高拔奇所部,皆是寇掠惯了的匪贼,只怕这一生都未曾见过如此整齐的军阵。刀盾手,长枪手,弓箭手,环环相扣,互为倚角。前方刀盾手护住长枪手,立起大盾,防止战马的冲刺,后面长枪手听到战鼓的声音,不停的一刺一收。弓箭手排在最后,一会抛射,一会漫射。一会对敌军的指挥做定点清除。高句丽人马上就被打懵了。

    又有张飞这个猛将在前率了亲卫冲阵夺旗,每到一处,便掀起一阵腥风血雨,于是不一会,高拔奇的前军就崩溃了。打不赢,赶紧跑吧。

    前军一散乱,后面的中军便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这可不是闹着玩,三万余人的大部队呢。前军一跑,后面的也一脸懵然,难道败了。

    张飞冲散了敌军前营,可不会客气,一边使人四处纵火烧营,一边使人大喊:“败了!败了!”

    有不知道状况的见到前营火光冲天,四周又有人大喊败了。于是也撒腿就跑。中军看见前方火起,知道前营已失。正欲收拢败军,后营又是一阵骚动。高拔奇也坐不住了,出来问道:“什么情况?”

    一个满面血污的裨将跌跌闯闯的跑了过来:“大王,后营被一支汉军冲了进来,大加已经战死了。”

    高拔奇,大怒,一脚踢翻裨将:“大加都死了,你怎么还活着。”于是拔剑将裨将斩为两段。

    可怜裨将还有一句台词没说完就死了:我活着是要来报信的啊,大王!

    前后营既失,留在这也没什么用了。于是高拔奇道:“趁敌未近,先撤,来日再战。”

    张飞和太史慈所部加起来,除去分兵镇守的和不能上战场的辎重营,战兵也只有五千余人。张飞实在是想一次性把高拔奇给解决了。奈何这些人,实在是跑得太快了。见机不对,撒腿就跑,两人打了半天,连破两营,最后竟然连俘虏都没有抓住多少。

    高句丽人逃命本领高超,又兼之是在本土作战,对地形很熟悉,于是跑着跑着,人便不见了。最后清点所获,斩首大加以下将校二十余人,兵士二千余。俘虏三千。己方损失不过区区数百。这一仗,可称大胜。尤其是获得了高拔奇所部遗留下来的粮草辎重。更是让张飞、太史慈大喜过望。谁也不会嫌弃自己军中粮多吧。

    高句丽王于城楼之上,全程目睹了自家兄长被汉军打得屁滚尿流的全过程。看完之后,高句丽王面色铁青一言不发的回到了王宫,屏退左右,传来两个嫔妃,狠狠的按在榻上,好生如此这般了一番。

    连续两次一分钟后,体力荡然无存的高句丽王仰视富丽堂皇的王宫屋顶,目光呆滞,大脑一片空洞。旁边的嫔妃一脸娇媚,柔声软语:“大王好生厉害。”

    高句丽王忽然就爆发了,歇斯底里的怒吼:“滚!都给寡人滚!”

    两个嫔妃吓得花容失色,不敢多言,抱了自己衣裳如受惊的小兔子般悄然离开了。

    先王高宫打过汉朝杀过汉吏民也乞降过汉朝,父王高伯固也一样。为什么到我这了,你刘备就不肯了?这几百年来,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你汉朝家大业大,咱抢点怎么啦?至于这样赶尽杀绝?不是都说你刘备仁德,你汉朝仁德吗,你仁德在哪里?

    汉朝一声冷笑,明犯大汉者,虽远必诛。之前饶过你们是因为你们闹腾的动静不够大,咱们也腾不出手。真正的汉朝大害,匈奴、鲜卑、乌桓,他们哪个讨到好了?

    刘备一声冷笑,你们这些畏威而不怀德的家伙,辽东都是我的了,你们还不老实,这不是自己作死吗?我正想往东扩地而找不到借口,想不到你们就这么配合。放心,会好好安葬你们的。

    先王伯固向汉朝请降的时候,伊夷模已经长大成人了。只是自从他登上王位之后,国王的威权已经让他忘记了许多东西。现在他最最后悔的,就是不应该忘掉汉朝的威仪。可惜,说什么都晚了。

    三日后,卢植军到。两军合至一处,于四周立下营寨,把个丸都城围了个水泄不通。高句丽王闻卢植到,心中一动。卢子干海内大儒,应该比较好说话,不像之前那个武夫,动不动就说要灭国。于是又遣使来见卢植。

    使者见到卢植,说:“自虞至汉,西戎有白环之献,东夷有肃慎之贡,高句丽虽称小国,亦份属汉之臣属,贡献之礼,未曾断绝。今汉以大兵临我国境,以宗主而伐臣藩,以强凌弱,岂是大国之所为哉……”

    卢植道:“尔本汉属之民,抄掠四境,诈而称国。我汉家天子以尔等身在绝域,怜而许之。时有赏赐尔王,待之如诸侯。然高句丽王世代骄恣,自以为己能,常绝交通,不复诣郡。又时常纵兵掠我郡县,杀我吏民。每逢伐,则降。我兵罢,则复叛。事可一,不可三。高句丽反复又岂三哉。今奉青州牧之令,来伐尔国。可令尔王速速出降,国灭则身可免,否则,城破之日,便是尔王丧命之时也。”

    使者唯唯诺诺,不敢再言。

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东征(七)() 
一  高句丽王一脸失望,这么说来,谈是没得谈了。看来这次汉朝是认真了,真的要亡我国灭我种啊。那就打吧。

    高句丽王心中最后一丝侥幸荡然无存,而高句丽人骨子中的凶性则被彻底激发了。他传令下去,让各对卢、大加等大臣把各部奴隶都武装上,等候他的命令,随时为高句丽王国贡献生命。又大开库存,将历年积累下来的王室财富给拿了出来,犒赏三军将士。还留着再不用,到时就全部归了汉人了。

    又派使者带了大批礼物去见高拔奇,说只要击退汉人的这次攻击,成功守住丸都城,他高拔奇就是高句丽方圆两千里领土的王。

    可惜,高句丽王也只徒有一腔血勇罢了。在青州军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高句丽七拼八凑弄出的来军队不堪一击。

    先是高拔奇引军来战,结果被众将围住一顿乱揍,其军又溃。高拔奇也于乱军之中,被张飞刺于马下,枭其首级而还。余部见主将死,其军四散。黄忠,张飞,太史慈,沙摩等各率兵截杀,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马訾水都被染红了。俘虏更是不计其数。

    高句丽王外援既失,只能困守孤城,坐拥数万大军,死也不敢迈出城外一步。高拔奇与汉军大战时,高句丽王与诸臣在城头观战,本来高句丽王还存着小心思,让高拔奇与汉军互相耗一耗。反正两方都不是好人,哪个死他都开心。后来想想,私怨以后再说,先把汉军赶跑再说。结果刚派出援军攻打汉军后营,高拔奇那边就先溃了。兵败身死。

    眼见高拔奇三下五除二被汉军打败,援军主将也不敢在城外多留,生怕青州军把自己也围死在城外。于是率部迅速退入城内。

    高句丽王在城头,恨恨不已,高拔奇的大营是纸糊的么,一捅就破?数万人被撵得满山遍野的乱窜,就是数万头猪,也不至于如此吧?

    大破高拔奇后,接下来,是连绵数日的一场雨。大雨只能罢战,高句丽也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机会。接下来,连绵不断的使者自东门外驾小船逆水而上,不知所踪。

    斥候探得消息,报与中军。卢植只是轻唔一声,便不再管。众将有疑,黄忠道:“卢公,高句丽派出使者,定是请援去了,我们不需要沿途截杀么?”

    卢植微微一笑,道:“蛮夷请的援兵,不过也是蛮夷罢了。在这片土地上,便是所有蛮夷联手起来,也不是我汉军的敌手。便让他去请又如何,老夫倒是要看看,谁愿意来助高句丽。到时一并收拾了。”

    原来是放线钓鱼。好吧。可惜卢植什么也没钓到。

    沃沮、扶余、挹娄,都接到了高句丽派来的使者。沃沮和扶余是向来与汉朝亲近的。沃沮之前是汉初卫满朝鲜的领土。后来汉武帝伐卫氏朝鲜,杀卫满孙右渠,分其地为四郡。沃沮属玄菟郡。后来因被貊人相侵,玄菟才渐渐迁移到如今的地方。沃沮可以说是汉朝玄菟故土了。如今沃沮虽然因为国小而被高句丽压迫剥削,但其部落渠帅,仍自称三老,置主簿等诸曹,这都是当年汉朝留下来的制度。沃沮向来不满高句丽,如今高句丽人被自己的故主汉人吊打,沃沮高兴还来不及,哪里肯出兵相助高句丽。

    扶余就更不用说了。向来是汉朝在东方的重要小弟。汉朝打鲜卑,打高句丽时,都曾让扶余提供军粮。公孙度更是嫁了个宗女过去。虽然公孙康公孙恭兄弟到了扶余,不断卖弄口舌,挑拨扶余大王进攻青州军。但扶余王又不是傻子,他可比高句丽王要聪明稳重多了。并没有因为和公孙兄弟的亲戚关系而打算做什么。只是让人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公孙兄弟。对高句丽使者说的什么唇亡齿寒一说不屑一顾。汉人可从来没有主动打过我,倒是你们高句丽人,时不时来骚扰掠夺我的部落子民。现在自己要死了,还想要拉我一块儿陪你们,想也别想。

    只有挹娄,听了高句丽使者的话后,蠢蠢欲动。这个部落,就是大名鼎鼎的野猪皮部落。史载挹娄在扶余东北千余里之处,滨临大海。因天气寒冷,多处山林之间穴居。好养猪,食其肉,衣其皮。冬天就以猪油涂身,厚达数分以御风寒,夏天就裸袒,只以尺布围其不可描述的地方。这个野蛮人部落善射,又喜欢乘船寇掠。打得周围沃沮、扶余等部落经常夏天就躲在山中,到了冬天河水冻住船道不通才出来。挹娄倒是听说过西方有汉朝大国,很强大,但有多强大,压根没概念。现在这个汉朝打到东边来了,高句丽都快被打趴下了,来向挹娄求救。挹娄人也挺高兴,看来我们部落的威名远播啊。

    挹娄人就问高句丽人,要我们出兵可以,你们怎么报答我们。高句丽使者心想你们这些野人没见识还不好糊弄?于是就说出绢谷物多少多少。又拿出一匹绢来给他们看。挹娄人大怒,把这精美的布匹扔在地上,来回踩了个稀烂。娘的,老子要这玩意作甚,咱挹娄人住在这深山老林,要这绢有何用?冬天穿猪皮才防冻,夏天穿衣打猎的时候很容易划烂的好不好?谷物?咱挹娄人缺过粮食吗?虎、熊、貂、猪、鹿、鱼虾鳖,每天都不带重样的吃。挹娄人觉得高句丽人是在忽悠自己,于是一怒之下,便把高句丽使者给杀了。于是援军什么的,提也别提了。

    雨渐停,然后便是艳阳高照。时间已经进入十月,冬日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没了夏天那样的炙热,暖洋洋的只让人想睡。像卢植,就经常在中军帐外,躺在躺椅上,喝茶看书晒太阳。这法子,还是从女婿刘备身上学来的。还别说,习惯了这躺椅之后,真舒服。卢植是大儒不假,但他并不迂腐。对于一些享乐的东西,只要别太过,沉浸于其中,他并不抗拒。他五十多岁了,知天命的年龄,还在为女婿奔波远征,享受下也是应该的。

    但是像高句丽王就不一样了,阳光并没有让他感觉到一丝的温暖,他心里的寒意,让他下意识的把身上厚重的裘衣裹了又裹。当初要是与扶余和沃沮把关系处好一点,也不至于如今的下场啊。扶余与沃沮的使者都回来了,带回了不好的消息。至于挹娄,则是一点音讯都没有。高句丽王也不抱希望了。

    国中大臣也有人在劝他,让他别顽抗了,赶紧投降算了。高句丽王一肚子苦水无处诉说,他倒是想降,但他要的降和汉人要的降不一样啊。他是想名义上投降,然后汉人退兵,以后高句丽国还是高句丽国,他还是高句丽王。可汉人摆明了不愿意这样干。他们想的是灭高句丽国,让自己去高句丽王号,成为汉人普通俘虏中的一员。这怎么行?享受这么多年,突然就要成为什么都不是的阶下囚,连自己的生死都无法掌控,怎么想也不甘心,还不如搏一把。

    高句丽王想搏,他的大臣们有人不想搏了。那天在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