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185部分

汉皇刘备-第185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儆切牡氖橇醣柑鹊淖洹

    在青州需要发展,兖州也需要发展时,两人选择了抱团取暖。现在自己在兖州站稳了脚跟,玄德也新得辽东。这名义上的攻守同盟便维持不下去了么,哪怕仅仅只是名义上的?

    曹操自负雄志,胸怀气概,魄力豪情冠于当世,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遍数天下诸侯,也惟有刘备能让他钦佩一二。是以两人惺惺相惜,这些年来交情还不错。如今自己兵进徐州,玄德却在平原退兵,使袁绍南下兖州再无顾虑。曹操就知道,两人的蜜月期至此便结束了。唯一的区别是,两家还没有彻底撕破脸,举兵相向而已。

    曹操内心也很遗憾,可是笮融请自己进徐州,有这么好的机会,天下有谁会放过?自己志欲匡正海内,拨乱反正,手中没地盘怎么行。玄德我知道你也想要徐州,但到了我嘴里的肉,我是不会吐出来的。真想要地盘,各凭本事吧。只是以后对青州的警备级别,又要大大提升了。唉。

    淳于琼在东郡与东郡太守臧洪两军对阵,曹操则兵进下邳,与孙坚相抗。与此同时,曹操与袁术各派官吏去自己已经占领的地盘,统计丁户,田地,然后完成消化。

    冬天已经来了,天气逐渐寒冷,第一场雪落下时,天下突然便变得平静下来了。为这乱世带来一份难得的祥和。

    青州牧府。刘备的后院闹成一团,自家的几个孩子和十一郎刘恪家的两个,兄弟姐妹在一起玩耍,结果不知怎的就打起来了。两个女儿打得四个弟弟哇哇大哭。刘备看了也是哭笑不得。罗耶珂去教训女儿,卢珻就在旁边责怪刘备:“夫君你看看,你往日里把她们惯成什么模样了?”

    两个女儿乖巧可人,聪明伶俐,在刘备这里,自然要比儿子多几分宠爱。罗耶珂训得她们眼泪巴巴的,忽地一转头,就看见刘备了,于是带着哭腔齐齐喊了一声阿父。然后小金豆就哗啦啦的往下掉了。

    刘备一见宝贝女儿掉眼泪,慌忙撇开卢敏,上前去抱住两个小脑袋,哄了半天才止住她们的眼泪。刘备见卢珻和罗耶珂两个站在一旁,樱唇微翘,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不禁脸色一板,又摆出严父的架式来,问道:“琳儿,瑶儿,你们两个最大,是姐姐,阿父不是教过你们吗,姐姐要照顾保护弟弟。怎么今天还打弟弟了?”

    刘琳和刘瑶垂着小脑袋,一声不吭。估计也有点儿不好意思。刘备也没多说,孩子们的世界,单纯又简单。今天打完架,过会说不定就忘了。只是把几个小的喊在一起,训了几句老调重弹的话,姐姐要照顾弟弟,弟弟要听姐姐的话。然后便不管了。

    兴平二年的年底,转瞬即至。这一年,老臣如太傅马日磾、名将朱儁、徐州牧陶谦,纷纷病故。先帝时的重臣,逐渐凋零。而在这个时代焕发出独特光辉的,也不再是朝中的大臣,而是连州跨郡的诸侯们。

    这一年,公孙瓒与袁绍大战于界桥。这一年,刘备东征高句丽,灭其国。这一年,曹操南下徐州,袁术刘繇争夺扬州。这一年,吕布与於夫罗攻打并州,带着部众流浪了好些年的南匈奴单于,战死在了界山。按照匈奴旧欲,葬其于界山之野,而后立於夫罗之弟呼厨泉为单于。并州乃匈奴故土,又是南匈奴牧马之地,於夫罗死在这,也算是回家了。

    於夫罗这一生,虽然干了很多不靠谱的事。但对汉朝的忠心,还是值得肯定的。汉朝的强大与威严,一直深刻在他的脑海里,甚至血脉里。以至于历史上的晋朝八王之乱时,他的孙子甚至去掉匈奴名改用自己的汉名刘渊,在并州自立并建立汉国,追谥汉献帝,立汉高祖以下诸帝神庙祭祀。

    於夫罗既死,呼厨泉单于就不愿意给吕布卖命了。并州、幽州、凉州,他哪里不可以去?为什么非得陪着吕布一起把并州的城池打下来。咱匈奴人只要有马儿有牧场,天下哪里都可以安家,只有大兄在汉人中待久了,脑袋糊涂了,才非得跟吕布搅和在一起。

    呼厨泉要和吕布分手,吕布也没法子。只是把荀攸给留了下来,又在荀攸的劝说下,让呼厨泉把汉人无论老少都留给了自己。呼厨泉也不在乎,他要率部归国,中途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他没时间也没耐性让这些汉人跟在自己身后慢慢耗,留给吕布也好。没了这些累赘自己就可以轻骑出发了。

    吕布本来就兵少,呼厨泉单于一走,更加是势单力薄。之前心心念念想着打下并州当土皇帝。结果拼了死力也只拿下了半个上党郡,壶关天下险要,守军不出城,自己便攻不进去。想着从羊头山出兵,袭扰太,原郡。结果於夫罗又战死在界休城外的界山。因为自己打并州,袁绍的增援也是源源不断。自己的部队得不到补充,却是打一个死一个。吕布现在是后悔死了。

    想再战吧,盟友跑了。想退吧,四面皆敌,不知道往哪退。呼厨泉走的时候,按照吕布的脾气,是想来个黑吃黑的。后来一想匈奴人的部落特性,便放弃了这个想法。自己真要把呼厨泉给杀了,匈奴人分分钟再立一个单于,然后要么和自己火拼,要么远遁千里。反正自己落不着好。

    于是吕布就问计于荀攸。荀攸想了想,道:“吕将军,再打是不能打了,如今我军粮草不足,连番大战,军士厌之,不如和高干和谈,两边各自罢兵。”

    吕布就叹道:“此一时彼一时,就怕高干见我势弱而不肯。”

    荀攸道:“不然,袁本初在冀州,与公孙瓒交恶,若并州有事,其必首尾不能顾。若我等弃辎重而走小路奔西河,则五原,上郡,云中等地无险可守。并州必乱。是以高元才必然会允将军罢兵之议。”

    吕布听而从之,于是任命荀攸为使者,往说高干。临行,吕布很诚挚的拉着荀攸的双手,道:“公达,我与诸将士之性命,便全托付给你了。”

    荀攸严肃的回礼,道:“攸定不使命。”

    吕布虽然轻狡短视,唯利是图,但对身边人还是真的好。像荀攸一家子就被他照顾得很好。荀攸心想,吕布除了满身的缺点,也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这次去当说客,也算是自己还他的恩情了。

    荀攸自信满满的去见高干了。他对这次和谈充满了信心。不仅仅是因为高干是陈留人,他是颖川人,能称得上半个乡党。更因为他是荀氏子弟,荀攸荀公达,更何况,他还有个叔父荀谌(荀彧的兄弟)在冀州为袁绍卖命呢。

    高干在壶关,听说荀攸来访,大为惊讶。多年没有消息,他还以为荀攸死在乱军之中了呢。于是亲自出迎,两人叙过礼后,高干便问起荀攸这些年的经历。听说荀攸弃官出逃,结果被於夫罗给劫在山中经年,后来又遇见吕布,目前在吕布帐下效力之后,不禁笑道:“公达经历之奇,闻所未闻也。”

    荀攸叹道:“命中注定我有此劫难,此天数也。”

    于是又说明来意。高干听了,似笑非笑,道:“前番於夫罗与吕布攻我甚急,不见公达来。今於夫罗新亡,公达便来。定是吕布势弱,自度其军不能久,故遣公达来说我。是也不是?”

    高干又笑道:“吕布,豺狼也,自负其勇而施虐四方。今吾必擒之。”

    荀攸一脸淡然,道:“元才,我身陷吕布营中,不欲为其所用,故多年未献一策。今为报其多年护我家眷之恩,亦全我与元才相交之义。故来说和两家罢兵。不然,我说其弃弱小,轻骑走隙道,往奔西河,上党。元才如何必擒之,还请以教我?”

    高干听得冷汗涔涔而下,于是从荀攸之议,双方歃血盟誓,就此罢兵,各不相斗。高干又以数县予吕布养兵。

    高干稳住了吕布,可以放手去收拾并州境内其他的刺头,也不用拖冀州方面的后腿。吕布也得到了喘息休养的机会。双方皆大欢喜。

    至于盟约算不算数,有效期能有多长,那就得看具体情况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 庐江陷落() 
兴平三年,建安六年春。大雨连绵不绝。刘备率诸人一同巡视治下诸县,督促县中官吏全力防洪防涝。别到时候传来这里房蹋了,这里屋倒了的糟糕消息。

    回途中,刘备与卢敏道:“去年旱,今春涝,天气如此异常,今年百姓收成只怕不好。回去之后得和季珪说一声,随时关注粮食的价格,若有异动,得提前动用储备仓。”

    卢敏道:“主公,如今徐、扬大乱,商队曾有上报,言今年欲往南方收粮,恐怕不易。辽东虽然土地无数,但今年还得支援玄菟郡。粮食储备还得要多想其他办法。”

    青州因为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税赋负担不重,所以百姓都能安安心心的种田。也连续有几个丰收年。可是青州方面先是打公孙度,接着又打高句丽。两场大战,差点掏空刘备的老底。好在他每年都派了商队往徐州、扬州这些比较安定的地方购粮,是以府库储备仓中还有余粮。只是要是今年青州收成不好,万一有战事起,手中这点粮,只怕还是不太够消耗。

    以往徐州、扬州安定,刘备每年都可以在那里买到大批的粮食。现在徐州、扬州乱成一锅粥。再要购粮,就算有,曹操和袁术恐怕也不会卖给自己了。

    刘备心想好在如今青州上下诸文武诸将士的工资不再发粮食了,直接发钱。又沉吟了会,刘备便道:“徐、扬购粮不易,便让商队去荆州、去交州。荆州据地数千里,交州稻谷一年三熟,岂能无粮。”

    想了想,又道:“回去得和文若说一说,把商曹给单独列出来。从事到时你和文若议一议。看谁合适。”

    扬州庐江郡。孙策率军将舒县团团围住,自己策马到了城墙前面,向城内大喊:“陆公,诸县已被我荡平,舒县已无外援矣,何不速降!”

    须发皆白的陆康出现在城头,老头儿看了下孙策,摇头叹息道:“孙郎,你父子二人,也算是我吴郡英雄。今何以自甘沦落,屈身事贼乎?”

    孙策对道:“袁将军天下英雄,世人莫不景仰。我父子受其荐举,乃得见用。且我等皆受汉爵,何来事贼一说?”

    陆康便道:“既受汉爵,孙郎且退兵,往曲阿助刘刺史。如何?”

    孙策再英雄了得,也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比起口舌之辩,哪里拼得过这个七十岁的老妖怪。又说了几句,被陆康彻底堵得说不出话来了,便道:“陆公非欲以此城拒我乎?”

    陆康道:“某家世受汉恩,老夫为官数十载,而今老矣,岂能降贼。”

    既然谈不拢,那就打吧。

    舒县虽然城池不大,但人心齐啊。陆康在庐江多年,屡有恩德施于百姓,今闻孙策围城,于是纷纷前往太守府报名,愿助太守守城。有军吏告假的,闻讯也连夜赶回,从城头爬进去,说要为太守赴死。其得人心如此。

    这也造就了孙策攻打舒县的难度。在断了外援的情况下,陆康率领舒县子民,整整坚持了一年多。不过,到如今,陆康也是强弩之末了。

    这日,陆康把家人唤了过来,道:“大郎,你安排下,派人送二郎和陆议等幼童回吴郡。城要陷了,到时刀枪无眼。别连累了他们。”

    陆儁唯唯应下后,又看向老父,道:“大人,既然城要陷了,何不弃城走。大人守城年余,外无援军,内无积粮,也算是为汉室尽忠了。”

    陆康沉吟半晌,叹道:“你不懂,你不懂。”

    陆儁一头雾水。陆康又怜爱的看着长子,道:“我任性,却是连累你们了。”陆康决定坚守,宗族百余人亦随他在舒县。这次若是城破,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陆儁摇摇头:“大人在哪里,儿子便在哪里。”

    陆康看了看陆儁,大儿子虽然不甚聪慧,但胜在淳厚稳重,这点也是他非常喜欢的。陆康又叹道:“你去吧。”

    陆儁退下后。陆康陷入了沉思中。年老的人喜欢回忆。陆康一生,经历顺、冲、质、桓、灵诸帝。少年时的鲜衣怒马,青年时的意气风发,往事一幕幕,如走马灯般在他心中不停滚动。他经历过帝国的强盛,也心痛过先帝的胡作非为。如今,大汉帝国已经摇摇欲坠了。天下诸侯,还有几人心向天子,心向朝廷?地方郡县守令,一个个也是心怀鬼胎,滥用私人,视律令如无物。这是末世的征兆啊。

    如果大汉真的要亡,那就让我这个老臣,陪他最后一程吧。谁都不知道,陆康早就已经心怀死志。决意与舒县共存亡了。

    陆康又想起自己的子孙族人。心中愧疚难言。自己是城中百姓希望,若是遣散族人,令其逃命,又怎能号令全城百姓,午夜时良心又怎能安。

    这一日,孙策大军照例攻城,城中军民已经是疲倦不堪了。忽然北城一声欢呼,鼓声隆隆。城破了。

    闻得北城已破,陆康率族人各执刀剑来援。军民见到须发飘动的太守,纷纷奋起余力,跟在陆康身后,来战孙策兵。

    城中上至陆康,下到吏兵,已经许久没吃过饱饭了,又如何是如狼似虎的孙策军士的对手。方一交战,陆康这边便倒下一片。

    陆康左臂也只了一刀。孙策军见了陆康,大喜,见其打扮就知道这是个大官。于是纷纷上前,欲擒斩陆康。

    陆儁与几个健仆护在陆康左右,没遮挡几下,健仆纷纷被杀,陆儁亦被长枪刺穿大腿。眼见陆康便要丧命刀下,陆儁目眦欲裂,哀嚎一声:“阿父!”

    忽然,陆康身后,吏民百姓纷纷放下刀枪,跪地道:“某等愿降,乞生太守。”

    更远处的军民见了,亦纷纷伏地叫道:“某等愿降,乞生太守。”

    孙策此时已经进城,远远见了,扬鞭促马,大呼道:“住手!”

    到得跟前,翻身下马,来见陆康。陆康左臂血流不止,已经站立不住,跌坐于地,见了孙策,笑道:“孙郎,你赢了。”

    孙策见了陆康,以及跪满一地的舒县百姓,心中情绪莫名涌动。他也曾在舒县住过,这些人,也是他的乡党父老啊。

    孙策扶起陆康,传令左右:“速传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