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191部分

汉皇刘备-第191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中诸人想了下,若是让个宛城给张绣,换取张绣的效忠,似乎也不是不能考虑。毕竟南阳正当豫州,经常受孙坚的袭扰。有了张绣在那儿,北面无论来了谁,首先就得要和张绣打上一场。至于宛县的那点税收,远远抵不上自家在南阳的军费投入啊。

    蔡中冷笑一声,道:“以张绣之孤军,有何资格与我家主公结盟?我荆州带甲十万,上将无数,你们有什么?结盟?投降还差不多!”

    贾诩一脸淡然,道:“刘使君乃镇南将军,成武侯。我家将军乃宣威侯,不日将袭其叔镇东将军之职。岂有镇东将军投降镇南将军之理焉?我家将军与刘使君结盟,以刘使君为主,我家将军为次,全军上下,唯刘使君之令是从。且我军根基在凉州,此番不过缺粮方来南阳。刘使君若救我军于穷济,他日我军重返凉州,必广宣使君之恩德,劝凉州与荆州互相为援。”

    殿中再次沉默。贾诩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别看咱现在势弱,但咱们在爵位上差不了多少,对吧?而且咱们也不是要在南阳永远的待下去,今年是天灾,指不定明年陕县情况好转了咱就回去了。你这次帮我一回,我必定感激你的恩德,到时回长安替你宣传宣传,让大伙知道你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到时你有点什么难处,也可以找咱凉州人不是?

    这个时候,蒯良开口说话了:“主公,张将军无故而侵我境土,杀我吏民,若我荆州纳之,还以宛县,岂不为天下所笑?荆州兵甲无数,保境安民绰绰有余。张将军若真有结盟之意,不如先退出南阳,凉州有马,荆州有粮。张将军若缺粮,可与我荆州互市。如此,方为两全之策。”

    贾诩目光一扫,问道:“不知足下是?”

    蒯良回道:“鄙人襄阳蒯良。”

    贾诩道:“原来是蒯氏二贤之蒯子柔当面。”

    蒯良回礼道:“区区薄名不敢当文和之赞。”

    贾诩便道:“蒯兄,你方才之言,若放在平日,那是再好不过。只是如今凉州大乱,韩遂、马腾又据西方要道。想要用马匹来交易足够我军所用之军粮,已经是再无可能了。我凉州男儿一身本领全在马上,我家将军是万万不会将军中所骑用来换取粮食的。若如此,一军尽废矣,还要粮何用?我军自来南阳,虽有杀戮,然战阵相攻,刀剑无眼也。南阳虽有损伤,我军前任将主亦殁于南阳。刘使君若纳我家将军,天下人必知使君为人有德,必定扶老携幼而至。又岂会笑焉?还请刘使君三思。”

    刘表究竟是文人性子,心软。被贾诩这样一说,便心动了。历史上的他也是这样的,听闻张济死后,群臣来贺。他却替张济感到惋惜:“济以穷来,主人无礼,至于交锋,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贺也。”

    刘表见贾诩把张绣说得如此凄惨,心想子柔也是,说什么侵我南阳杀我吏民,人家堂堂的镇东将军、平阳侯不也惨死在咱南阳了吗?不是形势所迫,人家在弘农待得好好的,怎么又会突然到我南阳来?张绣死了叔父,全军又大饥,唉,算了算了。就成全他吧。让他在宛县驻兵休养,然后好好的给我守好北面,不要让孙坚之流踏足我荆州一步。

    至于说张绣将来盘踞南阳不肯离开的可能,刘表也想到了。不过袁术和孙坚都被他打跑了,他还会怕一个张绣?举荆州之力还打不过一支孤军?

    刘表计较已定,便对贾诩道:“结盟之事,可也。余事可与子柔,德珪商讨。”

    刘表发了话,众臣也没啥好说的,只能从之。只有黄祖、文聘和刘磐等几个武将,面犹愤愤,心犹不平。不过他们的发言权不大,刘表又已经做了决定。也没什么好再争的了。

    让张绣兵屯宛县,并不代表着整个南阳郡会全部交给张绣。具体的活动范围,税收划定,粮草供应等等,还有很多细节要谈。所以刘表让蒯良和蔡瑁去与贾诩商讨。

    蒯良立身公正,蔡氏把持淯水物资转运,其中有大利益。用这两人去谈判,最好不过。所以说,刘表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只看他愿意不愿意用罢了。

    贾诩和荆州方面很快就谈妥了,毕竟张绣的要求也不高,有个存身之地就行了。从此,张绣就兵屯宛县,开始依托刘表。

    转眼间,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兴平四年,建安七年初。孙策与吴郡太守陈瑀的连番大战也有了结果。陈瑀被小霸王孙策打败了。陈瑀连失数县,大军尽散,其自己也是负创而逃。

    孙策在打败陈瑀后,又把严白虎给掘地三尺挖了出来,斩首示众。并宣告百姓,再有为乱乡县者,严白虎便是其下场。孙策既破陈瑀,又斩严白虎,百姓皆服其威。莫不从之。

    孙策在吴郡后方一通乱打,把吴郡太守陈瑀都打跑了。这时,在吴郡曲阿前线的刘繇已经感觉到不对劲了。自己正与袁术对持,后路却被孙策给抄了。这要是两下一夹攻,自己岂不是没活路了?

    事实也是如此,袁术闻孙策攻入吴郡,击破严白虎和吴郡太守陈瑀,不由大喜。于是遣大将纪灵等率兵渡江,与刘繇部将樊能、张英大战于当利口。袁术又命孙策于后方攻打刘繇。孙策正要从命,虞翻却劝他说:“刘正礼,汉之刺史也,不可举兵正面相攻。以坏将军名声。”

    孙策便听虞翻之言,只是在后面诸县袭扰地方,破坏刘繇粮道。刘繇前面被袁术紧紧相逼,后方被孙策搞得乌烟瘴气。不禁为之焦头烂额。

    未几,樊能、张英为纪灵所破,大军十不存一。两将收拢残兵,还归曲阿,往见刘繇,拜道:“末将无能,败阵而归。今袁术已渡江矣,还请主公早作筹划。”

    刘繇细细一想,扬州哪里还有他的立足之地。于是长叹道:“天亡我也。”

    旁边宾客许劭听了,劝道:“使君,何出此言哉。今虽败,然豫章仍在。不如弃曲阿,走豫章。到时收拢士卒,再与袁术战之。”

    许劭,字子将,名士许靖之从弟,汝南人,曾在洛阳和兄弟们搞月旦评的就是他。说曹操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也是他。他们一家都有做大官的习惯,到了许劭这里,因为天下大乱,于是他辟举不就征,跑到广陵郡好朋友这里来避难。结果广陵太守赵昱被杀,他只好又跑过江,来到刘繇这里。因见刘繇势窘,是以出言劝之。

    刘繇从其言,在樊能、张英的护送下,带了家小、宾客,弃曲阿,一路往豫章而去。方行到富春,忽然一彪军出现,于前方拦路。亲兵来报,是孙策旗号。

    刘繇面带悲色,道:“今死此矣。”左右皆泣。

第二百九十五章 陈王遇刺() 
孙策纵马前趋,遥问道:“刘使君欲何往?”

    刘繇出列对道:“孙将军欲取吾首级乎?刘某头颅在此,余皆无辜,还望孙将军恕之。”

    孙策摇头道:“刘使君错怪我也,我屯兵于此,闻报有旗号不明者来,故来察之。未曾想是刘使君。”

    刘繇见孙策没有恶意,乃道:“孙将军,我既败,扬州非我有也。今率残部往豫章,还望孙将军能放我等一条生路。”

    孙策本就无害刘繇之意,虽有拉拢之心,但劝降刘繇,暂时他也没这资格。于是便让出一条道来:“刘使君请便,一路山高水长,还请保重。”

    刘繇看了孙策一眼,拱手为礼,谢道:“若能有再见之日,繇誓必报孙将军今日之恩情。”说完,便率部曲,一路往豫章而去。

    豫章太守华歆闻刘繇至,亲率郡中诸曹出城迎之不提。

    刘繇既走,袁术遂占吴郡。至此,扬州全境,除豫章外,全为袁术所有。又拥豫州全境及徐州三郡。于是袁术自号扬州牧兼徐州伯。又阴使心腹于三州煽动吏民,谣传五德轮转之说。全力为自己的阴谋造势。

    又有孙坚在豫州,与曹操相拒。曹操打着替朝廷讨贼的旗号,先袭鲁郡(故鲁国)得手后,命大将夏侯惇率兵攻打逃到沛县的鲁郡太守袁忠。然后自己又率大军,自济阴攻打梁国,自陈留攻打陈国。

    梁王和陈王本是汉室诸侯王,曹操又得了朝廷专命征伐的许可。态度自然是不言而喻。梁王还好一点,性格温和,本事也较为平庸,只是暗底里与曹操眉来眼去,悄悄提供帮助。陈王就不同了,曹操只是把大旗一竖,兵还未来,他便高调的表示,服从朝廷安排,要兵给兵,要粮给粮。好悬没把孙坚给气死。

    豫州四处起火,境内却有这两个刺头。孙坚想来想去,心想还是出兵把这两人给灭了算了。不然的话,这豫州哪里还有自己的份,迟早得被曹操给吞了。不过,孙坚又不想背着攻打汉室藩王的黑锅。于是便派人去九江见袁术,说如此如此。

    袁术正是自我膨胀到不可一世的时候,现在居然有两个藩王敢阻挡他的大业,是可忍孰不可忍。袁术气得暴跳如雷,然后对使者道,你回去见文台,让他别管这事,好好打仗,给我守住豫州就是大功。这两个麻烦,我这边派人处理了。

    使者又疾马加鞭赶往豫州,见了孙坚,把袁术的意思一说。孙坚心想,行,你想出手那我更是巴不得了。于是便静观其变。

    未几,袁术遣了刺客往梁国、陈国而去。刺客先到梁国。转悠了十几天,愣是没找到一丝机会。因黄巾之乱以来,流民四起,匪盗成群。诸侯王早就收不到田租税赋来供养自己了。于是只能高筑堡垒以自守。平日里没非常重要的事情,轻易不会露面。刺客见梁王龟缩在自己的王府一直不出来,便只好退走去陈国。梁王府守卫森严,甲士来回巡视,他根本就不能保证自己能在重重屋舍中找到梁王之前不会被发现。刺客要做的是一击必中,而不是胡乱送命。

    刺客到了陈国,找了个地方,安心的潜伏了下来。他每日里早出晚归,不动声色的打探消息,勘察地形。终于,被他找到了一个机会。陈国相骆俊过寿,陈王将往骆俊府上赴宴。陈国谁不知道王与相同心,两人一起双剑合壁,把陈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如今天下各郡国,动乱者众多,又有几个郡国能如陈国一样,匪患不生,社会安定,百姓满足?这一切,皆赖陈王和陈相骆俊之力。往年骆俊过寿,陈王都曾赴宴庆贺,今年一定不会例外。

    这日,骆府下人早早就起来,开始洒扫庭院,然后里里外外,把该换的全换了。今天是家中主上的寿诞,而今天也会迎来一个尊贵的客人。骆俊向来节俭,每次过寿都是不动声色,奈何自从陈王来了一次,陈国上下吏民全部知道他的寿诞。非得要替他庆贺。骆俊却不过众人美意,也只好在寿诞当天,在外院摆上宴席,以宴同僚和百姓。然后在庭内,亲自招待陈王。这一次,也是一样。

    到了晚上,骆府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外院中,陈国其他诸曹官吏和士民代表已经入席。不一会儿,外面有知客唱声道:“陈王到!”

    闻得陈王到,诸人纷纷站了起来。看向府门口。便见在骆俊的陪同下,头束金冠,身着锦袍的陈王刘宠走了进来。

    刘宠自负勇力,天性也不喜招摇。这次过来,依旧是轻车简从。除了几个贴身护卫,便再无他人。陈王既到,宴席便开。骆俊在外面招呼了几句,便径自入内,陪陈王饮。

    酒过三巡,有侍者进来侍候,待到席前,骆俊忽然想起他刚才可没唤人进来,于是便道:“何人唤汝来此?”

    侍者低头不答,骆俊大惊,跳跃而起,那侍者袖中忽然弹出一柄薄剑,迎风一抖,挺得笔直,然后直刺入骆俊心口。骆俊大呼一声,仰面栽倒。好陈王,虽然喝得微熏,反应却仍然迅速,在刺客刺杀骆俊的时候,他便起身,把案席用脚一挑,直击刺客背部,而后疾呼道:“人来!有刺客!”

    院中此时也乱作一团,刺客的同党在外院中也出手了。庭中,陈王提起佩剑,与刺客大战,心中却是暗暗叫苦,援兵久久不至,只怕是在府外被贼党给拦住了。如今只盼侍卫速速解决其他贼党,来援自己。否则,今日危矣。

    陈王所习,乃骑射冲阵之术,与刺杀之道大有不同。刺客惯于在狭小空间辗转腾挪,出招又阴又狠。陈王哪里是这类人的对手。战不数合,身被数创。

    陈王血流如注,犹自不退,虎喝声声:“尔等竟敢刺杀孤王,可知此乃夷族之罪乎?我大军即来,还不速速退去!”

    骆俊府邸离陈王府不远,此时喊杀声四起,陈国的都尉只要不是聋子,也应该反应过来了吧。哪知这群刺客,是袁术阴养多年的死士,能完成任务,那把性命扔在这也就无所谓了。听得陈王呼喝,于是攻势愈急。丁丁当当的一阵对攻,火花四溅的同时,陈王身上又添了几处伤口。

    陈王胸口喘息不定,气息急促。到了此时,他也知道自己今天只怕是难逃此劫了。听着远处隐隐传来的军号声,陈王纵声大笑:“贼子,孤王死了,你们一个也跑不掉,通通都得给孤王陪葬!”

    刺客也不多话,平稳气息之后,猱身又上,寒光乍现,剑剑不离陈王要害。陈王心中撑着一口气,只求多遮挡几下,让大军把这给围了。到时这些贼子,一个也别想逃。

    又斗数合,陈王气力衰歇,终于无力再斗,于是后退倚墙,笑道:“孤乃汉室宗亲,天潢贵胄,岂能死于贼手?”言罢,竟引剑自刭。

    刺客见陈王死,一个纵跃,跳出院中,正欲攀爬上房顶,一枝箭矢擦脸而过。伴随着隆隆鼓声,陈王府的军队把骆府围了个水泄不通。此时别说是个人了,就是只鸟,也无法飞出去。

    陈国都尉带了兵,进来二话不说,把所有幸存者全部按翻在地,有反抗的,立马一剑砍为两段。然后冲了进去,在内庭看到骆俊和陈王的尸体后,沉默良久,铁青着脸嘿声道:“所有人,就地甄别。谋逆者及其同党,夷其三族。”

    大汉立国到如今多少年了,从未有过刺客刺杀王驾的事件发生。今天这种闻所未闻的事情竟然发生在陈国。陈王与陈相同时被刺,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